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2)

頭不磕頭的,得空再來坐就是了。”又說,“你祖父今兒一早就去上朝了,本來說散了朝就回來,這時節還沒到家,準是在宮裏耽擱了,許是晚點才能回來,誠哥兒,你陪着你妹夫去外面喝茶吧。”

158共聚

嚴誠答應了,和常顧一同告辭,出了正房,去外院等嚴景安他們回來。他們兩個一走,屋子裏的女人們都松快了一些,劉氏拉着明姜的手從頭到腳打量了好幾遍,然後伸手輕撫她的頭發和臉頰:“我的小豐姐兒,真是長大了。”說着話眼圈兒又紅了。

明姜也不過是一直強忍着罷了,被祖母這麽一番摩挲,早已經忍不住,又伏在了劉氏懷裏:“祖母,孫女兒可真想你。”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劉氏輕輕拍着她的後背:“乖孫女兒,不哭不哭,祖母也想你呀,好在你如今回來了,不哭不哭。”旁邊範氏妯娌幾個也都開口勸,誰知鵬哥兒見他爹走了,他娘又忽然趴在一個不認識的人懷裏哭起來,他一時害怕,也撇撇嘴哭了起來。

小孩子一放聲哭,屋子裏哪還聽得見別的聲音,明姜也顧不得別的,直起身子擦了擦眼淚,就從楊氏手裏接過了鵬哥兒,笑罵道:“你跟着湊什麽熱鬧?”

鵬哥兒抽抽嗒嗒的,還伸了小胖手去擦明姜的眼睛:“娘乖乖,不哭。”

劉氏看着欣慰,掏出帕子給鵬哥兒擦臉:“瞧瞧我們鵬哥兒多乖巧,還知道哄他娘。”又笑話明姜,“你呀,當娘的人了,還像小時候一樣,躲在祖母懷裏撒嬌,羞不羞?”

鵬哥兒扭頭看了看劉氏,忽然往明姜懷裏一撲,然後再偷偷擡眼看劉氏,明姜就哄他:“躲什麽呢,鵬哥兒,這是外曾祖母,快叫人。”

“嗐,你淨難為孩子,這麽長一串,又難叫,他哪會呢!就叫太婆吧!”劉氏摸着鵬哥兒的後腦勺說道。

明姜聽了就哄鵬哥兒:“鵬哥兒乖,快叫太婆。”逗着鵬哥兒挨個叫人,倒把心裏本來的心酸消去了一些,哄了一會兒鵬哥兒,劉氏就想起來,叫人去叫幾位少奶奶和兩個孫小姐來見。

明姜聽說就攔着:“聽說二嫂又有喜了,就別驚動她了,一會兒我自去看她。”

劉氏笑道:“你二嫂已經過了三個月了,現在身子也不重,大夫還讓她出來多走走呢,不礙的。”于是下人領命去了,不一時劉湘就帶着欣姐兒和榮姐兒,還有嚴誼的妻子李氏、嚴谕的妻子梁氏走了進來。

明姜起身跟劉湘互相見禮,劉湘又給她引見兩個弟妹,等各自見完禮,明姜又看着劉湘身邊大一點穿紅衫的女孩兒問:“這是欣姐兒?”

“侄女廷繡見過姑母。”欣姐兒一點也不怕生,也不待大人們答話,已經機靈的給明姜福身行禮。

明姜知道兩個侄女都取了大名,欣姐兒叫廷繡,榮姐兒叫廷绮,于是就笑着拉住了欣姐兒說:“都長這麽大了,我可真是認不出了,當初我去登州的時候,你才那麽大一點兒呢。”一邊說着話,一邊從小蛾那裏接過早給欣姐兒備好的珍珠手串,“姑母沒什麽好東西,拿着戴着玩。”欣姐兒接了謝過,退到了範氏身邊。

Advertisement

明姜則接着又去逗劉湘腿邊的榮姐兒,榮姐兒顯得有些腼腆,只淺淺的笑,劉湘讓她見過姑母,她倒也聽話的學着行禮,可是行完禮還是退回劉湘腿邊去站着,明姜就拉了她的手往劉氏身邊走,一邊走一邊逗她說話:“榮姐兒幾歲了?五歲啊,要不要去跟表弟玩?”指着榻上坐着吃點心的鵬哥兒問榮姐兒。

劉氏一直笑看着她們說話,等明姜牽着榮姐兒回來榻邊,才叫身邊的丫鬟抱着榮姐兒坐到自己跟前,讓她跟鵬哥兒玩,明姜也跟着坐下,先跟劉湘說話:“那日船到通州才聽二哥說二嫂有了身孕,還沒恭喜二嫂呢,二嫂近來身子可好?”

