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聯姻之争

戚國将軍府,趙懷圓滿完成任務回來。早早接到消息的卓元青做了一桌子的好菜給他接風洗塵,趙欽河也買來好酒助興。

戚國自開國起就有南風,男子可嫁娶。就是到了如今,這條法律也沒有廢除,而是不斷完善。整個國都內,要說感情最好的夫夫,非大将軍一家莫屬。趙欽河的發妻,也就是趙懷的娘,在生他的時候難産。趙欽河怕委屈趙懷,一直沒有在娶。

直到趙懷四歲那年走丢,遇見卓元青,被卓元青送回來。趙欽河對卓元青一見鐘情,後來發現他對趙懷十分疼愛,便展開攻勢,将人娶進府邸。

卓元青是江湖人,而且在江湖上小有名氣,他手下有一個幫派,盤踞在戚國南部的十二湖,人稱十二聯盟,而卓元青是盟主。在戚國,朝堂和江湖的分界線很模糊。江湖中人亦可為官,朝廷有麻煩人手不夠,亦可征募江湖人幫忙。兩者相輔相成,素來友好。

十二聯盟的人對卓元青嫁進将軍府這件事沒多大意見,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趙懷長大之後,能夠接手十二聯盟。因此,趙懷即是将軍之子,亦是十二聯盟的少盟主,一人身兼兩種身份,享受兩方疼愛的同時也要承擔兩份責任。

當日梁君末點名要趙懷帶兵,趙欽河始終想不明白梁君末的用意,還是卓元青從旁提點他才恍然大悟,心裏對梁君末的花花腸子有了新的認識。

席間,卓元青問起此行可還順利,趙懷恭敬的回答還行。他言簡意赅地概括梁君末設美人計,楚雲閑扮美人入敵營一事。聽到楚雲閑身中桃花面,梁君末去尋,二人一夜未歸。卓元青和趙欽河面面相觑,兩人齊齊擡頭看着神色如常,并不知道這個一夜未歸代表什麽的趙懷,彼此交換一個眼神,什麽也沒說。

“我曾提醒王爺提防楚将軍,可王爺吊兒郎當,全然不放在心上。還說是因為我沒媳婦,不了解。我不明白,這和有沒有娘子有什麽關系。王爺自己不也沒有侍妾,難道他是想娶楚雲閑不成?”

梁君末調侃趙懷沒有媳婦,趙懷有些耿耿于懷。在雙親面前,他也會袒露孩子氣的一面。直接把心裏的不滿說出來,尋找安慰。

趙欽河聞言,剛喝下去的酒險些噴出來,被嗆的直咳嗽。卓元青嫌棄的看他一眼,面不改色道:“王爺是在和你開玩笑,莫要當真。”

“王爺是沒個正經,但我總能感覺到,他在楚雲閑的事情上無比認真。”男歡女愛趙懷一竅不通,但直覺異常敏銳。

趙欽河看着自己家的傻兒子,心情很微妙。或許梁君末說的對,該給他說門親事,不然日後一定是個不開竅的木頭,非得愁壞他不成。

“王爺幼年和楚家多有來往,他和楚雲閑的大哥關系匪淺。憑這一層關系,他對楚雲閑的事情自然不會敷衍。”

卓元青給趙懷添一碗魚湯,煞有其事的睜眼說瞎話。趙欽河把自己的碗遞過去,卓元青看他一眼,把勺子給他。

趙欽河:“……”果然兒子一回來,他的待遇就得減半,席君連湯都不給他盛!

“楚雲閑的大哥?”趙懷對楚雲閑的事情不了解,聽見陌生的人物關系,好奇的問道。

卓元青一頓,然後又自然的掩蓋過去,平靜道:“哦,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若還在人世,也不會有楚雲閑什麽事。”

聽見斯人已逝,趙懷識趣的沒在追問。

趙欽河給自己盛一碗湯,不着痕跡的朝卓元青看一眼,迅速斂去眼底的遺憾。楚雲征的隕落,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不願意提及的傷痛。而且這個傷痛不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平,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梁君末回家還沒兩天,連家裏的凳子都沒坐熱,又火急火燎的進宮找太後。梁君時見他猴急的模樣,在聽青兒的轉訴,知道他是坐不住,要去請太後下旨。

太後對梁君末的來意并不意外,甚至有種終于到來的輕松感。她塗了蔻丹的手指在梁君末額上輕點,長籲短嘆道:“養大的外甥不中留,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所以姨娘,你快點下旨讓我去吧。”梁君末抓住太後的衣袖,沖她撒嬌。奇怪的是梁君末一個大男人做起這事來,太後并不覺得違和,想必以前梁君末沒少在太後面前撒嬌耍無賴。

一旁坐着吃糕點的皇上新奇的盯着梁君末,以往只要梁君末使出這招,就是有求于太後。可是這一次小皇帝沒有聽明白兩個人的啞謎,好奇的問道:“大皇兄,你又想做什麽好玩的事,要母後給你護身符?”

