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接下來的十日時間裏,淩朝的軍隊一路北上,越過淩朝的邊界線,逐漸走到一些荒涼地帶,途中也路過了幾個邊陲小鎮。
相比起充平郡封樞郡這類的大城池,邊陲小鎮顯得要更冷清破敗些,有時他們還會遇到一些前來讨食的饑民。
大軍前行所用糧草都有經過計算,宋堯旭于心不忍也只能是将自己的那一份分出一些給饑民們,然後去聯系靠得最近的封樞郡前來救濟一下。
但這也只能解一時之急,而且整個淩朝裏肯定還有很多百姓處于這樣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淩朝經過前朝歷光帝的治理曾經達到過空前的繁榮,據史料記載,當時包括邊陲無耕地地段的百姓都能有謀生吃飯的途徑。
而如今弘初帝即位二十餘載,原本充盈的國庫恐怕早就不知被朝堂內的亂臣賊子們敗成什麽樣子了。
雖然弘初帝多少也實行些仁政,但基本上也只能覆蓋京城極其附近一些區域,很多原本條件就不行的偏遠地方很快又重新沒落下去。
宋堯旭平素更多也是待在一些大城池中,頭一次體會到邊境的荒涼,心中随之多出幾分堅定。
祁子臻自然留意到了他情緒的變化,但是什麽都沒有說,任由他自己體會消化。
九月十一,深秋時節,邊境地帶的氣溫愈發變低。
短短的十日時間裏,祁子臻已經因為夜間休息不夠和着涼小小地感冒了一場,然後被宋堯旭二話不說裹上一層更厚實的衣物。
雖然在那日與秦功約定過後,秦功時常會送來一些調養用的湯藥,但調養身體終究不能一蹴而就,天氣漸冷的情況下,祁子臻還是需要依靠夜間更好的休息來維持白日的行軍。
在這段時間裏,他們也收到了關于朝堂近日情況的來信。
按照信件中所述,近段時間來朝堂上沒有太多的動靜,不過寧清衛明顯感覺到丞相祁源變得比以前活躍一些。
祁源當初借助衛家的遺留勢力成功當上丞相,但其實根本沒有神氣多久,就在觀王宋平有意無意的施壓下稍微沉寂下來。
聽寧清衛在信中的補充,祁源和宋平最初其實算是朝堂上的敵對勢力,只不過後來祁源發覺自己似乎鬥不過宋平,才逐漸倒向了宋平一脈。
Advertisement
加入宋平一脈之後,祁源就比當上丞相前安分很多,只在偶爾幫宋平擺平一些瑣事,在政事上往往也是屬于附和随主流做派。
最近祁源卻開始有意無意地提拔或整治一些小官員,而且不管是提拔還是整治的官員都有宋平黨與非宋平黨,看起來像是要培養自己的勢力。
聯想起此前宋平與祁源的秘密往來,寧清衛合理推測是祁源和宋平在某些問題上沒談攏鬧了決裂。
祁子臻大致看完信件後也持同樣的看法。
如果祁源和宋平真的因為鬧崩而開始對峙的話,他猜測觀王宋平是多半會是那個獲勝者。
他對自己的那位丞相爹沒有什麽感情,唯一擔心的就是祁子善。
祁源就算再貪慕權力,所追求的最多就是讓宋平倒臺,自己掌握更大的權。但宋平不一樣,他真正想要的是弘初帝坐着的那把龍椅。
宋平的底線比祁源低太多了,他甚至可以為了謀權篡位殘害手足,祁源怎麽可能狠心得過他?
而一旦祁源失敗,面臨的必定是整個丞相府的性命之憂。
祁子臻身為被國師認定的氣運之人,入住國師塔後可以免受株連之罪,但是祁子善不行。
回想起當初祁子善在牢獄中的剖白,祁子臻不由得多出些愁緒。
祁源對權勢看得過重,就算他沒有被宋平鬥倒,到宋堯旭即位的時候他也勢必要幫助宋堯旭鏟除祁源的勢力,不管怎樣祁子善都會受到牽連。
倘若祁子善沒有重生的話他或許還能因為前世的事情狠下心,可是今生……
祁子臻輕嘆了口氣,不得不承認他心底其實還是認同了這位弟弟的。
他把信紙折起來收好,面容中多出幾分倦意。
已經看過信件內容的宋堯旭就坐在一邊,見他這幅模樣就知道是考慮到祁子善的事情了。
宋堯旭從烤過的水袋中倒出一杯溫水放到他手邊,輕聲說:“喝點水吧。別擔心,以後總會有別的辦法的。”
祁子臻拿起他遞來的瓷杯小口喝完,一邊把杯子放回去一邊揚起腦袋問:“殿下,可以陪我出去走走嗎?”