“勞妹妹惦記着了,我這裏都好。”劉湘笑着答道。

去年李氏和梁氏也都生了孩子,明姜不免一一問過,問完了才想起來:“怎麽沒見三弟、四弟和五弟?”

劉氏左邊攬着榮姐兒,右邊攬着鵬哥兒,笑眯眯的答:“他們都上學去了,過會兒就回來。.”然後問起明姜一路行程,以及在登州的生活。

明姜挨着劉氏,将他們一家從登州啓程起,一直講到到通州下船,一樣一樣講的巨細無遺,劉氏偏也聽得津津有味,偶爾還會問幾句明姜沒講到的細節。等說完行程,明姜又給她講登州的情形,氣候如何,海味如何,又講常顧他們出海打仗的事。

等聽到劉振西去打海匪,把海匪的東西一點不剩的全搬回來,連木頭都不留的時候,滿屋子女人都被逗笑了,劉氏指着明姜:“別是你為了哄我笑,故意這麽說的吧?人家堂堂封疆大吏,會做這種事?”

“您要是不信,待會兒問您孫女婿!”明姜依着劉氏的肩膀,“劉大人可會精打細算呢!”

正說得高興,忽有下人來回禀:“老太太,三爺、四爺、五爺回來了,還有黃家小爺要一同來給老太太和三位太太問安。”

明姜一時沒反應過來黃家小爺是誰,正要跟劉湘等一起回避,劉氏卻拉住了她:“你就不用了,你也好些年沒見你黃世兄了,今兒趕巧,正好見一見。”讓明姜留下了。

明姜這才知道原來說的是黃悫,“我倒忘了,黃世兄原也在京的。”有客來訪,她不好再坐在劉氏身邊,就站到了旁邊去。

很快就有下人引着他們幾個進來,明姜擡目望去,見當先一人穿着石青襕衫,頭上戴着巾帽,濃眉大眼高鼻梁,隐隐能看出當年那個小夥伴的輪廓。在他身後是兩個少年和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子,正是嚴誼、嚴谕和嚴家最小的男孩嚴诠。

在明姜打量的當兒,四個人已經給劉氏和三位太太行了禮,劉氏就指着明姜笑問黃悫:“悫哥兒,你瞧瞧這是誰?”

黃悫一路進來都是目不斜視,此刻聽了劉氏的話,才略往明姜這邊掃了一眼,兩人目光接觸,黃悫看着面前女子嘴角含笑,眼中有些熟悉親近,就笑道:“若是單瞧我可真瞧不出是誰了,不過我們幾個進來時先碰見了常顧,眼下老太太單叫我猜,那就必是世妹無疑了。”

明姜聽了這話就上前一步,微微福身見禮:“多年不見,世兄風采更勝往昔,小妹這裏有禮了。”黃悫忙還禮,也跟明姜問好。等他們兩個見禮畢,嚴誼和嚴谕三個也上前見過明姜,明姜已然完全認不出嚴誼,他和嚴谕兩個長得又像,卻非要她猜誰是誰,直把明姜問得糊裏糊塗。

最後還是三嬸李氏開口笑罵:“沒個正經的!成日裏說想你四姐姐,有你這麽想的?見了面還要捉弄一番。”嚴誼這才上前一步,給明姜行禮:“誰叫四姐不認得我了!”

“這能怪得了我麽?我們從家裏走的時候,你也不過就是五弟這般大吧,如今你都做了爹了,我哪裏認得出?”明姜作勢要打,“你和四弟又長的這般相像,還故意來鬧我,是想讨打麽?”

