第3章 初念 任誰見了都會贊一聲好人才
初念猛然睜開雙眼,瀕死的劇痛逐漸轉換為遲遲的鈍痛,而後詭異消弭于無形。
她不由低頭一看,發現自己正躺在一架窄小簡樸的架子床上,身上僅着清涼內衫,胸口處雪膚柔膩,被利箭貫穿之處完好無損,并無半分傷痕。
初念茫然四顧,室內陳設堪稱簡樸,除了她身下這張架子床,只床頭一個櫥櫃,靠窗一張案幾并一個圓凳,再無其他家什。
她怔怔地看着這陌生又熟悉的布置,忽然記起,這,不是她年少時所住的閨房嗎?
窗外蟬鳴聒噪,暑氣逼人,可她分明記得,陷入昏迷之前,他們一行人猶在鵝毛飛絮般的冰天雪地裏拼殺。
初念暗忖,她這是,臨死前入夢了嗎?
皇甫述親自動手,三箭穿胸斃命的當下,她執念如斯,非但沒有跟随傳說中的勾魂使者去往閻羅殿,反倒先夢回一切尚未發生的豆蔻年華?
初念起身時,卻覺得一切并不像夢,竟如此真實。
夢中人總是渾渾噩噩,而她這些年纏綿病榻,手足無力,走兩步便要歇,而現在,卻渾身使不完的力氣一般,身輕如燕。
她忍不住走出閨房,往外看去。
初念自出生時起,至及笄前的絕大部分時光,都跟随舅父姜道飛一家人在山梅縣的深山中隐居。茂密竹林深處錯落着幾棟竹樓,不大的院落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竹匾,裏頭晾曬着各種藥材,門前屋後是大片大片精心打理的藥園,清風拂過竹葉發出撲簌簌的聲響,鼻尖萦繞隐約藥香。
初念走出自己所在的竹樓,一路撚起竹匾中的各種生藥或聞或撚,行至西苑的藥房,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藥櫃中查看一番。
心中不由升起一絲妄想:這一切,如果是真的……
一路行至東苑竈房,只聞見陣陣食物香氣,不見任何人影。
起初不覺得如何,越靠近竈房,腹中的饑餓感便越發不可忽視。
初念不由微微有些錯愕,因為身中劇毒,她常年服用各種湯藥,近些年幾近喪失味覺,日常進食只為茍活,鮮少有什麽想吃的東西。
Advertisement
如此真實的饑餓感,令她倍覺新鮮的同時,竟真忍不住食指大動。
順着香氣邁進竈房,初念不意外看見竈膛裏埋着炭,鍋裏溫着三個大碗,一碗蒜苔臘肉,一碗絲瓜湯,再一碗白米飯,再尋常不過的菜色,卻勾起了她強烈的進食欲.望。
将三個碗一一撈出來,竈房裏沒桌子,就擱在竈臺上,腳尖勾來一張條凳坐下就開始扒飯,久違的鹹香味道湧入口鼻,初念愣了一瞬,忍不住加快了吞咽的速度。
做了十年世家婦,不論人前人後,初念舉手投足都叫人挑不出半分錯,此刻縮手縮腳坐在光線昏暗的竈房裏吃東西,心中卻湧出幾分暢快來。
這暢快,即是口腹之欲被滿足的舒爽,更是某種洩憤般的抒發。
謹小慎微了一輩子,能如何?
包容熨貼了十餘年,又能如何?
換來的還不是一箭穿心,和那人恨之入骨的決絕目光?
既如此,她又何必舍己為人?不如痛痛快快活出自己的本性。
正吃着,外頭傳來腳步聲。
初念放下筷子,眼神陡然變得銳利,一回頭,只見竈房門口探進來半個腦袋,一個濃眉大眼、相貌清隽的十五六歲少年正看着她笑:“初念,你好啦!到處找你呢……”
初念目光柔和下來。
來者不是別人,是她的表兄,舅父姜道飛的獨子——姜承志。
山梅縣,揚州同安郡境內的一個偏遠縣城,四周皆是崇山峻嶺。
縣城東南有峽谷,名曰蝴蝶谷,風景秀麗,景色宜人。谷之北有石壁山,山中雜樹茂密,朝南的山坡上有一片幽深竹林,是神醫姜氏的隐居之地。
姜氏世代行醫,醫術高明,祖上曾官拜太醫令,是先帝的座上之賓,一時風光無兩。但據說因為犯了事被處決,合族只剩下姜道飛這一脈,于十多年前攜家帶口回歸鄉裏,隐居于此。
姜道飛家學淵源,醫術高明,傳聞可以生死人肉白骨,只要他願意,能從閻王手裏搶人。
傳說到底有幾分真實,山梅縣的百姓并不知情,但這也不妨礙大家的津津樂道。窮鄉僻壤之地,來了這樣一尊大佛,其實受益匪淺。姜氏素有神醫之名,對病患卻并不挑三揀四,不管來者是頭疼腦熱的小病,還是命在旦夕、束手無策的重症,只要找上門,姜道飛都會悉心診治,果然每每妙手回春,因此即便遁世不出,依舊小有名氣。
不過姜氏隐居之地偏僻險峻,若非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大家還是寧可就近找個大夫,只因真不想走那段漫長的崎岖山路。
石壁山山如其名,背面是怪石嶙峋,天然形成的山崖石壁,南面的竹林遮天蔽日,邁入其中就難辨方向。姜道飛早些年請鄉民幫忙在竹林內修了一條小路,寬約五尺有餘,原本可供一輛馬車經過,只是姜家人難得出門一趟,那條路逐漸被瘋長的草木淹沒,勉強才能找到蹤跡。
