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複工
第39章 複工
到小糖豆滿3個月的時候,白晴照料孩子之餘,每日按規劃做着鍛煉,身體基本恢複了,産後一直鼓起的小肚子,也消失不見,一眼看去,已經和孕前的狀态沒差了。
她之前在網上購買的書籍,以及網絡課程都即将開課。關于産後如何返崗,她也在之前就和許同啓讨論過,不再回到原來的崗位,這是他們兩個都一致認同的。
“既然已經交給別人做了幾個月,不如順水推舟正式讓他接替這個崗位,我們自己再另謀出路。”許同啓說。
“對,我也是這麽想的。”
“那你自己回去以後打算怎麽辦有想法嗎?”
“嗯,我想嘗試做新技術試點和培訓推廣,前期大概會和你之前做的那種類似,只是以後會朝推廣培訓的方向。”
“噢?那就是培訓講師?可以啊,現在公司不就有學院嗎?”
“是。你覺得怎麽樣?現在公司裏的主要培訓方式,主要還是全國各地的員工出差到京城和海城兩個大辦公中心做現場脫産培訓,雖然确實這種培訓效果相對會更好,但成本高、普及率低。所以我比較看好線上培訓,複工後,想做一段時間新技術試點過渡,然後申請調崗做培訓和推廣,并且主要做遠程在線形式。”
白晴說完,就靜靜地看着許同啓。
她每次在做重要決定之前,往往都會征求多方意見,結合自己的想法多方考量,再最終形成執行計劃。
許同啓的意見她自然首先會問,也會重點考慮。
然後她就看到了許同啓露出的贊賞的目光,只聽他緩緩的說,“首先,現在玫城辦公室已經一個蘿蔔一個坑,你回去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時候就要走奇路才有新局面。你說的這個線上培訓教學方向,我也很認同,并且以後會很有發展空間,你能看到這點我真挺意外的。”說到這裏,他不禁帶上了笑意,“其次,你今天不說我還沒發現,你真的很适合做新技術培訓和推廣啊。你對于新知識點的掌握速度還有理解的深度,都很拔尖,并且很懂得融會貫通,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很容易做到深入淺出的給其他人講述清楚。所以,你看,我不得不給你點贊哪。”
說着還真的順手拿起書桌上的紅色白板筆,畫了一個大大的贊,雙手呈給了白晴。
“但還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沒等白晴開口說什麽,他又繼續接上,“不管你決定好做什麽,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記得有問題找啓哥。”
白晴剛剛玩笑着接過他的贊,聽到這裏就又認真起來,“嗯,謝謝啓哥。”
Advertisement
又經過三個月有計劃的學習和鍛煉,小糖豆快六個月的時候,白晴順利結束産假複工了。
走進辦公室,簡直有種多年前正式入職第一天來玫城辦公室報到的感覺。
鐘海寧仍貫徹他廢話懶講的風格,召集陸鳴和辦公室幾位負責人做了簡短的歡迎,大家閑話幾句就把白晴單獨留了下來。
和白晴溝通過複工計劃後,白晴的選擇也基本不出他的意料,因此兩人商定等白晴适應一周後,就正式announce平帥林及白晴的新任命。
白晴出了會議室,就見平帥林小魏幾人已經在她座位旁等着了,看到了她走過來,小魏立馬一個手勢,就聽幾人響亮的巴掌聲響起來,“歡迎白姐/白晴回歸!”
小魏自然是對白晴正式複工萬般期待,呱唧呱唧拍巴掌的同時還不停誇着,“白姐白姐,你比從前更美麗!”“白姐白姐,你的回歸必将帶領我們再創輝煌!”
平帥林心情其實是很複雜的,這半年多裏,他從剛開始的忙亂,到現在已經将這個崗位的工作基本熟悉起來,剛剛有點得心應手的感覺。
此時白晴的回歸,也意味着自己要退出這個角色還回去。
即使有多年前曾經有過的心動,以及白晴真誠待他的過往經歷,仍然敵不過此刻,讓他心甘情願的後退。
所以在這熱鬧的歡迎氛圍裏,他表面歡欣,內心卻着實有種複雜的情緒在作祟。
這時,他發現白晴也将目光轉向了他這裏,那眼神似乎一瞬間就把他此時的心思看透了。
他不禁凜然,趕緊斂去這些情緒,就見白晴沖他一點頭,他也立刻做了回應。
另一邊許同啓也在小糖豆三個月時,看到白晴在生活和身體上,都恢複良好,就摩拳擦掌,準備拿下并全程參與交付保龍集團的二期項目。
接下來這三個月時間裏,他帶領團隊成功交付了這期項目。
在這個項目裏,不僅讓他聚攏和鍛煉了一支專業技術能力強的大數據分析變現團隊,也試探了新的團隊開發管理模式。
在這個過程裏,驗證了他心中的預期模式,遠程交付。
之所以他想做出這個模式的探索,是因為他從很早就考慮最終要将公司的運營區域拓展出玫城所在省,并逐漸将重心向京城轉移。
當前大環境在這裏,他們這個行業在玫城這裏的環境和機會都相對很有限。
京城無疑是在這方面發展最好的城市,大量的行業巨頭和初創企業,總部都在京城,也因此聚攏了大量的行業人才。
競争和挑戰遍地都是,機會也遍地都是。
許同啓本身就是技術出身,他能夠看到京城那些前沿技術發展的水平和行業理念,和自己當前所做項目之間的差距,簡直可以說不可同日而語。
他期待能夠趕上這一波行業大發展的浪潮,期待能夠承載上京城的大舟,将自己的公司帶入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這些,如果一直偏居于玫城,是做不到的。
他的大學時代都是京城度過的,對于京城他也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同時也有不少同學就留在京城發展,也能給他提供不少拓展的渠道。
許同啓多方考量,深思熟慮,并且在白晴也表達了支持的情況下,終于下定決心。
想到上次孫佑成提到的京城的機會,他準備去進行一次接觸,看看是否有機會能夠拿下一個遠程交付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