嚴誼趕忙讨饒,又請劉氏給求情,劉氏看熱鬧笑夠了,就開口趕他們走:“來了就鬧,去吧,去前院跟你哥哥陪你姐夫說話,悫哥兒也去,你們同窗幾個可真是有好些年不曾得見,今兒留下來好好熱鬧熱鬧。”等他們走了,又打發人去宮門口探消息,看嚴景安何時回來。

範氏順勢起身:“讓明姜陪着您說話,媳婦去廚下看看。”二嬸蘇氏和三嬸李氏也都跟着起身告辭,“您祖孫兩個說點悄悄話。”

劉氏也沒留她們,讓明姜送了長輩們出去,又叫下人把孩子們帶出去玩,然後拉着明姜進了西次間,要跟她單獨說說知心話兒。祖孫兩個人坐定,劉氏只一徑的打量明姜,一雙有些枯瘦的手也在明姜發上臉上身上緩緩摩挲,卻不忙着說話。

明姜心裏暖暖酸酸的,靠着劉氏坐着,還伸鼻子聞她身上的味道,再長長出一口氣:“是祖母的味道。”

“什麽味道?”劉氏聽了笑問,還擡起袖子自己聞了聞,“哪有什麽味兒,近年來我都不叫她們熏香了。”

明姜嘻嘻的笑:“不是熏香的味道,就是祖母的味道。”說着緊緊抱住劉氏,将臉埋在劉氏懷裏。

劉氏心裏熨帖,又覺鼻尖微酸,忍住了打趣明姜:“多大的人了,都做娘了,還跟祖母撒嬌呢?”

明姜耍賴皮:“我再大可也還是祖母的孫女呀!怎麽還不叫撒嬌了?”

劉氏更加高興了:“是是是,你說得對,我的小孫女,怎麽不能撒嬌了?”祖孫兩個靠在一起膩歪,邊上伺候的老人都覺得恍惚像是回到了十幾年前的平江,正房裏安安靜靜,卻透着歡欣喜悅的氣息。

院子裏得了消息要進來回報的丫鬟一進來都不由慢下了腳步,輕悄悄的進了西裏間,劉氏滿臉笑容,轉頭問:“怎麽了?老太爺什麽時候回來?”

“老太爺命人傳話,說皇上請他去談事,晚些才能回來,但午飯一準回來吃,讓姑奶奶別急着回去。大老爺和三老爺已經回來了,剛二門來傳話,說大老爺三老爺已經到了大門口。”丫鬟回道。

劉氏點頭,又轉頭跟明姜說:“瞧見了沒,你祖父怕你走了,緊着傳話叫你別急着回去!”又讓明姜扶着她出去,“你爹和三叔回來了,咱們去堂屋等。”

明姜心裏又得意又微酸,故意揚着臉笑:“祖父一向最疼我了,我怎會不等祖父回來就走。”

劉氏哼了一聲:“他最疼你,你也最稀罕他,是不是?”

明姜再次扶着劉氏撒嬌:“你還吃祖父的醋呢!孫女這裏,可是對祖父祖母都是一樣的心呢!”

兩人說笑着坐到了堂屋去,很快嚴仁寬兄弟倆就到了正房,明姜站起身來相迎,看見父親進來的時候又一次紅了眼圈兒。待嚴仁寬兄弟倆給劉氏行了禮,明姜就上前拜見父親和三叔,嚴仁寬親手扶着明姜起來,看着她頗感欣慰,只說了一句:“回來就好。”

159天倫

兄弟倆都穿着官服,嚴仁寬并沒有太大變化,還是依舊氣質文雅,目光清亮,只是胡須長了一些,反倒是嚴仁達看起來老成了許多。當然這也是因為明姜已經有十年沒見過這位三叔,所以感覺更明顯一些。

她分別跟父親和三叔見完禮,兩下簡單敘了別來情形,又叫下人把鵬哥兒抱出來見過外祖父和叔外祖,那兄弟倆逗着鵬哥兒說了幾句話,就告辭出去了。

劉氏摸着明姜的臉頰,說道:“你父親看見你現在這樣圓滿,心裏也是高興的。”明姜順勢倒在劉氏懷裏,“那祖母高興不高興?”還沒等劉氏回答,鵬哥兒看見母親跟太婆親近,就也扔掉手裏的球,小跑過去,要扶着明姜的腿爬上去。

明姜只得坐起來,将他抱到腿上,點着他的額頭:“你又來搗什麽亂?”

