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宏圖霸業(一)

玉珩與楚燃之間偶有書信,一個是代國的世子、一個是魏國的将軍,當年的護國将軍就是因為書信往來密切被發覺的。玉珩和楚燃之間的書信往來過于頻繁終是不合适,質子的書信是需要被官員檢查才能寄收的,楚燃在代國的許多年,每一封書信送出、收到都要接受審查。

但玉珩是将軍,沒有人會查他的書信,就因為沒人查,才更是會讓人生出猜測,讓人猜測這些書信裏究竟寫了些什麽?因為假節钺的事情,太子對玉珩已經明顯不同以前,玉珩是可以感覺到的,一個人一旦開始讨厭另一個人就是所有做法絲毫未變,但你還是能感覺到的,尤其這個人還是一起長大的親哥哥。

初時苻北榮還會問問玉珩,楚燃現在如何?後來也不太問了,歲月綿長,寒暑易節,楚燃終是一去不回。

但是人的記憶卻是長久的,趙州的夜晚,軍帳中的床上,玉珩轉身看見楚燃亮亮的雙眼;霍烨匈奴楚燃說“哥哥,能死在你身邊,也是好的。”;寧安王府裏,玉珩對楚燃說“對不起,楚燃,讓你等了這麽久,到現在才能給你。”

記憶裏的點點滴滴,在每一個月光普照的晚上,都揪着這兩個人的心,人與人終是不同的,有些人見異思遷、始亂終棄,終是見不得朱顏辭鏡花辭樹,紅顏未老恩先斷。但是有的人卻矢志不渝、願覓一人而得白首。

-----------------

近日邊境又有戰況,但不是魏國的邊境是燕國的,南朝北渡長江,打到了燕國的邊境,此事對大魏是再好沒有的事情,隔岸觀火,真是可以敲鑼打鼓、舉國慶祝了。

燕國是魏國大敵,早年魏國國弱,就多次想傾吞魏國,幸虧國內同仇敵忾才保下江山,勵精圖治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幫代國解圍而後帶了楚燃回來做質子,也是因為當時燕國圍困代國,這才出兵去救的。

父親下旨,要玉珩迅速去議事,玉珩知道與戰事有關,到時宣室殿王丞相亦在。

“玉珩我兒,這次南朝打燕國,實在是件大快人心之事,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機會?偷襲燕國的機會嗎?

“此時,趁着南朝打燕國,我們得到了極好的機會,可以趁此攻打代國,一舉滅了代國。”王丞相說。

此話一出,真是驚的玉珩也說不出話來,代國楚燃的母國,發兵代國。

“父親、丞相,為什麽要去攻打代國?代國從未犯我,為何要滅了代國?”玉珩慌忙下跪,說話的聲音都顫抖了。

“這樣做不合禮儀,父皇、丞相何必如此?”玉珩慌張跪下,拜在陛下跟前。人慌了人話也未仔細思考,代國那是楚燃的家啊?多少年前他就是在代國初見楚燃的,國破屠族是慣例,那是楚燃的父親、哥哥、弟弟啊!怎麽可以?一時慌了用了不合禮儀幾個字。

“禮儀?戰争、滅國、屠戮需要講禮儀嗎?當年魏昏君要殺死父親的時候講禮儀了?之前,魏國薄弱燕國攻打我魏國時又講禮儀了?”父皇聲音裏帶着不滿。

“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南朝北渡打的是燕國的北面,我們現在出兵,代國處于燕國的南面,燕國南北受襲,首尾難顧,投鼠忌器只能先保自己的領土,不可能在顧上代國。”王丞相說。

Advertisement

代國國土确實不大,在沒有打下趙國、霍烨匈奴、仇池前,魏國也不大但是現在不是了。代國與魏國、燕國都接壤,誰奪下這塊土地誰都會大大增強自身實力,這塊土地誰也不會放任不管,但是現在燕國沒空管了。燕國自己的土地上打起仗,哪有精力管別人家,所以這個時候打代國确實是最好的,因為燕國根本沒精力開兩處戰場。

“滅代國我不贊成,這個事情,我做不了,我也不會做。”玉珩真的是控制不了,只覺得一定要阻止這次出兵,帶兵去滅楚燃的家他做不到。聲音很大,語氣也特別急促,這樣對陛下說話已是大不敬。

丞相以為是代國于我魏國一向交好,現在去宣戰,玉珩覺得有失仁義。“将軍可有想過,此時出兵對魏國是最有力的?”

