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前世番外(顧涔觀視角)

今日是季茗笙大婚的日子,  顧涔觀身為昔日伴讀,早早便作為賓客進了宮裏。

跟随季茗笙去接親的是太孫的幾個叔叔與堂弟,顧涔觀沒有去。

這些年顧涔觀時常遠着季茗笙,  雖說臨到頭也問過他去不去,  但他實在不想瞧見心上人身着婚服牽起太孫妃的手上花轎。

太孫和魏國公家三姑娘,  郎才女貌,那身大紅喜服一穿,  瞧着就是一對璧人。

顧涔觀不想站在旁邊看着那畫面,感受那陌生的隔閡感,便只是作為賓客去吃喜宴。

進宮的路上他一直在想從前,  想初見的時候,想少年時候他們二人的親近。

也想後來他發現自己的心意,想着太孫總不能與一個男人在一塊,皇上等人絕對不會點頭,  甚至還會将季茗笙卷入無盡的麻煩當中,  所以他遠離了季茗笙,只敢站在遠一些的地方靜靜陪伴着對方。

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個膽大妄為的人,  可他一遇到季茗笙的事,  便成了個畏手畏腳、膽小如鼠的人。

什麽都不敢做,  生怕牽連了對方,生怕讓自己再也見不到對方。

就連對方因皇上的賜婚要娶宣明雅,他都能忍痛去看他們成親。

可顧涔觀到宮裏而時候,卻沒能等來接了新娘子回宮的季茗笙,只等來了對方的死訊。

在那一瞬間,  顧涔觀只感覺天都塌了。

他遠離對方,沒敢太過接近,就是怕害了對方。

可季茗笙還是死了,  他甚至沒能見到對方最後一面。

他站在原地,腦子一片空白,他開始想最後一面,自己最後一次見到季茗笙是什麽時候。

似乎是前些日子季茗笙跑來淮安侯府問他要不要跟着一塊兒去接親。

Advertisement

那天季茗笙久違的與他說了說話,說不想成親,說不喜歡宣明雅,沒有感情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的,這對兩個人都不公平。

顧涔觀當時想說什麽,他恍惚記得自己想說的是不想娶就不娶了。

可那會兒他說出來的卻是皇上賜婚也是沒辦法的事。

跟在顧涔觀身旁的顧映秋有些擔心地拽了拽他的袖子,到了嘴邊的“顧涔觀”三字硬生生變成了一聲顫抖的“哥”。

當年顧映秋偶然知道顧涔觀的心意,也曾經問過顧涔觀為什麽不試試,萬一季茗笙也喜歡他呢。可顧涔觀一直覺得男子與男子相愛這條路本就難走,季茗笙還是太孫,更是不能去走這樣的獨木橋。

聽到季茗笙死訊的一瞬間,顧映秋便覺得完了,她哥有多喜歡季茗笙她是知道的。

就是因為知道,她在這一刻才會在一聲呼喚之後死死抓住顧涔觀的手。

她害怕顧涔觀悲痛之下做什麽傻事,這裏是皇宮,不是其他地方,若真的做出什麽傻事,或是露出半點端倪,怕是會讓場面更加混亂。

可顧涔觀什麽都沒有做,他只是仿佛提線木偶一般愣愣地跟顧映秋回了家中,将自己關在房內冷靜了三日之後,再次打開門,顧映秋只覺得自家哥哥整個人都變得有些不同了。

仿佛剛從地獄爬回來的惡鬼,打算找誰去追魂索命。

顧涔觀出門的那日陽光正好,他擡眼瞧見那懸在天上的金烏,只想着可惜季茗笙看不到這樣的好天氣。

顧涔觀的手下每日都會來看看自家主子什麽時候緩過來,是否需要直接将兇手做掉。

但顧涔觀不下命令,他們也只能猜着主子的心意先将事情查出個大概來。

今日這手下剛好到顧涔觀院子裏來瞧瞧主子緩過來沒有,一來便瞧見顧涔觀站在陽光下不知在想什麽。

能出門,那定然是緩過來了。

手下小心翼翼地走過去将自己查到的事情都報給了顧涔觀,又低垂着頭等自家主子下命令。

顧涔觀聽着手下的話,咀嚼着“任秋鴻”三個字,危險地眯了眯眼,說:“查查他的底細。”

手下以為顧涔觀因為英國公家不敢對任秋鴻動手,多說了一句:“主子別擔心,那任秋鴻是英國公夫人成親前懷上的,還不知道是不是英國公的種呢。”

這話倒是給了顧涔觀幾分思路,掀了掀眼皮,只看了手下一眼,說:“那就查查英國公夫人,看看任秋鴻究竟什麽來歷。”

