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
漠北煙雀
作者:末予
文案
他是大齊的太子,大齊最尊貴的存在。
三歲讀貫古今,七歲博通六藝,十三歲上場殺敵
然而,二十二歲那年,他失去了一生摯愛。
他以為七年不過彈指一瞬,可時光淺淡,唯有情深不悔。
當那人那事都随時光洪流消逝,他還願拾起這遙遠的記憶麽?
她是大齊唯一的女将軍,巾帼不讓須眉
聲名赫赫,屢立戰功,她以為這一輩子都會活在戰争中
可那人出現,寂寞如斯的歲月中忽然有了眷戀
國仇家恨,抵不過七年相待麽
愛恨緣法,皆在一念
內容标簽:宮廷侯爵 情有獨鐘
搜索關鍵字:主角:燕瑰雪聶華亭 ┃ 配角:配角若幹 ┃ 其它:
Advertisement
權謀
景帝十一年十月,發生了一件驚世駭俗的大事。
受萬民景仰,百姓稱頌,皇帝喜愛的傳聞中仁德賢良的太子竟然私自調動靖南三十萬大軍蓄意謀權,皇帝大怒,下令鎮國公率十萬禁軍緝拿叛逃的太子。
由于這消息實在太過震驚,以至于消息傳來的當日,京城中的百姓奔走相告,聚賢樓的文人士子也議論紛紛,他們實在不能相信平日裏開倉赈濟災民,朝堂上怒斥佞臣,戰場上屢立戰功,他們心目中神一樣人物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來,況且皇帝十分偏愛太子,自出生那日起便封為太子,長居東宮,是大齊王朝最尊貴的存在。是以天下皆疑慮紛紛,這大齊江山遲早是太子的,太子為什麽要做這種自毀前途的事?具體情況尚且不明,如今朝中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太子居功自傲,生出了謀逆之心,妄自尊大,謀權篡位。另一派認為太子孝順賢良,此事必有蹊跷,說不定是遭人陷害,請皇帝明察,擺明了維護太子。太子性子素來溫和,與朝臣鮮少結交,故任誰也不能妄下定論。其實皇帝自己也不願接受這個事情,只是朝中起伏甚大,兩派泾渭分明,互不相讓,朝中十幾年的嫌隙牢固,措辭激烈,恐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皇帝不得不派軍緝拿太子以安撫群臣。
時間回到太子私調大軍的消息傳回京城那日。
看着朝堂上風雲驟起,派系傾軋,齊景帝不由扶額嘆息,立侍一旁的李公公也苦着臉,眼見幾位大臣的唾沫星子都要濺到自家皇帝的臉上了,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只拿着小手絹不斷擦着額頭上不存在的虛汗,皇帝的臉已經黑的跟炭一般了,可這些沒有眼力見的大臣們愣是跟沒看見一般,繼續争論不休。
只因太子之事朝中便動蕩成這樣,看來這情勢絕不是一日之功,到底是誰在暗中推波助瀾,使朝中紛争叢生,太子出事,兩派相争,看來有人是想動我大齊根基啊!
“夠了!你們個個都是大齊的柱石,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天下百姓的眼裏,如今為了太子之事吵成這樣,平日裏見你們進谏一個比一個蔫吧,如今一個一個跟蠻牛一般臉紅脖子粗的,朝臣言語行徑跟市井小兒無二,我大齊國威何在,朝綱何存?”
齊景帝聲音如驚雷乍起,直叫一幹朝臣駭的噤了聲,朝中争論一下子停了下來。各位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此時誰都瞧出皇帝面色甚是黑沉,皆不敢出聲以免惹來麻煩。
“皇上,實非臣下失了氣度,實是這件事太過重要,幹系我大齊百年基業,此事若不查清,大齊朝綱不穩,民心不安啊!”一個蓄着花白胡須的老臣顫顫巍巍地從百官中走了出來,身軀抖得如風中落葉,老臣緩緩跪下,“臣以兩朝老臣的身份,請陛下徹查此事,給朝中百官,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此人是兩朝元老姜宏,大齊的股肱之臣,在朝中威望頗高,此言一出,朝臣一個一個地走了出來,紛紛跪下。
“懇請陛下徹查太子,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懇請陛下徹查太子,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懇請陛下徹查太子,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一聲又一聲,回聲連綿不絕,大齊百官嚴整肅容地跪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上,只等着皇帝下的決定。
殿中忽然陷入了一種詭異的靜谧中,坐于上首的皇帝面容沉郁,自他登基始,還沒有陷入如此為難的境地,如今竟被百官逼到如此地步,他不是不肯下旨,而是不能啊!太子他疼了半輩子,向來都是捧在手心裏的寶,太子自幼喪母,很是乖巧懂事,從來不讓他費心,是以他對他十分縱容,不論是朝堂上怒斥權臣,還是以十三歲稚齡上戰場,他都默許,那孩子,剛強得讓人心疼。作為父親,他以有這樣的兒子為傲。不論此事結局如何,太子的聲名定不複從前,他辛辛苦苦為他鋪的路将付諸東流。作為一國之君,連自己的兒子都回護不得,當初答應那人究竟是對是錯?
