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

薛錦顏居然主動跪下了,站在一旁的幾個錦尤其是大房的兩個在驚訝之後立刻想到——呵,你也有今天!

巧月也不顧什麽了,直接跑來:“小姐你這是做什麽呀!”

“住嘴!”薛錦顏輕聲訓斥,後直視前方,緩緩道:“老夫人讓我來與周嬷嬷學規矩,可我卻沒有聽老夫人的話,沒有跟嬷嬷好好學,反而惹亂子,這是不孝;對姐姐出言不遜,這是不悌,學生有過卻讓師父代罰,這是無禮;如此不孝不悌且又無禮,阿顏知錯,任由嬷嬷處罰。”說罷,垂下頭任由旁人如何勸說,都不再起身。

薛錦蘭還被薛錦顏那番話給驚了,聽完後立刻也跪了下來:“請嬷嬷處罰!”

薛錦瑜也知道如今是不好糊弄過去了,不由瞪了薛錦顏一眼,也心不甘情不願地跪下來,薛錦林自然也跟着跪下低頭不語。

周嬷嬷看了一眼身旁的秦氏,秦氏嘴角微動了一下,到底什麽話也沒說。周嬷嬷又将薛錦顏打量了一番,有些捉摸不透,但這番舉動,這番說辭卻十分令她欣賞。周嬷嬷嚴肅了面容,一改之前溫和的語氣,整個人如冰窖出來一樣,臉色陰沉:“一人一百遍《女戒》。”說罷,便走了。

周嬷嬷一走,薛錦瑜就站起來,憤恨瞪着薛錦顏,薛錦顏看也不看她,直接帶着丫鬟就走。薛錦瑜上前一步,呵笑道:“妹妹這麽喜歡被罰呀。”

薛錦顏低聲道:“做錯了,自然要受罰。姐姐若不想抄,大可去跟嬷嬷說呀。”

“好了!”見二人又要起争執,秦氏立刻呵斥住了,“都回屋!”

薛錦瑜心裏那口氣沒發出來,狠狠甩了甩帕子:“哼!”扭頭走了。

偌大的花園子複又安靜下來。薛錦蘭跟上薛錦顏的步伐,亦步亦趨,不說一句。剛才薛錦顏的那番話,那麽大的一頂帽子扣下來,着實将她吓了一跳,也想不通薛錦顏為何如此,連累的她也要抄書,不知道她身子弱麽!

直到進了二房的大院子門口,薛錦顏突然頓下腳步,回頭看了看薛錦蘭,冷笑了一下。薛錦蘭一愣,讪笑道:“阿顏……”

“你以為——”薛錦顏冷冰冰将她上下打量一番:“明哲保身就不會出事兒了?”

薛錦蘭心中咯噔一下,微微別開目光。薛錦顏卻沒再說一句,帶着巧月便回屋了。

方氏已經知道今兒花園子裏發生的事情,帶着薛錦繡往她這邊來。此時薛錦顏正在屋裏靜坐抄書,屋裏燃着薄荷香,絲絲涼意,令人心緒漸漸寧靜下來。門外的丫鬟掀起了簾子,輕聲道:“夫人。”

薛錦顏聞聲望去,不多時方氏走進來,擡手示意她繼續安坐。又仔細看了一下她,心中盡是疼惜:“我的兒,讓你受苦了。”

Advertisement

薛錦顏垂下頭,不語。

方氏道:“去拿一瓶舒活膏來。”

薛錦顏不解:“拿那些作甚?”

“你這一百遍《女誡》抄完,定然還要去福壽堂請罰,說不定還要去跪小佛堂,到時候這手指,手腕還要膝蓋不都得傷着,早些備着,到時候也好擦擦,免得傷了筋骨。”

薛錦顏驚訝的看着她,方氏淡淡笑道:“娘也是這麽過來的。”

“啊?!”薛錦顏沒忍住,噗嗤一聲,“阿娘也被罰過呀。”

方氏給她揉着手指,輕聲道:“哪有不被罰的呢,最慘的一次被罰跪了兩天兩夜的佛堂,就因為貪嘴偷吃了東西。”

薛錦顏本來還對方氏之前不去“救”她有些傷心,如今卻突然釋懷了,畢竟知道了阿娘小時候的秘密。

“你讓丫鬟來說周嬷嬷要罰你們,我卻不見得。你派她來的時候,周嬷嬷怕是還不知道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麽吧?”

