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節
皇帝想大事化小,也得有人同意不是?既然已經有了小火苗,他也不能叫它熄了不是?朝中也很久沒有大批的換血了,若是能借這個機會除去太子,換上自己的人,他不介意在火上澆一把油。不得不說,這件事間接地幫了他一個大忙。王相似乎很滿意這個答案,讓王齊遠起來,換了一副和藹的面容,關切地詢問最近有沒有吃好,睡得穩不穩,俨然一副慈父做派。
近來朝中不穩,權臣拉幫結派,黨派勾結。齊景帝偏偏一點動靜也沒有,優哉游哉地在禦花園裏和各宮妃子們賞花品茶。太子倒是不見人影,估計是忙活得焦頭爛額了,三天期限只剩下一天,皇帝似乎漠不關心,太子成日不見蹤影,朝堂混亂。各個顯貴隐隐感知,大齊怕是要變天了,正當此時,匈奴送來一份國書,匈奴王言将次女嫁給太子做正妃,兩國永結秦晉之好。
這份國書來得好不尴尬,令大齊朝臣手足無措。正說匈奴呢,這不就趕着來了?已經動亂的湖水又迎來了巨大的波瀾,有人說,這是明目張膽的勾結,太子與匈奴勾結已成事實。有人說,這是匈奴的巴結,看中了太子的地位,可是,如今太子自顧不暇,匈奴怎會這麽沒眼力見兒趕着送上門來?就連原先相信太子的一派都微微有些動搖。參太子的奏折一日比一日多,禦書房的折子都摞成了小山高。一切都止于一日之後的那個早朝。
齊景帝将折子掼在地上,“人家國書都送來了,太子如今還有何話可說?”
太子跪于堂下,一米陽光灑進來,淡黃蟒服,面如冠玉,不顧一幹朝臣各異的目光,沉聲答道:“如今朝野動亂,皆因兒臣而起,但父皇為何不想想為何這些書信會在各個朝臣家中傳出?是忠心為國?還是蓄謀已久?匈奴雖大敗,但仍雄踞漠北,虎視眈眈,巴不得我們大齊內亂,那樣他們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攻破大齊。國家強盛,在于君臣同心,兒臣自愧因我一人造成如今局面,為國為民,兒臣請辭太子之位。”
“太子此言莫不是懷疑我等蓄意陷害,挑起事端,置國家于不顧麽?”左相沉聲出言。
“我等之舉皆是為了大齊國祚,太子如今找不出證據,就要挑撥君臣關系麽?”這話帶着質問,刻薄,戶部侍郎許勉怒目而視,好像太子做了不可原諒的事情。
“呵呵,我這還沒說什麽,就急着站隊了?”太子一聲輕笑,長長的發絲随風而舞,張揚而輕蔑,随即正色,“父皇,兒臣已查明六日前左相之子王齊遠于聽風樓宴請朝中重臣子弟,這些信正是從王齊遠手中散出。這信上內容是真,國印是真,可這筆跡絕不是兒臣所寫,兒臣自小跟随太傅,兒臣的筆跡,太傅再清楚不過。”
而後站出一位朝臣,雖鬓發花白,已顯老态,但聲音清晰而堅定,“太子自幼跟随臣下,聰穎絕倫,字形飄逸而遒勁,集百家之長,自成一派。太子的筆法很特殊,要模仿也不容易。臣以項上人頭做保,這信上絕不是太子的筆跡。”太子的筆跡極難模仿,看這信上筆法,倒是太子相熟之人才能做到。
“哧,太傅與太子一榮俱榮,自然是偏幫太子,臣認為太傅之言不可信!”許勉繼續道。
“是與不是,一看便知。”齊景帝将各官員呈上來的書信與太子之前的奏折細細比對一番,發覺真的是有些不同,又叫其他官員看了看,結論一致。
“臣認為,這定是有人陷害太子。請陛下明察。”禮部尚書板着一張國字臉,聲音沒有起伏。
“左相,王齊遠此舉何意?”齊景帝沉沉氣勢壓迫而來。
王谡不慌不忙答道:“小兒喜好打抱不平,自诩正義之士,無意間得知此事,至于書信,也是偶然得到。小兒年少魯莽,受人利用,還望陛下從輕發落。”本以為勝券在握,卻不想人家技高一籌,生生受着,王谡幾十年也沒這麽憋屈過。
“聽信謠言,是非不分,煽動作亂。亂我大齊朝綱,令太子蒙屈。左相,你生了個好兒子啊!”群臣一看,齊景帝面沉如水,皇帝要發怒了。
且聽王谡仍舊老練從容,“皇上,小兒只是受了奸人陷害,說起來,小兒也是受害者,皇上為何不查那背後之人,偏偏盯着小兒不放?”聽聽,要多無辜有多無辜,就像剛才那些事不是你家兒子做的似的。
