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從新洗牌,明确目标

當崇祯回到皇城。

已不是屍橫遍地的場景。

張嫣用極高的效率,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務。

整合人手,治療傷者,清理屍體,收歸財寶,甚至打掃了地面,清洗了血漬。

皇宮恢複平靜,相比以前,也有些冷清。

皇帝要去萬壽山上吊前,命令嫔妃宮女自盡,有的是自盡,有的趁亂逃出宮外,有的躲起來,沒死成的是少數。

這個鍋甩不掉,崇祯要背。

不幸中的大幸,崇祯寵愛的九兒公主,因張皇後及時治療,手臂保住了。

崇祯對生者寬慰激勵幾句,命人優厚撫恤死者。

然後換了件衣服,看望了九兒,帶上張嫣在中極殿見李自成等人。

帶上嫂子,主要是因為張嫣比想象中還要有才能。

她冷靜聰慧,賢良幹練,精通諸多宮內事務,急缺人手情況下,把嘈亂不堪的後宮,短時間內整頓得井然有序。

崇祯現在就缺這樣的幕僚。

這位豔壓群芳的絕色皇後,也樂于幫助崇祯重整秩序。

在這男權至上的時代,不少人相信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再有才能,也極少有發揮的機會。

現在的崇祯,來自二十一世紀,當然不會那麽狹隘。

只要是合适人才,抓來就用。

何況嫂子是自己人,忠誠度高達99,比王承恩還高。

當然,嫂子安排在內室,暫時沒有必要見李自成。

崇祯與李自成簡單商議了半個時辰,先決議了幾項大事。

明确當前最重要目标——把鞑子大軍攔在山海關。

長城,是明軍對抗鞑子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防禦工事。

其它關口,要麽地勢太陡峭,騎兵難以到達,要麽需跋山涉水繞遠路。

唯有山海關一處,與京師之間,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直線距離不到六百裏,一旦突破,清軍長驅直入,暢通無阻,快騎兩三天時間就能攻到京師附近。

明軍與順軍剛剛經歷大戰,互有折損,雖然京城明軍士氣有所提高,十幾萬順軍歸降,但整體上戰鬥力夠嗆,而清軍蓄勢而發,軍力正盛,趁亂南下,不會給大明時間整頓。

如果清軍破入山海關,大明極其被動。

京師雖然有足夠兵力防守,但一下增加這麽多吃飯的嘴巴,清軍圍困時間一長,糧草供應便成大問題。

因此,守住山海關成為關鍵。

崇祯命李自成負責整頓軍務,緊急籌備,抽調最精銳戰兵,北上支援山海關。

崇祯又火線提拔了多名文官武将,臨時負責京城政務、防務安排,以及糧草裝備,軍需後勤等關鍵職能。

他們中,大多是跟着崇祯一路護駕拼殺的忠義之士,包括正陽門上死戰不屈的小将周雲辰。

周雲辰,勇衛營百戶。

此前直屬崇祯的兵力,除了錦衣衛,只有五千勇衛營。

幾年前,崇祯命勇衛營,出京鎮壓農民軍叛亂,勇衛營只留下百人,由百戶周雲辰帶隊。

如果按照歷史走向,小小百戶帶着百個禁衛頂住幾千賊兵,但最終必然淹沒在叛軍浪潮中,雖然戰力彪悍,死得忠勇壯烈,但史書不會留下他們的名字與記錄,後人永遠不會知道他們的存在。

降軍方面,也破格提拔了宋獻策、李過、李岩等人才,重用他們。

他們與李自成一樣,是底層百姓出身,沒有經過任何正統的培養,沒有士紳門閥家世支撐,只是通過一場場戰鬥的洗禮,脫穎而出,已證明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們也被打敗過,但他們沒有沉淪下去,頑強堅持,跟随李自成以更迅猛姿态崛起,也證明,他毅力非同尋常。

倘若給他們時間、資源,以及發揮的平臺,多培養一下,彌補他們見識、思想、經驗等方面的不足,說不定會有驚喜。

崇祯禦筆一揮。

諸英才破格提拔任免。

衣衛指揮使,諸營提督,京營總兵官,副将,兵部尚書,兵科給事中……戰時最重要的官職,一一分派出去。

軍銜官品也大有提升。

戚元輔!

從錦衣衛千戶,升到最錦衣衛最高權限指揮使,替代駱養性。

賜尚方寶劍,執掌錦衣衛,先肅清內部,這支皇帝親軍要保證絕對忠誠。

同時也重新賦予錦衣衛監督官員,探聽民間動向的職權。

周雲辰!

從百戶連升七階,擢為禁衛軍游擊将軍。

賜尚方寶劍,提督衣衛以外的所有禁衛,淘汰投降者與怯戰者,領剩餘禁衛軍,戍守皇城。

之前除錦衣衛外,禁衛軍大多掌握在兵部文官手中,這樣一來,又回歸皇帝直接掌控。

王承恩!

