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荊軻

“那好,甘羅也不勉強将軍,我會替你照顧好家眷的。”甘羅就像是當初救了李牧那時一樣,就這樣把李牧輕易地放走了。

李牧驚訝地問:“你不回秦國嗎?”

“我還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自然不會回去。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李将軍你且安心去吧,你早晚會答應我的。”甘羅揮了揮手,潇灑地回了邯鄲城。

李牧望着甘羅的背影越來越小,心底卻陡然生出一股蒼茫之感。他甩掉了不好的念頭,奔赴戰場。

有了李牧存在,趙軍節節敗退的事态得到了遏制。李牧屬于穩紮穩打,一擊必勝的主,小勝了幾場之後,就閉城不出,保持戰果。然而,趙倡後和郭開是不會放過他的,他們已經把李牧給得罪死了,就絕不會給他翻身的機會。

李牧還在軍中,就傳來了自己被夷族的消息,原因竟然是趙王遷認為他心懷怨恨,準備自立為趙王,與秦國合作。若只是叛變的話,李牧頂多是不能當将軍,但是,若是威脅到趙王的王位,他們一家子必死無疑。

李牧傻愣當場,如果當初他沒有堅持出征的話,結局會不會不是這樣?他的父母,親人,妻子兒女,全沒了。八尺男兒留下了悔恨的淚水,他心灰意冷,面對趙王派來的行刑官,他只能想着與他們在黃泉相見了。

李牧沒死成,他的家人也還活着。

甘羅微笑地說道:“甘羅當初答應了将軍要保護好你的家小,自然不會言而無信。”

“恩人,請受李牧一拜。”李牧慚愧地單膝跪地,不過中途就被甘羅扶住了。李牧力氣大,硬是朝着甘羅行了一禮才肯起來。

“李将軍,甘羅最後一次問你,你願意為秦國效力嗎?”甘羅問道。

“你三番兩次的救我,我真是慚愧。只是……”李牧苦笑,“實在是對趙國士兵刀劍相向,李某真的做不到啊。是我不知好歹了。”

“那李将軍有沒有想過,倘若你不在趙國為将,可否有人能抵抗住王翦将軍的攻勢?”

“不能,就連我,也是仗着自己比王翦老将軍年輕罷了。”

“如果這樣的話,趙國早晚消失,秦趙終将成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犧牲掉的平民士兵又有多少?若是你加入秦國,憑借你的聲望,恐怕有不少人不戰而降,又能挽救多少士兵?”甘羅知道秦國以前名聲不好,直接說道,“我可以保證,只要那些人是真心投降,秦軍絕不會坑殺降兵。”

“原來如此,難怪秦王近幾年的動作越來越大,他竟然有滅國的念頭!”李牧恍然大悟,想到王宮裏的趙倡後,不由狂笑,那倡後一位秦國只是想要幾個城邑,她沒想到是她自己親手把太後的頭銜給丢了。

“你若是秦國的将軍,趙國土地有什麽事情,你有力量去幫忙,但你若只是個普通人,只怕到那時只能幹瞪眼着急了。”甘羅最後說道。

李牧眉頭都快攪在一起了,他突然釋然大笑:“不愧是十二歲就當丞相的人,您的口才太好了,我被您說服了。”

秦國新添一名将李牧,簡直是如虎添翼。他和王翦以前是對頭,成了同伴之後,更加是惺惺相惜。朝中之人也不得不佩服,別看甘丞相年輕,但是人家口才好,不知道替君上招攬了多少人才。

李牧在趙軍中的威信是無人能比的,在他的號召下,一般人都能放下武器,追随在李牧身後,之後的戰役簡直是勢如破竹,短短幾個月,就已經逼近了趙國邯鄲。這還是李牧習慣穩紮穩打的緣故。

郭開根本不在乎什麽趙國,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他為了向秦王投誠,極力勸說趙王遷開城投降。趙王遷尚且年少,被老師一吓唬,一勸說,就寫下了投降書,自此,趙國滅亡。

趙倡後以及她的家族被趙國憤怒的大夫們給處死,原本趙國大夫還要帶着原本的廢太子嘉逃出去,重建趙國,可惜事與願違,有李牧和王翦聯手,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趙嘉也是文弱不堪的,只會求和,保全自己。

李牧僞裝成強盜,親手砍下了郭開的腦袋,将他貪墨的錢財分給了窮人。這也是甘羅特地囑咐的,畢竟別的諸侯國還有很多這樣的人。如果他們知道秦國将軍這樣對待郭開之流,他們就絕不會勸說國君主動投降了,投降了他們的小命也玩完了。

