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愛憎滅

大和尚的即位和新皇的登基在同一天,世人皆說,這是祥诏。

如今,風雪已停,冰雪漸漸消融,那枝頭也開始出現了一點的綠。

大家說,這冬天來得早,去得晚。但是這春天來得晚,但趕得快。

這話語裏背後的意思盡是對靜怡登基後的無限希望,然而對此,靜怡确實不聞不問。

仍有些頑固的朝廷大臣在大罵靜怡,不忠不孝,謀朝篡位,但是靜怡聽聞這話,也只是淡然一笑,然後繼續縫制着自己手裏的衣服,不曾踏出宮門一步。

有人問君昊,将軍這幾日呆在宮裏幹什麽?

君昊說,在縫嫁衣。

大家不可思議的看着君昊,甚至有幾個人傻傻的問道,将軍縫嫁衣幹什麽,那是女兒家的事情,軍師你是不是在開玩笑?

君昊笑而不語。

靜怡縫制的嫁衣很簡單,上面也只有一只鳳凰,或許是因為太久沒有拿針線了,那只鳳凰上,竟然滿是線頭,看起來,甚是粗糙。

君昊看着靜怡縫制的嫁衣,諷刺道:“就你這手藝,你還好意思做針線活?”

靜怡瞟了君昊一眼,然後淡定的把所有的線頭剪掉,繼續低頭縫着,看的君昊嘴角一抽。

君昊沒有問靜怡為什麽縫嫁衣,或許是因為已經知道答案了,又或許是因為這句話問起來,真的很傻。

靜怡說,她和拾得之間,有太多的但是,有太多的如果,但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沒有哪一個女子不希望自己終有一日能夠穿上鳳冠霞帔,嫁給自己心愛的人。只可惜的是,這世間有太多的女子,即便鳳冠霞帔,也嫁不到自己深愛的人。

靜怡在登基的一天縫好了嫁衣,那個滿是線頭的嫁衣。

Advertisement

君昊拿着衣服,皺着眉頭說,這是他看過的最難看的嫁衣了。

靜怡卻将嫁衣疊的整整齊齊,遞給了君昊。

君昊看着眼前的嫁衣,嘲諷的看了靜怡一眼,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靜怡只是笑了笑,對着君昊道:“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不是我自己,也不是拾得,而是你。”

君昊一顫,靜怡卻沒看君昊的反應,而是大步的走出了宮門,而這,是這幾日來,靜怡第一次踏出了宮門。

那些不滿靜怡登基的人皆被囚禁在大牢之中,靜怡出宮門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大牢去。在大家以為靜怡會殺盡全部的人時,卻見靜怡笑着離開了大牢,而那些原本反對靜怡登基的人,竟然無一不同意靜怡登基了。

沒有人知道在短短半柱香時間內,靜怡跟那些人說了些什麽,能讓這些老頑固同意靜怡登基。後來,很多人好奇的問那些大臣,可那些大臣都沒有說出答案,直到死,其中一個大臣在自己回光返照的時候,突然對着自己的子女道:“武帝,是明君,也是個苦命的人,要好好侍奉他……”

可那時候,靜怡早已經不在了。

靜怡的登基大典是在大覺寺進行的,這是大唐除了太祖皇帝以外,第一個在大覺寺舉行登基大典的皇上。

黃昏時分,夕陽西下,餘晖漸落,靜怡看着那一根根枯枝,黯然一笑。

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道路,靜怡再次踏進大覺寺裏,小僧們看着靜怡的目光,多了幾分敬重。

簫貴妃依舊呆在西廂房裏,手執念珠,敲着木魚,嘴裏念念有詞。

靜怡慢慢靠近,對着簫貴妃道:“母妃,我來接你了……”

簫貴妃停下了手中的木魚,起身,回首,靜靜地看着靜怡,許久,才道:“瘦了……”

話語裏面帶着一絲不明的擔憂,雖然只是一瞬,但卻足夠讓靜怡喜極而泣了。

靜怡道,母妃,我回來了。

簫貴妃颔首,最終,還是上前抱住了靜怡。

這是母妃第幾次抱自己呢?

