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思

薛永年被薛大爺和三爺兩個陰一句陽一句的,最後遷徙一事只有不了了之,帶了一肚子的氣回院。

方氏與他夫妻十數載,知道他心裏不痛快。正欲上前安慰幾句,薛永年道:“我去書房坐坐,午膳你們自己用吧。”說完,便去了書房。

方氏輕聲道:“當心身體。”薛永年嗯了聲,便走了。方氏瞧着他消瘦的背影,幽幽嘆口氣,只好自行回屋。剛落座,秦氏身邊的孫媽媽過來,請方氏去大房一敘。

方氏不由問:“有何事?”

孫媽媽一笑:“大約是關于小姐們去閨學的是吧。”

方氏來了精神,這是關系到女兒的大事,立刻帶了媽媽丫鬟去秦氏那邊。

薛錦繡也想去,奈何她姐姐薛錦顏目前處于閉門思過中。以往方氏都将她交給薛錦顏帶着,薛錦顏不能出門,她自然也不能跟去。

哎,想了想,待方氏走後,擡頭對瓊枝道:“去……姐……”

瓊枝心領神會,帶她去了薛錦顏那邊。薛錦顏正坐在屋子裏繡花,見妹妹來了,也沒有往日的興致,略略招呼了幾句,又坐回去了。

雖然古代女孩兒早熟,但要她一下明白方氏的用意還需要點時間。不過薛錦繡相信阿顏小朋友,她是很有天賦的!

“姐……”

“嗯。”薛錦顏捏了捏妹妹的臉,唔,手感不錯,再捏一下,再再捏一下,最後一小下下就好……

薛錦繡:= =

等她捏夠了,才發現妹妹可憐兮兮地看着自己,頓時有點尴尬:“咳,都愣住做什麽,把果子擺過來。”

薛錦繡見她不那麽郁悶了,又開口道:“閨……學……”

“閨學?”薛錦顏愣了一下。

Advertisement

瓊枝道:“方才大夫人來請夫人過去,說是商量小姐們入閨學的事呢。”

剛說完,薛錦顏的臉頓時黑了:“呵,大伯母還好意思提閨學,她家的阿瑜不是寶貝着麽,怎麽現在又說起這事了?!”

薛錦繡啃着小點心,心道:有門兒!

四周丫鬟極有默契地閉嘴,現在是薛錦顏正怒的時候,誰也不想做炮灰。

“阿瑜是金做的玉做的人,碰不得說不得。當初是誰去了閨學,連半月都不到,就吵着要回來,說其他小姐們欺負她!又說咱家的生意太大了搶了別人的臉面,別人家的女兒便在閨學裏暗中給她使絆子,害得她都沒個安生環境來學!”

薛錦繡默默聽着:哇,沒想到那位大房的阿瑜小朋友,在家裏看起來柔柔弱弱的,沒想到去了外面還是這樣柔柔弱弱的啊,不過這些事阿顏小朋友為何如此氣憤?

“讓她一狀告到了老太太那裏,又有大伯母在旁邊幫腔!呵,說什麽咱們府的女兒金貴,心思單純,還是不要去閨學了!她家的阿瑜不去就算了,憑什麽我們二房也不能去啊!”

薛錦繡:……竟然是這樣!

她在穿來連半年的時間都沒有,只知道阿顏對阿瑜左右看不順眼,沒想到中間居然是這麽個緣故。因為你一個人覺得閨學不合适,就撺掇着老太太下令全府的小姐都不用去閨學了,這人到底是怎麽想的!

薛錦顏喝了口茶順順氣。家裏自然是有教女紅、女德和規矩的婆子媽媽們,但她真的很想去閨學。

孔氏極重規矩,薛府的小姐們都嚴格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閨學可以說是她唯一認識新夥伴的機會,她真的好想去外面看看,散散心,說說話。奈何薛錦瑜比她大四歲,當初薛錦瑜去閨學的時候,她還太小不合适。等她好不容易可以去了,孔氏卻已經下令府中小姐由教養媽媽們來教。

大房那邊,方氏看着秦氏,試探道:“當初老太太可是說……”你們怎麽突然又提起這件事了。

秦氏道:“哎,當初的事情畢竟不得已為之。咱們府裏的生意越來越大,那些個人不敢拿爺們太太出氣,便教唆着自家小姐在閨學裏欺負阿瑜,老太太也是擔心府裏的小姐出去受氣。弟妹你說說,咱們府裏的,無論是阿瑜也好,還是阿顏阿繡,哪個不都是被咱們捧在心尖尖上的寶貝。”

闵氏冷眼坐在一旁,她才進門一年多,得了兩個大胖小子,沒閨女。這次來不過是應個景罷了。

“嫂子說的極是。”方氏應了一聲,便默默喝起茶來。

秦氏擦了擦眼角,說道:“今兒早晨請安後,老太太将我留下,說是阿顏年紀也不小了,府裏的教養媽媽們雖然有經驗,但也都是些鄉下把式。正巧老太太的舊友向老太太舉薦了一位從宮裏出來的周嬷嬷。本以為宮裏的老人多少有些架子,哪成想這位周嬷嬷竟也是老太太的舊時,聽得老太太讓她來咱們府當供奉,便立刻來。我尋思着,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宮裏面的媽媽,那都是經過世面的老人,比閨學裏的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去!”

