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随你們一道去安陽王府……

翌日一早, 暮遙醒來時燒已經退了,只因之前病的迷糊,故而醒後還覺得身子還有些虛浮無力。

“秋紅。”她弱弱喚了一聲。

秋紅在外頭聽見趕緊進了房中, 見暮遙醒來欣喜道:“小姐覺得怎麽樣了?秋紅這就去給小姐端碗粥過來。”

“且慢,你先去拿紙墨過來,我要寫封書信回侯府去。”暮遙想起那安陽王之子就來氣, 雖說她現在心性比之前平靜安寧了不少,但也斷沒有這樣白白被人欺負的道理。

“這……”秋紅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

“怎麽了?”暮遙見秋紅扭扭捏捏的樣子問道,“我知現在外頭有安陽王府的人守着,但一封信而已, 我自有法子可以送得出去。”

“不是送信的問題,”秋紅解釋道,“只是如今上京情況有變,南安王被貶, 侯府也受了牽連。”

南安王被貶?暮遙回想起答應一個月前, 她在大昭殿中抄寫經文時無意聽見有人低聲交談, 談話內容中就聽見有南安王的名號。

當時談話二人并不知她在殿中,暮遙屏住呼吸不敢出聲, 只是那交談聲音太小,她只隐約聽見只言片語, 談話內容中除了涉及南安王,還有皇後和淑妃, 但具體內容卻是沒聽清楚。

此處距離上京山高路遠, 又是在這樣一個破敗的寺廟中,怎會和那大名鼎鼎的南安王有何牽扯,他不是神通廣大得很嗎?暮遙當時并未多想,但今日聽到秋紅這麽一說, 心中便覺不妙。

如今又聽到侯府受牽連,暮遙原本虛弱的身子止不住輕晃了一下,可上京之事秋紅又怎麽知道?她稍定了定神疑惑道:“上京之事,你如何得知?”

秋紅正欲解釋,便聽見房門扣響的聲音,有人推門而入。

暮遙看見眼前之人,差點以為自己還燒着。

這是?暮語!

四下安靜,她凝神看了眼眼前之人,又聯想起剛才秋紅所言,似乎明白了過來,但還是難以置信地瞪圓了眼睛。

“姐姐。”暮語稚嫩而熟悉的聲音響起,暮遙才确定自己眼前所見不是幻覺。

暮遙回想起她離開上京那日,憤懑、不甘、委屈,各種情緒在心中百感交集。時至今日,她心中那股忿忿不平的怨氣雖已不在,但暮遙向來心氣高傲,此時要她對暮語笑臉相迎還是做不到。

“姐姐。”暮語走到她床邊,又喚了她一聲。

暮遙倔強的別過臉去。

“我聽秋紅說你病了,特意來看你的。”

暮遙仍不應聲,也不知是在生暮語的氣,還是生自己的氣。

“你看,我給你帶了什麽來?”暮語說着,從衣袖中拿出玉簪,塞到暮遙手中。玉簪顏色翠綠通透,花紋精致細膩,正是從前暮遙最喜歡的那支。

“這,這簪子怎會在這?”暮遙記得這簪子明明已抵給了那日喝茶的茶館了,後來她也悄悄差人回去贖過,但那茶館老板卻說簪子已拿去典當,不在手上。

簪子原是大夫人秦氏在暮遙十五歲時所贈的生辰之禮,故而暮遙特別喜歡。白白賠掉了簪子,暮遙當時還因此事而生了幾日的悶氣,卻沒想還有重回自己手中的一日。

“這可是我花了好大力氣從當鋪中幫姐姐贖回來的。”暮語一本正經道,心中暗道自己成婚之後果然變了很多,連說大話都臉不紅心不跳了。

暮遙聞言心中不免多了幾分觸動,臉色也有所緩和,拿着玉簪的手不由捏緊了些,只低頭輕聲道:“家中父親、母親可好?”

“我離開上京前特回了侯府探望,他們都好。”

“那你呢?你又是如何來到此處的?”

“此事說來話長。”

兩人正說着,又聽見屋外有人高聲喧嘩,在這寂靜的寺廟中顯得尤為突兀,暮遙一聽便猜到定又是那安陽王府派來的人,心中憤懑,前幾日也是這般吵得整個寺廟不得安生,正想派秋紅出去趕人,就聽那聲音戛然而止。

暮語聞聲跑到門口,打開房門,便看見兩個倒地的壯漢,還有站在一旁的張岳。

“這兩人已被我敲暈,”張岳拱手道,“驚擾王妃了。”

“無妨,他們活該,”暮語四下張望了一番,又問道,“王爺呢?”

“王爺和主持在禪房中敘話閑談,只命屬下在此處守着。”

王爺竟與青山寺主持相識?暮語并未多想,只關上房門,繼續坐回床邊和暮遙交談。

暮遙被安陽王府的人接連擾了幾日,全無辦法,眼下暮語不計前嫌地來寺廟探望她,還出手幫她,心中難免觸動。畢竟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暮遙來到青山寺中三個多月,第一次感受到來自親情的溫暖,不禁有些淚眼朦胧。

“你還沒說,你是如何來得此處的?”暮遙想起剛才秋紅稱南安王遭了貶黜,不免擔心暮語。

“我和王爺一道前來,午後便要離開此處,去安陽王府上拜訪”暮語略頓了頓繼續道,“姐姐可願和我一同前往?”

安陽王?暮遙近日一聽到安陽王三個字就頭大,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我知道姐姐不喜安陽王之子,但王爺同我說此行若是姐姐一同前往,可有所助益。”暮語繼續道。

“王爺還說青州暗流湧動,不宜久留,”暮語留意到暮遙的臉色,繼續說道,“姐姐不必勉強,若是想回上京,我便和王爺言明,讓他派人護送你回去,或者姐姐和我們一道南下,去雲州也可。”

暮語如今張口閉口都是王爺,暮遙便知他們二人感情甚好。

暮遙沉吟片刻後道:“不,我随你們一道去安陽王府。”

青州城,安陽王府中。

安陽王正在後花園中喂魚,聽聞下人來報,稱南安王登門拜訪,多少是有些難以置信的。

此盤棋局走到今日,雖說大致皆在他的籌謀之中,但南安王那般高傲冷漠之人真能委身來到安陽王府親自拜訪,他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安陽王乃先皇長子,當年立儲之時也曾得一些大臣鼎力相助,要不是那謝承允當年戰功赫赫且拼死輔佐當今聖上,如今的皇位在誰手中還尚未可知呢。

安陽王将手中的魚食全部投入池中,滿池的錦鯉争相游過來搶食。安陽王輕笑一聲,他在青州蟄伏數年,京中之人怕是早已忘了他這位當年也曾叱咤風雲的皇子。

便讓這一池魚都去争吧,誰能笑到最後才是贏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