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相識
次日,這蒼茫蒼穹不像昨日般清澈見底,烏雲凝集,悶雷陣陣,綿綿春雨随着馬車轱辘轱辘的落下,那從朱雀門前漸漸遠行的車隊後面,景逸靜靜的站着。
他目光漸離,飄然的長發被絲絲春雨浸濕,在一旁撐着傘的小太監看着景逸,又望了望身後不遠處的崇文殿的幾片宮瓦,最終還是沉下聲音暗道:“殿下,這辰時快到了,再不走,就趕不上尚學了,被太傅知道,皇上和貴妃娘娘那邊,會惱的。”
景逸沒有應聲,只是看着遠處被車輪打碎的雨地漸歸平靜,才緩緩的轉過身,若有若無的問道:“你說,她何時才會回來?”
小太監不知景逸這話問的為何,但依舊畢恭畢敬的答道:“回殿下,這祭典結束後,估計靈雲小姐也便回來了。那時候靈雲小姐也快及笄,你和她的親事,也便就快了。”
小太監說這話時臉上有幾分喜色,畢竟和一個月女成親,這對日後景逸争奪皇位,會有莫大的幫助,暫不說那些朝廷大臣如何,單單是那大唐萬千百姓的呼聲,也便夠了。
景逸聽後,卻是一陣淡笑,轉身入轎,瞳孔之中,卻多了幾分晦澀。
“走吧,不是說這誤了尚學的時辰,父皇母後都會惱吧。”
遠處,一輛馬車緩緩而行,馬車前後盡是手持長矛的禁衛軍。細細的雨絲頓時變成豆大的雨點,地面被暈開一輪又一輪的水波,一道紫電劃破長空,雨點落瓦,清脆頻繁的聲音,卻帶着一絲絲的焦急。
車內,靈雲好奇的撩起車簾,只見車外盡是些匆匆路人,泥濘滿地,看的令人很不歡喜。而一旁,靜怡依舊面色慵懶,手裏拿着的是一本沒有書皮的舊籍,那空蕩蕩的車裏,除了外面傳來的雨點聲,便是那翻書的聲音了。
“真讨厭,難得第一次出長安城,卻下了這般大雨。”
靈雲依舊嘟囔着嘴,語氣裏盡是不滿和抱怨。靜怡聽了,只是一笑,便道:“今年這春來得早,花開得早,難不成你還不讓這春雨也來得早?”
“那也待我到了大覺寺再下也不遲呀,我本想好好看看這長安城的繁華,還有長安郊外那綠柳花簇,可如今,這除了一片泥濘地,還剩下什麽?”
“剩着那些高門懸梁,府邸朱華,剩下那檐下挺腿甩水的路人還有那些依舊沿路尋食的野狗,這剩下的,可多着呢。”
“那有什麽好看的,不過靜怡姐姐,難道你都不好奇嗎?這可是你第一次出宮,難道你就不好奇這宮外的世界?”
靜怡聽聞,放下手中的書,提手撩起了一方窗簾,然後暗笑道:“好奇又如何?不好奇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要回到宮裏。”
“靜怡姐姐,怎麽感覺自從你病了之後,你變了好多。”
Advertisement
靈雲看着靜怡的目光有些複雜,其實昨日看着靜怡的時候,靈雲便感覺到了一種不一樣,只是,那種感覺,她說不出,只剩下一絲的心疼,但不知從何而來。
靜怡看着靈雲眼中的擔憂,卻笑了。語氣有些若有若無,但卻字字清晰,讓靈雲不禁內心一緊。
“我們,都終究是要長大的。”
大覺寺門外,階梯層層,直通山頂那木質大門。雨滴依舊,山腳下兩頂轎子早已然備好,一晃一晃的到了山頂,只見高懸的房檐之下,一個小僧拿着掃帚,靜靜的立在門下。那浸濕的地板清澈如鏡,小僧的樣子不知為何,竟然與那頭梁上大覺寺的方匾格格不入。
或許是因為這天氣的原因吧!