薛錦顏見之前的小伎倆被拆穿,幹脆耍賴,整個人依在方氏身上:“阿娘……”

方氏點了點她的鼻頭:“別忘了我剛才說的什麽,為娘的也是從你這會兒過來的。你的那些小伎倆呀,娘以前也都用過的。”

薛錦顏含羞笑了笑:“阿娘英明。”

“沒有父母願意讓孩子受委屈,只是……”方氏壓低了聲音,在薛錦顏耳畔低聲喃喃。薛錦顏聽着聽着收斂了頑皮之色,連連點頭。

正說着話,突然就聽見裏間丫鬟的聲音:“繡姐兒,繡姐兒小心呀!”

二人對視一眼,不明所以看着薛錦繡抱着一個厚墊子颠颠地跑來,只見她“吧嗒”一下,跪在墊子上,指着墊子說:“不痛、不痛。”

薛錦顏哭笑不得:“阿娘,你看阿繡她——”

方氏也是滿臉的抽搐,将薛錦繡從地上撈起來:“小阿秀知道心疼姐姐了,特地找了個厚墊子來呀。”

薛錦繡得意的仰着頭,要不是現在還要裝小傻子,她肯定給她姐姐做個“跪的容易”。

果然,到了快用晚膳的時候,衆人都聚在了福壽堂,之前花園子發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可惜墊子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四個錦一次排開,挨個跪下。孔氏揉了揉眉心,一臉不耐:“讓你們是去學規矩,明道理,正言行,不是讓你們去姐妹争吵,為點芝麻大小的事就鬧得如此不堪,還有點大家閨秀的風度了?真是有辱我薛家的門風!”

秦氏想要說些什麽,看着孔氏的臉色,便又将話給咽了回去。方氏端坐在一旁,目不斜視,依舊是盡職盡責的當背景板。只有闵氏,一臉輕松,反正今兒沒她事,純來看戲了。

孔氏掃了一眼衆人,不動聲色道:“今兒發生的事我已經知道了,你們都回去想了一個下午,可是想明白了什麽?”

薛錦瑜立刻道:“孫女知道錯了。不該與阿顏妹妹争吵。嬷嬷教導我們要姐妹友愛,孫女沒有做到,孫女知錯。”

薛錦林也緊跟着道:“孫女也知道錯了,大家閨秀要舉止穩重,孫女不該慌張弄髒阿蘭妹妹的畫,孫女知錯。”

薛錦蘭想要說話,可張了嘴見薛錦顏還沒開口,一時間沒了主意。好在孔氏倒是說道:“嗯,你們說的不錯。”

薛錦瑜二人心中頓時松了口氣。秦氏大驚,老夫人何等人,你們這些小動作她怎麽會看不到!

孔氏遂将目光移到薛錦顏身上:“你呢?”

薛錦顏緩緩擡起頭,目光堅定:“孫女錯再三。一則對祖母不孝;二則對嬷嬷無禮;三則對姐妹不悌!”

孔氏嘴角微微挑了下,目光卻更加深邃:“如此,你犯的可都是大錯啊!”

“是!”薛錦顏毫不辯解。

“既然如此,你還有什麽話,就一并說出來吧。”

薛錦顏仰頭看着她,一字一句道:“祖母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多少簪纓之家都是因子孫不孝,尺布鬥粟而大廈傾倒。祖母以前常常教導父親,說千裏之堤毀于蟻穴。父親也常将此言告誡孫女,孫女之前年紀小不懂事,如今犯錯後才猛然醒悟!今兒花園子中,雖然只是姐妹争吵,但若放任下去,不思悔改,以後輕則累及自身,重則波及宗族。女子雖身在後宅,可家宅不寧,便是宗族不寧,是以孫女所犯之事雖小,可所犯之錯卻大!”

