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采訪
紀錄片攝制組的腳程比沈青想象中還要慢,他們一路走走停停,不停地拍攝、采訪,到了山頂時,沈青的店門都已經關了。
這個團隊是專業拍外景的,自然有露營的準備。他們在觀景平臺上打了露營帳篷,好好地休息,為第二天的拍攝養精蓄銳。
沈青這一晚睡得也早。
枇杷性涼,她貪它鮮甜,吃得太多了,腹痛。
大概人腹痛的下意識反應就是多喝熱水早點睡覺,沈青不能免俗,喝了一大杯溫熱的水後早早地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一覺醒來,肚子也不痛了。
開店門之後,就看見觀景平臺上一個團隊在舉着攝像機拍攝,還看見他們随機采訪了一些來看日出的游客。
沈青出門遠遠地看了眼東邊,覺得今日日出确實不錯,萬裏無雲的天氣極目遠眺是一件享受的事。攝制組估計也看過天氣預報,才挑了這樣好的日子上山來。
一個胸前挂着工作牌的攝制人員看見沈青店門開了,帶着帶着兩三個人朝她走來。
沈青心中感嘆:看起來倒真是專業團隊。
對方依次亮出工作證件,說明來意,很客氣地詢問她能不能接受采訪。
沈青表示可以,但希望他們能等自己一下。
她說自己要去打扮一下,他們當然同意。
工作人員笑稱:“小姐姐,你已經這麽好看了,還用打扮吶?”
沈青也笑笑,轉身進店去了。
一個小姑娘,也是工作人員,則對同事說:“哥,你有沒有覺得這個小姐姐怪面熟的?”
Advertisement
“凡是美女你都覺得面熟。”同事打笑她道。
沈青上樓花了一點點時間,化了個人怒鬼怨的妝,又從一整箱口罩裏頭拆出一個,戴在臉上。
等她再次出現在攝制組面前時,幾個工作人員面面相觑。
“小姐姐,我們覺得,你可能還是不化妝來得好看。”
她的妝,實在是太誇張了。
深藍的眼影,一大片的眼線,被粉底遮去大半的眉毛,和亮成LED的高光。把她臉上的那份自然美感遮蓋地一點不剩。
若是遲美怡在此,估計都認不出這是她。
“哦呵呵,是嗎?我覺得挺好看的!”她連聲音都變了。
“啊,救命,好造作!”每一個在場的攝制組成員內心都在吶喊。
除了剛才那個覺得沈青面熟的小姑娘。她只想着:“我就喜歡這種長得好看,腦子又有點毛病的美女!想和美女貼貼!我該怎麽要到她的聯系方式!!”
沈青不怎麽在乎他們心裏想了什麽,只問:“那你們還采訪嗎?”
小姑娘瘋狂點頭:“采訪的,小姐姐,謝謝您的配合哈。請問您貴姓?”
沈青愣了一下,說道:“我…姓李。”
“好的,李女士。”小姑娘展露出一個頗為職業的微笑。
然後她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這檔節目的定位和播出時間,并自豪道:“我們節目也算是全國最知名的大型旅游欄目,您到時候可以關注一下。”
“這樣嗎?我太榮幸了!”沈青的聲音仿佛被夾住一般尖尖細細,她自己都要受不了了。
如果她僞裝成這樣還會被人認出來,那就随他們認出來吧。她真的已經盡力了。
于是拍攝開始。
小姑娘是記者的身份,她假裝和沈青偶遇,再和沈青攀談起來。
“李女士,您當初是怎麽想到要到山上來開這家店的呢?”
沈青嗲裏嗲氣地說:“這家店原本是我父親開的,他去世之後,我覺得山頂不能沒人經營店鋪,不然會給游客帶來不便,就來這裏開店了。”
“哇,李女士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呢!那您在這裏開店生意好嗎?”
沈青指了指店裏滿當當的貨架介紹道:“生意不要太好哦!我們安山本來就是旅游勝地,再加上景區管理得井井有條,這裏開家店,生意能不好嗎?你說是吧?”
“您平常一個人生活嗎?”
“平常是一個人,但我丈夫經常上山來幫忙的。”
沈青一切都往不像自己的方向說。這樣總不會有人真的認出她來了吧。
“您看起來挺年輕的,已經有丈夫了呀?”
沈青假裝腼腆地一笑:“安山認識的嘛!歸功于景區管理部門管理得有秩序,我們這種開店的人才有認識對象的機會。”
她忠實地貫徹前幾天景區給她打電話的人提出的建議:多誇誇管理部門。
舉手之勞罷了,誇他們幾句也不算溢美之詞。
接着,小姑娘又問:“您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多少啊?”