原本在這方面顧涔觀并不抱希望,他只想着若能多一個把柄在手裏,還能讓對方失了英國公這個助力,查到了更好,沒查到也無傷大雅。

便是抓不到任秋鴻的小辮子,他也是要殺任秋鴻的。

之後的許多日子,顧涔觀都早出晚歸的,連平時不過問他們如何過日子的淮安侯夫婦都擔心起來。

但這二老從前不太管兒子,如今想要管總不知如何開這個口,最後也只能讓顧映秋去打聽打聽顧涔觀這些日子都在做什麽。

顧映秋也不用問,她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自家哥哥是為了太孫的事情在忙。但父母既然要求了,她也還是得去問一問。

所以某一天晚上,顧映秋在顧涔觀院門口等了老半天,終于等到他回家來。

見到顧映秋在等自己,顧涔觀也不意外,只冷着臉往裏走,沒阻止對方進來,但也沒問什麽。

顧映秋走到他身邊去絮絮叨叨說一大堆你這樣太孫一定不喜歡之類的話,想勸她哥哥能有個人樣一些。

不過,這話顧映秋沒敢說出口,怕如今仿佛煞神的哥哥頭一個殺了她。

顧涔觀聽着顧映秋唠叨,突然就想起小時候顧映秋頭一回見到顧涔觀,半點不怕生,還敢追在身邊絮絮叨叨說一大堆孩子氣的話。

顧映秋一向比顧涔觀孩子氣一些,顧涔觀很小的時候便已經沉穩下來了,而顧映秋卻是像那個時期的小孩一般鬧騰。

當年顧涔觀以為季茗笙會不喜歡,可季茗笙卻很照顧顧映秋,送顧映秋出宮的時候還讓她以後常到東宮來玩。

也許是沒得到顧涔觀的回應,顧映秋也沒再唠叨,只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借着外邊的月光看她哥越發瘦削的那張臉。

今夜的月圓得好,亮光斜斜照進屋內,正好打在顧涔觀臉上,叫顧映秋看清他那一雙如死水般的眼。

“繼續說,他喜歡這樣的熱鬧。”顧涔觀擡了擡眼皮,沒去看顧映秋,只看了看外頭的圓月,不知在想什麽。

顧映秋也沒什麽好說的,只能将父母交代的話翻來覆去地說,說到嘴巴都幹了的時候想着歇一歇,又順着他的目光朝外邊看去。

原以為是外邊有什麽好看的,跟着看過去才發現是在看那如圓盤般的月,顧映秋瞧着那寓意團圓的月,忽的就有些傷心,呢喃了一句:“太子妃娘娘一定很傷心吧。”

顧涔觀這會兒終于看了顧映秋一眼,順着對方的話想起前些日子去東宮看望太子妃的時候。

太子妃瘦了許多,原先姣好的容顏如花枝枯萎一般變得昏黃,頭上多了許多白發,再不複平日潑辣嬌氣。

皇後也沒好到哪裏去,那日顧涔觀去的時候剛好撞見皇後來安慰太子妃,一進門便瞧見明明自己都蒼老了許多的皇後紅着眼睛安慰太子妃想開一些。

那時候的太子妃身上披着寬大的袍子,懷裏抱着一個不算特別大的盒子,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連皇後的話都只是偶爾用微弱的聲音應上幾聲。

顧涔觀走近一些向太子妃行禮,仔細一瞧便發現那寬大的袍子是從前太子穿過的。而太子妃懷裏的盒子,花紋十分獨特,是當年太子親手畫好了特意讓人去做的一個盒子。

那盒子裏邊裝的都是季茗笙從前的東西,從嬰兒時候的長命鎖,太子妃為他做的第一件衣服,到第一顆換掉的牙,第一次給爹娘畫的扇面,第一次被皇上誇的字,第一次寫的詩……許多有關季茗笙的回憶,都放在了那個盒子裏。