可見門庭冷落。
竹林幽深靜谧,平日除了山狐野兔,幾乎無人踏足。這日卻有一對少年男女拿着彎刀穿行其中,步伐輕快矯健。
少年長相清隽,少女容貌脫俗,任誰見了都會贊一聲好人才。
正是姜承志與初念兩個。
兩人邊走邊看,随意挑選适合的淡竹,在地面以上第二節 處劈砍兩下,竹子便應聲而倒。手腕翻飛間迅速削去枝葉,刀口環繞竹節切割一圈,以刀背猛敲之,竹莖便斷開整齊的截面,如此将一棵棵長竹分成尺餘長,整齊豎放在竹篾編成的背簍中。
初念久未做這樣的瑣事,原以為或許會生疏,或許會疲累,但身體自有本能,動作利落幹脆。
處理好的竹莖帶回去後,削除表面的青皮,将其中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便為“竹茹”。這是一味中藥,可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于治療傷損內痛、中風痰迷、婦人損胎等症。而将竹莖破開,去節,置于炭火之上炙烤,流出的液體稱“鮮竹瀝”,也是一味中藥,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竅之功效。
藥無貴賤,效者靈丹。
名貴如人參鹿茸,固然價值不菲,但山野間俯拾即是的尋常藥物,諸如蒲公英、金銀花、七葉蓮等等,用得恰當照樣能救人性命。
裝滿竹莖的背簍頗具重量,兩人順着幾乎被草木淹沒的細窄山路一路前行,手握藥鋤,偶爾停下腳步将遇見的草藥一一采挖,放進腰間挎着的小竹簍。
初念疾行在前,香汗淋漓,氣喘籲籲,卻越走越快。
表兄姜承志緊随其後,不時看向她的背影,目露擔憂。
初念身子一向安好,這些日子卻大病了一場,折騰了許久才痊愈,本該多休息才是,但今日說什麽也不肯在家休養,偏要跟他一道出來做活兒。
兩人一前一後,很快來到山腰的一處陡崖。
初念放下背簍,三兩下爬上眼前的巨大山石,手搭涼棚向下張望。此處視野極好,居高臨下,可俯瞰整座蝴蝶谷的美景。
山風迅疾,發出剌剌聲響,将少女原本寬松的麻布短打吹得服帖,隐約顯露其下日漸明顯的玲珑曲線。
緊跟着爬了上去的姜承志仰頭正巧看到這一幕,不由面色微紅,默默轉移視線,也去看山下。心中卻忍不住思忖,同樣是每日行走在山林野地,他的膚色早就變成了健康的麥色,但初念卻怎麽也曬不黑似的,纖長小手永遠那麽白皙細膩,瑩白面容上眉眼精致,眼尾天生一抹薄紅,讓人不敢多看一眼,卻總是忍不住惦記。
“看那輛馬車,是不是舅父回來了?”
清脆如莺的嗓音驚醒了少年的隐秘心事,他看向初念手指的方向,果不其然,山底蜿蜒如羊腸的細窄山道中,一輛馬車徐徐駛入竹林。
遠遠望去,坐在車轅上的,正是家中老仆忠叔。
姜道飛上半年外出會友,前不久托人送來家書,說不日便會歸家。這段時日,姜承志幹活間隙總會到這裏來眺望一番,只盼看到父親的身影。這會兒果然望見人,不由大喜,雙手攏在嘴前揚聲喊道:
“爹——忠叔——你們回來啦——”
乍然響起的呼喊,引起山谷陣陣回音,初念不由轉過頭看了他一眼,姜承志憨憨一笑,撓了撓頭。
相隔甚遠,山下之人看來還是聽到了少年的呼喊。面貌有些模糊的忠叔似乎擡頭望了一眼,馬車的門簾也被掀起,露出其內隐約可見的人影。
那應該就是舅父了。
“我們下山去接他們吧。”初念說完便放下背簍,滑下山石便往山下奔去。
記憶中這一年的夏天,舅父為了趕回來替她過十四歲的生辰,途中驚了馬,跌落石壁山的懸崖受了重傷。舅父醫術驚才絕豔,卻無奈醫者不自治,被擡回家後一直昏迷不醒嘔血不止,三日後氣絕身亡。
初念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事再度發生,哪怕在夢裏。
姜承志被她的動作吓了一跳,不由開始念叨:“咱們不必下山啊,就在這等着,跑那麽遠多累啊……”
眼見初念好好的路不走,居然攀着竹子一步步跳躍在竹林間,竟這點兒時間也等不得,直直滑下山去。
“慢點啊!”姜承志在她身後喊道。
山勢陡峭,羊腸小路盤山而上,彎彎曲曲,相對好走卻太繞了。姜承志其實也不耐煩繞路,撓了撓耳畔笑道,“那行吧,我也去。”
說完也跟着滑下山石,如同靈猴般在竹林間跳躍,幾步就跟上了前面的那道身影,往山下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