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風雲突變

四月初一,

皇上大病全愈,原本支持趙茹直接問刑的衆人改了口風。

請求皇上能夠讓大理寺全程代理,重新審理此事,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讓王桦泉下有知。

還有人為入獄受刑的南淵求情,請皇上饒了他的心直口快,恢複他的官位。

南淵當日言論不全無道理,先下九公主已經清醒,也可以當堂對質一番,聽聽九公主的言論。

況且既然九公主敢冒死歸京,這件事一定有難言之隐。

衆人七嘴八舌,擾的趙奕蹙眉扶額,陷入兩難境地,嘆了一口氣。

“朕金口玉言,如今改了主意,豈不是辜負王宰相忍受的失去愛子的折磨,朕于心不忍。”

一個大臣義正言辭的對着王宰相說道:“王宰相深明大義,一定不會因為私仇,污蔑趙國子民。”

其餘人紛紛應和,“是啊,王宰相一向深明大義,一定明察秋毫,肯定不會為了一己之私冤枉九公主。”

王宰相聽着方才的勢頭已是不對,如今更是把他逼上絕路。

妙啊,這一招輕而易舉的讓趙茹取得了翻身的機會,罷了,本來也不向讓趙茹死在京城,就讓她茍延殘喘幾日。

王宰相上前一步,“臣聽從聖上安排,聖上乃真龍天子,自然不會有錯。”

“王宰相氣度不凡,爾等都要學習,好,朕允許趙茹在堂上辯解,來人,把趙茹帶上堂前。”

方才清醒一日的趙茹,早早的被人清理幹淨,換了一身粗布衣服,吃了些飽腹的飯菜,被帶到養心殿。

衆人見到趙茹時皆目瞪口呆,久久不能回神。

這?這真的是趙國九公主,稱霸後宮的小魔王,如今的趙茹面如死灰,眼下青紫一片,嘴唇發白像是餓死鬼一樣恐怖。

瘦的脫相臉上只剩骨頭沒有一點氣色,如同一個骷髅架剩了一點枯肉,皺巴巴的貼在骨頭上。

腳下無力,由兩個侍衛拖着進入殿前,如同一個半死人,眼神空洞無物。

整個人散發死人的陰冷之氣,她看向王宰相的眼神,就像死去的冤魂帶着怨氣和憤怒前來複仇。

虛若無骨的趙茹披頭散發跪在衆人前面,吓得沒有一個人敢開口說話。

九公主向來體弱多病,這次千裏迢迢回京,又被關押數日,如今能活着都是奇跡。

唉,真是可憐呀,不過剛及笄的小姑娘,卻要經歷生死磨難,不知道她的身體還撐不撐得住。

希望能還九公主一個清白之身,就算她西去,也會死而無憾。

魏公公得了指令,瞧着臺下趙茹。

“犯人趙茹,可有辯解之詞?”

只見跪在地上的人,久久沒有回答,衆人皆吸一口涼氣,祈求她能夠辯解一二,這樣他們才能幫她。

過了好一陣子,衆人失去了耐性,才聽見一小聲虛弱無力。

“民女無話可說,只想請進來一人。”

無話可說,莫不是認了罪行,九公主真是傻,身後有慕容太後和皇上,就算做錯事,也可以免去過重的處罰,如今不着急辯解,讓人心急如焚。

皇上點頭同意,外面進來一個低着頭的男子,同樣身着粗布衣衫,面容憔悴,不過步伐穩重端莊,與在嚴肅又富麗堂皇之地,有了一點相襯之處。

他跪拜行禮,“臣王桦參見皇上。”

王桦?他沒有死?衆人驚訝不已,魏公公提出衆人的疑惑,讓王桦解釋一下事情的緣由。

王桦說這次多虧趙茹他才能夠在艱難險阻中活下來,他們一路相互扶持,躲避追殺才來到了京城。

趙茹為了護着王桦和一群人的性命,只身一人先回京城探路,沒想到卻被扣壓。

王桦不忍心看趙茹一個人受苦,也去到張宰相府請罪,後來聽說這些流言蜚語,覺得甚是可笑。

就是這沒有信服力的言論,讓趙茹受盡折磨,所以,王桦請求張宰相能夠帶來到殿前。

為趙茹洗刷冤屈,還趙茹清白,坊間最近流傳的言論,都是虛假的謠言。

“我們半路受到暗殺,回京路上暗殺不止,到處躲藏才活下命。沒想到回到京城,回到家,卻被當做犯人關押,還不得不聽着戳痛人心的謠言,望聖上明鑒還九公主一個清白。”

王宰相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着王桦,與他的桦兒一模一樣,可是他親眼看到桦兒的屍體,況且桦兒怎麽可能會維護趙茹。

衆大臣跪地為趙茹求情,趙奕當場下令,還趙茹清白之身。

在幾日後為九公主舉辦接風洗塵宴,褪去所有的磨難與苦楚。

衆人高喊:“皇上英名。”

“九公主身體抱恙,不可久留。魏公公快送九公主回長樂閣歇息。”

“奴才遵命。”

趙奕停頓片刻,靜下心看着眼前的文武百官,個個都是趙國的英才,理應當是黎民百姓的好官,幫助百姓,解決百姓的難題。

為首的王宰相卻不以身作則,趙奕從政多年,幾乎每一年都有民衆冒死狀告王宰相,最後都以莫須有的借口,不了了之。

王宰相在朝堂之上一手遮天,一句話就可以讓整個朝堂變了風向,又是兩朝元老,自然金口玉言讓衆人信服。

前日也已經見識到王宰相的厲害,整個朝堂上,除了皇上的親信,所有人都不敢反駁王宰相。這怎麽能行,樹大招風,易折枝,趙奕被王宰相處處打壓,已經忍了多年。

若不是為了個清君名聲早就暗地除掉王宰相,如今下了一盤大棋讓他無話可說。

污蔑皇親國戚,還派人暗殺當朝九公主,一百條命都不夠他用的。

趙奕掩飾住心中的竊喜,話鋒一轉,引出了今天的主角。

“好了,一切真相大白,王宰相可以表達一下,關于這件事的看法?”