“娘親親。”鵬哥兒笑嘻嘻的,抱着明姜的脖子就在她臉上親了一下,還親得異常響亮,把屋子裏的人都逗笑了。

劉氏就也低頭湊過去:“鵬哥兒也親親太婆。”

鵬哥兒跟劉氏還沒熟起來,怯怯的望着不動,明姜低頭哄他:“太婆剛剛不是給你點心吃了?快去親親太婆。”鵬哥兒擡頭看看明姜,見明姜一臉笑意,終于鼓起勇氣,伸頭在劉氏臉頰上吧唧親了一口,然後又飛快躲回了明姜懷裏。

這一下把劉氏親的心裏都軟了,伸手去摸摸鵬哥兒的圓臉蛋,笑着跟明姜說:“你小時候啊,也是這樣,誰對你好了,給你什麽好東西了,你就抱着人親一口,直把人心都親得化了。”

倒把明姜說的有些害羞:“祖母逗我的吧,我怎麽不記得?”

“你那時還小呢,不記得也是尋常,只別把我們這些老家夥忘了就行。”劉氏将明姜和鵬哥兒一起抱住,笑着說道。

明姜就把頭靠在劉氏肩上:“祖母哪裏老了?又說這話,我瞧您啊,和十年前是一般模樣,半點都沒變!”把劉氏哄得十分高興。

鵬哥兒一會兒就坐不住了,要下地去玩,明姜把他放在地上,讓乳母帶他玩,劉氏也讓人去叫欣姐兒和榮姐兒來,陪他在門口玩球。兩個小丫頭扔球給鵬哥兒,鵬哥兒就跑着去接,一會兒就玩得高興了,開始大聲的歡叫起來。

劉氏看得高興,也不讓明姜去管:“小孩子麽,玩得高興就這樣,多熱鬧多好。”和明姜坐在屋裏笑吟吟的看,眼見着欣姐兒這次扔的有些大力,鵬哥兒沒接住,球往他身後去了,他就笨拙的轉了身,邁着小短腿跑去撿球,球一直骨碌碌的滾到了穿堂那邊敞廳的門邊兒上。

他不讓別人幫他撿,自己一溜小跑着終于追上了球,剛要蹲下去撿,卻發現球已經被一雙手先撿了起來,他“啊”的叫了一聲,擡頭一看,一個清瘦的老人正笑眯眯的拿着他的球:“小小子,你是哪家的呀?”

鵬哥兒看着這個老人笑得慈祥,又挂着一把銀白胡子,一點也不怕人,就伸了手要:“我的球球。”

後邊兒跟着的丫頭已經上前行禮:“老太爺回來了。”乳母楊氏趕忙上前要抱起鵬哥兒來,鵬哥兒卻不肯,還在伸手:“我的球球。”此時欣姐兒和榮姐兒也都跟了過來,看見是曾祖父回來了一起行禮,又介紹鵬哥兒:“是四姑母家的表弟。”

嚴景安揮手讓大家免禮,把球送到鵬哥兒手裏,然後将鵬哥兒抱了起來往正房走:“原來是常家的小小子啊!”鵬哥兒抱着球一直盯着嚴景安看,然後忽然對他的白胡子産生了興趣,悄悄伸手拉了拉,見這個老頭兒似乎沒察覺,就又使勁拉了拉。

“哎呦,這壞小子,怎麽跟你娘學的拉人胡子!”嚴景安抓住鵬哥兒的小胖手,看着迎出來的劉氏祖孫兩個說道:“果然是常家的小子,跟他爹娘像了個十足!”

