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喜歡
“是。”盧晏清答道, “下官在京城時曾聽過大人鐵面無私的名聲。”
傅荀不置可否,“你就這麽确定我會管這件事?我現在可是被陛下勒令停職。”
盧晏清直接一撩衣袍跪了下來,“私采鐵礦可是重罪,何況他們還冒充劫匪擄掠百姓更是罪無可恕,下官知道此時可能涉及京中權貴, 但真是因為如此, 下官才敢鬥膽求到大人面前。”
這一番話說的實在是不算漂亮,更是隐約有了幾分激将的意思。
傅荀倒是難得的沒有生氣, 因為這件事讓他想到了另一個方面。
經過這些時日明裏暗裏的調查取證, 赈災銀貪污案的一切都已經很明朗了, 戶部尚書劉廷輝為主犯, 戶部侍郎程遠明為從犯,其餘涉案官員大大小小有四十多位, 至于大皇子在其中起到了什麽作用, 這個就不是他們可以裁決的了, 剩下的唯一一個疑點是, 這麽大的一筆銀子的去向竟然查不到。
傅荀和董書多番調查也只能得知這筆銀子大皇子是知道的,而後應該是兩人經過商量共同将這筆錢投向了西北方向,甚至是在更早以前就有大筆銀子往這裏運的痕跡。
西北一片向來貧瘠,若是用來撈錢,遠比不上江南的鹽鐵,但因為該處與夷狄接壤,向來是屯兵之地,可是鎮守西北的是廖将軍, 他向來軍紀嚴明,又是堅定地保皇派,若這錢是投入軍中也不太可能。
查無所查,一向嚴謹的董書都甚至開玩笑說,這大皇子是不是想學前人留下一個藏寶地了。
如今聽盧晏清這麽一說事情似乎就剛好接上了,西北,鐵礦,京中大人物外加大筆銀錢,這很可能是在私鑄兵器。
一個皇子,在暗中秘密開采鐵礦并私鑄兵器,不管事實如何,恐怕都足夠上位者心裏猜測這是不是想要謀反了。
事關重大,傅荀先把人扶了起來,而後說道,“事情我會查實的,你先住在這裏,不要和人你透露你的身份。”
“多謝大人,下官所言絕對句句屬實。”盧晏清感激的應了。
事情說清楚了,傅荀也不多留,說了句“你好好休息。”便讓下人安排下去,自己先離開了。
貪污案一事如今就只差把一切上報皇上知道了,傅荀知道董書遲遲不報的原因就是想弄清楚這筆錢去了哪裏,如今傅荀得了消息卻知道這事不能被董書知道。
董書為人刻板,若是知道了肯定又是一番死查,而憑皇上如今對大皇子的态度,這事若是被暴露出來了,只要大皇子編個可以說的過去的理由,此事必然又是重重拿起輕輕放下,而傅荀并不想讓太子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此事還需和太子商議,只是這個時候會見太子必定會引人猜忌,傅荀思索了一陣覺得或許今日之事可以再來一次。
再過幾日便是十五了,在京都最負盛名的寺廟巧遇似乎也很正常,何況太子妃與太子一樣,為人都不喜奢華,出門一向是隐了身份的,只作尋常世家樣子,這樣也不會有貴人出門需要清場的擔憂。
傅荀一路思考着進了風荷院。
阿寧一直扒在門口等着,看見人立刻蹬蹬的跑了過去,又卡在一步遠的地方挺住,仰着頭,眼巴巴的問,“好了?”
說到底還是想知道自己救回來的人怎麽樣了。
傅荀牽過她的手往房裏走,笑着問,“看來阿寧很擔心那個人啊。”
不管是誰,對于自己剛剛救回來的人都會多上三分心,何況阿寧雖然答應了只跟傅荀做朋友,但也不可能對于別人的事完全沒反應,阿寧“嗯嗯”點頭,但又覺察到這樣夫君可能不高興,又用力搖頭道,“最,喜歡,夫君。”
傅荀拉着人在床上坐下,“阿寧真乖,這樣的話,夫君獎勵你好不好?”
“獎勵,好!”阿寧很少得到獎勵,此時整個人都很高興,不過她能想到的獎勵內容很少,高興完之後又因為一直在猜會獎勵什麽而有些小煩惱。
“那阿寧想要什麽呢?”傅荀問。
傅荀看阿寧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麽,他也不告訴她,就一直含笑看着她,似乎無論她想出什麽都能滿足的樣子。
阿寧小腦瓜轉啊轉,吃的,每天都有好多好吃的,穿的,漂亮衣服擺滿了好幾個櫃子,阿寧想着想着,想到了劉嬷嬷,她整個表情都耷拉了下來,低聲對傅荀道,“我,都,不要了,要,嬷嬷,好。”
顯然即使阿寧所知不多,她也知道傅荀即不是大夫也不是神仙老爺爺,這事夫君大概不能用來獎勵自己,所以她說話的時候一直低着頭,也沒有看傅荀。
傅荀其實從問阿寧開始就知道她的答案了,阿寧是個很容易滿足的小姑娘,她現在唯一不滿足的大概就是劉嬷嬷的病了。
傅荀捏捏她的手讓阿寧擡起頭來,“阿寧今天不是去上香了嗎,劉嬷嬷很快就會好的,阿寧要是不放心的話,我再陪你去一次好不好?”