靜怡不想回憶也不想知道,過去有太多的不堪了,不去想,也就不去恨了。

“明日就登基了,都準備好了嗎?”

或許人老了,就看透了許多。

又或許是因為放下了,就看清了許多。

靜怡看着簫貴妃的擔憂,笑着點了點頭,道:“放心,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簫貴妃看着靜怡的笑臉,只覺得猜不透,她不知道如今的靜怡,到底是在想什麽,又或許說,如今的她,快樂嗎?她只知道靜怡苦過、累過,也恨過。只是那時候看着她的時候,她還像一個人,可如今看着她的時候,卻只覺得心疼。

那笑容不真,但那笑容,也不假。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靜怡便不再哭了,君昊說,為君者,最切忌的就是眼淚,如果真的想哭,那麽你就笑吧,只有笑容,才是掩蓋一切的最好的辦法。

于是,靜怡便開始不斷的笑着,她不能倒,所以只能笑了。

離開西廂房,再次來到景逸的墳前。

他的墳旁多了一個方碑,墓碑上面寫着:聖女靈雲之墓。

想起皇陵裏孤獨躺着的永煌,靜怡突然覺得有些心疼:生不能同時,死亦不能同穴,說到底,是誰可憐過誰?

“皇兄,對不起,到了最後,我還是沒有保護好雲兒……”

空氣似乎在朦胧間彌漫着一股桃花香,靜怡感覺自己好像落淚了,可是擡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卻發現它們依舊幹涸的如那滿樹林的枯枝。

靜怡慢慢的靠在了墓碑之上,一陣冰涼和刺骨鑽心而來。可靜怡卻依舊淡笑,摸了摸那一尊墓碑,又看了看靈雲的墓碑,笑道:“皇兄,明日,我便接你回家。”

靈雲的墓碑在一旁靜靜地立着,生不能相伴,死後相随,毫厘之隔,千裏之差,說到底,是誰欠了誰?

桃花開,何處來?靈雲現,舞三臺。胭脂黛,淚眼霾。死同穴,不得骸。

靜怡起身,慢慢的走出了後山。

大覺寺的一草一木宛如初,可卻依舊令人陌生不已。

靜怡問一小僧,大和尚在哪裏?

小僧雖然戒備的看着靜怡,但依舊低頭說道:“大殿。”

慢慢走到大殿之中,明明速度已經放的如此之慢,可不知為何,對于剛剛自己所走過的路,所經過的人,所看見的事,卻已經沒有一絲的印象。看着大和尚坐在大殿之中,佛香袅袅,大佛之下,靜怡來到大和尚面前,伏地,便是一個大跪。

而這,是靜怡第一次向大和尚行跪拜禮。

因為這,是靜怡第一次如此認真的去看清眼前的這個人,不再是低人一等,更不在是居高臨下。有些人,可以看低了,有些人,也可以看高了,大和尚,便是這樣的人。

大和尚看着靜怡,微微偏首,不忍那目光一瞬間的接觸,低聲道:“殿下,你和他今生注定有緣無分,有何必強求?”

有緣無分,何必強求?

靜怡莞爾一笑,自己又怎麽會不知道呢?

颔首,再次伏地跪拜,道:“大和尚,我來,不過是為求一事,而這,也算我與他之間的了結。”

大和尚靜靜的看着靜怡,那目光似乎是要把靜怡看透,只可惜,靜怡的臉上,除了微笑,便無他物。

大和尚嘆笑:“殿下,你果然是天生的帝王命。”

靜怡恭敬答道:“但也是一顆命中煞星。”

沒有退讓,不是為了再次一求,只是為了再見一面,僅此而已。

離開大殿,靜怡望着外面那一顆顆的桃花樹,不曾細看,如今才發現,俨然已經有幾顆抽出了新芽。

君昊站在不遠處的桃花樹下,看着靜怡迷離的雙眼,暗笑道:“怎麽,看傻了?”

