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情況

趁着沈青愣神,李岩已抓起了大包裹的一塊布角,将它一翻,倒背在背上。

原本手裏的那根竹竿則被他放在一旁。

安山上的竹竿子是阿哥們專屬,有時阿哥們臨時歇腳,就會把竿子放在路邊。

窄窄的竿子,不會擋了游客的路,也不至于被人拿走,因為它除了扛貨之外毫無用場。

他已經背好了包裹,這時候再拒絕,則更加不好意思了。

沈青赧赧道:“那就麻煩你了。”

李岩看了她一眼,也不跟她客套,只問:“走嗎?”

問一句,萬一這兩姑娘爬山爬得走不動了,要休息一會兒。

沈青不想多耽誤他:“走了。”

她拉着遲美怡往山上頭走。

李岩走在前面,兩人跟在他身後,看着他穩健的步伐和高大的身軀。

“诶!”遲美怡拉了拉沈青的袖子。

“嗯?”

“老實交代,你跟他什麽關系?”她盡量放低自己的聲音,湊在沈青耳邊問。

沈青就知道她會問,對她的好奇心習以為常:“剛才跟你說了,就是朋友。”

“開玩笑啊你!青青,我還不了解你,不是很熟的人,你會讓他幫這忙?說,是不是有情況啦?”

Advertisement

她笑得一臉暧昧,這話也顯得沈青情況不明。

“能有什麽情況?你心裏男女之間熟絡一點就是有情況了?遲美怡,你的思想怎麽這麽猥瑣?”

向來待人溫和的沈青也只有在她面前會咄咄逼人一些。

李岩專心地向上走,雖然聽見了後頭兩人在談論,但沒去仔細留意兩人講了什麽。

沈青此時內心其實尴尬萬分,她被遲美怡誤會倒是沒什麽所謂,反正早年間兩人也口嗨過不少男生。只是這些話萬一被前面的李岩聽見了,她這臉可不知道往哪邊放了。

怎麽想怎麽丢臉,他把她當朋友,她閨蜜卻以為他們兩個有情況。

也不知李岩到底聽到沒,萬一聽到了遲美怡的話,應該也聽到了她後面的辯解吧。

這麽想來,心裏也倒好過一點。

沒走多久,沈青很慚愧地發現,自己已經跟不上李岩了。

她知道李岩爬山快,但沒想到這麽快。

上一回他送她從醫務室回二十三道,是因為她正在生病,所以才特地放慢了腳步,以她的速度一起走的。

這一回他就沒照顧病人的顧慮了,只按自己的節奏穩穩地上山。

每一步,都像腳底有根,踩在臺階上,毫不晃動。

遲美怡也是一臉無奈,她比沈青更加辛苦。兩人的體質幾乎是“伯仲之間”,沈青已經累得跟不上了,她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

到了又一個陡坡處,兩人面面相觑。

終于,遲美怡開口問道:“呃,那個,阿哥,能不能走得稍微慢一些。”

李岩的腳步停了一會兒。

其實他剛才一路都已經放慢速度了。他雖然不是很體貼別人的人,但對沈青的體質一直持悲觀态度。

就按沈青生病時上山的龜速來說,他也沒想着她正常時候上山能有多矯健,因此自己已經比平時慢了不少了。

沒想到,他還是高估了她。

遲美怡說完,沈青也幫腔道:“我們有點跟不上了。”

可以叫李岩先走,她們在後頭慢慢上山,但她不好意思這麽說。

畢竟人家是來幫她的,她們倒叫他背着東西自己上了山,有幾分做甩手掌櫃的意思了。

李岩沒有說話,因為他不知道這種情況該說什麽。

他接着擡腿往山上走,只是這回速度更加慢了。

反正今天不忙,慢一些就慢一些吧。

等走到山頂時,遲美怡暫時放下了對沈青李岩兩人關系的好奇,也不管自己喘不上氣的呼吸,看見了觀景平臺,就一個勁地沖了過去。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安山啊!”

沈青真不知道她哪裏來的力氣。

不過這也是當然,世間多少人能擁有站在安山山頂的機會。古今文人墨客踏足過的地方,令多少游人心馳神往。

沒有人會拒絕安山的觀景平臺。站在那裏俯瞰山下的城市,眺望遠處的雲煙,是一種美的享受。

沈青搖了搖頭,抱起了李岩卸下的大包裹,笑着說:“謝謝你啊阿哥,我這閨蜜沒心沒肺的,第一次上安山,太激動了。”

這是在解釋遲美怡連“謝謝”也不說一聲就跑走了的原因。

李岩不會在意這些,他幫忙也不是為了幾聲“謝謝”。

沈青接着說:“真的太謝謝了,好幾次幫我哉,要不進來喝口水吧。”

李岩用汗巾擦了擦汗:“叫我名字就行。”

他覺得沈青叫他“阿哥”怪怪的。

每次送貨時,她都這麽叫他,他一直覺得不太對勁。雖然其他店主都這樣叫,但沈青的“阿哥”就是聽起來怪。

怎麽個怪法,他也說不上來。但他知道自己大概更想她叫自己“李岩”。

就像他更願意稱她為“沈青”而非“小沈”或“沈老板”一樣。

沈青又笑了:“好,李岩。”

的确,她跟他是挺熟了,能稱得上是朋友,在用對于挑山工的統一稱謂總顯得生分。

李岩并沒有進店喝水,但沈青堅持給了他一瓶飲料。

等他走後,遲美怡還在觀景平臺拍照。

沈青向她走了過去。

“喂!”

