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稀疏平常

一月初三,醜時,谷村,

耳畔凄慘的叫聲,透露着無可奈何的悲傷,驚醒了睡夢中的韓易。

他拿出衣袖中的火折子,走到桌子旁邊點上了蠟燭。

韓易輕輕的走到呓語的趙茹身邊,心疼的看着她慘白的臉,第一次與她相見,她就是噩夢萦繞,如今也沒有半點好轉。

韓易拿出袖子中繡着荷花的手帕,輕輕的擦拭着趙茹額頭的冷汗,卻被她伸出的手牽制住。

韓易怕驚擾趙茹,紋絲不動任由她握着,另一只手輕輕的拍打趙茹的後背,像照顧小孩子一樣。

韓易知道趙茹做了噩夢,卻不想叫醒她,因為現實比夢境更可怕。

夢裏的一切都是假象,就算有些可怕的回憶,也都是過往。

說不定,等她再入夢時,能看見繁花似錦。

手裏的溫度讓趙茹有了安全感,她緊鎖的眉毛慢慢的舒展開。

床上的姑娘慢慢的入了夢,床邊的公子卻動彈不得,生怕擾了姑娘遲來的美夢。

墨衣公子半跪于塌前,目光灼灼的望着身邊人,嘴角不減的笑意,可抵漫漫長夜的嚴寒與寂寥。

第二天,

趙茹醒的時候,房間只剩她一人,地上的被褥整齊的擺放在了櫃子裏。

趙茹洗漱後,走到窗邊,透過方方正正的一角,看見一個少年半蹲于籠子前,拿着手中的胡蘿蔔,逗着籠子中的兔子。

微風悄然卷起墨色衣衫,為這平常的畫面添了一些詩意,少年好像感受到了窗邊的目光,扭頭對上一雙美眸,二人揚唇大笑,好比春日的暖陽。

趙茹只知道神龍大俠武功高強,只喜歡他俊郎的外表,卻從來沒有仔細的了解他。

也不過是個稚氣未脫的少年,拿起冰冷的刀劍,踏上了鋪滿荊棘的道路,争出一個俠義大道。

不知從何而來的歸屬感,讓趙茹很依賴這個弱冠之年的男子。

趙茹揚着笑意伴着暖陽走到韓易身旁,拿起地上的胡蘿蔔,逗着籠子裏的小兔子。

毛茸茸的小家夥也不怕人,看見美味在嘴邊,左右搖頭替換着吃,逗得院子裏的三個人哈哈大笑。

溫馨美好的畫面,像極了和睦的一家人,沒有半點算計。

趙茹深知現在回京城會亂了某人的計劃,倒不如,她撇了一眼韓易,他的眼眸中充滿了欣喜。

韓婆婆看着這對金童玉女相視一笑,感慨着她真是個大功臣。

也不知昨夜發生了什麽,短短一夜就加深了兩個人的感情,說不定明年能添個小娃娃,真是熱鬧,要給小娃娃取什麽名字?

“婆婆,快來吃飯了。”

韓易和趙茹一起将廚房裏的飯菜,整齊的擺在桌子上,四菜一湯都是一品閣的招牌菜,也不知道廚子是在讨誰的歡心。

韓婆婆接過趙茹遞過的筷子,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個兒媳婦還算誠心,本想扮演刁蠻婆婆為難趙茹。

看這姑娘一直帶着笑意,咽下了所有的惡言惡語。

“小茹,日後可有打算?”

還未等趙茹回答,韓婆婆又補充一句。

“谷村景色優美,鄰居和睦,适合生活,可以遠離俗世的勾心鬥角。”

韓婆婆觀察着趙茹的神情,“小茹覺得如何?”

趙茹朱唇微啓還未張口,又被婆婆搶了話。

“算了算了,韓易這臭小子留不住人,我再勸說都沒有用,吃飯吧!”