“為什麽一定要滅代國?為什麽一定要不斷地擴張國土,代國也沒有來侵犯我們啊?”

陛下也是第一次見玉珩這樣,不受皇命,違逆天意,心中很是不悅,表情也冷峻了。

“珩兒,父親不是想滅代國一國,滅趙國一國,父親要滅掉的是整個長江以北所有的國家。自晉朝八王之亂後,這片華夏大地就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五胡入華後更是不将漢人當人,屠殺北方漢人數百萬不止,只要是漢人就可以殺死,不需要理由。羯趙政權稱女性為兩腳羊,拿人當做軍糧來吃,沒有吃的就可以吃人。”

停了一下“現在這樣的惡行,在一些地域仍沒有停止,我們五胡之間氐、鮮卑、匈奴……也是摩擦不斷,父親不是想謀代國還是趙國,不是想圖一個霍烨匈奴,父親所圖的是整個天下,一個大大的國土。如同漢,如同漢文帝時期,無為而治、天下大同,民族與民族之間沒有差異、國與國之間沒有戰争,因為就只有一個大大的國,一個國君,所有百姓都可以自在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耕者有其田、士農工商都能在這片土地上欣欣向榮,沒有人需要再打仗,更不會有人易子而食、析骨而炊,混六合為一家、視夷狄為赤子。”

“為什麽是現在?不能再等等,就差一個代國。”至此玉珩也知道父親是不會改變主意了,這個夢想太大,這個理由沒有人能推翻。這麽多年的戰亂,多少人痛苦的死了,多少人生不如死的活着,多少人易子而食,多少人餓死路邊,多少村莊荊榛遍地,一個村莊一個人都沒有因為死絕了。屍體躺在路邊,為野狗、豺狼所食卻沒有人收屍,因為死的連收屍的人都沒有了,只能曝屍荒野。

“這許多年,陛下勵精圖治、與民生息,魏國上下齊心,國力日益增強,國庫充盈、糧草充沛、戰馬強健又相繼攻下趙國、霍烨匈奴……,現在魏國國內兵源充足、士兵英勇,其他小國怎能比拟?是時候圖謀整個長江以北了。”王丞相說的平靜坦然,停了這亂世征戰、止了這屠戮血腥、還衆生一個太平、一個盛世,從不是一時的想法是王丞相平生夙願、人活于世的意義。

玉珩急急的說“我是說還有梁國,還有燕國、還有其他國家,玉珩可以先帶兵去打其他國家。”玉珩現在能想到的就是這樣,如果現在不去打代國而是去打別國,總能拖一時是一時的。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趁着燕、南朝兩國混戰,我們要拿下這一城。”丞相分析的是對的,天時、地利、人和都算盡了,此時甚好,但玉珩的心裏是絕望的。

“我不去,我不帶兵去代國。”玉珩說的堅定,眼神中是他心意已定的決絕,那是楚燃的家人,玉珩從心底裏做不到。父皇與丞相不知道玉珩和楚燃的關系,只當玉珩是顧念楚燃,卻不知兩人關系這般的親近,以至于肌膚相親。

“讓你去,一是因為你馳援過代國戰場,對那片戰場非常熟悉,當年你在那片戰場打過燕國,二是你進過代國城池,對城池布防有所了解,應該會事半功倍。而且此次帶兵人數太多,交給外臣終是不稱心。”丞相的判斷是對的,那年玉珩進代國因着一個武将的習慣,他進城後就觀察過城中布防、兵力分布,當時也暗自思索過,如果自己要攻城,該怎麽攻?但這不過是一個将軍的職業習慣啊!他們不放心外臣,皇子控着兵權自然是最穩妥的。

“我不去,我不會去,這事我做不了。”玉珩一想到,自己需要站在代國的土地上,代國的城牆下攻打代國,一想到自己曾經在那片土地上帶走那個純真的孩子,一想自己和楚燃的點點滴滴,他實在沒有勇氣去殺楚燃的家人,更沒有勇氣去殺楚燃。

丞相見玉珩如此堅決,聲音不甚恭敬。這是皇家不是百姓家裏,父親和兒子吵架,吵過了就算了,抗旨不從是可以殺頭的,便是皇子當面違抗聖意,也是大不敬之罪!