而趙國,也爆發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地動。原本大家都以為秦軍會乘勝追擊,消滅他國,然而出乎趙人意料的是,秦軍居然主動幫助救災,尋找遇難者,修建臨時住所,将儲備的糧草給災民先吃。

饒是一把胡子的李牧都老淚縱橫,他哽咽地說道:“丞相,若是沒有你,趙國人還不知道死多少,就是以前,國君也顧不上他們。”

“不是我,是君上仁厚,糧草還可以重新準備,但是人命沒了,那就找不回來了。現在,你們已經不是趙人了,而是大秦的子民,君上不會虧待自己的子民。”甘羅直接将所有的功勞推給嬴政,為阿兄贏得民心。嬴政的手段是,不服?打到你服為止。在甘羅看來,并不是長久之計。

不管怎麽說,人們雖然還是對秦王恭敬畏懼,但心裏還是有一點兒小念頭,貌似換個國君也挺好的。

秦國将趙國變成了雁門郡、雲中郡和邯鄲郡,驚駭剩餘五國,他們終于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岌岌可危。懦弱無能的燕王又重新把燕國的太子丹重新送到秦國充當質子;魏王自恃魏國國都大梁城池堅固;韓國、楚國、齊國還處在醉生夢死之中。

太子丹是個個性強硬的人,絕不會束手就擒,就算是燕王不把他當兒子,當太子,他還是在前往秦國的時候逃了出來。

幫助他的,就是逃到燕國的樊於期。樊於期騎着馬,愁苦地問太子丹:“太子,咱們就這樣逃回國都,君上會不會大怒?”

“不用擔心,父王雖然會生氣,但是他性子軟弱,已成定局的事情他不會去改變。既然我已經逃回去了,我就有把握說服父王,齊心協力對付秦國。委曲求全,秦王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

“屬下早在當年太子質于秦國的時候,就知道太子不是池中之物。早晚要一飛沖天的。”樊於期崇拜地說道。雖然太子的計劃目前都沒有成功,但是,在他心中,還是最崇拜太子的,他就是太子丹安插在秦國的細作。

“你跟着我受苦了,還累的你一家老小全部命喪秦王之手。”

樊於期的眼睛裏充滿了怒火,滅族之恨,他永遠不會忘記。

“你會有機會報仇的,我準備去找幾名勇士,請他刺殺秦王。”太子丹雲淡風輕地說道。

“可是秦王宮守備森嚴,這可該如何是好。”

“會有辦法的。”太子丹喃喃低語道,他和嬴政幼年相識,如今終歸要兵刃相向了。他依然對嬴政有着深深的嫉妒,面對軟弱卻無情的父王,太子丹有時候就在想,為什麽父王不能像秦莊襄王一樣,早早離世,那樣他成了燕王,一定比嬴政做得更好,讓燕國更加強大。

他的心裏沒有光明,但是表面上,他依然是高貴典雅的翩翩佳公子,憑借自己的口才魅力,招攬了一批門客。

太子丹早在樊於期入燕之後就被自己的老師規勸,千萬不要觸怒秦王這頭猛虎,趕緊把樊於期交給秦王,然後聯絡其餘各國感情,共同抗秦。可是太子丹不願意再隐忍下去了,那樣花的時間太久了,還不知道能不能成。

他自己的計謀是派遣勇士,劫持秦王,讓他歸還侵占他國的土地,如果不行的話,就直接殺了秦王。當然,能殺了秦王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原本這件事太子丹只告訴了田光,并且囑咐他絕對不能洩露出去。田光告訴了荊軻之後,就自殺明志。田光知道太子丹不信任他,才會那樣叮囑,由此可見,太子丹不是個有節操講義氣的人。

荊軻被好友以死相托,拜訪了太子丹,在太子幾次跪求之後,他終于答應了太子的請求。

荊軻幾個月都沒有動作,在太子丹忍不住催促他,他說了自己的計劃。他需要督亢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這兩樣東西,秦王一定會很高興見他的。

太子丹自然拒絕,他要顧及自己仁厚的名聲。可是荊軻私下裏找了樊於期,事情已成定局。

荊軻帶着禮物來到了鹹陽,賄賂了秦王寵臣蒙嘉。蒙嘉乃是蒙骜之弟,蒙武之叔,光是這關系就足夠了。荊軻贈予他千金之禮,托他求見嬴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