闵氏一個勁兒的忍笑。

——這秦氏,真是……

阿顏多少歲,阿瑜多少歲。如今阿瑜十三,虛歲十四了。過兩年及笄後便可嫁人,現在正是尋婆家的時候!明明是阿瑜當初去閨學将其他府的小姐全得罪光了,如今不得已,要請先生在家裏教,還非要将阿顏給帶上。這真是,啧,真是個不吃虧的主啊!

方氏何嘗不知道這其中道理,只是秦氏是大嫂,又是主持中饋的人。雖然對秦氏的說法感到不快,但如今有宮裏面的老人來,這也是難得的機會。當即笑道:“這都是老太太的面子,才讓她們有這樣的福氣,以後也要依仗大嫂操持了。”

秦氏擺手笑道:“這哪裏的話。既然弟妹同意了,那我這就回老太太去。”

“要我跟她一起學?!”薛錦顏一雙大眼瞪的圓溜的,“我不去!”

方氏無奈地揉揉額頭,剛将周嬷嬷的事與她說了,便是這般模樣,若是以後跟那位處在一起,還不知生出多少争端。

薛錦顏坐到一旁:“反正誰愛去誰去,我現在這樣挺好。”

薛錦繡:喂,小朋友不要口是心非呀。她噠噠走到方氏身邊拉着她的裙擺,甜甜道:“我去……”

四周人皆驚訝的愣住了,方氏更是不可思議:“阿繡,你說什麽?”

薛錦繡點點頭:“我去……”

趙媽媽樂不可支:“夫人,咱們的阿繡倒是個好學的姑娘。”

薛錦繡:這話聽着怎麽這麽別扭啊……

方氏揉揉她的小腦袋:“看見沒,有人不願意去,咱們阿繡去。哎呀呀,也不知是誰說自己是個小才女,莫不是怕被人比了下去?”

薛錦顏炸毛:“我怕她?!阿娘,你居然說我怕她?!”

方氏微擡眼眸,不置可否。

薛錦顏坐不住了,立刻道:“不就是跟着宮裏出來的嬷嬷學東西麽,我去就是了!免得又讓外人覺得咱們薛府的小姐都是拿不出手的!”

方氏微微彎起嘴角:“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學吧。不過為娘要告誡你一句,萬不可與他人起了沖突,都是一家人,要和和氣氣的才好。”

薛錦顏哼了一聲:“知道了知道了。”

薛錦繡見這二人把自己忘了,連忙拉着方氏的袖子,嚷道:“我、我、我……”

方氏噗嗤一聲笑道,寵溺地看着她:“行,阿繡也去,要聽姐姐的話哦,不可調皮。”

薛錦顏當即道:“阿繡可乖了。那個丫頭要是敢欺負我妹妹,哼哼……”

薛錦繡:有個姐姐真的好幸福。T T

過了會兒,薛錦顏将謄抄的孝經拿出。方氏看了看說道:“去放到菩薩面前供奉着吧。那些道理不是別人說完就行了,關鍵是你自己要明白。”

薛錦顏點頭。

方氏見她這個樣子就知道小丫頭還有心結,不過她倒也不急,只說道:“這段日子就好生準備着,那是宮裏來的嬷嬷,雖說是供奉,但你們到底還是主子,要切記不卑不亢四字。”

眼見到了午膳的時候,方氏也不訓話了,她還惦記着一早去了書房的薛永年。

薛永年放下手中的筆,說道:“怎麽親自來了?”

方氏嬌嗔看他:“給自家老爺送飯還能怎麽樣?我如何又不能親自來呢。”擺好碗筷後,說道:“趁熱吃吧,看書也不急于一時。”

“來,坐下一塊用。”薛永年走來,見桌上的菜色都是自己喜歡的,不由胃口大開,早上的郁結之氣也消散了。

方氏瞧他心情轉好,便勸他多吃些。

薛永年道:“還是你心疼我。”

方氏笑道:“少來,油腔滑調的,沒個正經樣。”

薛永年微微搖頭:“我說的都是心裏話。這些年……哎,不說了。不過我答應你,以後的日子會好起來的。”說着,放下了碗筷,走到書架裏端,拿出一個木匣來。

方氏看着他:“這是……?”待薛永年打開,方氏一驚:“銀票?”

薛永年低聲道:“大哥三弟都不同意遷去南邊,可我不能讓你們冒險。我想過了,既然明面上的走不了,咱們就自己私下去南邊買個莊子。長陵城能安穩是最好,那邊的莊子就權當是日後散心的去處,如果萬一……也算是有個安身的地方啊。”

方氏心頭微熱,她知道薛永年這幾年為了府裏走南闖北,賺的銀兩都交給了公中,能攢下這些已十分不易,不由拿帕子拭了拭眼角:“嗯,都聽你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