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好的[悠閑]
第11章 好的[悠閑]
周五的小組例會泛乏可陳。
隋然不确定是那通電話的原因還是有別的因素,王玮對她忽然松懈了,不再針鋒相對,一視同仁的那種。
沒有陰陽怪氣冷嘲熱諷,最後總結強調說:“再小的單子也是單子,別不放在眼裏,公司每個月的考核除了業績,還有轉化率。”
他用激光筆在投影幕布上圈了下,整個組的轉化數據,最漂亮的是隋然。
跟進轉化率100%,成交率100%。
盡管以後随着線索的增加,數據必然會下降,但當前的100%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隋然樂觀地想,也許是一個星期開兩單同時打開了隔壁老王的心胸呢?
職場上,純粹看不慣某位同事一味針對的情況并不少見,辦公室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對大多數社會人而言,除了家庭生活——甚至包括家庭生活,人的重心始終圍繞着工作。
國家大事很少關系到自己,大洋彼岸新就任的總統是紅毛還是白毛也影響不到下個月發工資。
同事卻是每天擡頭不見朋友圈見,碰到真的氣場不和的,想做到眼不見心不煩都難。
然而一旦利益捆綁,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隋然對海澄的邀請猶豫不決,跟她還想留在科技谷不無關系。
二十多年前科技谷剛投入建設,打出的願景口號是成為國內的“矽谷”。經過這麽多年快速發展,它不僅複制了矽谷的模式,而且在“Silicon”(矽,舊稱矽)的基礎上拓展了“Medicine”——生物醫藥産業。
如今的科技谷既有很多世界知名企業落戶,也誕生過短時間發展成為行業頂尖的新興公司。
每年蜂擁而來的除去手握各大企業Offer的名牌高校畢業生,亦有許許多多懷揣理想和空錢包的創業者:已在領域內沉浮多年想擺脫大企業條條框框的研發人員、不想給別人打工只想自己做老板的愣頭青(褒義)、投機主義者……等等。
Advertisement
科技谷彙聚了華東地區最多的初創型小微企業。創業者可能只有一個點子,一個不成熟的作品。但他們帶着從“0”到“1”的“0.00001”來到科技谷,既滿懷憧憬希望“1”戰成名、“1”展抱負,也是向往離“1”再近一點,更近一點。
隋然喜歡與這樣的人接觸交流,而不是把他們當成冷冰冰的數字。
收到房東電話時,隋然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然姐,手機。”姚若手肘碰碰她。
手機在桌上嗡嗡打轉,屏幕顯示海城的陌生來電。
“小隋是不啦?”那邊的嗓音異常洪亮,卻又帶着這一帶方言口音的軟糯,聽起來蠻親切,依稀耳熟。
“哎,我是。”隋然下意識點點頭,“您好。”
“我是吳阿姨啦,房東啊。濱江3701房東。”
“噢噢。吳阿姨好。”隋然想起來了,淮安是把她的電話填給房東來着,“阿姨您好,有什麽事情嗎?”
“我看到轉賬了,跟你說一下。”吳阿姨說,“合同上寫明白了是押三付一嘛,按月付的嘛。你一下子給我轉過來做什麽啦?也不告訴我,我今天翻信息才看到。噢喲,你們年輕人,爽氣是爽氣的,我老阿姨也不要占便宜的呀。”
“呃……?”
隋然來到走廊,理清了狀況。
簽租賃合同的當天,淮安一口氣給了房東九個月房租。
……燒的?
“你看這樣,”吳阿姨提議說,“付也付掉了,我給你打個折,你把賬號給我,我給你打回去,微信和支付寶也可以哦,老阿姨會用的。”
“不是……吳阿姨您等等,我……”隋然滞了片刻,想想吳阿姨可能不知道自己是中介方,改口道,“等會我打給您可以嗎?我這邊在開會。”
“哦,你們忙呢。”吳阿姨通情達理,“你有空加我微信吧,就這個號碼,一會兒我們微信上說。”
“好的,謝謝吳阿姨。”
吳阿姨利落收線,隋然沒着急發好友申請,先戳淮安:「淮總,方便接電話嗎?」
淮安:「有點事,十到十五分鐘打給你。」
隋然:「好的[悠閑]。」
吳阿姨還是蠻好的房東,一般約定押三付一卻收到租客全款,別說主動提出打折,有些連“謝謝”都不會說。
會開完了,10到15分鐘恰夠隋然從公司到公交站之間的小公園。
巧的是,淮安電話打過來,郵箱推送提示有一封新郵件。
魏先生發來了項目書,文件挺大,隋然點預覽沒點開,跟淮安轉述了吳阿姨的提議。
“我知道了。”淮安說,“吳阿姨堅持退的話,退到你這裏好了。”
隋然心說她離淮總的私人助理只差一張入職證明,話則順水行舟:“好的,那我到時候微信轉您?”