一個跟随王桦目睹事情全程的侍從,也确定王桦已經死了。王宰相才铤而走險用這種方法,這樣趙奕無論如何也保不住趙茹。如今事情暴露,還有挽回的機會。

趙奕絕對不敢動了兩朝元老,大不了先被停職,以後找個立功的機會還可以重新回來。

王宰相顫顫巍巍的跪在了地上,哭的撕心裂肺,還不忘拉人出來背鍋。

“臣老糊塗了,聽信刑部李大人的蠱惑,臣該死,求皇上責罰。”

刑部李大人由王宰相一手提拔,跟着王宰相享盡風頭。如今出了事自然要提王宰相擋着,如果他不自動,來日死的會更慘,還會連累家中人。

他立刻跪在地上磕頭,将一切過錯攬到身上。

“臣該死,是臣出的失誤,臣當時大意沒有查清事情經過。王宰相也是聽信臣的話,一時愛子心切,才會如此大意,臣願意以死明志。”

衆人沉默着,等着事情走向再明确些,皇上現在的表情看不出愠怒。

王宰相又是先皇最寵愛的臣子,就算犯了錯,看在先皇的份上,趙奕也不敢定他的罪。

這時前幾日還不起眼的一個小芝麻官,被關進大牢裏,昨日才被放出來的南淵,站出了人群之外,高聲道:“臣有事禀報,”

這個時候出來說話,定然要得罪一邊的人,無論得罪誰,南淵都沒有好果子吃。

南淵呈上一沓子卷軸,皇上打開翻閱着,臉上的怒氣越來越重,生氣的将卷軸扔在了王宰相面前。

“朕的好大臣,你好好看看上面的控告,枉費朕如此相信你,朝中大事每一件朕都會請教你,沒想到。朕真是羞愧,堂堂趙國宰相,居然貪污受賄。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做這樣的事,是當朕死了嗎?”

上面全是百姓對王宰相的指控,全都是實名舉報按壓手印以表決心。

就算又七分假,王宰相這次也逃不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衆大臣倒吸一口涼氣,皇上登基之時,處死朝中幾位位高權重的大臣,全都是貪污定的罪。

就算是常勝大将軍,皇上也沒有姑息,所以平日裏大臣們都不敢成群結隊的約喝酒,以防被彈劾。

貪污這種事可沒有大小,就算貪了一個銅子兒,皇上也不會放過。

“王宰相啊?朕真是心寒,難過啊!!朕何曾虧待過你,西域進貢的寶玉,朕知你喜歡,直接送入你府中。以前趙茹惹您生氣,朕會替她賠禮道歉。”

“朕真是看錯人了!沒想到,你連一個小丫頭都看不進眼裏,她不過是年幼無知,你卻設計千方百計要她性命。”

“趙茹去靈山寺,朕還讓她代替朕求佛祖保佑王宰相長命百歲,伴趙國繁榮昌盛?”

“朕,朕真是沒有想到啊。王宰相可對得起朕對你的信任,朕太失望了,想當年……”

趙奕絮絮叨叨說了很久很久,文武百官一直跪着不敢吭聲。

趙奕回憶起以前的種種,講述的王宰相的意氣風發,少年時趙奕多麽崇拜王宰相,以前想着只要有王宰相在趙國肯定會越來越好。

王宰相以前也是出了名的愛民,深受百姓愛戴,是趙國人民經常歌頌的好官。

如今卻老糊塗了,怎麽能過為了一己私利,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真是令所有人心寒。

王宰相被說的羞愧無比,當堂哭着求皇上原諒。

還說不配作為當朝宰相,願意接受應有的懲罰。

所有人都以為趙奕只會罰王宰相禁足,連王宰相也這麽想,沒想到趙奕面無表情的下旨。

“來人,把王宰相押入大牢,交由大理寺審訊。”

王宰相瞪大眼睛看着高堂上低頭嘆息,流連不舍的趙奕。

完了,這次真的完了,送入大理寺死的會更慘。

只能想辦法,以假亂真,找人替他死。

由于南淵敢于進真言,不畏權貴,當即被封正三品。

前幾日維護過王宰相的人當即被魏公公宣布被革職流放,王宰相的親信已寥寥無幾,都是些小官沒有做過害人的事。

幾日後,經大理寺審查,王宰相貪污受賄為實,謀殺九公主為真。

蠱惑衆人散播污蔑九公主的言論,蠱惑民心是罪。

包庇兒子放任其強搶民女有證,随意殺害府中奴仆為實。

皇上一氣之下,讓現在最信任的人徽遠奉命封了王宰相府,将院中下人流放,王宰相于三日後問斬。

有人傳言,大理寺也查出慕容太後也涉及謀害九公主的事件中的證據,慕容太後受了牽連被禁足關在永安宮。

王宰相:鴻門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慕容太後:這個死王宰相真沒用,還連累了本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