沈青輕輕地“嘶”了一聲,撓了撓頭道:“我上山也還沒有一年。不過,每個月都能賺個萬把塊錢,旺季的時候賺得更多呢。我生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明明自己幾乎不記賬,但她接着胡扯的本領還是蠻強:“再加上我丈夫的收入,我們也算小康家庭了。現在的政策真好,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感謝政·府,感謝國·家,讓我們都過上了好日子。”
扛着攝像機的攝影師面露微笑地看着沈青。
他心裏想,原來還有這麽無師自通的人。或者是真心實意地感謝吧。他也不知道這美女怎麽回事。
她全身上下都散發着詭異感。
上鏡的記者小姑娘當然不能在工作中神思遠游,她保持專注,微笑着附和道:“聽起來您對于現在的生活挺滿意的。”
“滿意,太滿意了。我們安山山清水秀,生活在這裏,不愁吃不愁穿,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等攝制組走了,沈青才卸下了妝。
她心想,幸好家裏沒有電視機,不然哪天她看到了這檔節目的播出,恐怕要被自己尴尬死。
但願沒有熟人看見。就算看見了,也千萬別認出來她。
好在跟她熟悉到能知道山頂女店主就是她沈青的人,也不算多。這寥寥幾人,又都是她能信任的。
朋友在精不在多嘛。
就連剛才采訪完之後,那小姑娘要加她微信,都被她婉拒了。
誰會願意回顧自己的尴尬史呢。
但誰都沒想到,這檔節目的節目組,效率會有如此之高。
才過去半個月不到,節目就已經在電視臺播出了。
“安山一家人”微信群被節目播出的消息轟炸,很多人都在群裏問“幾點播?”“哪個臺播?”。有人好心地做了科普,家裏有電視的人就掐着點在電視機前面等着看。
因為是安山特攝,長長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都是安山相關的內容。
有安山特色的肉餅,有安山民居風情,有安山景色,有安山游客采訪,也采訪了一個沈青不太面熟的挑山工。
不過安山畢竟有陡坡,走到第八道飛石嶺時,記者面紅耳赤氣喘籲籲,鏡頭也略有晃動。
沈青的鏡頭在節目後半段。
李岩看到了微信群裏的消息,剛送完一單貨,挑着竿子就往家裏走。
這檔節目的事,沈青前幾天跟他提過。她也告訴過他,自己不好意思上鏡,會打扮地誇張一點。
他想看看電視裏播出的沈青,于是從節目前的廣告開始,一動不動地坐在藤椅上等着看她。
黑子也精神飽滿,坐在他腳邊,看着電視。
它大概知道電視拍的是它生活的地方,難得地沒有呼呼大睡。
看了許久,總算看到記者爬到了山頂,搭起了帳篷,過了一夜。
本以為接下來就會放到沈青,但節目毫無防備地就中斷了。
進了一大段廣告。
李岩并不關心哪家奶粉銷量最好,也不關心拼得多是否真的省得多。他從燒水壺裏倒出一杯早就冷了的水,大口地喝着。
餘光從杯子上面瞄到節目已經開始。
他連忙放下杯子。
鏡頭先拍了安山的日出,再跟随者記者來到了一家便利店門口。
記者偶遇了便利店老板。
李岩看到電視裏那個陌生的面孔,震驚了好一會兒,才從那雙眼睛裏确定這姑娘就是沈青。
搭配着沈青人像邊的介紹條——“李女士,安山第二十三道便利店店主”,李岩終于明白沈青為什麽要提前和他打聲招呼了。
如果不是沈青告訴過他,他估計一時半刻還接受不了她這樣的形象。
臉變了,聲音變了,連姓都變了。
莫名其妙地,看到沈青叫做“李女士”,他心裏有些異樣。
黑子認人沒李岩厲害,它看不出來電視裏這個人就是上次上家裏來的沈青,只是感受到身邊主人突然變化了的氣息,覺得異常迷惑。
尤其是電視裏,沈青說道“我的丈夫經常上山幫忙”的時候,李岩的心簡直要跳出來。
他跟沈青認識也快一年了,從不知道她有什麽丈夫!
幸好是熟人,不然真要被她煞有介事的說辭給騙去。
還說什麽“有認識對象的機會”,聽起來像真的一樣。李岩心中納悶,她怎麽能把沒有的事說得這樣頭頭是道。
但無論如何,這些小迷惑很快就在他心裏消失了。
他接下來專注地欣賞着沈青極致的假面。
其實從他挑選的大紅大紫的床單就能看出來,他的審美其實挺俗氣的。
往往越花哨的,越色彩斑斓的,他越會覺得好看。
只不過是之前見慣了沈青素面朝天的樣子,一時看到她妖冶的臉,覺得很不習慣。
但盯着看,看久了,又覺得還挺順眼。
眼影的藍色還在閃閃發光,鼻梁被塑形筆畫得高挺萬分,戴着的口罩又襯托出她眼睛的明亮有神。
再仔細看,确實挺好看的。只是不像沈青。
“嗯,不像她。”他心想,“雖然好看,但不像她,所以還是她本人好看。”
他拿出手機,想給沈青發條消息。
發什麽,沒想好。
只不過是看了這節目,就想到她了。
但想了一會兒,也沒想好怎麽發,随後就把手機又收起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情戲的進展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