靜怡內心暗道。
大覺寺今天格外的冷清,四周都沒有前來上香祈禱的人們。靈雲下了轎子便滿臉好奇,小僧看着靈雲的樣子,倒是笑了,道:“您便是今年的月女吧?大和尚命我在這裏等候,只要您到了,便帶您去大殿。”
“那靜怡姐姐呢?”
雖說來到陌生之地,靈雲是有幾分喜悅和好奇,但是,畢竟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女,離了人,內心還是有幾分不安。
小僧沒有惱怒靈雲的無禮,只是看着一邊的靜怡,繼續輕聲道:“七公主殿下,小僧已經命人打掃好西廂房了,你可以先到那裏小憩一番。至于其他人,你們都退了吧。”
那些護衛的禁衛軍和轎夫也沒有糾纏,而是很自覺地轉身朝山下走去。就連一直在一旁撐着傘的宮女婢女,也将傘遞給了靈雲和靜怡,然後跪安離開了。
靈雲一手執傘,一手拉住了靜怡的衣袖,靜怡輕輕摸了摸靈雲的頭,暗笑道:“莫怕,這裏是大覺寺,佛門聖地,不是什麽三教九流之處。而且,大和尚佛法無邊,護我這大唐的安佑,一會見了他,可別失禮了。”
靈雲雖說點了點頭,看那依舊緊握的小手,依舊透露出了她的不安。
“那麽,請月女和公主殿下一同入寺吧!”
大門漸開,小僧先行,靈雲靜怡其後。入寺之刻,靜怡只覺耳邊一陣紫電雷鳴,眼前一陣雨如銀竹,可入門之後,眼前卻只剩下絲絲春雨,潤物無聲。
大覺寺內,桃花陣陣。雖說這桃花豔麗,與這佛門的聖潔有幾分出入,可這滿地粉紅的落花,倒迎合了這滿寺的意境。眼前是一片大殿,殿內,只見一尊金身佛像赫然屹立,佛像前,香煙鼎盛,袅袅煙氣,充斥着整個寺廟,即便是這一場春雨,也打不散那般味道。
大殿之內,靜怡只見一個一身僧服的和尚的背影,門外,兩個小僧矗立于旁,雖沒有人明說,但靜怡也猜到估計那人,便是大和尚了。
“月女,大和尚在大殿之內,門口的小僧會帶你入殿的。”一直帶領着靜怡兩人的小僧看着靈雲,指了指眼前金色大殿,然後便對一旁的靜怡道:“至于公主殿下,就跟小僧走吧,我帶你到西廂房休憩,你的行囊宮裏的人已經送來了。”
靜怡點了點頭,然後看着一旁略帶緊張的靈雲,輕撫道:“雲兒,莫怕,我在西廂房候着。”
靈雲看着靜怡漸漸遠離的背影,才剛剛放下的心又再次提起,大殿門前的一小僧前來,看着靈雲,便畢恭畢敬的說道:“月女,大和尚已經等候多時了。”
靈雲的步子有些遲疑,進入殿內,只聞那念珠慢撚的聲響,靈雲緊張的跪了下來,不加思索的便喊道:“靈雲拜見大和尚大人。”
“啪——”一聲,念珠聲停,大和尚回首,便見一身青衣的靈雲,她面如桃花,眼睛裏也清澈見底。
靈雲也打量着眼前的大和尚,看起來約莫六十多歲,面容淡漠無波,脖頸上挂着一串大念珠,手腕上套着一宛若白瓷的念珠,看起來,不知為何,讓人內心漸漸平伏。
“莫顧這些虛禮,你的眼神很幹淨,不愧是寧将之後。”
大和尚的語氣不驕不急,但傳入靈雲耳內,卻是一怔。靈雲看着大和尚的眼神頓時多了幾分警惕,畢竟知道自己身份的人,這世上除了當今聖上和自己的父親意外,估計也便沒有他人了。
“莫怕,孩子,我不會傷你。”
大和尚看着一臉警惕的靈雲也不惱,只是繼續問道:“你恨嗎?皇上殺害你們寧家四百多人,惟剩你一人茍活于世,刑部尚書之女,進宮面聖之時,難道你就沒有一絲的怨恨?”
