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見

進入城中不久,就見到代國的皇帝陛下與群臣出宮迎接。皇室、重臣皆出宮相迎,确實是禮儀隆重。

身穿銀甲的将軍走在百姓的歡呼、簇擁中,他的個子很高站在人群中很是顯眼。雖有铠甲在身也能看出身材修長、巍峨挺拔。一身銀甲在璀璨的陽光下,泛起點點亮光,銀甲上的血跡斑斑駁駁是他得勝而來的見證.

走到代國皇帝陛下拓跋十羽近前,将軍單膝跪地。

“魏國車騎将軍,苻玉珩,見過陛下。”

代國陛下立即上前扶起将軍:“燕軍大舉進犯,将軍于危難之時,帶着魏國大軍前來解圍,代國免了屠城之困、救萬民于水火,代國上下深感魏國大義,将軍何須這般見外。”

皇室成員心中都清楚,今日整個代國皇室幸免于難、免于受辱、免于囚禁都是靠這位将軍千裏施援。

苻玉珩摘下面具,露出一張臉既俊又秀。那張臉甚是年輕,看着不過是十七、八上下,因為帶兵打仗,這張臉上完全沒有柔媚,劍眉星目。

陽光照在臉上,光澤的皮膚是少年獨有的俊俏,積石如玉、郎豔獨絕。

“苻玉珩,見過各位!”

因為周圍的衆臣也多,少年将軍沒法向每一個人見禮,只能步履從容、端立己身,恭敬施以長揖禮,人群中見到唯一一個孩子,看衣着應該就是此次提供的質子吧?

拓跋楚燃站在父皇身後,此時不過是個半大的孩子,因為是質子的關系便也在這次相迎的隊伍中。

苻玉珩看了看孩子,鮮卑族天生就有血統優勢,是當世幾個族群中最漂亮的人。

這孩子又是皇家血脈,幾代人優良基因不斷延續,眼睛大而靈動,皮膚白皙、粉雕玉镯的一個小人兒,年齡雖幼卻是皇後第三子。

入夜,皇後殿中,天階夜色涼如水,三支盤銅燈的光照亮整個寝殿,繡有滕花紋樣的紗幔上裝點寶石、流蘇,此時正被風輕輕吹起。

代國的皇後娘娘拓跋落桐哭着求陛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陛下,為什麽非要選我的兒子去,代國中有那麽多孩子,母子連心,沒有別的孩子可選了嗎?非要我們的親兒子去?”

Advertisement

娘娘臉上淚痕未幹,“陛下,我不想楚燃去,沒有、沒有一個媽媽會願意的,這不是去打獵游玩,是去那麽遠的地方,你也不舍得的對吧?”

長長的睫毛上挂了淚珠,淚滴再一次順着面頰滑落。

皇帝的兒子衆多但只有皇後嫡出為質,才可體現結盟的迫切和誠意。孩子的可愛、母親的眼淚都不能改變國家的抉擇。

皇室禮節,安排飲宴、歌舞,儀式歡迎,而後玉珩被安排在驿館。

此時尚早,晨光初醒落在驿館周遭的白牆之上,羅漢松層層疊疊修剪的錯落有致,與假山對應成景、花木與亭臺交輝,綠植與樓閣相應。

少年将軍在出升的陽光中練槍,铠甲已脫,穿一身品月藍浮雲暗紋錦鍛長衫,袖口紮緊。簡單地高紮馬尾,一個銀制冠用一根同色銀簪固定,如松柏高潔傲立于這明媚朝曦之中。

銀槍在手中上下翩飛,漾起寒芒點點,出槍時槍尖鋒芒逼人,收槍時自如暢快。

銀色的槍身在晨光的照耀下,反出冰冷光澤,一點寒芒先到,随後槍出如龍。

清晨的陽光明媚而柔和,照在這位少年将軍的臉上是溫暖的光澤。

在代國的這幾天其實也沒啥事,仗都打完了就剩客套了,其他還好就是代國遞上一張質子随行人員名單,玉珩粗略看了一下有幾十位,照拂的大臣、教習課業的官員、随行的護衛……

戰國時質子就是常見的外交手段,是可以帶多人服侍的,但是現在是戰亂四起的時候,苻玉珩作為一個武将,攻城略地只是習慣。

進了代國都大致判斷了這座城池的布防、兵力分布,這還只是他和衆将士的職業習慣,并非有意窺探。

這麽多人去魏國皇都長安城,就是皇室重視這個孩子,怕這孩子會受委屈,這麽多的男子也不能斷定他們中有沒有細作、探子,堅決拒絕了,只能帶些女婢和少許護衛。

苻玉珩不知道的是這些人員安排,都是皇後苦苦央求陛下的,就是想保護自己這個小兒子,去了魏國不要受苦,有人照拂。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