“可以。”淮安說,語調略沉了些,“我這裏的助理沒到崗,每個月多出一點事我可能照顧不到,所以才想一次性付清。不過是我忘了跟房東講明。抱歉,麻煩你了。”
“不麻煩,舉手之勞。”總覺得淮安跟當年好相處太多,隋然也随意起來,自然地說,“對了,淮總。”
“嗯?”
“吳阿姨知道您填的是中介方的號碼嗎?”
房屋租賃合同需要房東、房客雙方的身份證件。
但吳阿姨既然一口道出“小隋”,應該知道聯系人和簽約的租客不一致。
“我和吳阿姨解釋過,我有時候不方便接聽電話,隋經理是我信任的……”淮安似乎也在室外,風很大,字眼飄忽,“朋友。”
“這樣啊。”
“是的。”淮安的語氣稱得上誠懇,“希望不會給你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隋然受寵若驚地靜默片刻,期期艾艾開口,“淮總。”
“我還在。”
“上次那種冰面包會不會太甜?”
……………………
買好冰面包,隋然拐到隔壁咖啡店點了一杯意式超濃縮,屏蔽呼吸一口氣灌下去。
她熬了三個晚上,一直在研究魏先生的項目書。
魏先生的項目書寫得不是很清晰——委婉了,直白說,一團糟。
隋然自己沒寫過類似專業性極強的項目書,但見過幾份,也參與制作過商業計劃書。
從篇章上來看,魏先生的項目書毫無可取之處,讓人只想點“x”——至少第一遍是這樣。
排版糟糕是一點,他的闡述思路幾乎看不出研發人員具有的基本邏輯框架。
隋然想,或許是因為裏面涉及到太多專業名詞和概念她沒看懂,才覺得不知所雲,于是和淮安敲定周二的行程,重新一字一詞地看,遇到不懂的随手檢索。
結果,真給她看出點東西來。
魏先生先前只含糊說自己做“系統開發”,項目書中則具體為“虛拟樣機建模與仿真環境構建系統”。
每個字都認識,但組合到一起,隋然一字一頓念了兩遍才念通順。
第三遍讀完,提取出系統的概念定義、适用領域和含糊其辭的市場價值,再去看郵件附帶的演示視頻,隋然敏銳地意識到,魏先森——魏先生的本名——有真材實料。
魏先森做的絕非時下依舊流行的社交軟件、看似薅羊毛實則被收割的消費平臺,也不是純粹用誇大其詞的概念作為賣點噱頭——譬如一步登天完全去人工化的智能工業制造——而是真的能夠運用到實際的,他對工業互聯網依賴人機交互管理的痛點具有一定篇幅描寫,寫到當下民用技術缺陷,對該系統的限制,但在末尾也粗略提出解決方案。
隋然過去接觸的客戶有家所謂的自主研發公司,打着新型游戲引擎的名義申請專利補貼,實際日百萬流水全來自旗下的棋牌游戲。
而那公司的游戲引擎介紹書冠冕堂皇,後來卻曝出洗稿國外某引擎的産品報告。
關鍵是,那公司那年真的申請到了高額研發補貼。
所以隋然一頭紮進去,從周六下午到今天早上淩晨四點,除了周一去總部開會,其餘時間一直研究魏先森形同專業論文的項目書。
上樓到N-Work,隋然拐到茶水間用冷水洗了把臉,盡可能把精神狀态調到最佳,然後敲響門。
淮安整裝待發。
今天的行程相當滿,早十點到晚六點明明白白,隋然一面懊惱自己不該熬那麽晚,一面跟自己說沒關系。
行程表确認過了,只要按部就班進行就成,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然而實際情況不如她所願。
要麽是她高估了自己,要麽是高估了意式濃縮的濃縮程度。
去海西的隧道遇上堵車,隋然看軟件預計通行時間二十三分鐘,心想稍微歇歇眼睛放松一下。
這一放松,睡了一個半小時。
隋然迷迷糊糊醒來,睜眼一看時間,很想跳窗——跳天窗逃跑,安全帶阻止了她。
她抱歉的話沒說出口,倒是後座的淮安換了只手拿平板,拿起一旁的手機,眼皮擡也不擡。
“隋經理再等我一會兒,我有些工作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