明姜上前幾步:“祖父……”哽咽着叫了一句,怕自己要哭,又忍住了不再說話,伸手要去接鵬哥兒。

嚴景安卻不松手:“我抱着吧,你呀,眼圈兒紅紅的,怎麽?見了祖父就撒嬌要哭?也不怕鵬哥兒笑話你!鵬哥兒,瞧瞧你娘要哭呢,咱們羞她!”

鵬哥兒笑嘻嘻的,果然跟嚴景安一起刮臉頰,倒讓劉氏又心裏不是滋味了:“這孩子跟你倒親,剛見面就肯讓你抱,還聽你的話!”

嚴景安得意:“我就是有小孩兒緣,孩子們都喜歡我,怎麽?你又酸了?”說着話抱着孩子進了堂屋。

“瞧把你得意的,你呀,先放下孩子,去換下官服吧!”劉氏跟在後面說道。

嚴景安就把鵬哥兒放到了榻上,讓跟進來的欣姐兒和榮姐兒繼續跟他玩,起身往內室去:“等我先去更衣。”劉氏打發人進去伺候嚴景安,然後拉着明姜坐下等:“瞧瞧,眼珠兒紅的,跟小兔子似的,今天是一家人團聚,可不許再掉淚了。”

明姜有些不好意思:“嗯,聽祖母的。”又說,“孫女瞧着祖父氣色蠻好,就是瘦了些,您也是,太瘦了。”

劉氏摸摸自己的臉頰:“我吃的也不少,就是年老了,人都幹了,骨頭也縮了,肉也抽了,就只剩皮了。”她雖是笑着說,卻把明姜說的心一酸。

祖孫兩個又說了一會兒話,嚴景安就換了家常穿的青布直綴回來,明姜請祖父在堂上坐下,自己在拜墊上帶着鵬哥兒又行了大禮。嚴景安滿臉笑容:“好了好了,起來起來,回來了就好。”

于是明姜起身又到劉氏旁邊坐了,嚴景安則又把鵬哥兒抱到了腿上坐着:“這小子還真沉實,嗯,像你小時候!他爹呢?”

“你沒見着?孫女婿和悫哥兒、誠哥兒他們都在外院說話呢。”劉氏答道。

嚴景安捏了捏鵬哥兒的圓臉,說道:“沒有,我是悄沒聲的回來,直接進的內院,想悄悄看看你們幹嘛呢。”

劉氏失笑:“一把年紀了,倒越發調皮,沒個正經樣兒。”

明姜也笑:“祖父倒沒變,還和先時一樣呢!就是胡子都白了。”

嚴景安伸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須:“嗯,有點仙風道骨的風範吧,你沒看見我頭發呢,跟胡子一般白。”他頭上裹着四方巾,打扮的一如當初在平江賦閑之時。

“有,祖父看起來可比曲道長有風範多了。”明姜笑着答道。

嚴景安很得意:“曲老道那副模樣,哪裏跟我比得。”低頭用胡子去紮鵬哥兒的臉蛋,鵬哥兒被胡須弄得癢癢,嘻嘻的笑,然後伸手去抓,正玩得熱鬧呢,下人進來回報,說大老爺、三老爺和姑爺、黃家小爺及二爺、三爺、四爺、五爺來給老太爺問安。

“來得倒快,咱們等會兒再玩。”嚴景安意猶未盡,叫下人來接了鵬哥兒,讓請晚輩們進來,不一時屋子裏就呼啦啦進來一群人,按次序給嚴景安行禮,常顧特別行了大禮,嚴景安一一叫起:“本來正躲着你們呢,想偷會兒懶,你們來得卻挺快,行了,咱們不在這裏攙和,去外面廳裏坐吧。”

起身還叫帶着鵬哥兒,“小小子跟着我們走。”常顧就自己抱起鵬哥兒,帶着他跟着大夥一道去前廳。

這麽折騰了一番,劉氏看着時候已經不早,叫人去尋範氏和蘇氏來,問她們午飯的安排,聽了兩個媳婦的答複,又問明姜還想吃什麽,明姜自然說吃什麽都好,劉氏也就沒再添減,讓就這樣做了。

前廳裏,衆人各按位次坐下,嚴景安仔細打量了常顧幾眼,笑道:“嗯,挺像個樣子麽!劉振西常誇你能幹,有前途,這些日子可撿起書本來讀了?”