她的呼喊在山頂響起。

遲美怡放下手機轉過頭看她,遙相呼應:“咋了?”

“你上了山就不要我了是嗎?”

沈青戲谑道。她對于遲美怡明明說是來看她,結果一到山頂就只顧着看風景拍照而不去管她的這件事哭笑不得。

沒心沒肺四個字真是對遲美怡最好的闡釋,但她也不能否認遲美怡對她掏心掏肺的好。

“不要啦!”

遲美怡大聲回應。

周圍的游客不少,人聲嘈雜,但她們二人的幾句喊話卻響得無法掩蓋。

李岩正在下山的路上,并沒有走遠,也聽見了。

他微微一笑,接着下山。

等遲美怡終于拍照拍膩了,也到了晚飯時刻。

沈青讓她自己參觀一下這屋子上下,自己則去準備晚飯。

好在昨天進貨時讓人捎了菜上來,不然冰箱裏的存貨可不夠遲美怡吃的。

上桌時,兩閨蜜談起了山上的事。

“安山的挑山工多嗎?”

“不算多,現在大概有二十來個。”

“年輕一代估計都不會選擇當挑山工了吧?他們這職業真是辛苦。運一趟能賺多少錢啊?”

“得看運到哪裏。運到我這裏的話,一趟大概一百多。”

“一百多?一趟運多重?”

“他們收我九毛五一斤,運多重你自己算算就知道了。”

遲美怡在腦子裏盤算,吃驚道:“差不多一斤一塊錢,那一百多的運費就是說,一趟要運一百多斤?這也太重了吧!而且一百多斤只賺一百多?”

“你以為錢很好賺嗎?我們倆是運氣好,以前趕上了好賺錢的活。”沈青給她夾菜。

“唉,那他們真不容易啊。今天你看見那個幫我們的阿哥的上半身沒,曬得都分層了,只有肩上挑擔子的地方白一點。這一天到晚的,真是太辛苦了。”

聽她的話,沈青腦海裏就冒出來李岩的形象。

黑黑的,高高的,壯壯的。

脖子邊搭着一塊大汗巾,身上不少的汗。

在她的印象中,他确實是一個很辛苦的人。接單子很多,送貨很快,有時還會接晚上的單子,但從來都能讓人放心。

遇到事時,也蠻有責任感,會把手頭的活都交代好,不會耽誤別人。

她贊同道:“确實很辛苦啊,但安山需要他們。他們的辛苦是無可代替的。”

“這種純靠人工的運貨方式,真不像當代社會,完全跟一千年前沒區別嘛。”

“區別還是有的,一千年前進貨訂單靠飛鴿傳書,現在靠微信了。你別小瞧了挑山工們,他們人人都會用微信呢。”

沈青說這話時,語氣裏帶着她自己都沒察覺的自豪。

原本不是所有人都會的,明明還有李岩這麽個漏網之魚。是她教會他的。之前,他連視頻電話都會發了。她略有成就感。

遲美怡笑了:“用微信也改變不了他們原始勞動的本質啊。”

沈青則嘆了口氣:“是安山需要他們。”

後來,她們又聊了許多。

上山前,遲美怡還想着要來山上好好勸一勸沈青,叫她下山去。

但在飯桌山,看着講起安山就神采飛揚的她,遲美怡決定放棄。

畢竟山上的條件的确沒她想象的那麽差,沈青又過得真心快樂,那麽留在這裏也不是一個差勁的選擇。

當初沈青因為無謂的抄襲風波而口碑破裂時,才沒有這樣燦爛的笑容呢。

她真的改變了很多,連氣質都多了幾分沉穩。

大概是安山人特有的氣質吧。

她決定擱置手頭為她争取到的工作機會,安心地跟她吃完這頓飯,出門看看久仰大名的日落,再擠在樓上的卧室裏好好地睡上一覺,明天一早起來看日出。

不要再給沈青徒增壓力了,她怎樣快樂就怎樣來吧。

不過,沈青對于遲美怡的想法轉變也不是一無所知。她知道遲美怡上山的初衷,對于她後來的一概不提也很詫異。

但既然兩人都不想提下山的事,就讓這件事過去吧。

作者有話要說:

小胖決賽打球打輸了,好遺憾……心情不算太好,寫文有些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