恍惚間,齊景帝仿佛看見當初那個意氣風發,豪氣萬丈的身影,那是他一生也無法企及的高度。
終于,鬓發花白,明黃袍服的齊景帝面容一肅,聲音中有着微不可聞的疲憊,蒼老威嚴聲音響起,“太子之事幹系重大,若捉回太子,關押大理寺候審,如太子真的蓄意謀反,朕絕不姑息。朕,必會給滿朝文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戰起
随着皇帝的命令一下,鎮國公楊毅率着一幹将士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太子也是他從小看着長大的,鎮國公怎麽也想不通那個素來以仁德之名稱頌大齊的太子會幹出這等糊塗事來,他接到命令的那天,忽然覺得身上的包袱頗為沉重,誰不知道太子是皇帝的心頭肉,掌中寶,若他真的拿回太子,皇帝不翻臉才怪呢,齊景帝陰人的本事他可沒少見過,想起諸多前車之鑒,他的小心肝就發顫喲,他累了大半輩子,還有一年就要回鄉頤養天年了,怎麽臨了臨了攤上了這麽個破爛事,我的太子爺喲,但願你的小腿慢點倒騰,讓我早早地把你帶回去,我也好告老還鄉了,得罪了皇帝,恐晚節不保啊!齊景帝雖然嘴上說着絕不姑息,派出去的卻是素來受他欺壓鎮國公楊毅,以他的膽子,他的皇兒一定會平安歸來。由此,皇帝的愛子之心可見一斑。
“陛下,臣于沂山發現太子的行蹤,但太子殿下十分固執,不肯跟臣回來。臣實在無法,甘願受罰,請陛下降罪。”随鎮國公一同緝拿太子的李副将跪在殿上陳言道,他面容剛毅,背脊挺得筆直,有着一般武将沒有的風骨。
齊景帝靜默一會,道:“李愛卿請起,太子如今養成這樣的性子,實是朕的過錯。愛卿可知太子調兵是何緣由?”
“謝陛下。”李副将站起回道,聲音有些悲痛,“據臣所知,太子于半月前的沂山大戰中得脫,但沂山守将瑰雪于戰中犧牲,太子悲恸,随沂城百姓缟素三日。如今太子親率三十萬大軍抵禦匈奴來兵,臣以為,太子殿下并無不臣之心。”李副将話音一落,朝臣私語切切。大齊唯一的女将軍,燕瑰雪,戎馬漠北十年,軍事奇才,每戰必勝,傳奇一般的存在,誰也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女戰神竟會埋骨沂山。這樣的人物隕落,任誰也不免唏噓一陣。
齊景帝聞此,沉痛道:“燕将軍為國捐軀,實乃忠臣良将,朕特追封其為一品護國将軍,朝中哀悼三日。”齊景帝正準備揮手讓大臣散去,左相先一步從群臣中步出。
“太子私調兵馬已是事實,沒有陛下的命令,私調兵馬,視大齊法紀為何?身為太子,罔顧法紀,一意孤行,造成朝堂紛亂,天下議論紛紛。陛下,臣認為,太子此行已無法當得一國儲君之位,應廢掉太子,以安天下百姓之心。”左相言辭鑿鑿,雙目如電,神情嚴肅。
“太子固然私調兵馬,但事出有因,此事不能一概而論。天下皆知太子仁德之心,如今沂山戰敗,太子殿下自然會為沂城百姓讨個公道。至于兵馬之事,事急從權,如若太子不調兵馬,沂山百姓必陷險境,老臣認為,陛下應酌情處理。”右相面容和藹,聲音沉穩。
朝中派系分明,左相一派一意廢掉太子,右相一派建議待沂山戰畢再行發落。
齊景帝目光深沉:“太子一事暫且不談,李副将,朕問你,朕派鎮國公緝拿太子,如今為何只你一人回來複命?”
“鎮國公知不能完成陛下的使命,特托臣禀告陛下允他告老還鄉。”李副将遞上一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