他坐在椅子上,比起站着的宋堯旭矮了大半個身子,微微仰頭的動作露出大片白皙脆弱的脖頸。
“當然可以。”
宋堯旭笑着将手中一同拿過來的鬥篷展開來,半跪下輕輕替他系上。
獨屬于宋堯旭的氣味與溫度一下子靠得極近,祁子臻乖乖坐在原地,看着近在咫尺的精致面容,沒忍住在他剛系完的時候飛快抱了一下就松開。
宋堯旭愣了下,擡眸就撞進祁子臻帶上清淺笑意的雙眸中。
他也跟着笑笑,揉了把祁子臻的腦袋後就站起身,把手放在他面前。
祁子臻想也沒想就把自己的手心搭了上去,握住後借力站起,就着這樣手牽手的姿勢并肩走出去。
宋堯旭與祁子臻的營帳不與大部分士兵在一起,而且為了多些能巡守整個營帳區的哨兵,他們都沒有留士兵在營帳前值守,兩個相并排在一塊的營帳前留出了小塊無人空地。
漆黑的夜晚之下,稍遠些的士兵們也看不清他們這邊的狀況。
祁子臻與宋堯旭就這樣光明正大地牽着手,漫步在小空地裏。冷清的月光灑落在小空地上,晃眼一望似是鋪上滿地冷霜,散着皎潔銀輝。
他們相互之間沒有交談,卻不顯得尴尬,氛圍和諧而融洽。
不過他們還沒融洽多久,不遠處便傳來一個腳步聲,緊接着是衛令申的聲音:“殿下,烏蒙國那邊傳來新的動靜了。”
祁子臻與宋堯旭在聽見聲音的同一時間便松開了手,回頭看向大步趕過來的衛令申。
宋堯旭上前一步,連忙問:“他們有何動靜?”
“根據探子來報,烏合圖又分出了一部分軍隊前去攻打久右郡。”衛令申一邊說,一邊将手中的信紙遞給宋堯旭。
祁子臻在宋堯旭接過來後也跟着浏覽了一遍,大致就是西南将軍又多給了烏合圖一萬的兵力,烏合圖就調遣五千兵力去攻打久右郡。
不過他們看完之後都沒有表現得很着急。
由于宋行秋這位王爺的“荒淫無度”,久右郡在烏蒙國的人看來就是最好對付的一個城池。烏合圖只派了五千人過去,說實話是真的有點小瞧宋行秋和久右郡的百姓了。
根據之前祁子臻在私下裏的了解,算上久右郡內能上場打仗的平民百姓,久右郡有足足三萬的兵力,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可以作為弓箭手。
烏合圖的區區五千人暫且不足為慮。
不過從烏合圖的這個動作來看,他很有可能是想借攻打久右郡來分散他們的兵力,或者打亂他們原有的計劃。
祁子臻思索片刻,心中有了決斷,當即讓衛令申幫忙把湯樂遠給叫來。
四人聚集在祁子臻的營帳當中,祁子臻便将一張夾在書卷中的地形圖翻出來,擺在他們圍着的一張木桌子上。
他順手找來一只炭筆,在地圖上畫下三個圈,連起來正好能組成一個鈍角在下的三角形。
他一手點在地圖最左側的圈,一邊往右劃一邊解釋說:“這麽過來依次就是我們的位置、久右郡和烏合圖大致所在位置,我們目前距離久右郡稍微會近一些。”
祁子臻将手收回來,又繼續分析:“烏合圖部衆深居邊境荒漠地帶,具體行蹤難以完全确定,但基本可以肯定供給大軍後勤的大本營就在這附近的城池中。”
“我的想法是接下來繼續兵分兩路。一路率一萬五兵力繼續往前探索,找到烏合圖主動出擊。另一路率五千兵力作出援助久右郡的姿态,經過久右郡後繞路到烏合圖部衆的後方,争取直搗烏合圖大本營。”
兵分兩路聲東擊西也算是他們幾人慣用的戰術了,湯樂遠聽完就非常自覺地說:“好,那我明日啓程就領兵繞去久右郡。”
祁子臻卻搖了搖頭,垂着眼睫道:“烏合圖會選擇攻打久右郡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除了地理位置距離和久右郡實力在他們看來最弱以外,還有一個原因——久右郡的郡守是瑞親王宋行秋。”
說到這裏,另外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宋堯旭看着地圖中的那三個圈,略微皺眉:“所以最佳方案應當是由我領兵繞路,前往久右郡。”
瑞親王是宋堯旭二弟一事并非什麽難以知曉的秘密,而宋堯旭慣來以仁義聞名,比起讓擅長突襲的湯樂遠繞路,宋堯旭親自率兵繞路更能降低烏合圖的警惕性。
祁子臻點點頭,繼續說:“我相信二殿下肯定能解決烏合圖派去的五千兵力,殿下在經過久右郡後倘若久右郡已經把問題解決,正好還可再找二殿下借些兵力,争取在合圍決戰前壯大我們的兵力。”
按照他的這番話來說,由宋堯旭率兵繞路确實是最優解,但這也意味着他和宋堯旭要暫時分開一段時間。
宋堯旭垂眸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頭應下:“好。”
戰場之事事關重大,在最優方案面前一切的兒女情長都必須抛諸腦後。
四人又簡單商量過一些細節,基本将計劃确定下來後,湯樂遠與衛令申便暫時告退回去做好一定準備,留下祁子臻與宋堯旭兩人還待在營帳中。
祁子臻低着頭把地圖一點點折好收回去,再轉身時就見宋堯旭還站在之前的位置看着他。
真要論起來,明日起應當就是自祁子臻入東宮以來,和宋堯旭分別最久、相隔最遠的日子。
祁子臻心底多少也有些不舍得。
他走上前去抱住宋堯旭,沒有多說別的話,低聲道:“殿下記得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宋堯旭回抱住他,淺淺一笑:“子臻也要注意身體,我們改日再見。”
“改日再見。”
祁子臻輕合上眼,近乎貪戀地汲取着懷中人身上的暖意。
作者有話要說: 小兩口要分開了,所以接下來直到再次相見的劇情前都會稍微拉快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