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智計
他去尋了王丞相,王丞相所說也是令玉珩驚訝,便是玉珩帶兵多年,這樣深謀遠慮,如此布局精致的計謀也是少見。
自王丞相觀到慕容逸身上的王皇之相,再一接觸發現這個人真的是志存高遠、當世豪傑,這樣的人留下對魏國實在是威脅,他便多次進言陛下因趁早除之,不要留下禍患。
但是父皇說:“如今我們要攻打燕國,他父子二人對我們有大用處,他們熟知燕國地理、城池,有他們必然是如虎添翼的。”
“魏國還有玉珩,還有老丞、還有苻氏的将軍,以及很多的才俊,為什麽一定是他?缺這兩個人不會影響大局。”
一次次的觐見終是不成,但是理由改為了;“此人不遠萬裏來投奔我,實在沒有理由無端端的就殺了他,慕容逸這個人無論軍事能力、謀略、才智都是極好的,他一點錯都沒有犯,怎麽殺了他,殺了讓天下人怎麽看?
王皇之相,這天下相貌英偉之人何其多?這個理由殺人,天下人如何信服,這樣的人才都殺了,以後誰來輔助我們開創盛世?”
陛下說的當然沒錯,沒有正當理由就殺了這樣一個盛名在外的英雄,确實會讓天下人恥笑,那好我給你找個理由。
而後的一年裏,丞相與慕容逸交情一直尚可,當然不可能很好,畢竟丞相是丞相,為高權重,慕容逸也是小心翼翼的提防着,畢竟慕容逸是叛臣身份放在那裏。
一年後征戰燕國,有意沒有叫上慕容逸,理由是攻打自己的家鄉,多半內心不忍,就只安排了他兒子慕容澤出征。
出征三日前就叫了慕容澤去中軍大營集結,而後出征的前一天親自上門拜訪慕容逸,慕容逸當然感動,丞相權勢滔天,而且今日的魏國盛世,丞相居功至偉,歌姬、舞蹈、盛情款待。
室內香薰環繞,三支盤銅燈(樹杈似的三個托盤的落地銅燈),幾盞托盤鳥柱燈盞(一個托盤上面有個鳥形放燭火的燈),将室內照的一團明亮,舞姬們香衣雲鬓也是惬意,多杯石榴酒過後,慕容逸真心托付:“慕容逸在此相托,戰事起,煩請丞相能照顧我的兒子,那孩子機敏、善戰,請丞相照拂。”
見慕容逸說的真誠,這本就是自然,自己的兒子姿容出衆、為人果敢,必然很是寵愛的。
丞相說;“那是當然,父母拳拳愛子之心,老将軍托在下,我當全力照拂。”
有略有難色,“但是你的兒子,我并不熟悉,兒子現也不在身邊,無法當面交托,他對我難免不熟悉。”丞相說的很委婉了,其意是慕容澤也是不孩子了,已然成年,沒有道理會親信與他,小心防備就無法照顧了。
“這樣吧!你這可有什麽物飾可以贈與我,我去征戰也可睹物思人,常常的想起将軍。”
慕容逸聽後覺得并不可,一樣小物件又是丞相開口,給太低賤的東西不合适,便給了丞相一把祖傳的金刀,金刀刀體是精鋼打造,刀鞘是純金鑲寶石按北鬥七星排列,一看就是極貴重的物品,丞相推辭了一下;“如此貴重之物,贈予我,不太合适吧?”
Advertisement
“丞相何出此話,此物是我家傳寶物已傳幾代人,故而随身帶來魏國,現贈予丞相聊表心意。”雖是聊表心意,但是東西貴重,慕容逸想托丞相照顧兒子的心也是誠心實意了。
而後更是相談甚歡,次日丞相出城,随大軍出征。
一路打到現在的晉陽城以西的聊城,據此不是太遠就可以打到燕國皇城邸城,皇室自然是要迎擊的調撥23萬人,安排慕容安領兵防禦。
進到軍營、進到慕容澤帳中,來人是慕容逸的親信慕容金迪,來人急忙下跪,神色慌張。營中燭火被帳外竄進來的風,吹的忽明忽暗,終不如皇宮裏的銅燈明亮。
“公子,公子,我有大事情相告。”軍帳之中,父親的親信如此匆忙的前來,可見事大卻也不慌張提問。
“說何事?”慕容澤仍是冷冷靜靜的一個人。
“老将軍(慕容逸)最近接到邸城慕容皇室帶來的口信,現在魏軍長驅直入,已經打到了皇都邊上,情況非常危急,皇室上下悔不當初,當初自斷雙臂實為不智,現請老将軍回朝,必當重用共克時艱,燕國終還是你父子二人的家。”
“我父如何處理?”慕容澤從容依舊,謀定而後動!
“老将軍當日也是無奈叛逃的燕國,心中自是對燕國難舍,現在燕國皇室願意重用與他,老将軍願意不計前嫌,而且老将軍在魏國處境并不好,皇帝雖然相信他,但是朝中大臣鬥争極多,想讓他死的人也不在少數,長久是不是得活也是未必的,趁此機會,老将軍願意返國,幫燕抗魏、共克時艱。現在已經借打獵之名再回燕國的路上了。”
至此慕容澤心裏已經盤衡多遍,确實所有的動機、時間點都可以對上,現在打到皇城家門口了,皇室擔心滅國,擔心誅族,想起我們父子二人是有用之人了,想叫我們回去幫忙此點對的上;父親是被逼出逃,還是心系燕國的,此時燕國皇室認錯,父親肯定是心系燕國想回去的;但是,但是這個人說的話,可能盡信?