常顧站起身來答道:“還是年前接到岳父大人的信以後才開始拿起書,先前扔的時候太長,還得好好看看。”

嚴景安點頭:“不晚,不會出的太難,叫你岳父再給你好好講講,他忙還有你三叔,你三叔如今也算得上是個好先生了。”囑咐完了常顧,又問:“怎麽阿正還沒回來?”

“二弟今日輪值,要午後才能回來。”嚴仁寬答道。

嚴景安就說:“唔,梁閣老這次病的不輕,谕哥兒明日或後日帶着你媳婦回去看看。”嚴谕起身答應了。嚴景安就又接着問黃悫的學業,問完黃悫又問幾個小的,等都問了一圈,下人就來回禀,說午飯已經好了,嚴景安命把飯擺在廳裏,帶着滿堂兒孫一起吃了一頓飯。

後院劉氏這裏也擺了滿滿一席,讓三個兒媳婦一同坐下:“今日是家宴,沒那麽多規矩,難得一家人團聚,快坐下一塊兒吃飯。”又擔心鵬哥兒,“也不知他們能不能顧好了孩子。”

明姜就給她寬心:“祖母不必擔心,還有乳母在呢,再說鵬哥兒膽大,不用擔心他。”

劉氏這才罷了,給明姜單夾了許多她愛吃的菜,又再給兩個重孫女夾,嘴裏說道:“改日接了你二姑母和三個姐姐回來,咱們再請一班小戲,熱鬧熱鬧。你都沒見過她們呢!”

“是啊,孫女這還是第一次進京,二姑母和三位姐姐都沒見過面,就是二嬸也是頭一回見呢!”明姜看着蘇氏笑道。

蘇氏看起來面容嚴肅端莊,不像範氏和李氏那樣易于親近,聽見明姜說這話卻也湊趣的說:“可不是麽,我們自從進了京也沒再回過平江,別說明姜了,就是謙哥兒也還是他剛生出來那會兒見過。”

她一提起嚴謙,劉氏不免又想這個長孫了:“今日可真是就少他們夫妻了。”欣姐兒聽說就夾了一筷子菜給劉氏:“太婆,爹爹和娘不在,欣姐兒替他們孝順您。”把劉氏說得高興,攬着她貼貼臉:“好孩子,真是乖,好了,大夥吃飯。”

160親恩

吃完飯嚴景安才叫人把鵬哥兒送了回來,玩了一上午鵬哥兒已經累了,回來就昏昏欲睡,劉氏讓人帶着鵬哥兒去西裏間睡午覺,又讓衆人散了,只留明姜在她房裏一起午歇,還跟範氏說:“等下晌我再放她去你那。”

範氏笑道:“娘且留着她吧,難得您不嫌她聒噪,我正好清淨的歇個午。”帶着欣姐兒和榮姐兒一起回去了。

劉氏就和明姜歇在了西次間臨窗大炕上,“回來也兩三天了,你妯娌和大姑們都如何?”劉氏把下人打發了出去,半眯着眼睛問明姜。

“都還好,我們剛到了家,屋子裏就收拾的齊齊整整了,走親戚要帶的禮也都是我們太太吩咐這位大嫂辦的,她到底比我們大得多,多親近是談不上,但禮數上是不缺的。至于幾位姑奶奶就更是客客氣氣了。”明姜握着劉氏的手低聲答道。

劉氏“嗯”了一聲,說:“那就好。你們這次回來總要多住些日子,記着要跟她們好好相處,他大嫂年紀大了,不是新娶了侄兒媳婦麽?聽說也有喜了,你是長輩,多關懷着些,還有兩個小的,有什麽小玩意、小點心多送一些,再親的親人,不走動也就疏遠了。他們常家也只兄弟兩個,以後總是要相互扶持的。”

明姜答應了:“還是祖母想的周到。”

劉氏輕輕拍拍明姜的手:“這也是人老了,見得多了就知道了。我呀,不擔心你別的,就擔心你這孩子太實心眼,只想着人對你好,你就對人好,卻不知有些時候,你得先走出去對旁人多些善意,這樣才能廣結善緣。你公公婆婆年紀都大了,還能護持你們幾天呢?常顧有哥哥姐姐,只是常年不在一處,年齡上又差的太多,你就該幫着他多維系彼此之間的關系,這樣以後才能互為倚助,到底還是一家骨肉親人呢!”