王丞相猜測,玉珩會如此抗拒還是因為楚燃經常出入他府上,這事有人向他彙報過,但是他并不知道玉珩和楚燃已經到有身體之實的地步!這個事情是任誰都想不到的,在他們的心裏玉珩品質高潔,不會和男寵扯上關系,而且他們苻家上下就沒有出過喜歡男色的人啊?

“如果你不去,父皇會派別人去,這樣攻打的時間會長些。我預計十四萬大軍壓境,耗下時間去打,還是可以攻下這代國的。”父親說,玉珩想起自己的假節钺身份,想起趙國、想起霍烨匈奴,想起地上滾落的頭顱,想到這些頭顱中可能有楚燃的就真的怕了。

丞相思索了一下“代國城牆高大,城防堅固,易守難攻,久攻不下,終會糧草斷絕破城,估計那時代國城中将士所剩無幾,皇室一族包括那個質子拓跋楚燃,不是戰敗投降就是拼死一戰,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只是會平添我代國戰士性命。”丞相專門提到拓跋楚燃。

他的楚燃怎麽會投降,在霍烨匈奴楚燃就說過“哥哥,我不投降的就是死也不投降,活着、死了都可以陪着哥哥。”那最後能看到的就是魏國的大軍壓境,而後沖入宮中,而後是剿滅皇族近親。那最終看到的就只能是捷報,魏軍斬敵數萬,代國國君、皇子、皇族百人盡皆伏誅。不能那樣,那就只能兩個人戰場相見了?從前的恩情,現在的情義,在代國這片戰場上,灰飛煙滅,那還不如就死在霍烨匈奴的那個夜裏!

“車騎将軍苻玉珩,你無論因何原因不去,你都要明白,這天下之事無事能與疆山社稷并提,宏圖霸業面前所有都是浮塵。”父皇的聲音雷霆萬鈞,不再是商量、詢問而是皇權的威儀、天子的威儀。

“傳鎮北大将軍苻以科進宮議事。”父皇的近前的李公公聽到,諾諾動身,準備下去通傳。玉珩知道父親是想安排鎮北大将軍苻以科進宮,玉珩不願意去但是這大魏疆山多的是願意去的人,多少人等着這功業飛黃騰達、加官進爵、高官厚祿。

如果是別人,打的越久,死傷會越衆,而且楚燃一定會死,他是皇族是代國國君的嫡子,這樣的親疏關系,屠族時必無可活。

“兒臣願意領命,依父皇、丞相之計,一舉攻下代國。可否将代國皇室願意投降者,給與合理安置,不屠滅皇室?”玉珩重重的下陛下面前磕了一個頭。

陛下想了想四王之亂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治國方針,“斬草不除根,勢必帶來禍患,皇室盡數屠滅。能臣、武将有願降者可留觀、待用。”玉珩知道再多說也是無用。

多少年來,玉珩在宣室殿聽父親和丞相一次次授命與他,多少次欣然接旨、多少次凱旋而歸。但這次是玉珩最崩潰的一次,接了什麽旨?受了怎樣的命?這許久他都沒有見過楚燃,收到的只有書信。

“玉珩,你可安好,楚燃在代國一切順遂,唯對你頗為思念,你呢?我猜亦然……”

“玉珩,我最近見過到小孩子玩竹馬,就是那個“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竹馬,你送給過我的那個,祝君安好。”

“你送我的昆山玉佩,我一直有戴着,我送我的東西,我都有珍惜。”

“玉珩,你可知道代國的月亮真美?”

……

玉珩一直在想,此生還有沒有機會再見楚燃?沒有想到的是機會,竟以這樣的方式而來。日日思君不見君,今日卻要以這樣的方式相見。真如父親所說,宏圖霸業面前一切情愛糾葛都是浮塵。

出宮門時都沒有注意,險險被門檻絆倒,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從宣室殿走到宮外馬車上的,滿腦子裏都是各種念頭。要去攻代國,要去打下代國的江山,要去屠戮楚燃一整個皇族,他一直以為亂世中,可憐的只有百姓,現在方才明白,這每一個活在亂世中的人都一樣可憐不只有百姓。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