此時,慕容安拿出父親慕容逸的金刀,這是慕容家的祖傳之物,刀鞘上點綴七星寶石,如此貴重之物非一般人能仿造。
很多年前的夜裏,慕容澤還小小的,非常想要這刀。家中兒子衆多,只有這個孩子最類己,“好孩子,這刀将來一定是你的。”此刀非父親同意不會輕易落入他人之手,至此一切再無二法,所有的動機、時間、理由,一切以金刀為憑。
慕容澤決定追随父親而去,燕國畢竟才是他的家,魏國終不是。這才會策馬而去,本來也是出不了營地的,但是丞相提前就說了,出入皆可,适度盤查,就是等着他去投奔燕國的。
此計打的就是信息不對稱,我知道而你不知道,慕容澤幾天前就被調走了,丞相就是斷定,慕容逸不會為這點小事去找慕容澤,告訴他我給了丞相一把金刀。
而慕容逸也沒有想到,丞相會歷時一年設下如此計謀,慕容澤現在離長安十萬八千裏,絕無可能去問父親真假,所派之人又是父親親随、所持之物又是祖傳金刀,絕對可以讓慕容澤信服。(這麽出色的人,就是吃了沒有手機的虧。)
丞相一封信立即去了京師長安,只在慕容澤出城後片刻,寥寥幾字“慕容逸之子慕容澤,臨陣叛逃,投敵燕國,陛下需嚴懲之。”
慕容澤臨陣叛逃的消息,終是有人傳到了慕容逸長安府宅,慕容逸也是大驚,慕容澤這孩子做事穩妥、冷靜如何會做出如此魯莽之事,置一家人生死于不顧?
只能連忙帶家人騎馬逃遁,其中就有慕容澤的夫人慕容若芙,這個身份高貴、容顏傾城的女人,因為其姿容絕豔,已經是長安街知巷聞的美人了,又一次義無反顧的踏上追随夫君的路上。
陛下知道此事立即派人去追,此是長安城,周邊都是魏國的城池,怎麽可能跑的掉,約有一日追上,擒獲。
慕容逸一家上下惶惶不安,知道此次必死。
--------------------
未央宮前殿之上
慕容逸就是天縱奇才,此事也沒法自證,兒子臨陣叛逃,倒戈相向,他現在都沒法确定兒子為何如此?慕容逸此時根本不知,丞相用金刀做了什麽?
慕容澤叛逃證據确鑿,無論原因如何,慕容澤都已經到了燕國土地之上叛逃無疑,這件事難以自證,百口莫辯。
丞相是如何精明之人,博古通今、才智無雙、如此計謀,他從慕容逸來魏國時就開始布局,歷時一年之久,非一日之功,所用之心機複雜、布局之周密,點于點嚴絲合縫,面與面毫無瑕疵,這就是歷史上自漢朝“推恩令”之後的。
天下第一奇謀“金刀計”,只有兩人參與,卻可以讓慕容逸一家、一名當代枭雄,因叛國罪皆被斬首,“金刀計”至今為後世奉為經典,實在是太絕,就是可以活活逼死你,你卻百口難辯、無法自證。
沒有錯處,不能殺他,那我就找個錯處至你于死地。
----------------------
未央宮壯闊恢弘,大殿內莊嚴肅穆,慕容逸跪在大殿之上。父皇坐在龍椅上,帝王威儀,殺死眼前的人簡直如捏死一只螞蟻一般簡單,魏國境內每一個人的生殺大權都在他的手上,他讓一個死易如反掌。
魏昏帝就是在這個大殿上鑿開自己舅舅的頭蓋骨,血流一地的,陛下的天下想怎樣都可以,皇權天授、中央集權、生出魏國的每一個人,生命都在他的手上。
慕容逸也是一代枭雄,如此之時,一般人都磕頭如搗蒜了,但是他沒有,他跪在地上形如松柏,深深的給魏國皇帝苻鴻義行了嵇首禮,“微臣絕無叛逃之意,此事我并不知情,我記得陛下恩情。
在生死一線同意我一家歸順魏國方才能活到今日,陛下出城迎接,慕容逸深感陛下的恩情,但是我子出逃一事,我确實不知,今天離城情非得已,不過求保命爾。”
王丞相在戰場,殿上陛下身邊有李公公,他也是一心歡喜看熱鬧,陛下隆恩對你一個降臣出城相迎,賜了你一個降臣高官、府宅、金銀、田産,對你已是仁至義盡,我們都是魏國人,常年跟在陛下跟前,又得到了什麽?你也配,今天如此,恐怕是活不了,真好!
慕容逸繼續說:“陛下恩德,出門相迎又賞金銀數萬,臣莫感難忘,必将在日後效犬馬之勞,但是如今我子犯下如此大錯,實難彌補,臣難逃一死,只求不斬于柴市口,為臣、為燕國保留些顏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