趙茹覺得婆婆很有趣,如果韓易能有婆婆的半成口才,早就娶妻生子了,根本不用讓她操心。

剛安靜一瞬,又聽見韓婆婆對趙茹發起問卷調查,家居何地,有何人,家中可有未嫁的姊妹……

這頓飯大約吃了一個時辰,韓易已經刷好碗,端着湯藥坐回了石凳,依舊聽見韓婆婆興致勃勃的問着趙茹。

韓婆婆大方的拿出全部蜜餞,讓趙茹去除嘴裏的苦味,韓婆婆拉起趙茹的手,想給她講一些有趣的故事。

“啊,我突然想起來還有衣服沒有洗,趙姑娘跟我一起去河邊洗衣服吧,出去走走有利于身體恢複。”

韓婆婆看着韓易對趙茹擠眉弄眼,她握緊拳頭,站了起來。

“趙姑娘,我們走吧,河邊有很多好玩的。”

懷抱着裝滿被褥與衣服木盆的少年,與拿着蜜餞一蹦一跳的少女,有說有笑的走在林蔭小道。

樹上成雙對的鳥兒,歡快的唱着歌,愛當然要表達出來,一直藏着掖着,兩個相愛的人如何相伴到老。

不言明的愛,如果遇到分岔路口,就會分道揚镳,無終無果。

不知不覺,一高一低的兩人來到了小溪邊,泥土摻着青草的清香勝過龍涎香。

潺潺流水動人心弦,比宮中素然無味的曲調,悅耳一百倍。

趙茹盤着腿坐在韓易身邊,順手拿走浸泡在盆裏的衣服,撸起袖子,揉搓着血漬深的地方。

趙茹整日無所事事,被韓易和韓婆婆照顧,覺得很愧疚。

如果不幹點活,豈不是成了忘恩負義之人。

雖是春日暖陽,溪水沒有冬天凜冽,但是如果洗一個時辰的衣服,手一定會凍傷。

趙茹原本以為男子不擅長洗衣做飯,沒想到韓易是個特例,以他孤傲不喜與人打交道的性格,以及什麽都會的能力,完全可以自力更生。

尋一處幽靜之地,行心中所想,活的逍遙自在。

如果她和他選擇一樣的路,不知道會不會成為藍顏知己,罷了,世間有幾人真的懂對方,不必奢求。

浣洗過衣服,兩個人慢悠悠的走向韓婆婆家。

韓易沒有問趙茹的計劃,深知去靈山寺兇多吉少,那群人不會輕易放棄這次機會,韓易不放心趙茹一個人回京。

最好的方法就是,解了趙茹體內的毒,再送她回京城,少了一份隐患,他也多了心安。

走到半路,韓易聽見身後一聲懊悔的憂嘆,回頭看見趙茹慌亂的摸着頭發,在地上尋找丢失的發簪。

放眼望去路上只有幾只小麻雀,發簪應該是落在小溪旁邊了。

“韓易你先回去,我去小溪邊找一下。”

看見韓易擔憂的神色,猜到他将要說的話。

“放心,我不會有事,你先回去,如果我一炷香後還沒有回家,你再來尋我。”

韓易點頭同意,小姑娘有時會有難以啓齒的心事,也許她需要獨處的時間,一路上經歷了那麽危險的事,需要緩沖。

此地距離家裏不遠,如果有需要他一定能及時趕到,洗衣服的時候,沒有察覺附近有危險,沒有埋伏的隐患。

無頭無源的溪水不停歇的流動着,水面上倒映着兩個身影。

紫衣女子望着遠方的山巒,芊芊細手把玩着一個銀色帶梅花圖案的發簪,認真的聽着黑衣女子的話。

紫衣女子緊蹙的眉頭有些舒展,神情嚴肅的向黑衣女子交代了幾句。

黑衣女子點頭離開,她的身影像煙霧一樣,極快的消失在寂靜的林子。

趙茹彎下腰将發簪放入清澈的水裏,水面因發簪的攪動而發起漣漪,洗淨銀簪上沾染的泥土……

連風都忽略了遠方駐守的少年,他靜的像一塊石頭,目光緊緊的盯着紫色的身影。

只要不是害她的人就行,誰沒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何況她是九公主,多一些暗衛保護很正常。

