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開業

晚上,沈青關好門窗,将一層的大燈開啓,用手機放着音樂,仔仔細細地擦拭着貨架。

她決定在明天正式地開業。

雖然此前從來沒有過經營一家便利店的經驗,但誰不是從零開始學的呢。

襁褓中的嬰兒,也沒有過做人的經驗,還不是要過一輩子的人生。

況且,開店哪像做人那樣難。

她已經制定了一份價目表,用簽字筆在紙板上詳細地列了各種商品的價格。倉庫裏的貨雖然不多,但也足夠售賣幾天的。

先看看顧客的需求量,再制定下一次的進貨計劃。

手上的抹布把貨架擦拭得光亮,只剩腳邊一個矮架子沒擦及,她蹲下身去清理。

視線落在地上,卻有一個小發現。

這鋪了不知多少年的木地板,竟然有兩個腳印大小的凹陷,正在貨櫃前。

想必是沈富國長年累月地站在這裏,才出現了這樣的凹痕。

沈青用手撫摸上地板的痕跡,似乎在感受那裏的溫度。

良久,她拿出手機,對準凹陷的地方拍攝照片。

這一夜,沈青睡得迷迷糊糊。

醒來的時候覺得自己做了夢,而且是很複雜的夢,卻怎麽也想不起來。

她其實挺享受做夢的過程的,從前寫小說時,很多靈感也來源于她的夢境。

Advertisement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句話:“夢境才是人類真正的活動形态,清醒時不過是在收集做夢素材”。她一直很喜歡這樣的語句,似真似假,充滿着浪漫的情懷。

與昨日差不多的洗漱和早餐之後,她清點了貨架上的貨物。

深呼吸,然後打開一樓的大門。

今日是陰天,山頂看不見日出,因而這時間上山的游客并不多。只有零零散散幾個過路的登山客,看見沈青擺出的貨物,也只是瞥了一眼罷了。

直到九、十點鐘,上山的人才多了起來。

從山腳到山頂的攀登很費時間,早上上山,也得下午才能登頂。

所以幾乎是整個上午,便利店都無人問津。

貨物雖然仍然擺在貨架上,可她倒沒怎麽失望。畢竟早上游客少,沒有顧客是正常事。倒是落得清閑,如同山腰的商鋪那樣擺出了自助售貨的牌子和收款二維碼後,她轉身進廚房洗菜去了。

早上約了李沐沐一起到山頂吃中飯。

算是請客慶祝便利店開張。

本以為上午是不會有顧客了,誰知道在洗菜的時候,兜裏的手機突然響起聲音:“支付寶到賬,四元。”

四元?

她愣了一下,然後發覺,是有人掃碼買了瓶礦泉水。

她急忙放下菜,出去看看自己的第一個顧客。趕到門口一看,卻不見任何人影。

那顧客大概已經走遠了。

開便利店歷史的第一筆交易,就這麽錯過了。

沈青嘆了口氣,也沒什麽辦法,只得繼續回去洗菜。

李沐沐來到二十三道時,沈青剛把幾碗菜燒好。

王安生要看店,人走不開,因而只她一個人過來。

“阿呀,青青,沒想到你還會燒菜呢。”她笑眯眯地誇獎沈青的手藝。

這幾碗菜确實比昨天的“烏漆麻黑大雜燴”好看不少,但其實,沈青自己也沒嘗過,不知菜品是不是徒有其表,只心虛道:“不怎麽會燒,就是半吊子水平。

于是兩人坐下一起吃飯。

沈青緊張兮兮地看着李沐沐品嘗,生怕她一口吐出來。看她吃得神色無異,終于緩了一口氣,自己也動筷子吃飯。

電飯煲是沈富國那時候就留下的,她已經清洗了數次,昨晚也煮過飯,因此放心。

不過這一頓燒完後,米便不足了,她邊吃邊想,還要再買點米上來。

李沐沐則關心:“青青,這裏棉被之類的缺不缺啊?晚上安山上頭冷的呢,可別凍着噢。”

“不缺的,昨天找了阿哥幫忙帶棉被上來了。”

“你找的誰啊?”

“一個姓孫的阿哥。是個老師傅了,跟他兒子都是挑山工,微信群裏聯系上的。”

“噢噢!老孫啊!他們一家人都不錯的。兩個阿哥你都見過了?”

沈青:“見過了,小孫阿哥昨天下午幫我擡的貨……對了,李姐,我想問問,安山的挑山工為什麽叫做‘阿哥’啊?有什麽說法嗎?”