顧涔觀堅持了小一段時間沒掉的眼淚,幾乎在瞧見太子妃的時候決堤,可他不能在太子妃面前哭,這不過是徒增傷感罷了。

那日之後的顧涔觀更是瘋了一樣的找任秋鴻麻煩。

起先任秋鴻不知道他為什麽跟自己過不去,還親自去見了顧涔觀,皺着眉質問他為了什麽利益相關的東西與自己作對,還說自己不是不能讓出來。

任秋鴻那時候已經頗有手段,但他第一次沒把顧涔觀徹底絆倒,後面顧涔觀越發熟悉這些事情,只會越發的難纏。

任秋鴻打算讓大梁一蹶不振,再回到北夏去當皇子,拿到兵權來攻打大梁,到時候捏着兵權又有軍功的自己定然比那些養在宮中的皇子有競争力。

可他錯算了眼前這個瘋子,全然不計代價只為與他作對的瘋子。

任秋鴻沒有時間,更沒有精力跟一個與自己計劃無關的人周旋,他只想讓對方不再妨礙自己。

顧涔觀冷眼看着任秋鴻,滿眼陰鸷,叫人望而生寒。

他本就沒打算瞞着,若任秋鴻想死了也做個明白鬼,那他也不是不能告訴對方。

“我要季茗笙,你給得起嗎?”顧涔觀一雙眼睛仿佛一塘死水,不僅充滿陰鸷仿佛一個地獄歸來的惡鬼,還像是能将人拽入死水當中殺死的水鬼。

任秋鴻生平第一次感到害怕,他在對方眼中看到濃濃恨意,可他不想承認自己錯了。

季茗笙是太孫,要讓大梁亂起來,有一個捷徑就是殺了太孫,讓其他人重新陷入奪嫡争鬥中。

他只是想在大梁內部鬥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罷了,他能有什麽錯,錯的是季茗笙,他一個病秧子為什麽不肯早兩年乖乖去死。

顧涔觀看着任秋鴻那雙充滿惡毒的眼睛便明白對方在想什麽,他冷笑一聲過後便轉身離開,根本沒打算聽對方的回答。

季茗笙已經死了,死在了任秋鴻手上,顧涔觀要做的只是殺了任秋鴻為季茗笙報仇而已。

“哥?”

顧映秋見顧涔觀不知為何又陷入了沉思當中,怕對方想起季茗笙的事情傷心,小心地喚了對方一聲想叫人回神。

“從前你很少這般喊我,每每喚我‘哥’,都是你犯了錯想找我幫忙在爹娘那兒求情。”顧涔觀沒有看顧映秋,他直視着前方,似乎是陷入了回憶當中。

“因為你看起來很難過,就想,想着算了。”顧映秋撇撇嘴,別開眼去小一會又偷偷看了顧涔觀一眼,見對方沒有什麽太過傷心的神色,也算是放心些許。

瞧着顧涔觀好了不少,顧映秋也趁熱打鐵想着把爹娘交代的話趕緊說完,便提起了淮安侯夫婦對顧涔觀結婚生子的期望。

傳完話之後,顧映秋沒等顧涔觀回答,自顧自說:“我說你不會跟姑娘成親,爹娘還不信,老說你只是沒遇上喜歡的。我也不好跟他們說你喜歡誰,只能跟他們說反正你不會喜歡別人,但爹娘你也知道,不說實話他們只會覺得你是在找借口。”

顧涔觀看了顧映秋一眼,突然伸手揉亂她的頭發,臉上沒有任何笑意,可說的話卻讓顧映秋一瞬間放松下來。

他說:“二十幾年了,你也算是做了一件向着你哥的事。”

若是往前推幾年,顧涔觀說這樣的話,顧映秋肯定要追着他喊打喊殺的,還得罵一句什麽叫也算是做了一件向着你哥的事,從前幫忙瞞着喜歡太孫一事不算嗎。

但如今顧涔觀肯說些如從前兄妹拌嘴般的話,顧映秋只覺得高興又放松,心中恍惚覺得從前的哥哥回來了。

可很快她這個幻想便破滅了。

顧涔觀說:“我不會跟別人成親,也不會喜歡上別人。”

他又說:“若一定要成親,我想當他的未亡人。”

宣明雅那邊因為沒成親,皇上也不想耽誤人家姑娘,便說婚事不作數,讓人回家去只當這大婚從未發生過。

宣明雅本就不願意當太孫妃,起先還高興了幾天,之後被父母發現罵了一頓方才老實裝作因為一國太孫被刺殺而難過的模樣。

不過那模樣也只裝了幾日,之後她又四處打聽自己的竹馬任秋鴻如何了。

可惜任秋鴻一門心思撲在與顧涔觀鬥法上,根本無暇顧及這個早已沒什麽印象的所謂青梅竹馬。宣明雅因此灰溜溜回去,最後在母親的幫忙下四處相看好男兒成親,被京中世家暗地裏冷嘲熱諷許久這差點當成太孫妃的魏三姑娘瞧太孫死了歡天喜地的,怕不是早盼着太孫一命嗚呼。

