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撿個良将,叛逆誅族
李自成本以為,以手下敗将身份歸順朝廷,崇祯最多給個都尉之類的閑置官職。
不料崇祯竟直接封王。
大明有不封異姓王的傳統。
崇祯破格封王,也是破了祖制。
李自成自認為對大明只有罪過,沒有功績。
因此,他真有些不敢接受。
他從小受到忠君思想熏陶,丢工作下崗後,當兵報國又受打擊,眼看沒活路,這才殺官造反,憑着一口怨氣幹到現在。
攻到京師城外,他還想着跟崇祯談判。
提出三個條件。
封王。
封地。
再加一百萬糧饷。
一百萬糧饷不算過分,崇祯想調動兩三萬關寧鐵騎,吳三桂都開口要一百萬糧饷。
至于封王封地。
談判嘛,不得你來我往,讨價還價。
這麽大的事,李自成也沒想過一次就達成。
他心裏價位是封侯,西北自治,糧饷五十萬。
沒想到,竟有負責守城的大明重臣,願意做內奸,直接開城門放劉宗敏的前鋒軍進去,京師不攻自破。
李自成有些飄飄然,但也知道群狼環伺,自己很難坐穩皇位。
他魯莽,但不傻,傻子不可能有這番成就。
所以他緊急下達生擒令,不準順軍殺崇祯。
崇祯一旦死了,京師反而變成燙手山芋。
意外發生了,他被崇祯打敗,技不如人,他沒話說。
他成皇帝手下敗将,如今皇帝不僅不計前嫌,還破例封王,這是他更沒預料到的,試問這般氣度,不是一代明主是什麽。
至此。
李自成心中暗下決心,此生必定忠心不二,匡助崇祯皇帝,豁出命戴罪立功,死也無憾。
“朕決定的事,絕不改變,另,賜你鐵劵丹書,尚方寶劍。”
崇祯再次鄭重出聲,再給李自成一枚定心丸。
鐵劵丹書,犯了死罪都能免除,相當于免死金牌。
手持尚方寶劍,如皇帝親臨,擁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對崇祯來說,這兩樣東西,包括給個王的封號,其實沒消耗什麽,成本極低。
但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意義無比重大。
“罪臣粉身碎骨,也難報陛下浩蕩皇恩,罪臣謝恩!”
李自成語聲哽咽,淚如泉湧,這一次是喜極而泣。
他是響當當的鐵漢,曾面對大明舉國之兵,幾路名将共同圍剿,隊伍被打得只剩幾十騎,他也沒有哭。
此刻。
面對崇祯的知遇恩情,與無條件信任,他哭得像個小孩。
崇祯注意到李自成忠誠的變化,眼角掠過一絲驚喜。
姓名:李自成
忠誠:90(忠心不二)
特點:魯莽
忠誠度直接從65竄到90。
效果極好。
忠誠度到80以上不會叛變,也相對較穩定。
換言之,忠誠越高,忠誠度提升或下降越不容易。
李自成忠誠度90,近乎死忠了。
魯莽有魯莽的好處啊。
撿個忠心不二的良将,賺大了!
給機會發揮,給時間成長,李自成未必不能成為一代名将。
【恭喜主人,鹹魚值滿50000點,開啓抽獎功能。】
抽獎?
總算知道鹹魚值的一項作用了。
不經意間,獲得的鹹魚值,超過五萬。
意味着,有超過五萬的降兵,誠心叩拜我。
稅賦減免,李自成封王的旨令,對降兵有巨大的正面影響。
一個是切身利益,一個是見皇帝厚待李自成,其他降兵降将也就安心了。
可見,他們不像大臣說的那麽窮兇極惡。
想到這裏。
崇祯目光掃過光時亨、朱純臣等面如死灰的叛臣。
姓名:光時亨
忠誠:12
特點:奸詐
……
姓名:朱純臣
忠誠:23
特點:嗜財惜命
……
都特喵什麽幾把大臣!
不是奸詐怕死,就是嗜財惜命。
光時亨,兵科給事中,手握重權。
朱純臣,世襲國公,頂級勳貴。
這兩個,都曾被崇祯看做肱骨之臣,給過許多優厚賞賜,把守京師城門的權力都給他們,自然是當作親信。
而到現在這個時候,這批人忠誠度也沒有超過30的,說明是人格的問題。
可笑的是,這些人讀幾十年聖賢書,在朝堂上,滿口仁義道德,常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挂嘴邊。
王承恩覺察崇祯眼神變化,立即明了皇帝心意,指着朱純臣、光時亨破口大罵。
“爾等食君之祿,陛下視為肱骨,恩厚有加,未見你們回報,卻在陛下最需要你們時背叛,罪該萬死!陛下,這些人罪不可赦!”