靜怡搖頭:“不是,只是覺着這些桃花樹,有些刺眼罷了。”

君昊不語,直視着靜怡,最終輕聲道:“殿下,如今,他在北廂房。”

靜怡沒有回答,君昊有些不忍,不知為何,越接近明天,越接近一切的計劃,自己反而是最先退不得那個人。

君昊咬了咬牙,最終還是說道:“跟他說吧,靈雲的命數就是如此,不是你的錯。”

靜怡依舊在笑,她說,這一切,拾得早就知道了。

君昊不語,他又怎麽會不知。看着靜怡依舊淡然的笑容,君昊捏緊這拳頭,最終上前抱住了靜怡,道:“殿下,求你,別笑了。”

君昊頓時發現,原來在他們三個人之間,最先後悔的人,竟然會是自己。

“不是你說,為君者,笑者,蓋其心,服天下也。”

掙脫懷抱,狂笑一聲,靜怡大步的離開了大殿之外,慢慢的朝着東廂走去。

那瞬間,君昊發現,自己竟然再也看不透靜怡了,如今的她,已經是一個帝王了。

登基大典在次日如常舉行,晴空萬裏,大覺寺的階梯下面站滿了的是大覺寺的各位僧侶,而階梯之下,則是滿朝的文武大官。

靜怡站在大覺寺的門口,君昊站在大覺寺的門前那搭好的祭臺之上,大聲念着诏書。與往常不同,诏書裏面沒有一句對先皇的不滿,對前朝的批判。靜怡靜靜地跪在祭臺之下,在君昊念完诏書之後,接受着大和尚的洗禮。

祭祖,祭天,祭佛,三者缺一不可。

場面莊嚴而肅穆,最終,黃袍加身,靜怡緩緩而立,對着滿山下的僧侶和文武大臣說道:“我已李氏江山發誓,定會讓大唐從此千秋萬代,永垂不朽!”

衆人紛紛跪下,大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靜怡淡笑,回首,便見那人就站在那裏,一如自己,一襲明黃的僧服。長發飄然,不曾束發。披落而下,猶如黑夜星辰。

一步,兩步,兩人漸進。直到靠近之時,拾得突然跪下,道:“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争奪了一輩子,硝煙彌漫,在迎來了如今坐擁天下,背靠龍椅的時候,拾得的一句話,卻讓靜怡的心,不知是喜是悲。放棄了一切的得到的東西,竟然在得到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想要的,從來就不是它。

身後,是滿朝的文武大官,是大唐千千萬萬的百姓。

如今的她,已經沒有退路。

靜怡悵然一笑,或許永煌有一句話是說的對的,我可以為了這個江山傾出所有,卻不能為了一人而傾出江山。

這就是帝王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古人誠不欺我。

拾得起身站在靜怡面前,面容無波,宛如大和尚一般。

靜怡笑着,在拾得登上祭典大臺的時候,卻接過了大和尚手中的剃度刀。

拾得的眼裏沒有一絲的驚訝,仿佛早就知道如此一般。靜怡漫步登上了祭臺,背對着跪着天的拾得,低笑道:“你我一樣都穿着黃袍,你說,如果這是一身紅袍,那該有多好。”

拾得沒有回答,背對着靜怡,靜怡看不清拾得的臉,只知道拾得的身體微微的發顫,讓自己不小心一刀,割到了皮,滲出了血。

靜怡的手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靜靜地為拾得削發。

第一簇頭發落地,靜怡問道,你還記得當初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嗎,那時候說真的,自己真的不覺得你像大和尚的徒弟。可如今卻覺得像了,原來佛祖,也是免不了七情六欲。

第二簇頭發落地,靜怡笑道,其實你吹得笛子當真不怎麽樣,比起自己的皇兄,真的是差太多了。只是,不知為什麽,到了如今,真正能完整記住的,也只有你吹得那首曲子了。

第三簇頭發落地,靜怡嘆道,我一直都知道君昊其實是你讓他來保護我的,說真的,我們兩個真的很像,誰也放不下誰,誰也不能退步,但是彼此間誰都比誰更殘忍。速途同歸,到頭來,我們一樣放不下的,都是這大唐的江山。是可笑,還是可嘆。

第四簇頭發落地,靜怡喃道,你知道嗎?你給我的念珠曾經斷過一次,那時候屋裏着着大火,我本想狠下心來,不去撿的,但最終還是舍不得,留下來了,而那是我去蜀中唯一一次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如果不是君昊,或許我真的死了。拾得,你說,那串念珠,真的會渡我一劫嗎?

