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番外

番外:

某一次的蟠桃大會結束後,孫悟空提着兩壇新釀跑去找楊戬聽八卦,哦不,是聽故事去了。他實在是好奇楊戬哪吒這對神仙道侶到底是怎麽走到一起的,若說戰時情誼,周軍中與他們關系好的比比皆是,怎地就他倆搭在了一塊兒?

就是這麽巧,遇上不遠處三山正神炳靈公和哪吒三太子勾肩搭背不知為了何事笑做一團,托塔天王本想招哪吒一同回去,見此狀便搖了搖頭先走一步了。

楊戬在心中嘆了口氣,像他二人也是有一陣不見,估摸着少不得要嬉鬧一會兒了。便尋了瑤池邊一處好地方,和大聖坐下飲酒,慢慢說來。

還記得張奎老母之事嗎?楊戬當然知道那老母親是無辜,這事他做的不仁義,也沒想替自己辯駁,只是若要贏下這一戰,不想再有更多無辜之人喪命于此,這事他必須得做。

其實在第一眼見到哪吒之前,他就已經從經常來師傅洞府中串門的太乙真人那裏聽了很多他的寶貝徒弟的事跡了。哪吒心中的委屈和苦楚他都明白,只是借這事情故意激他發洩,哪吒這父兄認的不情不願,可天命已然如此,雖做不到父慈子孝,但總也要解開他的心結,不然以後會是永遠橫在他心中的一根刺,每次提起都紮他個遍體鱗傷。而楊戬,不願哪吒活在委屈與痛苦之中,他要拔這根刺。

那晚,正當哪吒說到張奎所作所為如何要算到他母親頭上?這是什麽混賬道理?

楊戬便趁此機會說道,“當年你所經歷之事我也有所聽聞,那時你年幼不谙世事,闖下禍端,父母也的确該負些責任。可你也剔骨刮肉自戕了斷了這段恩怨,算是大義為民,他張奎之母卻不……”

後面的話哪吒早已聽不真切了,‘不谙世事闖下禍端,”“剔骨刮肉,’這些詞至今還能立即燒斷他的理智。下意識的想摸自己的火尖槍,并非是要傷人,而是給自己在面對楊戬時多添一份底氣。

“是那夜叉先動手劈我,是他敖丙不聽我道理直直刺來,師父曾說我是應劫而生,難道活該就站那裏被他們打死才是好的?好,即便你們都是對的,都是我的錯,是我闖禍,那他李靖在我自戕之後鞭我金身燒我廟宇,若非師父垂憐早已魂飛魄散。結果呢?個個都阻我報仇,非要我摒棄過往再認他為父,行,你們厲害,要麽認下這父親,要麽被燒死在塔中,我沒辦法,只得繼續做這李家人。”

擡手抹了一把不知不覺流下的眼淚,“如今助周伐纣好不容易能做自己,為什麽還得被人戳脊梁骨,為什麽偏偏是我最敬重的你。”

楊戬看着哪吒不斷打着顫的身體,知他是氣極又委屈,心疼不已。

“罷了罷了,到底是我不該有所期待,以為會有除了師父以外的人懂我憐我,是我……”

“我欲與你結為道侶。”楊戬當機立斷打斷了哪吒的自言自語。

“?!”這話來的太突然,沒有任何鋪墊,連主題都毫不相幹,莫非是這長時間的戰事壓力積累太多,魔怔了?心下倒是擔心起來,伸出手背去探楊戬的額頭。

“你對天命如何看?”任由眼前人檢查自己的狀況,楊戬一點不急。

Advertisement

“我不懂天命,也不想參悟,師父疼我真心待我,我便聽師父的話,除惡扶善。”

心下感嘆太乙師伯是真的把哪吒護得很好,即便他從出生起便已經被安排了一千七百殺劫,卻還是一顆赤子之心,玲珑清澈。“想必師弟也聽過我的傳聞,乃是仙凡相戀之子,為救母劈山,一度小有名氣。也是師門垂愛,習得一些本領得師命下山助周伐纣,師父與我說的便是天命如此,大有作為。”

哪吒還是不明所以,只能順着他的話,“師兄本領高強,實在佩服。”

“然而此番經歷,讓我對天命之說存了困惑,想與師弟探讨。”

哪吒皺起眉,“莫非師兄是想勸說,我之苦難皆為天命,自當認命?”

“是,也不是。”

疑惑頓起,但聞其詳。

楊戬拉着哪吒找了一處抵肩坐下,慢慢說來,“天下蒼生有難,為何上仙們不親自解救?說得再直白些,即便是師門中,就算明知

派徒兒們下山的結局,因為天命如此,不止不能洩露天機,更是阻不得救不了。這場戰争中無論是我們闡教弟子還是截教衆人,多年修道難道只是為了上封神臺入封神榜嗎?”

哪吒低頭不語,他不是沒想過,卻如何也想不出道理,只能作罷。

“靈珠轉世乃是應劫而生,應的是何劫?你投生李家,陳塘關一難若是命中注定,難道全是為了後來蓮花托身,以便在這場大戰中不懼瘟疫不怕勾魂好作先鋒?”

詫異地微張雙唇吐不出一個字,他的一生當真是合該如此嗎?