“孫女記下了。”明姜老老實實的答應,又謝劉氏,“多謝祖母的教導。”

劉氏微笑:“你這孩子就是乖巧聽話,你姑母要是有你一半這麽聽話,我也就不用多操那些心了。”

她雖只說的是你姑母,沒有确指,明姜卻一聽就知道說的是平江的大姑母,于是笑道:“祖母這又是說哪裏話?姑母不是已經随姑丈去上任了麽?表哥讀書上進,表嫂也已兒女雙全,姑母正享福呢,你還操什麽心?”

劉氏面容恬淡,合上了眼:“她呀,從小到大就這般倔脾氣,不肯聽我和你祖父的勸,現在還不是得你祖父給她們一家安排去處?你啊只要別學她,日子必能過得好,睡吧,有什麽話,睡醒了再說。”

明姜低低應了,也合上眼慢慢睡去,這一覺睡得安穩,直到鵬哥兒來鬧才起來。劉氏和明姜逗着鵬哥兒玩了一會,喂他吃了幾個果子,劉氏就說:“帶着鵬哥兒去看看你娘吧,等晚飯前再來,左右你們這回進了京,一時半刻也不會走,盡有說話兒的時候呢。”

“是,那我們先去,待會兒再回來陪您。”明姜擦了手起身,讓鵬哥兒給劉氏行禮告退。劉氏讓身邊的丫鬟給明姜前頭帶路,引她往嚴仁寬他們所居的東路院落而去。

如今正是天熱的時候,領路的丫鬟就帶着明姜母子一路沿着抄手游廊出了正院,往東走的時候還特意挑了有陰涼的夾道,一邊走一邊給明姜解說:“過了前面那個角門,就是大太太的院子了,二爺住最南邊的院子,中間還給大爺留了一重院落,二老爺和三老爺都住西面。”

等走到角門處,那丫鬟還往北面指了指,說:“四姑奶奶可看見後面的小樓了?過了那個月亮門裏面就有一處小小的戲樓,戲樓對面是花廳,裏面是一個花園子,這都是這宅子裏原就有的。”

明姜往北望了望,果然看見有一處小樓露出了飛翹的屋檐,于是就笑道:“有了這個戲樓,可就方便看戲了,祖母平日常聽戲麽?”

丫鬟笑着搖頭:“若不是有客來,或是老太太特別高興,是極少請小戲來唱的。奴婢伺候老太太三四年了,今兒還是第一遭看見老太太這般高興呢!”

明姜看着已經走到了院子門口,就沒再接話,那丫鬟上前跟門口看門的婆子說是四姑奶奶來了,婆子趕忙過來行禮,又有人飛快的報了進去。明姜随着丫鬟一路進去到了正房門口,早有範氏身邊的丫鬟聞訊迎了出來:“四姑奶奶來了。”行了禮給她打起了簾子請她進去。

剛進了房門,欣姐兒就牽着榮姐兒迎了出來:“姑母來了,祖母在東次間呢。”欣姐兒走到明姜身邊,伸出空着的手去牽明姜的左手,明姜拉住了她的手,又用右手摸了摸她頭上的兩個小平髻,“欣姐兒睡午覺了沒有?”