朱純臣、光時亨等見崇祯收服李自成,臉上有笑容,好像心情不錯,也下旨赦免所有人,覺得可以活命,稍稍松了一口氣。
這時王承恩發難,他們吓得跪地上朝崇祯猛磕頭,哭喊求饒。
“罪臣是被逼無奈啊,請陛下明鑒。”
“陛下看在我朱家世代忠良,開恩饒恕這一回吧。”
“罪臣的确罪該萬死,但陛下是千古仁君,已答應赦所有人無罪。”
光時亨這句狡辯出口,李自成都怒了。
李自成也看不上這些叛臣,他造反是官逼民反,他恨的就是這些糜爛無能的官員勳貴。
見識到崇祯的英明,更認定皇帝一直是被奸臣蒙蔽。
皇帝坐在皇宮,一切都是靠手底下官員上奏和辦理,奸臣一同蒙蔽皇帝視聽的事,在許多朝代都發生過。
如今,他們賣主求榮,還敢巧舌詭辯,給崇祯扣個仁君的帽子,就以為能免罪。
“陛下赦免的是李某麾下之人,不是爾等背信棄義的奸臣。”李自成憤然道。
一句話,把光時亨等剔出免罪行列,你雖然投降,但我并沒有答應收你。
朱純臣驚叫起來:“不不,劉宗敏劉大将軍親口答應我們……”
“劉宗敏已被陛下一劍鎮殺,死無對證!”王承恩厲聲叱喝。
“啊……”
朱純臣等頓時面無血色,身體一癱軟。
不知情的明軍、百姓和降兵們心內又是一震,驚聲四起。
才知順軍第一勇将,第二號大人物,已經被崇祯斬殺。
崇祯的勇猛無雙,得到印證。
【降兵誠心叩拜,獲得鹹魚值+1+1+1+1+1……】
崇祯心念關注了下鹹魚值,果然又迅快增加。
轉而望向李自成:“劉宗敏擄走懿安皇後與朕的愛女,企圖侮辱後宮,朕怒而殺之,李卿不會怪我吧……”
李自成再次跪下:“罪臣惶恐,都怪罪臣約束不力,劉宗敏死有餘辜。”
李自成也猜到劉宗敏有死無生,劉宗敏攻入皇城,崇祯能沖殺到外城,必然是先過了劉宗敏那一關。
因此聽到劉宗敏被殺,不是特別意外。
皇帝幫忙拔除劉宗敏這個刺頭,也不是壞事,免得養虎為患,他心底還有一絲慶幸。
崇祯點了點頭:“李卿平身,我們有諸多商議大事,随朕擺駕回宮。”
“罪臣遵旨。”
李自成恭敬的站起來,爬上馬背。
“陛下,這些叛臣……”王承恩提醒道。
“開京師城門叛逆者,便按大明律,滿門抄斬,誅連九族!”
留下這句話,崇祯調轉馬頭,領着李自成回皇宮。
帝王之威。
震懾全場!
光時亨、朱純臣等頓時如死狗般癱軟在地上,渾身顫抖,悔不當初,有幾人褲子濕漉,散發腥臊味,直接吓尿了。
不單要殺他們,連他們整個家族都要在這世間被抹殺。
此時春雨停歇,天邊烏雲破開一道口子,夕陽露出個頭。
崇祯滿是鮮血的龍袍,在橘紅陽光下,更顯鮮豔。
兵卒、百姓等早已讓出一條大道,在長街邊跪倒。
“大明萬勝!吾皇萬歲萬萬歲!”
山呼聲,傳遍京師內外。
無數人眼睛通紅,喜極而泣。
人們目光無比炙熱,充滿敬畏與崇拜。
崇祯在京城的威望,達到頂峰!
一陣料峭冷風吹過。
宋獻策打了個哆嗦,清醒過來,發覺後背衣裳已經被冷汗濕透,心頭驚嘆。
神勇蓋世,破格封王,亂世重典,恩威并施,談笑間,闖王誓死效忠,奸臣飛灰湮滅,萬衆拜服。
誰能想到,最終是皇帝自挽天傾,把必敗戰役扭轉?
如此英武聖主,又怎會落到這個局面?
莫非真是老太監說的那樣,崇祯皇帝得天帝庇佑,獲得上天賜給的力量與智慧?
一定是這樣。
如此,大明若重振,道家當興。
道士出身的宋獻策,釋然且愉悅了起來。
也有不懷好意的目光,投在崇祯背影消失的方向,捶胸頓足,因為事件并沒有按照他們設定的謀劃走。
“備快馬!速速把這密信送出去。”
府衙高牆裏的暗室中,随着一個蒼老聲音,丢出一束蠟封密信。
一個身穿明軍校尉戰袍的親信,撿起密信,騎馬出府。
沒過多久。
校尉又騎馬回歸,跪在地上禀報:“伯父,城門大多關閉,只剩永定門開着,但說是聖上嚴令,許進不許出。”
“好一個許進不許出,內松外緊,且慢……負責永定門的守備将軍,是老夫安插的人……”
“伯父,永定門全換成了李自成親兵。”
“……”一陣沉默後,黑暗中傳出一聲冷笑:“以賊防賊,又是一步秒棋,高明,崇祯你藏得好深啊,老夫真是太低估了你,但大明氣數已盡,這次不過是回光返照,讓你多活幾天,即便你得到李自成的烏合之衆,又怎敵得過諸家推動的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