梁君末請太後寫的旨意,一直以來在小皇帝的眼中都是護身符一樣的神奇存在。因為梁君末拿着它,不知道闖了多少禍,最後都因為它安然無恙。

“我給你娶個厲害的嫂子,現在嫂子有難,要姨娘的下旨讓我去救他。”梁君末得意的笑道。

小皇帝一怔,眼神亮晶晶的盯着梁君末,很講義氣的開口道:“誰那麽大膽敢欺負我皇嫂,大皇兄,你告訴我,我跟着你去救人。”

童言無忌,逗的梁君末捧腹大笑。太後扶額,讓宮女把小皇帝帶出去,她有話要問梁君末。

宮女很快過來,小皇帝很有分寸,起身行禮告退,沒有吵鬧着要留下來。

“你莫要誤導他。”等小皇帝離開屋子,太後才輕聲責備梁君末,讓一國之君去救人,這說出去還不讓朝中老臣戳脊梁骨?

梁君末乖巧的點頭,保證自己下次不會在這樣。

太後還不清楚梁君末的性子?嘴上說的好聽,轉頭說不定又犯。她年歲漸老,也管不了那麽多,趁自己還能動,多給小輩分分憂便心滿意足。

“就算我下旨讓禮部拟寫國書,你此去有幾分把握?”

“十分。”梁君末堅定道:“因為此去無論用何種手段,我都要楚雲閑點頭答應。這次和蒙果丹一戰,就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訊號。南國的太子一派開始行動,我必須把楚雲閑保出來。”

“若你使出渾身解數,他也寧死不屈?”太後反問道。

“他會答應我的,他有把柄在我手裏。”梁君末胸有成竹,這次出兵他最大的意外之喜就是和楚雲閑有肌膚之親。

太後見梁君末如此自信,也不在多言,答應梁君末的請求。

第二天,太後降下懿旨,戚國的朝堂上頓時砸開了鍋。王丞相氣的砸了手裏的朝板,不論梁君末如何低聲下氣的勸說,他就是不答應,站在丞相這邊的人也搖頭反對。朝中支持者比梁君末預料的還要少,大多數都是中立派。

小皇帝不甚明白,問難得上朝聽政的太後道:“母後,楚雲閑是誰?為何外公不同意大皇兄娶他?”

太後慈愛的摸着他的頭解釋道:“是你大皇兄喜歡的人。”

“既然大皇兄喜歡,那外公這樣做豈不是棒打鴛鴦?”小皇帝又問,這一次他的聲音清晰的傳入每一個人的耳朵裏。朝堂上的吵鬧聲一停,陷入短暫的沉默中,大家都齊刷刷的看向梁君末。

王丞相對扶着自己的柳尚書擺擺手,走到梁君末的面前,問道:“你喜歡?”

梁君末一窘,滿朝文武都在等他的答案。剛才王丞相反對最激烈,他擔心自己實話實說要被王丞相打。不過為了能讓大家支持,他還是把心一橫道:“是,從小就喜歡。”

梁君末說完,站在原地等王丞相開口。王丞相只是怔怔的看他兩眼,顫顫巍巍的蹲下身撿起剛才扔掉的朝板,啞聲道:“那便請太後降旨,老臣同意。”

王丞相一松口,其他官員想了想,便都同意。

梁君末看着王丞相微駝的脊背,年邁的身軀,知道他是因為幼年的事,怕自己受委屈,沒由來的眼眶一紅,鼻子發酸。幼年楚雲閑險些要了梁君末的性命,王丞相耿耿于懷至今。所以即便知道能把楚雲閑拉到戚國的陣營,對戚國百利而無一害,他也堅決反對。

太後見無人在反對,下令讓禮部盡快寫好國書,宣布退朝。

百官告退,梁君末走過去扶起王丞相,眼裏的淚花沒忍住,吧嗒吧嗒往下掉。淚水滴落到王丞相的手上,他頓了頓腳,長嘆一聲道:“孩子,就算是報恩,也別委屈自己。”

“外公,我不委屈,我是真的喜歡他。”

和報恩沒有關系,從小就喜歡。不然當初又怎會在知道他是男兒身以後,還非要拿女娃這件事刺激他。無非是小小的惡作劇,讓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罷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吐槽我的王爺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