“睡了,我和妹妹一起睡的。表弟睡午覺了嗎?”欣姐兒性子活潑,還知道問鵬哥兒。

明姜被她牽着走,笑吟吟的答:“他也睡了。”一問一答的就進了東次間,範氏正坐在羅漢床上,手裏拿着一張單子,看見她們進來,就随手把單子放在了小幾上,向着乳母懷裏的鵬哥兒伸手,“喲,我們鵬哥兒來了,快來外祖母抱。”

鵬哥兒一直在左右張望,主要還是看着他的兩個小表姐,想下地跟表姐玩,于是看範氏伸手,就也往她那邊歪了歪,楊氏順勢把鵬哥兒送到了範氏懷裏。

明姜看着母親把鵬哥兒抱在懷裏,還在孩子臉上親了兩下,卻不理她,就故意酸溜溜的說:“娘如今可真是偏心透了,看見我進來就跟沒看見一樣,只想着您外孫了!”牽着兩個侄女到旁邊坐下,還對欣姐兒說:“罷了罷了,等晚上姑母走的時候,就帶着你們兩個走吧,把你表弟留給你祖母好了。”

範氏哄着鵬哥兒叫外祖母,聞言頭也不擡,答道:“你想得美,留下鵬哥兒可以,憑什麽把我們欣姐兒和榮姐兒帶走?”

“娘可真會算賬,留下一個,卻不準我帶走,我可不是虧了?”明姜笑問道。

鵬哥兒叫了幾次外祖母也沒叫對,就不耐煩了,要伸腿下地,嘴裏還喊:“姐姐,姐姐。”

範氏捏了捏他的小臉蛋:“要找姐姐玩麽?”鵬哥兒一徑點頭,于是範氏就放他下了地,讓欣姐兒和榮姐兒陪着他在屋裏地上玩,這才問明姜:“怎麽這麽早就來了?沒多陪你祖母一會兒?”

明姜起身坐到範氏跟前去,答道:“祖母趕我來的,讓我晚些再去。娘在看什麽?”

範氏撿起單子遞給明姜:“要給你帶回去的回禮。你看看如何?”

明姜打開看了一眼,又交還給範氏:“娘看着合适就行,我們太太也不是愛挑理的人。父親呢?還在前院?”

“嗯,午歇起來你祖父要講古,一家子男人都在聽,你三弟他們連學裏都不去了,請了假。”範氏笑着答道,“你父親和你三叔就也去湊熱鬧聽去了。”

明姜也笑:“早先我們在平江的時候常聽祖父講古,如今可是少了吧?”

範氏點頭:“可不是麽!今年過完年梁閣老就病了,你祖父就成了內閣裏資歷最老的,事事都要操心,比往年閑着的時候更少。陛下又常有事要尋你祖父商議,他在家的時候都少,今日若不是因為你回來,想來又要在宮裏領了午膳才能回來。”

明姜嘆了口氣:“祖父年紀也不小了,這樣勞累使得麽?不過我瞧他現今倒還好,耳聰目明,只是看着行動還是比先前遲緩了。”

“你爹也常擔心,但又說他老人家心裏自有數,想來也無大礙。陛下也常命太醫給你祖父診脈看看,賜下一些補品來。”說着話看着幾個孩子已經跑到了外間去玩,範氏就說起常顧的事來,“我聽你爹爹的意思,以常顧所學,考個武舉是不難的,就是武進士想來也頗有把握,只是國家要遴選武将,為的是保土靖邊,取中了也還是要外放出去的。”

這個明姜有心理準備,當下只能握住範氏的手說:“女兒不孝,不能常在您二老跟前盡孝。”

範氏搖搖頭:“只要你過得好,我和你爹心裏就滿足了。我不是擔心別的,我是擔心一旦打起仗來,常顧有什麽損傷,你可千萬勸着他,戰功什麽的都在其次,一定要以性命為先。”

明姜點頭答應:“娘放心,這個我常和他說的,他自己也心裏有數,不會為了軍功冒險的。”

範氏略感安慰:“那就好。”聽着外面孩子們的歡笑聲,又想起一事來:“鵬哥兒也三歲了,你這裏沒再有消息?”

明姜搖頭:“還沒有,若有了怎會不告訴您?”

“趁着在京裏,離着兩邊都近,趕快再生一個吧,來回照顧着都方便,鵬哥兒也有個伴。兄弟之間年紀差的太多也不好,不夠親近,你看常顧和他大哥,就是你大哥和你二哥兩個,也是不如同齡的那麽合得來。”範氏囑咐道。

明姜先是答應,然後又笑道:“這事兒得看老天的意思,也不是我們說了就算的,看緣分吧。”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