“明天去?”阿寧擡起頭問道。
“再過兩日就是十五了,十五上香的人多,我們那時再去好不好?”
“好。”阿寧不在意人多人少,若是可以讓劉嬷嬷的病早日好,她願意天天去。
傅荀目的達到便開始問起阿寧今日出門所發生的事來,所幸除了多撿了個人回來外也沒有別的事了,只是廖宜北和阿寧說的那些話……
傅荀摸着阿寧的頭,“阿寧做的很好,以後遇到這種事都要這樣。”
阿寧跟被順了毛似的,頭在傅荀手下蹭着,“夫君好,不許,說,壞話。”
“嗯,我喜歡阿寧這樣。”阿寧如此維護自己,傅荀心裏由衷的生出一種喜悅感,這種喜悅甚至是他當時剛被任命為大理寺少卿都比不上的。
他當年坐上大理寺少卿一職時,看着他的父親對他露出難得的笑容時,他心裏有一種隐秘的快感,但後來這種感覺漸漸就失去了,而此刻的感覺與那時完全不同,傅荀覺得心裏像有一支沾了蜜的小羽毛輕輕劃過,有一種帶着酥麻的淡淡甜味。
此時傅荀的臉色帶出些許從未有過的,也許可以稱之為和煦的笑意。
阿寧心思倒是簡單,聽到傅荀說喜歡之後,也立刻眉眼彎彎的說,“我也,好,喜歡,夫君,呀!”
傅荀聽到這話感覺心裏的甜味又加深了些,甚至可以讓他暫時不去計較廖宜北整天試圖帶壞阿寧的事了。
傅荀今日的心情可以稱得上是極好了,不僅萦繞心頭的難題有了解決的方向,事後又被自己的小姑娘喂了幾口蜜,他臉上一直帶着笑,害的見到他這模樣的下人心裏頭都戰戰兢兢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出頭的椽子。
與阿寧說完了上香的事後,傅荀便給太子寫了一封密信,與太子說好了本月十五去寧安寺會面的事。
信中傅荀并沒有說明是什麽事,只說是有事相商,而太子的回信也是一個很簡單的好字。
大理寺的事已經接近尾聲,傅荀作為一個停職的人自然更不必再整日往大理寺跑,何況他心中已經知道董書那裏大概只能到此為止了,因此他也只是偶爾的明裏暗裏暗示董書可以先把案子結了,剩下的以後再慢慢調查,這态度倒是弄得董書有些不高興,以後傅荀這官做久了,也開始學起別人的圓滑來。
傅荀倒是不介意別人怎麽看自己,既然董書對他開始不滿,他便幹脆完全抛開了大理寺的事,專心在家陪起阿寧來。
日升日落,時間不疾不徐的就到了十五這日。
知道世子和夫人又要去寧安寺上香,下人早早的就套好了車等在門口。
依舊是前幾日出門的那幾個人,只不過陪着阿寧的人變成了傅荀。
阿寧顯然對于傅荀親自陪她去是高興的,一路上叽叽喳喳說個不停,一會兒是那天她拜了多少個菩薩,一會兒又是擔心那些菩薩有沒有聽到她說的話。
傅荀陪阿寧坐在車廂裏,兩個丫鬟自然不敢跟上次一樣也陪坐在車裏,等着随時伺候,否則她們此刻也許還可以說說阿寧上次和廖姑娘一起看着還有些郁郁寡歡,遠沒有和世子在一起這麽活潑,估計傅荀聽到這話心情又會好上幾分。
不過即使沒有聽到那些話,傅荀看着阿寧這麽一副開朗的樣子,臉上的表情也透出幾分閑适來,傅荀對于劉嬷嬷并沒有任何感情,甚至可以說在知道阿寧心裏有這麽一個重要的人後,他對劉嬷嬷是有幾分不喜的,但看着平時都樂呵呵的小傻瓜這些日子來時不時的就開始發呆,臉上露出悲傷的表情,他還是有些不習慣的,心裏也不太舒服。
雖然知道求神拜佛也許并沒有什麽用,但能讓阿寧高興起來也是很好的,他此行雖然借着陪阿寧上香的名頭約見太子,但心裏也并非是完全沒有考慮到阿寧。
兩人一個說,一個聽,不知不覺,馬車就到了萬青山的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