她身量小小,竟能想的如此通透,孔氏心中不由贊嘆,不愧是她所看重的孫女啊。方氏更是贊許的看着女兒,而一旁的薛錦繡只能感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她姐姐真是……那小腦袋到底是怎麽長的,怎麽就想的這麽透徹呢,不由偷偷瞧了一眼方氏——看來這個便宜娘還真是深藏不漏呀。

在花園子中,那般不利的情況下以退為進,哀兵求勝。如今大房兩個急于将自己撇清時,又不急不忙的扣上一頂誰也撇不清的大帽子。孔氏重規矩,最喜聽得便是這些道理,薛錦顏真是摸透了孔氏的性格。

孔氏不再問話,只是對着周嬷嬷道:“你看今日這事該如何處置?”

周嬷嬷緩步走了出來,聲音又是以前那番柔和:“既然老夫人請來我來教小姐們規矩,那老身就托大說幾句。瑜姐兒是長姐,妹妹争執就應去調和,而非在一旁幹看着;林姐兒本就有錯在身,自是要知錯就改,縱然顏姐兒與你起了争執,但那些話豈是能放在面上說的,四周還有丫鬟婆子,林姐兒大可待事情過後與夫人,老婦人細說。什麽事都那樣大咧咧的說出來,雖然全了自己的臉面,可有想過薛府的臉面嗎?蘭姐兒雖是因此事受累,可看見幾個姐妹因你起了争執,難道不該出來勸說幾句嗎?女兒家是嬌客,難道這個嬌是體現在“哭”上嗎?難道是誰哭的更傷心,誰就更有理了嗎?難道以後去了婆家遇到不順心的,不如意的,“哭”就能解決了嗎?無論遇遇到何事,首先要想的是去解決,化解,調和,而非哭鬧不休,而非互推诿。”

秦氏聽着一個下人如此訓斥自己的女兒,心中早就不滿。奈何這婆子說的卻又幾分道理,只好把火按下下去。看了眼身旁的妯娌,闵氏那幅幸災樂禍的模樣更是給她添了幾分怒火!

一頓晚膳自是吃的各有心思,倒是薛錦顏覺得暢快無比。其他幾個錦都有些神色惶惶,偷偷看着孔氏不茍言笑的模樣,心中不免惴惴不安,不時捏了捏帕子。飯後每人回去繼續抄書,三日後一百遍《女誡》便要送到福壽堂裏來,還不知後面還要再罰什麽。

秦氏正與女兒離開,剛至回廊處,孔氏身旁的媽媽笑盈盈地過來:“大夫人留步,老夫人請您裏屋一敘。”

11十一章 賞賜

秦氏心中思緒萬千,拿不住孔氏到底打的什麽主意,見女兒還在身旁,遂說道:“阿瑜,你先回去。”說罷,便跟着前來的婆子去了孔氏那裏。

剛進屋,便覺得一股壓抑之氣撲面而來。這間老屋散着淡淡的檀香,銅鼎內的熏香日積月累已經深深印刻在了四周的木柱之中,這裏的一切都是時間累積下來的味道,好似一張網,萦萦繞繞,輕輕纏住你的心髒,然後漸漸緊縮。

秦氏站在一旁,行了安,孔氏卻沒有說話。秦氏略尴尬,孔氏不出聲,她也不能落座。不由拿起了帕子,掩在嘴邊輕咳了一聲。

孔氏幽幽睜眼,微微舒展了身子,笑道:“哎,老了,不中用了。不過是小坐,瞧我竟然還睡着了。”

秦氏眼皮挑了挑,按下心中不快,連忙上前将她扶起:“既然您累了,就早些歇息。這兒也不是睡覺的地方,免得着涼。”

孔氏不動聲色地推開她,扶着丫鬟的手慢慢起身:“我老了不中用了,也沒什麽精力去教導那些個小的,好不容易請了宮裏來的嬷嬷,這府裏好像還有人說那是因為別人得了咱們府的恩惠,來報恩來的。我就納了悶了,怎麽好好的教養嬷嬷就成了報恩的呢?”