“哪吒,我這般說與你,卻并非否定你的人生,你莫着急,且聽我說下去,”楊戬覆上哪吒的手背,輕輕按着,“雖說命定不可改,可這其中另一些事,卻是由不得天來定的。”

譬如哪吒的母親,愛子之心天地可鑒;譬如太乙真人,對徒兒疼愛寵溺,護短之舉讓人搖頭感慨;又譬如黃天化,出生入死兄弟肝膽。

“情之一字,任他大羅神仙,誰也管不了。”

哪吒點了點頭,算是認同,忽又搖了搖,“照你所說,李靖恨我,若不是命定,那他便是真的恨我。”

楊戬搖了搖頭,“他初時的愛護之情與金吒木吒無異,雖說不上親切,也是性格使然。而後你與龍族恩怨震怒天庭,茲事體大,你和陳塘關百姓,只能選一。再者他那不是恨你,而是怕。怕你再闖出禍端,到時連累無辜性命。況且,雖說他與道門有緣學過些本領,但到底是普通世家将領,見你如此本事可攪得天翻地覆,心有懼意不足為奇。”

“可我是他親生孩兒,但凡他能有我母親十之一二愛護之意,斷不會在我死後毀我金身。”

“對于此事,他悔恨非常。”

“是不是他找過你,是他讓你來教育我?”

“找我的不是他,而是你的兩位兄長,”楊戬抓着哪吒要抽離的手不放,“金吒木吒可不止找了我一次,他們也找過天化,若非如此,你當黃天化那心大的性格,怎麽就想方設法讓你平白撿了個小尾巴天天喊三哥?兄弟情誼他們怕你不肯接受,卻也不願讓你缺失,我看後來武成王的酒後之舉,恐怕你父親也曾與他談過。”

哪吒有些松口,他不太确定,“若他有心修複,為何天天托着那破塔,我既已答應認下這父親,自不會再傷他性命。”

“都說了他怕你。”

“哪有父親怕兒子的,他就不是誠心的。”

“你呀你呀,”楊戬攬過哪吒的肩膀,“我拒絕了他們兄弟四次,當年你在李靖那裏受過的委屈我都曉得,憑什麽要你李哪吒寬宏大量來演這父慈子孝,若換作是我也絕不原諒。”

哪吒擡眼看他,為他這話動容不已。

“今日我決定幫他們這個忙,不是為了他們,而是為了你,”頓了頓,“哪吒,扪心自問,你還是放不下李家的是不是?一邊怨恨着,一邊惦念着,若是只剩下恨意也落得輕松,可你到底是心軟的人,軍中這些時日相處,心底也知道了他們真正的性情如何,只是過不了當年之事的心結,而他們有心和解卻怕你不願點頭,結果可不就成了互相僵持着越走越遠嗎?”

“那師兄認為我該如何?兩位兄長對我如何我也心中有數,只是這父親……實在親近不起來。”

“也不必刻意委屈自己親近,方才才說情之一字大羅神仙都左右不了,你怎麽這就忘了呢?你願意接受金吒木吒對你的好,那很好,你不願親近你父親,誰也不能強迫,我是要幫你解開心結,又不是要幫他,說到底他心情怎樣關我什麽事。”

哪吒仔細地思量,楊戬就靜靜陪他。

“他對百姓蒼生稱得上鞠躬盡瘁,我自當敬他,心甘情願喊這聲父親,但也僅此而已。至于兩位兄長,我這就找他們說……”

楊戬連忙拉住起身就要找兩位哥哥的哪吒,“天色已晚,明日再說不遲。何況你是不是還忘了什麽最重要的事?”

什麽事?哪吒想了一下,一拍腦子,“這張奎之母,雖是無辜,但結局已然如此,我自不會再多說什麽。”

楊戬真是給氣笑了,在哪吒的腦門上重重彈了下,“是我做得不對,張奎之母無辜受牽連,師弟批評的對,以後再也不犯了。”

“不敢不敢,師兄為大家報仇,我還如此計較,是我不知深淺,過于天真了。”

“哎,若非我知你秉性,聽你這麽兜着繞彎,恐怕要誤以為是拒絕我的提議了。”

“什麽提議?”睜着眼睛疑惑問到。

“道侶,我欲與師弟結為道侶。”

轟的一下,哪吒渾身發燙,這才想起剛才楊戬的确是說過這事,他還以為是魔怔了,竟然是如此認真。

“師……師兄,我我……這……”連話都說不利索。

“不急在這一時,你慢慢想,往後日子還長,只要有我在,這世上誰都別想再讓我們哪吒受一點兒委屈。”替這小冤家理了理衣衫,牽着他一起走回軍營。

“大聖和楊大哥在說什麽呢?”哪吒和天化打完了一架,一起湊到了跟前。

“正說到我給你表明心意的事呢。”楊戬笑着揉了揉哪吒那明顯被天化扯紅的耳朵。

“喲,大聖,你可不知道,他們這兩口子啊,趁我不在勾搭到一處去了,等天庭封神後我一瞧,啧啧,蜜裏調油砣不離稱吶,哪吒是更無法無天沒人敢惹了。”黃天化的臉上也多了個淤青,可一點不影響他調侃好友。

眼見兩人又要打到一塊兒,楊戬拉着哪吒坐下分開了他們,“大聖帶來的這新釀不錯,你嘗嘗。”

“只聽到兄長袒露心跡,卻不知三太子又是何時答應的?”

剛喝了口酒的哪吒被自己給嗆着了,咳得臉都燒了起來。

“情之一字,不知緣起,大聖恐怕難以理解吧。”楊戬笑着輕拍哪吒的背替他順氣。

等哪吒緩過勁來,支支吾吾嘟囔了一句,“師命難違,也不知道他怎麽哄我師父的。”

“是是是,是我狡猾,哪吒心中本是不願的。”

“也……也沒有不願……”

又來了,黃天化扶着額頭扯着孫悟空走開了。

“大聖咱不理他們,許久不見,去我那裏喝一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