Advertisement
但不得不說,這招很成功,皇帝自是愛面子,擺擺手,令太子嚴查。至于王齊遠皇帝也懶得動,只說讓左相嚴加管教,怎麽個嚴法,那就不是他的事了。事情就這樣過去了?輕飄飄,軟綿綿,皇帝老了,這些事還是得靠後生晚輩自己琢磨。
傳聞
後來聽說左相之子王齊遠上賭場豪賭,帶去的銀錢輸了個精光不說,還欠了巨額債款,左相大怒,差點沒把兒子打死,此後,左相之子再也沒出過家門。
好不容易安生了一陣子,窮的照樣窮,流落街頭衣不蔽體,富的還是那麽富,大擺筵席胡吃海喝。但是日子還是要過的,柴米油鹽,家長裏短,誰說不是人生大事啊!但是平靜的日子還是短啊,這不,匈奴送來的這份國書,又成了街頭百姓的談資。
據說太子查了書信,卻只揪出幾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就像是人家誠心要給他一個交代似的,這可不行,太子是誰啊,愛民如子啊,怎麽能讓罪魁禍首逍遙法外,于是晚睡早起,食之無味,睡不安寝,就為了能早一天抓住惡人,對于自己的婚事,那是絲毫不在意啊。可是他不在意,百姓可是迫不及待啊。
太子不日将迎娶匈奴公主。近日京都大大小小的街巷酒肆讨論得熱火朝天,誰不知道這匈奴的公主塔塔爾是出了名的驕橫跋扈,惡名能從大老遠的漠北都飄到大齊。
傳聞塔塔爾公主善馬,三天單挑了十八位将士,令手下敗将為她伏低牽馬。
傳聞塔塔爾公主好箭,令十餘奴仆排成一排作靶子,射中的升職,射不中抓去做苦役,匈奴人怨聲載道。
傳聞塔塔爾公主長得十分粗犷,身材魁梧,一個人能扛起八十公斤大鼎,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匈奴王既無奈又自豪。
不知哪的小道消息,說塔塔爾公主喜好美男,豢養的面首能排成一個連,但凡有紅杏出牆的,奸夫□一起抓起來當靶子,如果僥幸沒死,各種大刑伺候。
這般形貌的匈奴公主配他們如花似玉的太子殿下,實在是可惜了,百姓嘆啊,文士悲啊,武官憤啊。百姓在八着匈奴公主事跡的同時,不免為即将迎娶匈奴公主的太子鞠了一把同情淚,同時也為太子的犧牲精神所感動。這公主将來不禍害人就已經是萬幸了,怎麽能期待她當個賢妻良母?
太子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太子命苦啊,先前愛上他們威武的歸德大将軍燕瑰雪,将軍性情豪爽,名聲盛極。現在這位比之将軍可有過之無不及啊,他們嬌嫩的太子殿下能否承受得住這朵漠北的霸王花的摧殘?
太子對燕将軍那是情深意重啊,燕将軍雖然戰死,太子也堅持娶她。可惜啊可惜,二人緣分太短,一生一死,天人永隔。如今對上這位善妒的公主,後果可想而知。
有人行刺公主。紅鸾扛起大刀,轉了一圈,“刺客在哪裏?敢在本姑奶奶的眼皮子底下行刺,我看他是活膩歪了!”
綠翹拿起一塊桂花糕塞進嘴裏,“大老粗,你別急啊,就你那個兇樣,刺客早被你吓跑了!”
只聽得兵器乒乒乓乓聲,一場酣鬥過後,天一樓客房,一紅一綠兩位侍女一粗魯一溫雅。紅鸾扛着大刀走來走去,嘴裏罵罵咧咧,“這大齊欺人太甚,我們公主大老遠從漠北嫁到這,竟然沒有個迎接的人,還敢派刺客,你說派也就派了,怎麽不派個高大威猛的,細胳膊細腿,一招我都怕把他打殘了,真當我們匈奴好欺負啊!這地方多憋屈,腿都伸不開,哪有俺們卡勒王宮寬敞,人也瘦了吧唧跟猴似的,看俺們匈奴漢子多威武,啧啧,那肌肉那身板。”紅鸾一臉桃花相,連濃密的眉毛也柔和了一些。
綠翹不屑,“瞧你那點出息,要麽就是打打殺殺,要麽就是發花癡,能不能有點追求!”
“你有追求,你有追求怎麽不去把刺客打跑,還得俺上。不行,這鬼地方俺是一天也不想待了,我去跟公主說說,什麽時候能回?這大齊一群小人,我看那太子也好不到哪裏去,幹脆咱別嫁了,公主這身份,想要誰還不是一句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