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綠蛇傳

此時此刻, 四下都跪滿了人。

衆人雖口口聲聲說着請燕閑等人為他們“重奪淨土”,但言下之意明顯得很,就是讓燕閑他們砍了這條巨蟒。

那老漢剛爬上山的時候,燕閑就注意到了, 因為想看看他到底要做什麽, 燕閑便沒有聲張。

結果也不出她所料, 老漢開口的時機不早不晚,偏偏是燕閑提到被陣法護住的院子,而巨蟒想要說什麽之時。

這一叩首一請求, 就恰巧打斷了燕閑了解前情往事,要說不是有意為之, 那未免過于巧合。

倒是老漢能帶動這麽多的民衆,稍微有些出乎燕閑的預料。

老漢額頭深埋于地, 說出的話近乎血淚控訴。

“自此條巨蟒盤桓萬安山以來, 作孽繁多。喪于它口的獵戶、農戶不知凡幾……”他的聲音又苦又澀, 鼻音濃重夾雜着淚意,“萬安村家家戶戶皆有亡人, 老老少少皆舉白幡, 迫不得已搬離了這個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山腳下的山民們深深俯首。

老漢苦聲道:“萬安城本是商路通達, 行人如織之地,自這條巨蟒盤桓于此,過路商旅紛紛繞行。本是靠山吃山之地, 如今山吃不成, 其他生路也斷了, 萬安城多少戶人沒了生計,還要日夜擔憂,此條巨蟒會不會有朝一日進犯侵城, 人人惶恐,驚懼不安。”

老漢歇了口氣,再次叩首。

“到此地步,我等與這巨蟒已是不死不休。只恨我等實力不濟,奈何不得它。所幸有仙君們至此,老朽厚顏,求仙君為我等斬妖除魔,還萬安山世世代代一片淨土!”

“請仙君為我等斬妖除魔,還萬安山世世代代一片淨土!”

一句話從萬千人口中吶喊而出,便振聾發聩,自帶了些民心所向的意味。

山間除了山風呼嘯和蛇群反抗的嘶嘶聲,再無它響,萬衆俯首的乞求模樣莊重得讓修士們都有些動容。

執法隊的中階修士們經歷的比較多,尚還可以端得住,剩下的低階修士連同燕閑隊伍中的幾人,都有些心神浮動。

Advertisement

有的人雙眼光彩熠熠,面上都浮起了紅暈。

就如同為官之人都有着匡扶社稷的理想,武林人士都有着鋤強扶弱的志願,修仙之人一樣。大多數修士能想到的最酷炫的事,除了飛升就是斬妖除魔,受萬衆敬仰。

若是還能因此得凡塵一縷香火供奉,那便可以吹上許久。

更別說,若是運氣好些,還能得到因果回報。若是再好上一些,得到金光回饋的也是有先例的。

不管是從良心出發,還是從虛榮心亦或利益角度出發,面前的場景都足夠修士們精神一振,浮想聯翩了。

但鐵石心腸如燕閑,就是不愛走尋常路。

她不僅對萬衆敬仰毫無興趣,甚至還頗為抵觸。

要說燕閑最讨厭什麽,那無疑就是別人逼她做某事。

尤其那件事情燕閑并不想做的時候,逼迫得越深,她的杠精本能反彈得越強。

燕閑尚還弱小之時便不信天不信地,不信神佛不信豪強,一切問心,只信自己。

待她強大之時,不僅自己從不信仰自身以外的他物,也婉拒任何人信仰她,将一切希望寄托于她。

他人信仰這種東西對燕閑來說,只是束縛。

捆綁着強者向弱者妥協,也讓弱者心安理得的接受自己的無能。

燕閑敬謝不敏。

面前這般人多勢衆的跪求本就是她最讨厭的,再加上老漢刻意打斷巨蟒的話,其中可能另有隐情,燕閑更不可能如他們的願,就此斬殺巨蟒。

燕閑直接無視了老漢等一衆人,轉身面向巨蟒:“你繼續說。”

聽到燕閑的話,老漢等人驚訝擡首,目光中滿是不可思議。見燕閑當真視他們如無物,一點都不準備出手的模樣,這些眼神又逐漸染上了憤恨和哀戚。

靈霄撐着下巴,盤坐在星隕天扇上,飛得不高不低,位置正合适看戲,見狀就嗤嗤笑了起來。

“老丈,你這套她可不吃……要不我給你支個招?”