第五簇頭發落地,靜怡憶道,在大漠的那幾日,對自己來說,是這輩子最珍貴的回憶。雖然最終你我之間漸離漸遠,但是,至少我們還是曾經擁有了。

第六簇頭發落地,靜怡思道,拾得,在你抱起靈雲的那一刻,你應該是恨我的吧?其實,當我一劍刺穿大皇兄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我們之間,誰也回不了頭,而這,最清楚的人,不是你嗎?當初你說要渡我,可是,你我之間,到底誰也沒有渡過了誰。

第七、第八、第九簇頭發落地,靜怡默然,原來,自己和拾得這塊四五年的時間裏,真正能夠稱得上是回憶的回憶,竟然少之又少,就連說,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麽。

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簇頭發落地,靜怡的嘴裏開始哼起了那首曲子,那首熟悉的曲子。拾得,每一次離別,都是我在等你,可你,又等過我一回嗎?

直到十三簇,最後一簇頭發落地,靜怡才慢慢地收好了這把刀子,望着大覺寺裏面的那片桃花林,苦笑:“拾得,你說今年的桃花什麽時候會開呢?”

拾得依舊沒有回答,筆直的跪在那裏,背對着靜怡。

階梯之下的滿朝文武大臣驚訝的看着靜怡和拾得,雖然不知為何是由靜怡親自替拾得剃度,但是,畢竟未來的大和尚和自己未來的君主如此和諧,卻讓大家看到了大唐新的美好未來。唯獨階梯上面的僧侶們才看清了,祭臺之上的拾得,在每一簇頭發落地的時候,眼淚也順勢滑落下來,淚不能語。

只是大家都沉默不語。

而大和尚則手持佛香,慢慢走到祭臺之上,為拾得頭上,烙下了十個戒疤。

靜怡站立在一旁,依舊笑着,只是手指緊緊的握住了手腕上的那串念珠,似乎要把它捏碎了一般。

看着拾得祭天,看着拾得祭佛,看着拾得将自己的滿地煩絲,徹底扔進了鼎中,直到燃盡一切。

靜怡彎腰鞠躬:“恭請新一任大和尚入住大覺寺北廂佛堂,願大和尚保佑我大唐,千秋萬代,永垂不朽!”

話畢,一切,塵埃落地。

階梯上的僧侶和階梯下的滿朝文武紛紛府邸跪下,唯獨靜怡和拾得兩人依舊站着。

面面相觑,拾得的眼眶有些通紅。

拾得道,如果你無處可去,我等你。

靜怡道,拾得,我哭了嗎?

拾得探手擦掉了靜怡臉頰上緩緩落下的淚,笑了,道:“哭了……”

春風吹過,帶來一陣和煦的暖意,只見不遠處的枝頭上,一顆桃花樹上,已經出現了一個花苞。

靜怡正式登基為帝,年號開元,名號武帝。

登基不過數日,靜怡先是追封先皇永煌,谥號“孝文”;然後便是大動幹土,将埋葬在大覺寺的七公主的墳墓遷回皇陵。

對此,百姓不但沒有怨言,反而大誇靜怡仁愛,對此,君昊還嘲諷了靜怡好一陣子。

而君昊則被靜怡賜予國師一位,地位遠遠高于丞相,并且位置可以世襲。

至于四皇子,則從江南回來了,靜怡賜予他永安侯的身份,并允許他接回自己的母妃出宮,頤養天年。四皇子依舊日複一日的吊兒郎當,但是,即使如此,在朝野之上,靜怡也多番詢問四皇子的意見,讓人不禁的贊嘆靜怡兄弟情深,似乎當初靜怡親手殺了大皇子的事情,都沒發生過一般。