秦氏臉色慘白,她是知道孔氏這是在指責自己不将周嬷嬷放在眼裏。不過除了今日因阿瑜之事,她往日裏對周嬷嬷也算敬重,也思量着是從宮裏出來的有幾分體面,可再怎麽體面也不過是個下人!不由開口道:“周嬷嬷是宮裏出來的,自然要敬重。只是這報恩,媳婦兒着實不知道。幸虧老夫人提點,媳婦兒明兒一定要查出這些個長舌婦。只是後宅之事向來是無風不起浪,若是大肆徹查反而把這事兒弄得越像真的了。周嬷嬷是什麽人物,宮中的場面都見識過,如今這些閑言碎語的自然也不會放在耳邊。”

孔氏就知道自己的大兒媳婦兒沒那麽快明白過來,只是聽得秦氏方才這番話,差點怒的直接瞪她,好在孔氏自己的養氣功夫還算到家,臉上并無露出不喜,只是道:“既然你知道她世面見識得多,就別讓人看你的笑話!我可是将這整個家都交給你在打理!”自從秦氏進門,她便明白這個兒媳婦兒心眼不大,可當初也是看中了她的門第,畢竟官家肯将女兒嫁到商戶裏來也不容易,又思及秦氏還算是個管家好手,孔氏對她那份小心眼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去了。只是如今闵氏進了門,得了寵,她那份不耐煩的模樣便整天挂在臉上,卻還以為自己是個賢惠的!

秦氏心頭一緊,連忙道:“是,媳婦兒定當謹慎行事!”

孔氏冷笑:“謹慎?!原來你還知道謹慎二字!”

秦氏被她的目光壓的擡不起頭,小心站在一側。

孔氏道:“周嬷嬷在宮裏面便是教養嬷嬷,那些個皇子公主都訓的,怎麽就訓不得咱們府的幾個姑娘了?!你上哪兒打聽打聽,哪有教養嬷嬷訓話的時候,當娘的還趕過去,這是向誰示威呢?!你也是學過規矩的人,姑娘家學規矩,做錯了,被罰一罰是好事。今兒不過是個那幾個丫頭因一幅畫起了點小争執,你堂堂一個主持中饋的夫人去攙和丫頭們的事作甚?”

秦氏不敢言聲,只能低頭挨着訓斥。

孔氏接着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怎麽過去的,阿瑜丫頭讓丫鬟偷偷跑去告訴你的吧!你急急忙忙的跑去是怕阿瑜丫頭吃虧?糊塗!她今年已是十四了,還能留在家裏幾年,連姐妹之間的矛盾都處理不好,以後出了門子,那些個還是沒有血緣的妯娌,叔伯,婆婆公公,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難道到了那個時候你要去沖到她婆家裏去為她撐腰的嗎?她不過是個小孩心性不肯吃虧,你怎麽也跟着一起胡鬧!你怎麽就不想想,同樣是罰,老二家的怎麽就不去?難道她就不知道心疼孩子?你幫的了阿瑜丫頭一時,幫不了她一世!哎!慈母多敗兒,慈母多敗兒啊!”

秦氏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雖然孔氏一向都是不好相與的,但如今兒這般訓話卻是少見。只是孔氏字字在理,她當時也是一時急糊塗了,又思量着薛府對周嬷嬷有過大恩,便掉以輕心。如今被孔氏這一訓,腦中頓時清醒不少,也覺得自己對阿瑜太過偏愛了些。

孔氏說完了,擺擺手讓她退下,不想再看她。秦氏不敢多言,連身告退。杜媽媽扶着孔氏在屋裏慢慢走動,緩緩氣,笑道:“老夫人何必動怒呢。”

孔氏看了她一眼,這是一直跟在她身邊的老人了,當即長嘆一口氣:“當初若不是為了薛府,我也不願讓老大将她娶進來。本想着她生兒育女後也會變得聰明點,沒想到還是這麽愚不可及!”