靈霄饒有興致道:“你家那小姑娘怪可愛的,這位燕真人最愛美人溫言軟語了,派你家小姑娘來,說不定能有轉機哦。”

此話一出當即震到了一幫人,餘隊長的那隊執法堂修士并沒有去過老漢的家,也不知道燕閑這隊人關于那女裝小少年的讨論,自然聽不出靈霄的話裏有話。

他們聽了靈霄的話,只一下子聯想到剛剛回來時見到的場景,面色就一個個都變得尤為精彩紛呈。

琪師妹也不知想到了什麽,悄悄紅了臉,側過身去躲開了衆人的視線。

這樣一來,更是給靈霄的話添上了幾分可信度和遐想度。

老漢被驚得張口結舌,一時不知該回些什麽。

“這、這這這不行,”老漢連連搖頭,面色難看,“此事與小女無關……小女年紀尚小……小女做不得這事……小女姿色一般……”

聽着很是語無倫次。

山腳下跪着的山民們面面相觑,神色惶惶。

燕閑白了一眼毀她名譽的靈霄,換來靈霄的嘻嘻一咧嘴。

唉,也不知道她身邊到底是什麽魔力。

好像跟她混久了要麽就變得沒臉沒皮,像靈霄,要麽就變成琪師妹,總是很嬌羞的模樣。

燕閑摸不着頭腦,索性也不去管了,還是看向巨蟒,問道:“你還不說嗎?再不說可不一定有機會了。”

阿鱗吐着紅信,嘶嘶作響同巨蟒交流翻譯,這幅場景讓老漢投向燕閑的目光都帶上了懷疑。

巨蟒經過百姓剛剛那一通鬧,理智反而回歸了很多。它豎瞳中的血色稍散,看向被陣法護住的院子時,目光懷念。

“院子裏那書生有恩于我,是我一生難忘的人……也是我虧欠良多的人。”

巨蟒不再掙紮,尾巴尖伏在了地上:“你願意聽,我便講吧……”

