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潭州

浩氣盟中許多人本就是舉家遷移來宋城邊,家中留守的孩子與老人聞聲而出,在村口熱熱鬧鬧地擠作一團。

陳然看着虎子笑呵呵地将一個兩三歲的小娃娃抗在肩頭,逗得他歡聲大笑,欣慰道:“爹,你看,這些人都不過是普通百姓而已,您就別再為難他們了。”

“你還小呢,懂什麽。”陳明哲搖了搖頭,摸了一把自己的胡子嘆道:“等你有了兒女便曉得這是怎樣的心情了。”

車隊卸下糧食,稍作整頓便繼續上路。因在山上耽擱太久,陳家決定連夜趕路,秦明珠一行人自然沒有問題,只是這樣一來,浩氣盟的人不可能騎着馬一夜不睡,好在卸下的糧食騰出許多空位來,唐浩擠在他們的馬車裏,其餘人在糧車上擠一擠,倒也坐得下。

秦明珠和李冽擠在一起,看着對面于飛鴻和唐浩兩個大男人擠在一處,實在是動彈不得,開口道:“于大哥,咱們換下位子吧,你們兩人體型大一些,這樣擠着不是法子。”

于飛鴻剛要拒絕,馬車一個颠簸,因為躲閃不開,他的頭重重撞在車廂上,只好無奈道:“那好吧。”

秦明珠在唐浩身邊坐好,袖中匕首滑落,當啷一聲掉在地上。這不過是普通的馬車,地上自然不像王府的馬車一樣鋪着毯子,匕首撞在上面,純銀的刀鞘凹陷下去。

她剛要彎腰去撿,唐浩大叫一聲,見了鬼似地道:“你們和匈奴人一路的?!”

李冽聞聲看過來,見秦明珠握着匕首不知所措,便道:“唐兄也知在下的妹妹是郎中,這匕首是早年出診匈奴所得,不知唐兄如何得知這匕首來自異域?”

唐浩将信将疑地看了秦明珠幾眼,見她不過是個弱女子,漸漸放下心來,只是手一直放在腰間,警惕非常:“你們沒去過蜀中,好好的地方,叫那姓李的弄得人心惶惶,唐某走之前曾夜探蜀王的府邸,想殺了那狗賊,替我蜀中百姓複仇。”

“我還記得那個晚上特別晴朗,我領着兩個兄弟,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可以藏身的屋頂,便見那後院忽然不知自哪裏冒出許許多多匈奴人,李賊與那領頭用匈奴語相談甚歡,我與兄弟們只三人,他們卻足有百餘人,我們便撤了。”

“你又如何認定這匕首便是匈奴的?”李冽窮追不舍地問道。

唐浩拿過匕首仔細看了看,又還給秦明珠,肯定道:“就是這個狼的标志,他們每個人背上都用銀線繡了這個圖案,不會錯的。”

秦明珠看着手中的匕首,越來越覺得這東西是個燙手山芋,可是不知為何,想到黑衣人鷹一般的眼睛,她便覺得他一定就是赫連煊。

如果真的是那位匈奴二王子,這匕首便不能随便丢掉了。

“你在撒謊。”李冽盯着唐浩的眼睛:“蜀王府占地極廣,你們若是真的看到李致與匈奴秘密交易,必是深入府邸,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怎麽可能輕易全身而退。”

Advertisement

于飛鴻點頭附和:“恕我直言,唐兄你的功夫還沒到那個程度。”

唐浩突然紅了眼睛,咬牙道:“是,我們被發現了,為了掩護我,兩個兄弟都被匈奴人殺了……都是我的錯!我帶着兄弟們老老小小地遷移出來,就是為了他們的安全,待大家在這裏安頓好,我便回蜀地去為我兄弟報仇!”

蜀地多俠客,秦明珠看着唐浩略微顫抖的肩膀,暗自嘆口氣。

這一次動亂,有多少如五兒一樣的孩子失去了親人,流離失所,小小年紀便要艱難謀生,又有多少人像唐浩這樣,失去兄弟手足,畢生悔恨。

若是沒有戰争,這些人本來都可以好好的在蜀地生活,而現在,為了某些人的私欲,将成千上萬的百姓牽扯進來……

“別想了,你又改變不了什麽。”李冽仿佛知道她的想法般開口道:“盡力而為,無怨無悔便是。”

“慕白兄這話說得好。”似是被這沉重的話題影響,于飛鴻臉上也不見了往日大大咧咧的笑容:“這次起義牽扯的不僅僅是蜀中一個地方,各個氏族門閥也都被牽扯進去,縱使我于家勢力不小,可也不過就能翻起一個浪花罷了。”

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神色遲疑,李冽敏銳地捕捉到他的神情,追問道:“我在長安……做幕僚時,曾聽聞李致與令父是幾十年的好友。”

這倒是從未聽聞,秦明珠看了一眼于飛鴻。

若是于飛鴻的父親與叛亂的李致是好友,那他千裏迢迢跑來元家參軍,對抗父親的舊友,是為了家國大義嗎?

“李伯伯從前待我如同己出。”于飛鴻聲音低下去:“家父在我年幼時便将我與李家長女定了娃娃親,本來今年便要換庚帖,日子差不多定下來了……”

“家父猶豫不決,只是我于某實在是不懂他們文人那些優柔寡斷的事兒,這起義害的是天下人,怎能因兒女情長誤事,于家不出面,那我于飛鴻盡自己的力便是。”

李冽似是還想再問什麽,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拍了拍于飛鴻的肩膀,良久無言。

————

馬車幾乎晝夜不停,本來說好浩氣盟護送五百裏,可是唐浩和陳然竟然意外地合得來,于是唐浩讓其餘人回牛膝山,自己跟着衆人一路來到了潭州。

元家在潭州屬內長沙郡,與陳家在截然相反的兩個地方,因此到了城門處,兩撥人便要分開來走。

潭州是幾朝古城,厚重的城牆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依舊堅挺,告示板上貼滿了征義軍的貼紙,元家索性在城門前擺上桌子,登記參軍的人數,城門前排了長長的隊伍,全都是一腔熱血的青年人。

于飛鴻還沒到潭州時便興奮不已,到了城門處,見到二三百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激動地話都說不出,匆匆與李冽和秦明珠打了聲招呼,便鑽到隊伍裏不見了人影。

馬車的錢早就結清了,秦明珠背着偌大的行李,裏面是她和李冽的衣物與藥膏,跟在李冽的後面,在城門另外一邊排隊進城。

天氣炎熱,秦明珠背着沉重的包袱,大汗漓漓,她看着李冽背着手在前面悠哉散步,默默咬了咬牙。

從前有蒹葭采苓在的時候不知道珍惜,現在好了,自己淪落成丫鬟還不能訴苦……

正在腹诽時身後忽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三妹?你怎麽也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