“說法?”李姐一笑,“我是嫁進來的,本來也不曉得的。是以前王安生告訴我的,這挑山工們為了挑東西,個子被壓得長不高,基本都挺矮,因此大家都喊他們‘矮大哥’。‘矮’跟‘阿’聽起來差不多,叫着叫着就成‘阿大哥’了。大家叫習慣了之後,三個字又變成兩個字,就叫‘阿哥’了。”

“是這樣啊。”沈青心領神會,點點頭。

餐桌上,李沐沐又聊起安山的歷史,講述從前的條件有多糟糕:“我剛來的時候,這裏水電都還沒通呢。晚上我們只能點蠟燭,有時候外面刮風下雨,可吓人了。在屋裏聽着山風,感覺窗戶都能被吹得去。”

“我本來想着,在山上和王安生一起賺點錢就下山的,沒想到山上住着住着也就習慣了。07年裝了電線通了電,後來13年還是14年連手機信號也有了,條件才好起來的。”

“你爸爸上山的時候比我們都要早,他那時候肯定還要艱難,堅持了這麽多年,真了不得哉。”

這一點沈青非常贊同,她與有榮焉:“爸爸确實很厲害。”

“現在想來,真覺得不可思議。”李沐沐回憶,“安山上的人,就算條件再差,都這麽堅持下來了。還有阿哥們,他們比我們開店的更加辛苦。二道那邊他們住的地方,還沒有我們山頂的小屋子住得舒暢呢。一天上上下下要跑多少趟貨,賺的也就那麽點。”

“是啊。”

同情比自己更弱勢的群體,很能引起共鳴。兩人就阿哥的高貴品質讨論了許久,外頭游客越來越多,不能影響下午做生意,才匆忙吃完了飯。

半下午天最熱的時候,許多過路人結伴前來買水。

好在沈青有先見之明,昨夜便放了幾十瓶礦泉水進冰箱。顧客一進店,果然開口就問的是“有沒有冰水”。

能解暑的冰水冰飲料賣得很好,沈青自動忽略的早上的慘淡,将此時的生意興隆視為開張大吉。

她定價不高,算上成本和付給阿哥們的錢,基本上只剛剛回本罷了。

來山上開店其實本意不是為了賺錢,她也并不缺錢用。

趁着一段空閑的時間,她又聯系了百貨批發部的小宋,再進了不少的飲料和厚外套來。

李沐沐中午走的時候提醒她,來安山頂看日出的人不少,游客大多數想不到大夏天的山頂可以冷到個位數溫度,因此厚外套是很有銷量的。

她原本以為便利店只是賣賣食品,沒想到還要關注游客的冷熱。受教了,也覺得很有道理,便進一批貨來,同樣聯系了小孫師傅。

小孫師傅說,今天遲了,得明天送來,她欣然同意。

陰天天黑得早,反正可以讓小宋那邊明天再送貨到山腳下,就不讓阿哥在黑天黑燈瞎火地走山路了。

晚飯時候遲美怡發來的視頻聊天,吵着要看安山的落日。

沈青無奈:“前兩天倒都能看見落日,今天卻陰沉沉了一整天,外面看不見夕陽呢。”

遲美怡便問:“那前幾天的落日你總看了吧?站在山頂看落日,感覺咋樣?”

“呃…實話講,前天太陽下山的時候我剛剛到山頂,忙着收拾東西,沒看着落日。昨天傍晚呢,我進的第一批貨剛送到,我清點貨,也沒看着。”

“靠!等于你上山三天了,一場落日都還沒看過?”

“可以這麽說……”

“沈青!你知道嗎,你簡直暴殄天物!”視頻那邊,傳來了遲美怡的大喊聲,“安山山頂的落日诶!古今多少文化人為之作過詩,多少游客趨之若鹜,你居然為了瑣事,直接忽略了?”

“趨之若鹜是貶義詞啊美怡。”

“重點是這個嗎?重點是,你三天了,還沒看過一、場、落、日!對了,你不會連日出都沒看過吧沈青?”

“日出?”沈青疑惑,“你失憶了?我昨天跟你說我看了日出,你還管我要照片呢,現在問我有沒有看過日出?”

“噢,我這不是激動得糊塗了嘛。”

閨蜜倆又随便聊了幾句,遲美怡很是關心她山上的生活條件,沈青便開着視頻隔空帶她參觀了一下小樓上下。視頻拍到廚房,裏頭放着還未清洗的鍋碗。

“倒真有點生活的樣子了,山上點不了外賣,你天天吃自己燒的飯,估計命都可以長一點。”

“你不怕我做飯把自己毒死?”

“毒不死你的!你那鋼腸鐵胃我還不了解,過期幾個月的餅幹吃了都沒事呢。”

她提起上大學時候的糗事了。

那時沈青學業和寫書兩頭兼顧,忙得焦頭爛額,餓的時候去零食架子裏随便挖了包餅幹來吃,吃完把包裝殼扔在一邊。

遲美怡随手一撿,發現這餅幹早就過期了。

她要拉着沈青去醫院,沈青卻說還是觀察幾個小時再說。

結果觀察着觀察着,什麽事都沒有發生,她就像沒事人一樣。

提起往事,兩人都有說不盡的話,但也不知再談向哪裏。

“老板,我買罐泡面!”

門外有顧客喊她。

遲美怡:“那先這樣吧,不打擾你做生意,挂了。”

視頻通話挂斷。

沈青來到門口,問顧客道:“要什麽味道的?”

“番茄牛肉面。”顧客指了指紅色的泡面罐子,随後掃描付款碼付了錢。

沈青拿起他指的面:“好,我去給你泡上。”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有沒有人能看到這裏。快兩萬字了男主還沒出場,進度是有點嘛慢噢。

雖然是言情小說,但畢竟生活不全是愛情嘛。男主該出場的時候總會出場的,青青的日常生活也很重要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