杜媽媽道:“大夫人也是身在局中,當局者迷啊。”

孔氏道:“當局者迷?老二家的怎麽不迷?說句良心話,老二家的是個實誠人,只可惜那肚子着實不争氣!哎,你說說,怎麽咱們遇到的盡是這些糟心事!”

杜媽媽呵呵笑着,輕聲道:“您不是常說這人啊有苦才有甜,我瞧着顏姐兒就很不錯,知書達理,模樣也好。看着她,我就總是想着老夫人您以前的模樣。”

“呸,碎嘴!”孔氏被逗樂了,緩緩坐下,思量片刻後道:“你去庫房拿些首飾給二房送去,顏丫頭也大了,該置辦些了。”說着,低聲喃喃道,“阿瑜就是被她娘給慣壞了,顏丫頭倒是還可以慢慢教。”

秦氏帶了一肚子的氣回了院子,還沒順過氣,就聽見薛錦瑜在房裏嚷道:“一百遍要抄到什麽時候!這關我什麽事,我又沒有惹她們!都是阿林那個死丫頭,要她不要去惹阿顏,偏要去!”

秦氏面色陰沉了進了屋,呵道:“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薛錦瑜一愣不由站起身,嘴角癟了癟,委屈地直跺腳道:“阿娘,連你也吼我。”

往日薛錦瑜這撒嬌的模樣,秦氏看來是天真可愛,如今被孔氏一說後,只覺得女兒太過嬌氣,往後出了門子可怎麽好。當即道:“你是大家閨秀,又是長姐,理因做出表率。”

薛錦瑜哼了聲,坐在一旁悶悶道:“我知道,可總有那麽幾個人不把我這個長姐放在眼裏,我有什麽辦法。”

秦氏見她這無所謂的樣子,恨得戳了戳她的額頭:“往日見你聰明,怎麽關鍵時候就犯糊塗!”

“娘!”薛錦瑜抱着頭,嘟起嘴吧。

“難道你長姐的身份是靠別人放不放在眼裏的?難道別人不将你放在眼裏你就不是咱們大房的大小姐了?把自己過好了,比什麽都要強。”

“可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嘛!”

秦氏緩了緩語氣,決定換種方式跟女兒溝通。“你好好想想,你是薛府的長女,咱們大房的嫡女,就沖這兩點誰能比得上你!就沖這兩點,不僅是我,就連老夫人對你都會慎重,你以後的富貴可不是那些個丫頭能夠比拟的!”

薛錦瑜想了想,頓時樂了,低頭笑道:“這倒也是。”她的婚事,是薛府的大事,誰都不敢輕慢的!

只是她在大房當慣了說一不二的主,幾個庶妹妹各個都巴結她,直到二房的薛錦顏出現在衆人面前。小時候還不覺得,如今越長大了越是看着心煩!每個人都誇二房的三小姐規矩好,人也和氣。哼,瞧她巴結人的樣,攤上個生不兒子的娘,再會巴結人有什麽用,就算以後出嫁了,娘家也沒有親兄弟幫襯!如此想想,薛錦瑜心裏好受多了。

母女二人說着話,一旁的丫鬟進來續茶水。走着走着突然暈倒了,衆人皆驚,秦氏看地上的女子一眼,眉心一跳。

過了會兒,薛老大爺回來了,見躺在床上的佳人,心中又高興又要告誡自己要按耐按耐。秦氏見他這幅僞君子的模樣,就來氣,面上卻不顯,還在笑:“恭喜爺,大夫說宋姑娘已有了兩個月的身孕了。”

薛大老爺本來還挺高興,聽得“宋姑娘”這個稱呼,不由道:“夫人,既然她有了身孕,不如就給她擡個姨娘吧。”

話音落,宋美人目光盈盈地看着他,那小模樣,勾的薛大老爺心裏頓時癢癢的。秦氏恨不得将那個狐媚妖子給撕碎,還要顧忌自己賢惠的名聲,說道:“爺說的是,等穩了胎,就擡成姨娘。免得如今動來動去的,傷了胎氣。”

薛大老爺連聲道:“夫人說的是!”