巨蟒講了很長很長一個故事。

故事裏有一個書生和一條小蛇。

書生是個窮書生,母親短壽,父親離家後再未歸來。好在家中還有些餘款,省吃儉用一些,也夠他上好幾年學。

書生除了讀書別的也都不會,只能一頭往書裏紮,盼着能靠讀書走出條路來。

小蛇是條弱雞蛇,渾身碧翠,再普通不過的無毒翠青蛇。平日裏吃些蚯蚓昆蟲,還得避着人走,生怕被獵戶或哪家孩子捉了回去烤蛇吃。

一日,書生在山間撿些柴火,頭頂的樹杈突然斷了,跟着樹枝一同掉下來的還有一條碧綠小蛇。

小蛇趴得好好的,突然摔下來就很懵,仰着腦袋看書生的目光都帶着茫然。

這種茫然懵懂莫名就觸動了書生,書生伸出了手,小蛇鬼使神差纏了上去。

從此一人一蛇相依為命。

再後來,小蛇開了靈智,體型也像吹了氣球一樣膨脹起來,本來能纏在書生臂上的大小,變成了纏在書生身上,又變成了盤在屋內梁上,最後只能窩在院內草叢裏。

而書生讀了好些年的書,還是平平常常的書生。既沒有名滿天下,也沒有一鳴驚人,只在鄉野小城的書塾裏名列前茅,有幸得了入京求學的機會。

書生要離開小城去盛京,而小蛇也成長為了大蟒,再不方便跟着書生四處行走。

便是再不舍,書生還是将小蛇放回了初遇的那片山林,一人一蛇依依惜別,約好來日再見。

書生繼續求學,開了靈智的小蛇回歸山林後也是如魚得水,不過幾年便膨脹成了巨蟒,自然而然的成了山間霸王,稍露身影便能吓得獵戶們四下奔逃。

山林裏動物們很是崇拜小蛇,小蛇卻是有些遺憾,畢竟它可喜歡人類了,如今卻是再親近不得。

巨蟒雖吓人,也并沒有發生什麽不好的事情。事态急轉直下是在一獵戶于山中失蹤後。

那日,小蛇聽說了王家的獵戶進了山,一連好幾日都沒有再出現。它便想着在山裏找找,果不其然在山崖下找到了失足跌落的獵戶。

可找到歸找到,小蛇又沒手又沒腳,也不會醫術,救不得人。

它嘗試着去山林外找人,但碰到的人看到它便尖叫着逃走,更有甚者還會用刀箭戳它。

沒辦法它只能想辦法将那獵戶搬出山林。

小蛇能想到的搬運人的方法也就那麽一種,把人纏起來,然後一點點蠕動着搬運。

對于已經成長為巨蟒的小蛇,獵戶的體型不過是稍大些的花生,搬運的過程好比壯漢繡花,屏息凝神,小心翼翼,遠比提個十七八桶水還累。

然而獵戶還是沒撐住,沒等到小蛇帶他離開山林,他就已經死了。留給小蛇和村內山民的就是一具有着巨蟒纏繞碾壓痕跡的屍體。

從那之後,小蛇和山民的戰争就打響了。

山民要護衛他們的家園,一波波的獵戶進山試圖砍殺巨蟒。

小蛇能忍讓他們一次兩次三次,卻忍不了永久。

反擊開始,造成了傷亡,後面便像滾雪球一樣剎不住了。

獵戶不行,官兵上,官兵不行再往上報,一級一級驚動了中央。與此同時,山林周邊,民怨叢生,流言四起,消息越傳越廣,最後連在盛京讀書的書生都聽到了。

彼時的書生學業順利,沒什麽太大成就,但好歹也算是中庸。他有幸得同窗介紹,與一書香女子情投意合,正是談婚論嫁之時。

聽聞家鄉巨蟒作怪,他就想到了被自己放歸山林的那條小蛇,如此一來,心中惴惴不安,焦慮非常。

在聽說朝廷要選派奇能異士前去征伐巨蟒後,他更是放不下心,告別了京中親友,連夜趕回了家鄉。

在熟悉的山林裏,書生和小蛇成功會了面。雖然小蛇變成了巨蟒,書生輕撫它腦袋的手還是一樣溫柔。

書生勸小蛇,換個山林隐居起來,小蛇也沒什麽不願意,畢竟它留在這裏只是為了等書生回來。

本來事情就此可以落幕,但書生和小蛇的會面被山民們看到了。

書生一家在山民中本就格格不入,聯想到書生曾經帶着條小蛇同進同進,便有人向朝廷舉報,說是書生善使巫術,山中巨蟒就是由他驅使飼養。

再然後,便是一場悲劇。

書生祖上确有善巫之人,再加上巨蟒之事已經使得本地官員壓力重重,為了早日完結此事,官員捉拿書生下獄後便是嚴刑拷打,要他說出巨蟒的由來,巨蟒的弱點,驅使的方法。

書生說不出什麽,他也什麽都沒說,換來的就是更加嚴厲的拷問。

就他那個小身板哪經得起輪番的拷問,待小蛇聽到消息時,已是書生出殡之日。

至此,小蛇便再也不是小蛇了,它是一條與山民不死不休的巨蟒。

“若我能再強一點就好了,我拼命修煉終究還是沒能來得及……若是你們能來得再晚一些,讓我報了這些仇,我便是死也無憾了。”

巨蟒的語氣中滿是自嘲,它想了想又道:“仙君,我已是難逃一死,待我死後,這一身皮肉骨血你随意使用,只求你看在我們是同類的份上,将我的七寸鱗埋在這院中,也算是我同他一道了……若仙君還有閑情雅致,替書生報仇也算是功德一件。”

“不不不,我可不替你那書生報仇,”聽完了一出完整話本的燕閑頗為滿足,這會兒也格外大方,“你若能有冤抱冤有仇報仇,不殃及無辜,我們退回去晚點再來,也不是不行。”

她這話說出來,沒能在“嘶嘶”聲一片的蛇言蛇語裏聽明白前情往事的修士們,很是摸不着頭腦。

但山民們本就知道來龍去脈,燕閑說出來的雖只有只言片語,也足夠他們猜到她意下如何。

“仙君!不可聽信那妖物一面之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