趙茹蹦蹦跳跳的戴上銀簪回到了婆婆家,剛好看見婆婆在給韓易受傷的胳膊上藥。

韓易快速的用繃帶纏好受傷的肩膀,他一直偷偷的在藥房上藥,害怕趙茹看見感到愧疚,卻又自相矛盾,也想讓趙茹知道,他對她的好。

又害怕這一切是他的自作多情,怕她看見後也無動于衷。

因為趙茹不在,韓婆婆說想看看他的傷口恢複的如何。

韓易看見韓婆婆擔憂的模樣,就答應了。

被趙茹發現後,韓易像一個犯錯的孩子,想要她的關心,卻又害怕她客套的說疏離的話。

韓婆婆的眼神在趙茹和韓易之間游離,她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好人,也不希望韓易做個老好人,最後媳婦跟着別人跑了。

那怎麽行,有她在,就要多幫韓易争取一下良人。

韓婆婆由樂轉悲,聲音有些顫抖。

“那天韓易為了救你,不小心被利箭刺穿了右肩頭。”

說着說着韓婆婆哭了起來,她緩了緩情緒,擦了一下眼角的淚水。

“韓易這小子害怕茹兒擔心,一直不讓我說,救你回來後,他一直忙着為你解毒。

傷口馬馬虎虎的處理,天天不辭勞累,洗衣做飯,打掃房間一樣沒有落下。”

“如今,傷口不僅沒有痊愈,反而又加重了。哎,真是個可憐的孩子。”

韓易聽見韓婆婆動情的言論,嘴角不自覺的抽搐着,婆婆睜眼說瞎話的能力又提高了。韓婆婆給的藥非常厲害,一夜之間傷口就結痂了,現在已經快痊愈了。

洗衣做飯打掃房間這種事情,在趙茹面前提好像有些不對勁?

這語氣,這場景,就像韓易入贅趙茹家整日洗衣做飯,被趙茹欺負了一樣,韓易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趙茹坐到韓易旁邊,盯着他的右肩膀,她一向善于察言觀色,窺人心思,怎麽連他受傷了都不知道。

或者說,她從來就是個鐵石心腸的人,只懂算計,連一點善意也不願意留給相信她,為她好的人。

“對不起,茹兒給你們添麻煩了。”

韓易看見趙茹哭,亂了心緒,異常懊惱自己的粗心大意,如果,他再小心點就不會受傷,她也不會難過,正思量着如何哄趙茹。

卻看見趙茹用袖子豪邁的擦了一下臉上的淚水,拍了一下桌子,認真的看着韓易和婆婆。

“以後,婆婆和韓易要有困難,就去京城找我,我一定會盡全力幫你們。

這樣吧,為了報答二位,午飯我為大家做,犒勞大家近日的辛苦。”

“你會做飯嗎?”

“不會啊,”

“那??”

“沒關系,我可以邊學邊做……”

“還是……,算了吧,讓韓易做吧,其實他皮糙肉厚,這點小傷不礙事。”

“不行,我會心疼的。”

“不用心疼,他,他,他,喜歡做飯……”

“對對,我喜歡做飯,我先去做飯了,你們慢慢聊……”

下午,婆婆為趙茹治病,韓易在屋外等着,按時為趙茹熬制湯藥,做好她們喜歡的飯菜。

三人伴着月光,飲酒歡愉,鬥轉星移之間,月色也逐漸消散,天邊的一角慢慢的被朝陽染紅。

趙茹:以後什麽破事,都不要再給我說了,我忙着談戀愛呢,沒時間管。

紙鳶:遵命。

作者:收藏,收藏,收藏,謝謝,謝謝,謝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