擢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重新賦予秘密監察職責。

崇祯對這老實人沒有期待,但希望他手下能出一個類似魏忠賢的狠角色。

只要重新給東廠大權,一些有才華的人就會心動,努力争取。

太監沒有蛋蛋,權力對他們是格外有用的慰藉。

東廠暗探與錦衣衛,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專業特工機構,職能相當于後世美利堅的中情局與聯邦調查局。

一個強力的間諜機構,勝過千軍萬馬,有時候還能扭轉世界大局。

後世蘇俄的解體,美利堅間諜勞苦功高。

這個時代的人,不會有這樣的遠見,尤其是那群安于現狀的腐儒。

目前還沒有美利堅,英格蘭、葡萄牙、西班牙等正在美洲東岸殖民。

不過北美西岸還有廣袤的無主之地。

等騰出手來,也該打造一支大明遠洋探險艦隊了。

思緒在心頭掠過。

崇祯又召見幾個參加護駕戰鬥,剛正忠心的老臣。

繼續重用,并以殊榮獎賞。

範景文!

任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賜爵忠正伯。

重點負責整修遭受破魂的城防與設施,叮

李邦華!

調任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賜爵文昌伯。

重點負責整頓京營,實行宵禁,嚴查內奸,另從當日果斷護駕的忠誠将士中,挑選兩千精銳,成立皇家鐵騎營,由皇帝直接指揮(這是崇祯的要求)。

倪元璐!

任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賜爵興南伯。

重點負責清點百姓死傷與存活的人數,各項資源調配等,統計協助巷戰的義士,方便之後獎賞與撫恤。

李若琏,任京營總兵官,賜爵德武伯,協同李邦華…………

一聽說崇祯皇帝血戰長街,這十幾個老臣立刻拎起劍,領着全家男丁,喊着護駕沖出家門。

有的老頭子年紀大,跑一段距離差點累死,沒幫上什麽忙,打戰不行,但處理內部事務頗有才幹,他們也忠誠可嘉。

洞察之眼觀測到他們的忠誠度,也确實都在90左右。

眼下局面。

絕對的忠心,是重中之重。

既然手上一堆爛牌,趁此機會,老子直接掀翻牌桌,重新洗牌!

危機的另一面便是,契機。

張嫣在內屋聽得咂舌不已。

皇帝破格提拔的力度超乎想象。

其中,周雲辰在百官眼裏,名不見經傳,又是平民出身,不是出自士紳家族。

另外,還有多名反賊降将,擔任要職。

新提拔的人,取代掉士紳勳貴的人,直接觸及到核心權力和利益。

李邦華、範景文等老臣,面色有異,但沒有出聲,畢竟他們也受封夢寐以求的伯爵。

但其他官員肯定不服。

此刻。

其他文武百官紛紛趕來,求見崇祯,卻統統被攔在皇城外。

天色暗下。

百官聚集在皇城外,等待皇帝召見議政,心情急切。

崇祯才不管百官的心情。

那些人大多是慫逼廢物,城破危機時,沒幾個出現。

現在危機過去,他們又紛紛冒頭,跑來指指點點,或想摘點果子。

人手是不足。

但化繁為簡,眼前這些忠臣,夠頂一陣。

地方瑣碎事務暫時不理會。

着重京師軍務整頓,盡快北上支援山海關。

而議事到最後。

一個極其嚴重的老問題,擺到了面上。

錢!

打戰打的就是錢。

軍饷,糧草,獎賞撫恤,武器盔甲,馬匹車輛等全都要消耗大量的錢。

現如今,大明國庫空蕩蕩,老鼠都養不活。

西北、河南一帶災害連連,普遍窮苦,李自成一路打過來,收獲也有限。

京師內外,明軍與順軍能上陣的加起來,約有二十萬人,後勤輔兵、雜役、工匠、随軍家屬等約有五十萬。

沒錢發軍饷,士氣會降低。

沒錢添置武器、盔甲和戰馬,戰鬥力下降。

沒錢買軍糧,更可怕,吃不飽肚子還打什麽仗。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範景文、李邦華一副苦瓜臉,為想不出辦法幫皇帝解憂而自責不已。

李自成、宋獻策也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大家把所有家底掏出來,算一算,銀子只夠維持七天用度,軍糧勉強能吃半個月。

如此缺銀子,沒打仗先輸了一半。

況且,将要面對的是,多爾衮戰鬥力極強的數十萬八旗大軍。

對此,崇祯平靜的道:“諸位愛卿,先去辦事吧。”

諸臣離開後。

張嫣從內間款款走出,紅唇輕啓。

“陛下,平西伯吳三桂妾室陳圓圓求見,說有潑天大事密奏,見嗎?”

陳圓圓?

著名的秦淮八豔之一。

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中的紅顏。

從後來吳三桂極其陰狠自私的作為來看,說他是為一個女人放清軍入關,有些扯淡。

因文人寫文章流傳,陳圓圓的知名度,比豔後張嫣要高得多。

陳圓圓曾常常抛頭露面,以魅惑衆生為賺錢職業,張嫣則是深宮裏母儀天下的皇後,世間最高貴的女子,文人墨客想見也見不到,沒辦法書寫,也不敢書寫。

不過,後世從未聽說陳圓圓與大明皇族有過關聯。

她是吳三桂新納愛妾,怎地就跑到皇宮來了?

崇祯目光一動,道:“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