似乎覺察到大和尚并無惡意,靈雲也便放下警惕之心。那回答的聲語少了平時的幾分俏皮和天真,而多了幾分莊重和堅定。
“竟然大和尚知道小女的身份,那你也定然知道,寧家上下一百多男丁的遺言。此生不恨,忠貞為國。我身為寧将之後,又怎能不遵寧家先烈的遺願?即便恨,只要當今聖上仍為一天明君,一心為國為民,再恨,我也斷然會擁護聖上。”
話畢,大和尚不語,空氣頓時變得有幾分凝集沉重。靈雲似乎感受到了大和尚的沉默,突然語氣一轉,道:“再者,我相信六皇子殿下是一位明君,即便我不能像寧家先烈一般上陣殺敵,但是,也可以為了這大唐的江山,母儀天下。”
話語裏雖帶俏皮,可是,卻是一種堅定信念。大和尚聽後,卻沒有像他人一般笑了,而是面色沉重的問道:“若我說,我要削奪你今屆月女之位,你可否願意?”
靈雲看着大和尚,滿臉的不可置信,但依舊沉着問道:“為何?”那語氣神色,斷不會讓人想到,這便是那個一直跟孩童一般不谙世事的靈雲。
大和尚看着靈雲面上一閃而過的厲色,頓時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話語一漂而過,語氣裏盡是一種滄桑和遺憾。
“罷了,你先退下吧。今年的祭典是拾得操辦,這月舞的學習,明日拾得,會去找你的。”
靈雲面露疑色,但還是退出了房間。
屋外,春雨已經停了。門口的小僧看着靈雲,面上不卑不亢,道:“月女随小僧到西廂房休憩吧。”
屋內,大和尚放下手中的念珠,看着大殿角落一閃而過的身影,無可奈何的嘆氣道:“雖有母儀天下之相,卻無天賜良緣之配,命也。”
雨勢漸小之時,西廂房的靜怡踏上石階,纖細的手撫上那飄着檀木香的木門,只覺一陣暖氣随之而來,沖淡了那雨水帶來的冰涼。
推門而進,廂房內一目了然。正前方安置着一座菩薩,下面供奉這一頂香爐。一桌四椅,那青瓷茶壺立于桌上,桌上燭臺黯燃,角落裏那一床鋪,也沒有什麽暖帳懸挂,房間的一切似乎都是空的,唯獨角落裏安放着的,是靜怡散落的行囊。
靜怡打開行囊,裏面盡是一些書籍,從各方游記到治國之策,都應有盡有。而那女兒家的發簪衣裙之內,竟然少之又少。靜怡取出一本書,便走到桌前,到了一壺茶,輕抿一口,涼的。
沒有颦眉,靜怡坐了下來,支撐着腦袋,便開始細細的翻閱着手中的一本書。這本書很薄,待靜怡看完之時,便聽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靜怡擡頭,便看見靈雲提着裙子,急匆匆的跑進來。
“怎麽了,後面沒虎沒狼沒追兵的,跑這麽快幹什麽?”
靈雲沒有理會靜怡的打趣,而是趕忙坐了下來,然後目光真誠的看着靈雲,道:“靜怡姐姐,大和尚真的是太厲害了!”
靜怡暗笑,放下手中的書,輕輕撫摸了她的頭,道:“大和尚可是上天選中的活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倘若哪國能得到大和尚的賜福,便可國運昌盛,又怎麽可能不厲害?好了,別貧嘴了,快回自己的房間裏收拾一下,如今身邊沒個婢女仆人什麽的,若做不來,便叫廟裏的小僧幫忙吧?”