因着宣明雅這邊不作數,顧涔觀若能想到辦法進季家族譜,那這個未亡人其實也不是不能當。

只是太孫已經去了,生前也沒什麽表現出與顧涔觀有一段情的東西在,這件事自然是難中之難。

不過顧涔觀根本沒想在這件事上下功夫,他如今唯一的想法就是讓任秋鴻生不如死。

顧映秋那夜問完話沒多久便困得撐不住,小雞啄米一般在那坐了一會,想着自己都傳完話了總可以回去睡覺了吧。

于是她也沒等顧涔觀再說什麽,敷衍地應付對方那關于成親的說法,站起身快步回了自己房間。

之後的顧涔觀仿佛這夜的談話從沒發生過,淮安侯夫婦實在按耐不住跑來問他成親一事想得怎麽樣了,怕兒子直接拒絕,還說自己已經看好幾家姑娘,問顧涔觀什麽時候借着去對方家中拜訪的機會瞧瞧怎麽樣。

顧涔觀知道他和季茗笙沒機會了,也不顧忌什麽,直接便将自己心中所愛之人是誰說了出來,驚得淮安侯差點當場暈厥,虛指着顧涔觀好一會後只罵你這個逆子。

若只是喜歡男人,就算真的喜歡太孫這個男人,其實也不至于被罵逆子。

可顧涔觀喜歡的太孫已經死了,人都入土了,這才是讓淮安侯生氣的點。

喜歡活人還有機會,喜歡死人那不僅是顧涔觀沒機會跟對方在一起,淮安侯也沒辦法指望顧涔觀回心轉意聽自己的話跟其他女子成親。

淮安侯明白這一點,瞪着顧涔觀好一會之後終于放棄,嘆了口氣說你愛怎麽樣怎麽樣吧。

顧涔觀也猜到淮安侯會如此反應,交代了許多事給淮安侯夫婦之後,他的行動越發不顧自己性命,攪得原本還算游刃有餘的任秋鴻更加焦頭爛額,到最後甚至被顧涔觀砍掉了左膀右臂,失了許多助力。

而關于任秋鴻的身世,也終于在砍掉他左膀右臂之後不久完全暴露在了顧涔觀眼底下。

這個時候的顧涔觀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因為怕傷害心上人畏手畏腳的人了,他成了季茗笙活過來估計都不認識的狠戾之人,他不會放過任何能夠按死任秋鴻的機會。

于是,他帶着搜集到的證據見了皇上一面,還将對方殺死季茗笙的事告訴皇上。

他看見原本在季茗笙死去之時仿佛老了十歲的皇上睜開已經變得混濁的眼,仿佛回到壯年的皇上砸了禦書房的白玉鎮紙,将報複任秋鴻的給了顧涔觀。

從告知皇上真相到抓住任秋鴻的這個過程并不算慢,甚至快到顧涔觀拿刀的手都因為激動而顫抖起來。

最後時刻,他一步步走到被綁在刑架上的任秋鴻面前,看着在這段時間裏被折磨得渾身是血,幾乎不成人樣的任秋鴻,心裏頭只剩下報複的快感。

他看着任秋鴻那雙原本如毒蛇一般,但如今已經瞎掉的眼睛,冷笑着用刀捅穿對方的喉嚨。

“你說他那時候疼不疼?”

任秋鴻死了。

可在大仇得報之後,顧涔觀卻只覺得空虛,渾身仿佛被抽空了力氣,一時間陷入了迷茫當中。

他從前的目标是為季茗笙報仇,如今大仇得報卻突然不知該做什麽,仿佛天地之間再沒有他的容身之處。

殺死任秋鴻的當夜,皇上召來顧涔觀,問他想要什麽,想去哪裏,自己都可以為他辦到。

可顧涔觀什麽都不想要,他只想見到季茗笙,他只想到季茗笙身邊去。

皇上瞧着他的模樣嘆了口氣,只讓他回去仔細想想。

而回去的路上,他碰見前些日子被召進宮當國師的道士。瞧見人的時候他還想了許久宮裏什麽時候有國師了,好一會才想起來是前些日子皇上睡不安穩,聽說有個國師很厲害,便請進宮來試試是不是那麽有本事。

“執念太深,恐來生前途灰暗。”國師嘆了口氣。

“我不要前途,我只想回他身邊去。”顧涔觀的眼睛裏邊沒什麽波瀾,只有在提到季茗笙的時候才會有那麽些許的波動。

國師深深看了顧涔觀一眼,沒再說什麽,只目送着顧涔觀離開。

可就是因為這般盯着對方的背影看,那麽一瞬間國師仿佛在對方的背後幾步遠之處瞧見了一名青年的半透明身影。

如畫般的容顏,傾城之色與皇上時常拿出來看一看的畫像有十二分相像。

記得皇上當時說那畫中人是誰來着?

好像是……死去的太孫。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應該是一家三口雞飛狗跳的日子[bushi]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