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傳聞聖子執青蓮降世, 與其一同降世的還有四件神器。
分別為山河永固杯,福澤萬象珠,否極泰來扇, 撼天鎮地斧。
神器散落各方,不知所蹤。
直至公子征伐六國時,大小諸侯為求活命, 搜羅神器上獻于他。
不過一兩年,四件神器盡數集齊。
公子瞧着那四樣物件,未生出一絲敬畏之意。
雕金镂玉,精巧奢靡,哪裏像件神器?分明是王孫貴族把玩的玩物。
哪裏适合救苦救難普度衆生?就适合待在這座璧玉城裏身侍權貴,色媚公卿。
公子不僅是這般看待, 也是這般對待它們。
他用山河永固杯飲酒, 用否極泰來扇扇風,把福澤萬象珠綴在發冠當裝飾,還有那撼天鎮地斧……被他拿來殺人。
專殺忠良之輩, 專殺肱骨之臣。
将那些人捆到大殿,雙手縛住,逼跪在地。
公子踩着他們的肩, 斧刃比着後頸,奮力一砍!
頸骨斷裂,鮮血噴濺!
腦袋骨碌碌滾出去好遠。
他用這把斧子, 殺了好多人。
Advertisement
上面的花紋被黏膩的血漿包裹,磨損得不成樣子。
族中長輩勸誡他收手,不要再傷良臣。
但是公子說, 他受到神明指引, 殺的都是壞人, 他們有罪,理應受到責罰!
長輩們再不敢置喙,既然是神明指引,那便是對的。
公子是在傳達神的旨意,他們應該擁護他敬畏他,不該對他存疑。
随着公子殺的“壞人”越來越多,他們愈加敬重他愈加追捧他,認為他是在為天下萬民謀福音。
他們替他造廟,為他塑像。
塑的就是聖子執蓮的神像,最大的一座用黃金作身軀,用碧玉作青蓮,雅致端莊,貴重無比。
百姓們覺得這座神像什麽廟宇都配不上,就提議将它送到公子居住的璧城。只有那兒,才能與神像相得益彰,不落下風。
公子欣然接納,他似乎很喜歡衆人為他塑神像的行為。
然而某日,周天子有急事尋公子,未提前派人通知便進入璧城。
他看到高高在上的神像被推倒在地,摔得稀巴爛!頂部的頭顱與身軀完全分離。
公子将神像踩在腳下,肆意碾壓,碾不爛的就命人敲碎。
碎塊鋪落一地,他将它們盡數踩踏,尤其是踩到頭顱時,又用了幾分力,似乎夾雜一絲莫名恨意。
他擡頭,看見周天子,笑着問:“聽說神佛本無相,不知男女,如今瞧我裝扮,是否也男女莫辨?可否比肩神佛?”
此時的周天子才注意到,公子穿着漂亮女裝,綴着玉珠流蘇,眉如翠羽,唇若紅櫻,再搭配上他有些頑劣的動作,活脫脫像個天真爛漫未出閣的少女。
周天子說不出話來,他不知該說什麽。明明做着最惡劣的事,卻偏偏一副懵懂無知的樣子,多麽矛盾多麽不合常理的存在。
公子似乎也不期待天子能回答什麽,他将碎塊踢開,受到指示的少男少女上來哄搶,金玉做的神像很快被瓜分得一幹二淨。
那座神像啊,是天下萬民傾囊相助,煞費苦心塑造。
它不僅僅是黃金璧玉鑄成,更是一粒一粟,一針一線拼湊而成,裏面凝結着百姓們的心血信仰還有期望,他們盼着神像主人能夠善待于它。
可結果呢?
那位主人鄙夷它厭惡它,将它踩踏于腳底,将它分屍!
他分屍的不是神像,是所有百姓的信仰!
周天子本來有事想與公子商議,但看見對方舉動,竟忘記自己要說什麽。惶惶然回到自己寝殿,夜間做了一個冗長的噩夢——
夢中屍骨堆山,血流成河。
身着華服的公子站在城樓上向下遙遙望去,看着自己的信徒垂死掙紮自相殘殺,卻像一個剛得到有趣玩具的純真稚子,開心到哈哈大笑。
天子醒來後覺得無比害怕,雖千遍萬遍告誡自己那是夢,可冥冥之中确信那是對未來的預見。
未來将會變成這樣,若不加以阻止,勢必變成這樣……
公子不信佛神。
雖說被世人稱作神佛化身,可他從未信過。
因為信了神佛便要相信夜叉鬼怪,相信阿鼻地獄。
因果輪回,報應不爽。
他滿身罪孽,必遭報應,所以不敢信不願信,且作掩耳盜鈴,求一份心安理得。
公子對周天子一遍又一遍地強調君權神授,天命所歸。
可正是這樣的人,偏偏最蔑視佛神。
在他眼中,神佛是被踩在腳下的,永遠攀不到頭上。它們應當被他利用,而不是他受它們差使。
“君權神授”“神明指示”這樣的話太好用了!
即使他為非作歹,即使他罪行累累,人們也會自行給他找托辭找借口。
驕縱溺愛滋養暴戾恣雎,歌頌吹捧助長嚣張跋扈,他越發放浪形骸,越發暴露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