秦氏呵呵笑了聲,又吩咐了些事宜,便走了。離去時又将孔氏給怨上一遍,這位宋姑娘可是孔氏身邊伺候的丫鬟,然後開了臉,送到了他們大房來。今夜,注定是個不眠之夜,秦氏覺得自己應該去佛堂拜拜了,怎麽最近盡是這些糟心的事!

二房那邊倒是一片歡聲笑語。薛錦顏得了老夫人賞的首飾,正坐在鏡子面前比劃呢。薛錦繡站在她身旁,滿眼冒光的盯着那盒子東西——乖乖,這都可是貨真價實的真金白銀啊!遇到大災的時候,把頭上的首飾拆下來一件拿去賣,都能值不少錢啦,這些玩意全在身上,唉呀媽呀,太有安全感了!

方氏見她那快要流口水的樣,笑的眼睛都眯了起來:“來來,等阿繡長大了也有啊,別把口水流到姐姐的首飾上了,快擦擦。”

薛錦繡:“……”

薛錦瑜轉過身,也笑道:“阿娘,阿繡這段日子好像明白了許多。”

方氏牽着薛錦繡坐到一側,點頭道:“是啊,看來是錢大夫開的藥還是挺有效的。今兒上午,阿繡都會纏着我認字了。”

薛錦瑜道:“這是好事兒啊!”

方氏點點頭,對着薛錦繡道:“慢慢長大吧,長大了給你做花衣裳,紮小辮兒,好好打扮打扮。”

薛錦繡依舊傻呵呵地對着她們笑——看來她的‘康複’計劃進展的很順利。

12十二章 福星

雖然婆婆是不好把手伸到兒子房中的,不過作為掌控整個家族十數年的人來說,要她徹底放手到底不是個容易事,尤其是對自己的嫡長子。宋姨娘原先是孔氏身邊的大丫鬟,溫順乖巧,孔氏相中了她這個性格,便做了主,将她送給了薛大老爺做個通房丫頭。

“翠柳是個老實孩子。”孔氏喝着剛送來銀耳湯,緩緩道:“當初在我身邊時就是個安靜本分的,不然我也不會把她給了老大。過了這麽久才有了身孕,也能看得出她不是個争強好勝的。如今能為大爺開枝散葉,這是喜事,你也多擔待些。”

秦氏心裏的苦水都快要漫到嗓子眼了,臉上還要挂着得體的笑:“老夫人說的是。大爺與我昨日兒已經商量好了,等這胎穩了三個月後,便将她擡成姨娘。”

“這就對了。”正說着,話音一轉,“聽說她昨兒還暈倒了?要我說翠柳現在雖然還是個丫頭,但肚子裏到底是有了哥兒,可要仔細些。”

“是媳婦兒之前思量不周了。不過昨兒大夫開了安胎藥後,已給她撥了兩個丫鬟貼身伺候。”

孔氏滿意地點點頭,當即道:“這就好,這就好。你一向都是處事周全的,我這裏沒什麽事,你先去忙吧。”

秦氏欠欠身,又囑咐了幾句老夫人注意身子的閑話,便走了。待回到屋中,秦氏不耐地掃了一眼,端起茶杯,又重重擱下,茶水撒了一圈。遞茶的丫鬟一驚,連忙退到一旁,正欲張嘴請罪,孫媽媽走了過來,示意她趕緊下去。

“夫人,為那些個人氣壞身子不值當啊。”孫媽媽柔聲道,“說到底也不過是個姨娘,還不是靠您拿捏!”

“我拿捏?!”秦氏冷笑一聲,“老夫人的算盤打的真好啊,為了給薛府開枝散葉将這些個賤貨塞到大房來,說是替我分擔分擔。可那些人的賣身契卻死死捏在她自己手裏!說到底,翠柳還是老夫人拿捏,我可沒有那些本事!”