簫丞相在靜怡登基之後退位讓賢,而靜怡也在簫丞相退位之後,接回了一直在大覺寺燒香念佛的簫貴妃,尊封皇太後。而太後回宮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命人修了一個小佛堂,一如當初在大覺寺的生活。而靜怡知道這事後,也只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相比于當初奪得皇位時候的暗潮洶湧,如今的靜怡,不動聲色的大力整頓朝綱,那些曾經擁護太上皇的臣子,都盡成了刀下亡魂。

不過即便如此,百姓們依舊擁護着靜怡,朝中大臣更是惶恐不安,不敢有一絲的質疑。

次年,先皇的貴妃生下一個皇子,而昭容在生下皇子之後,便追随着先帝去了,而靜怡則滿足昭容的遺願,将昭容葬在了永煌的身邊。而皇子則養在靜怡身邊,被冊封為太子,名琰靈。

武帝登基後,執政有道,政佛之間相處融洽,大唐再次迎來了難得的盛世之代。可是唯獨不好的是,多年過去了,武帝的後宮,竟然依舊空無一人。

年年都有人勸告武帝納妃立後,可武帝卻說,正如大臣們所言,當初自己登基本是名不正言不順,再者,先皇的皇子琰靈在世,一出生就被冊封為儲君,自己納不納妃,又有何別?對此,各個大臣第一次嘗到了什麽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久而久之,大家對于武帝納妃一事的心,也就淡了。

或許是因為繁榮了久了,和平久了,日子無聊了,流言也就起來。

而武帝多年不納妃,也不寵幸任何一個女子,都是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直到國師君昊多次在宮中留宿,頓時有傳言其實武帝和國師之間早已經私定終身了,但是因為顧及世人之言,所以兩人才不曾明說。

為此,大家也聯想到了武帝從登基前就一直和國師在一起的事情,瞬間,各種愛恨情長,武帝和國師之間生死相随的愛情話本便在民間流傳了。

至于聽到這個消息後,君昊則在禦書房裏面頓時笑的差點兒岔氣,靜怡則白了坐在那裏狂笑不已的君昊一眼,然後繼續教導着琰靈。

如今,琰靈已經十歲了,正如所有的儲君一樣,靜怡開始教導着琰靈治國之道。看着大笑不已的君昊,琰靈疑惑的問道:“皇爺爺,國師大人為什麽笑?難道他不是喜歡你嗎?”

靜怡聽了這話,頓時無奈的笑了。

君昊也停止了笑容,白了琰靈,道:“喜歡你皇爺爺,小太子,除非這天下的人都死光了,我還要考慮考慮。”

琰靈不滿的皺起了眉頭,低聲抱怨了君昊幾句,然後又緊緊的抱住了靜怡,問道:“皇爺爺,那你喜歡國師大人嗎?”

靜怡和君昊兩人頓時啞然,相視而笑,有些哭笑不得。

琰靈不滿的撇撇嘴,靜怡摸了摸琰靈的頭,暗笑道:“不喜歡,你國師大人,應該算是朕的老師吧。”

君昊有些驚訝的聽着靜怡的回答,但對于靜怡的這個答案甚至滿意。

“那皇爺爺你有喜歡的人嗎?”

琰靈天真的問道,靜怡頓時陷入沉思,苦笑一聲,道:“有,皇爺爺有喜歡的人。”

“那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是個什麽樣的人,很聰明很溫柔的人吧,但是,有時候也很殘忍。”

“這麽奇怪,那皇爺爺怎麽會喜歡她呢?”

“不知道,或許是太像了,又或許只是誰也離不開誰吧……”

“哦,那竟然離不開,為什麽皇爺爺不把她叫進宮和她呆在一起呢?”