靈雲點點頭便又急匆匆的跑了,靜怡看着靈雲的背影,頓時黯然失笑,無奈的再次執手,翻閱着其他散落在匣子裏的書籍,直到一陣濕潤的寒風吹起,靜怡不自覺的打了個冷顫,才發現門外,已然月色朦胧。
靜怡起身掩門,剛走到門邊,便見門口突然出現一個身影搖曳,再次擡頭,便見一個小僧手執燈籠,出現在門口。
“公主殿下,大和尚命我請你到北廂房一聚。”
北廂房乃大和尚的住處。在大覺寺裏,西廂房是女客住處,東廂房乃男客住處,南廂房乃僧侶的住處,北廂房是大和尚的住處,位于大殿之後。
出門便見對面靈雲的廂房一陣黑暗,沒有燭火燈光。靜怡暗自詢問了小僧靈雲身在何處,可小僧卻暗笑不語,只是打着燈籠,領着靜怡,慢慢的朝着北廂走去,然後停立于北廂房的院門,道:“進去吧,大和尚等候你多時了。”
踏入院內,月色朦胧之下,花香四溢。一個白衣男子長發飄然的立于桃花樹下,目光看着北廂房裏唯一閃爍着燈火的房間。
靜怡有些奇怪,但不語。只是緩緩上前,不待說話,便聞那一男子突然開口道:“師父在和月女商讨祭典的事宜,你先在門口候着吧!”
靜怡驚訝的看着男子,早聽聞大和尚似乎不知從何處尋得了一個徒弟,但如今親眼見着,才知道傳言原來是真的。
拾得看出了靜怡面上的驚愕,暗笑一聲,道:“怎麽?公主殿下,難道我不像大和尚的徒弟?”
靜怡只是搖頭不語,然後立于拾得身旁,一起看着北廂房裏閃爍着的燈火,神色裏面帶了幾分擔憂,問道:“雲兒進去多久了?”
“快一個時辰了,今年師父身體不适,所以由我主持這祭典,顧先事宜交代給月女。”
靜怡面上再次出現驚訝之色,但很快恢複平靜。拾得看着靜怡再次閃過的驚愕,頓時打趣的說道:“怎麽?公主殿下,難道我不像做和尚的人?”
靜怡再次搖頭不語,繼續靜靜矗立在院落之中。
夜風徐徐,吹落了幾片桃花,伴着花香,靜怡突然聽到拾得沉着的聲音。
“我叫拾得。”
靜怡擡頭看着身邊的男人,雖然是第一次見,但卻讓人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和,突然,靜怡明白了為什麽大和尚會選他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了。
“靜怡。”
不聞聲調,不露喜色,冷然的面孔,只吐出了簡單的兩個字眼。
“呵呵,你倒和傳聞的不一樣。”
靜怡不惱,也跟着淡笑一聲,道:“人雲亦雲,三人成虎,流言蜚語什麽的,又怎能輕信?”
拾得不語,兩人靜靜而立,直到一陣推門聲起,便見靈雲笑容滿面的出現在門口,看見靜怡,連忙跑過去,笑道:“靜怡姐姐,你怎麽過來了?”
“大和尚派人請我過來,雲兒,你現在可是月女,別這般不知禮數了。”
“這裏有沒有外人。”
靜怡無奈,将目光投向一邊的拾得,卻見拾得看着靈雲的目光,有種莫名的懷念和寵愛。
“你便是這次的月女,我是拾得,大和尚的徒弟,接下來的日子,便是由我負責祭典的事宜。”
“什麽!你就是大和尚的徒弟!你怎麽沒有剃度呢?”
靈雲瞪大着雙眼看着拾得,靜怡輕輕敲了靈雲的頭一下,然後歉然的看着拾得,道:“雲兒從小便這般不知禮數,妄請拾得大師見諒。”
靈雲不滿的揉了揉自己的小腦袋,靜怡無奈的嘆氣,對着靈雲道:“大和尚的徒弟只有成為大和尚的那天才能夠剃度的,再者,三千繁絲三千愁,心若沉寂何須留,發絲什麽的,也不過是表面徒然罷了。”
靈雲不解,靜怡只是摸了摸靈雲的頭,沒有解釋,便聞前方廂房門前,一身僧衣的大和尚一聲輕咳,道:“公主殿下,屋裏一聚吧。”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