孫氏知道她最近接連遇到不順心的事,心中煩悶,不由小聲道:“夫人,您就想開些。那些人不長眼,也不想想福壽堂的那位……到底有幾分活頭了。到時候,府裏還不是要仰仗着您!再忍忍吧。”

秦氏深深吸口氣,漸漸平複了心緒。不過她也不能坐以待斃,她要讓老夫人看看,這府裏若是沒了她,那也是不行的!正好這段日子,老夫人也看她不順眼,那幹脆就別看了,免得相看兩厭。

薛大老爺正在宋姨娘房裏,心肝寶貝地叫着。宋姨娘芊芊玉手搭在肚子上,嬌聲道:“若是沒有他,我怕是這輩子都只能是個丫頭了。”

“怎麽會,這不是前段日子府裏事多給耽擱了麽,先是老二的事,又是府裏的生意,好容易閑下來了,老太太那邊又請了個教養嬷嬷,事兒都堆一塊了,才耽擱的。”

“哼,你們的都是大事,我這點芝麻綠豆的小事自然是無關緊要的。”宋姨娘微微偏過頭,嬌嗔道。

薛大老爺連忙抱住了她,笑着哄她:“誰說的,你可是我的心頭肉,天大的事也大不過你去。別賭氣了,餓了麽,想吃點什麽只管說。”

宋姨娘臉色由陰轉晴,伸出手勾上薛大老爺的脖子:“也沒什麽,就是想吃點酸酸的。”

屋裏正是濃情蜜意中,突然傳來丫鬟的聲音:“大爺,大爺在嗎?”

聽着聲是大夫人身邊的丫鬟,宋姨娘心中頓時沉了下來,面上卻不顯,柔柔弱弱地将薛大老爺給推開。薛大老爺正和小妾你侬我侬,中途被打擾了,頓時不喜,斥道:“什麽事,大呼小叫的,你們夫人沒教規矩麽!”

屋外丫鬟連聲道:“奴婢知錯,只是夫人……夫人病了。”

“病了就去找大夫,我又不會瞧病!”

門外的丫鬟們聽着面面相觑,倒是屋裏的宋姨娘不慌不忙道:“您去看看吧,左右我這裏也無事。夫人一向身子好,怎麽突然就病了呢?”

薛大老爺哼了聲,秦氏生病的原因他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到,無非是見着自己得寵的小妾懷孕了,心裏不高興呗!又見宋姨娘如此懂事乖順,不免又多喜歡了幾分,說道:“那我就去看看,你自己小心着點。”

秦氏正躺在床上,幽幽嘆氣。聽得門外的腳步聲,連忙拉了被子,翻身假寐。誰料只聽得門外男人說:“大夫來過了嗎?”

“回大爺的話,已經看過了,說是累很了,大爺您進去看看吧。”

“既然累着了,那就讓夫人好好休息吧。”

“大爺,大爺您……”

腳步聲漸漸走遠。半響,門簾被掀起,屋外的丫鬟垂着頭走進,低聲道:“夫人,大爺說外面鋪子裏有事兒便走了,囑咐您多休息。”

秦氏緊緊握着被角,眼角通紅一片,含糊不清的嗯了聲,便蒙頭睡了。

四個錦依舊是跟着周嬷嬷學規矩,經過第一天的事後,大家都規矩了。那一百遍的《女誡》也都于兩日後規規矩矩地交了上去。由于薛錦瑜暮夏時便要行及笄禮了,所以是周嬷嬷重點考察對象。

不過規矩也不是天天練,練兩日然後再休息一日,一則放緩步伐二則是讓她們私下自己鞏固,學的太快不紮實也不好。

此時薛錦顏正得了空在屋裏給荷包挑花色,門外的丫鬟突然出聲:“周嬷嬷,您怎麽來了?”

薛錦顏放下手中活計,命丫鬟擺上了茶果,待周嬷嬷走進屋後便笑着招待了:“嬷嬷是貴客,快請坐。”

周嬷嬷含笑點頭,也不推辭。剛一進門,便打量了薛錦顏這裏的擺設,十分精致。眼下拿出待客的則是一整套的青瓷器皿,青花素雅,胎薄好似能透光。僅這一套喝茶的器皿,便足小富之家數十年不愁吃穿了。

周嬷嬷品了口茶,只覺得一股清香從鼻尖滑進五髒,在體內滿滿升騰,不由舒暢地點點頭,說道:“三小姐在繡荷包?”