靜怡的目光頓時變得深邃而又遙遠,低頭摸了摸手中的那串念珠,最終緩緩道:“可能是因為時間還沒到吧……”

琰靈不解,但是看着靜怡深邃的臉色似乎流露出一絲的哀傷,頓時也沒狠下心去問了。

君昊看着突然沉默的氣氛,便牽着琰靈的手,帶他出了禦書房,合門,便低聲說道:“小太子,以後別再你皇爺爺面前提這件事了。”

琰靈不解,君昊嘆氣,只是摸了摸琰靈的頭,道:“你還小,有些事情,等你長大了,也就理解了。”

琰靈看着國師大人也和皇爺爺一樣流露出了那濃濃的哀傷之色,也便點了點頭。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琰靈已經十八歲了,原本在琰靈十四歲的時候靜怡便已經拟好诏書要禪讓退位了,可是那時候匈奴再次來訪,戰況越發緊急,而這一場戰,一打便是三年,無奈之下,靜怡再次披上戎裝,遠赴戰場,冊封君昊為攝政王,輔助太子管理朝政。

直到一年後,衆軍凱旋而歸,但是大唐卻陷入了一陣低迷之況。

因為武帝親征,最後竟然戰死沙場,不得其屍。

年末,國師君昊拿出十八年前靜怡寫下的禪讓诏書,琰靈登基,君昊退下攝政王的位置,輔助新皇。

新皇登基的前夜,琰靈坐在禦書房,看着君昊,問道:“國師大人,皇爺爺呢?”

君昊只是望着屋外的飄雪,笑道:“小太子,你皇爺爺,如今已經迎着風雪去了。”

他是雪,她是血,雪中血,雪中血,一紅一白,迥然不同的色彩,卻奇跡般的,伴随了兩人一生。

此後,在大覺寺裏,大和尚的北廂房裏面多了一個活死人,沒有人知道這個活死人是從哪裏來的,只知道那是一個風雪交加的夜裏,國師大人抱着一身是血的人來到了大覺寺裏,請求大和尚醫治。

那人的面容上有了好幾道的傷疤,看不出原來的樣子。幫助大和尚一起醫治這個人的小僧告訴寺裏的人,那夜大和尚傾盡各種靈丹妙藥,可最終卻只能護住那人心脈,至于哪日能夠醒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了。

大和尚每天除了念經誦佛以外,便是悉心照顧着那人。

有些剛入寺的小僧問大和尚這個人是誰?

大和尚只是淡笑,面容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溫柔。

小僧不解,卻被寺裏的老一輩僧侶呵斥,從此,大家也不再提及這個人的存在,仿佛大覺寺就不曾有這個人。

只有國師大人時不時的會來大覺寺走走,看望看望此人,說一說前塵往事,然後與大和尚相視而笑,默然不語。

一晃眼,又過去了十年,大和尚退位,傳位于國師大人的養子,也在傳位後的第二天,大和尚拾得在自己的廂房裏,仙逝了。

而那時,他的懷裏,緊緊抱着的,便是那個面容消瘦的活死人。

不如往常,拾得大和尚的喪事是由國師大人親自操辦的,沒有人知道,在拾得大師和活死人兩人一起入穴之時,身上穿着一身繡工粗糙的嫁衣,兩人的墓碑緊挨在一起,一邊是歷代大和尚的墳墓,一邊是那個活死人的墓碑,而墓碑上只刻着靜怡之墓四字,沒有出生,沒有生辰,更也沒有任何代表身份的字眼。

兩個墓碑,一個棺材。

之間,也僅僅只有一個明确的分界線,一邊,是大和尚,一邊,是尋常人家。

而兩墓碑正對不遠處則屹立着的,是前朝聖女靈雲的墳墓。

大家問君昊為什麽這樣安排,君昊只是苦笑,沒有回答。

那個無主墓碑就這樣一直靜靜的屹立在大覺寺的後山,只是時不時,寺裏會有小僧說,看到了一個酷似皇上的人,跪在墓碑前,不斷地落淚。

而這些,也不過是一些傳言罷了。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總算完結了,今天來晚了,不好意思哈。。。其實這是兩章的,我直接一章解決,,看起來完整一點,O(∩_∩)O~。。。終于寫完了。。太感慨了。。在結尾要感謝一直給我留言的扇扇和一直看着我的文的各位。。麽麽噠。。扇扇。。。這不算是BE吧。。O(∩_∩)O哈哈~!!。。好了。。下次開坑估計在國慶期間,名字大概叫《嫡女當家》吧,如果我不突然抽風改文的話,就是這個了,還沒構思的很清楚,不過會是一篇比較輕松的文,嘿嘿。。。所以就這樣啦。。希望你們能夠一直支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