薛錦顏點點頭:“打算繡幾樣雅致的,好夏天帶着。之前做的都太豔了,看着熱。”

周嬷嬷笑道:“三小姐真是蕙質蘭心。”

薛錦顏拿不準她為何突然來此,便也只是跟着笑笑。

周嬷嬷也不繞圈子,直接道:“上次在老夫人那裏,還見着一位六小姐。原說是要一起來學規矩,怎麽這會子倒沒見着了?”

薛錦顏一愣,不解地看着她:“那是我嫡親的妹妹,她還小不懂事,怕誤了阿瑜姐姐的正事。”

周嬷嬷毫不介意:“規矩不是一蹴而就,瑜姐兒就算要出門子也還得一年的時間,不急不急。”

薛錦顏聽着一喜,連忙起了身:“如此,那我去請母親帶阿秀過來,您請等一會兒。”

不多時,方氏便來了,還帶着心中十分不情願地薛錦繡。周嬷嬷立刻行了禮,不由将薛錦繡好生打量了一番,笑道:“二夫人真是好福氣,生的一雙如明玉般的女兒。”

方氏也掩口笑道:“嬷嬷過獎了,這些日子阿顏可要勞煩您仔細教導了。”

“夫人說的哪裏話,能教三小姐這般資質的姑娘是老身的福氣。”說罷,又看了一眼薛錦繡,那雙泛着精明的眼,看的薛錦繡心裏發毛。

方氏也注意到了,卻不好打擾她,過了片刻後才問道:“嬷嬷瞧阿秀……能跟着一起學嗎?”

周嬷嬷沒有直接回答方氏的話,只是拿出薛錦顏抄好的《女誡》遞給薛錦繡看,問道:“繡姐兒可認識這個?”

薛錦繡瞧了瞧她,又瞧了眼那張紙,心中一盤算,擡起手指着薛錦顏:“手手累,手手酸,要揉揉……”

薛錦顏唰的紅了臉——妹喲,你用不用這麽誠實呀!

周嬷嬷笑了笑,又道:“那繡兒姐想不想也抄一遍呀?”

薛錦繡果斷的搖搖頭。

周嬷嬷繼續問道:“為什麽呀?”

薛錦繡一邊搖頭,一邊慢裏斯條道:“阿繡乖,不抄書!”

周嬷嬷收起了紙張,方氏一臉疑惑地看着她,迫不及待地問道:“嬷嬷,您剛才這是……?”

周嬷嬷笑道:“夫人放心,以老身的經驗,六小姐并非如那些傳聞般癡傻。”

方氏大驚,詫異地有些說不出話。

周嬷嬷道:“六小姐這般的症狀老身以前在宮中也曾見過。世間人情百态,總有一些超乎尋常之事發生。按常理小孩一歲學語走路……..但也有些會比尋常小孩要慢上幾月甚至幾年。方才老身問了六小姐幾個問題,六小姐雖無法整句說清楚,可意思卻很明白,說明她心裏都清楚。如此,只需循序漸進,慢慢引導,不出幾年六小姐便與尋常姑娘無異了。”

衆人聽得此言,均是一片欣喜之意。薛錦繡的癡傻之症一直都是方氏的一塊心病,如今聽得周嬷嬷此言,方氏如何不喜!且周嬷嬷是宮中老人,見的世面比尋常人要多出許多,她說的話自然是可信的!

薛錦繡也很驚訝,如果她不是事先知道自己跟這位慈眉善目的老嬷嬷沒啥交情,都快以為這位婦人是自己請來的托了!

周嬷嬷又道:“其實,這也是前日我瞧顏姐兒有些心神恍惚,便多嘴問了幾句,得知顏姐兒是在擔憂妹妹的事。聽得顏姐兒口中的描述,與老身在宮裏見得幾個孩童情況頗為相似,便想來看看。今日貿然前來,還望二夫人見諒。”

方氏只覺得這位周嬷嬷就是自己的貴人,怎麽還會去怪罪!又看着薛錦顏,這孩子真是太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