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移居渥太華 ·

随着門外輕如鴻毛的腳步聲遠去, 梁蘇眨巴着大眼睛,就着窗外流瀉下來的朦胧月色對于鶴立比了個“V”。

福福是家裏的女傭,恪守本分多年, 不至于對于鶴立和梁蘇有所忌憚;梁秋唐和梁青早已鼾聲如雷,倒是梁軒, 一路上喝醉了的舉止似是而非, 特別是還和梁青聊起公司的事, 怎麽看怎麽像故弄玄虛。

梁蘇理理頭發,赤着腳從旁邊的寫字臺上拿來白紙和鉛筆,利落的寫下幾個字遞給于鶴立。

“大舅摔傷, 之後幾天不會去公司。”

于鶴立點點頭,只寫了個“防”字作為應答。聽着樓下響起搗鼓電話的聲音,梁蘇心知肚明,某個人很迫切的想知道離開的日子梁家究竟出了什麽狀況,以及還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得盡快讓爺爺知道。”于鶴立對梁蘇耳語道。

梁蘇優雅的比了個“OK”的手勢。

樓下的翻動聲沒有持續很久,只聽見外頭的人又輕手輕腳上了樓,回到自己的卧房裏。已經勞碌幾天的于鶴立上下眼皮子直打架,再也架不住一陣又一陣如潮水般襲來的困意,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梁蘇也靠着床的另一邊, 幫于鶴立蓋好被子,和衣睡了。

第二天一早, 全家都就醒了,洗漱完畢坐在餐廳吃福福烤好的吐司面包和拌着水果的酸奶時,梁軒已經西裝革履的出發去了公司,力争給老邁的父親留下勵精圖治的好印象。

梁蘇邊看着坐在對面放開肚皮大吃的梁青, 在心裏狠狠的朝梁軒出門的背影罵了句:卷去吧你。

梁秋唐已經恢複了精神,和于鶴立聊起最近公司的銷售情況。梁蘇見氛圍輕松, 忙見縫插針的問梁青今日去不去公司。梁青指着腫的老高的腳踝,愁眉苦臉的搖了搖頭。

“那有什麽事情是需要我來做的嗎?”梁蘇淺笑盈盈道,“如果是萬分緊急的事情我很樂意效勞。”

梁青聽到萬分緊急這幾個字,晃着圓潤的腦袋想了想,“這樣,你替我跟公司內部發個函,就說今年審計這邊我已經聯系好了會計師事務所,請大家安心工作,各個部門都需要按照公司規定和加拿大審計準則留存好資料。”

聽到這句話,梁蘇仿佛吃了一大顆定心丸,又将期盼的目光移向外公。“這是我第一次代替總經理進行發文,一想到就緊張的要命。”

“咳咳,自信一點。你大舅做得總經理,難道未來你就做不得?別說一個發文,這幾天需要總經理批閱的文件你都得好好學習盤算着,請你來加拿大可不止是為了做個埋頭苦幹的賬房先生。”梁秋唐笑着喝了一口牛奶,“鶴立也是,有什麽想法可以回來和我聊聊,其實我也挺好奇你們國內的年輕人腦子裏在想些什麽。”

“他可是非典型的案例,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梁蘇笑嘻嘻的放下刀叉,抓着于鶴立就出了門。

庭庭一路上将車開的又快又穩,不一會兒就到了公司。于鶴立照例還是去市場部報道,梁蘇一鼓作氣沖進總經理室,又一氣呵成的草拟好了郵件發到各個高管那裏,并抄送給二舅梁軒。

令梁蘇意外的是,之後的十多天都風平浪靜,梁軒并未就此事發表任何看法。眼看着渥太華那邊即将開學,梁蘇顧不得再和公司裏的事糾纏,和于鶴立收拾好行李,起身前往渥太華。

兩人抵達渥太華的第一天,首先去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公寓。梁蘇出于方便考慮依舊是住校,所以這次主要是照顧于鶴立的喜好。租好房子之後,于鶴立帶着梁蘇開車沖到唐人街,找了間說粵語的早茶館子吃點心。

“再要回多倫多去可是感恩節了。”于鶴立漫不經心的咬着蝦餃,“我明天就開始看附近空置的店鋪,然後聯系國內做外貿生意的發小,看看哪些藥材貯存時間長,方便走便宜的海運。”

梁蘇點點頭,眼前的廣式蝦餃、蟹子燒麥、金針菇腐皮卷和蒜蓉排骨鮮香可口,不輸上輩子五星酒店粵菜大廚手下的名品。眼下她最擔心的是緊湊的博士研究生課程,第一年不但科目多還有好幾場大大小小的測驗和考試,每一場對她來說都不是容易事。

“對了,你二舅的事情有眉目沒?”于鶴立端起清香的菊花普洱喝了一口,“我覺得現在已經打草驚蛇,再一味拖下去只會夜長夢多。”

這件事困擾了梁蘇很久,雖然腦海中已經有雛形,但對于可行性她卻一點都拿不定把握。“你說感恩節假期正好回多倫多,我想可以乘機讓電話的事情暴露,至少外公會在盛怒之下限制二舅在公司的權限,避免他幹涉之後的審計工作。”

于鶴立點點頭,這個思路聽上去還不錯。

“你經營過很多年電器,覺得外公家的電話型號難找嗎?”梁蘇探究的看着他。

于鶴立搖搖頭,“不是什麽名貴的牌子,日本産的大路貨而已。”

“我想短時間內弄壞電話很難不被發現,但買一個同款偷梁換柱的裝上幾分鐘就能搞定。”梁蘇心不在焉的咬了一口腐皮卷,“到時候把舊電話交給外公,我這麽久的觀察他雖然對大舅的能力并不十分認可,一時半會兒也沒想過把總經理的位置送給別人。”

“關鍵是,爺爺是個正派人。”于鶴立笑梁蘇看人實在不準,“聽叔叔說爺爺從來沒有認可過你父親作女婿,可是這麽多年那些收藏的文物也好,遺留的生活用品也罷,都被好好地保存了下來,不是每個做父親和外公的都有這個心胸。”

梁蘇惆悵的點了點頭,反倒是于鶴立親昵的摸了摸她的耳朵,提醒她快點吃,晚些時候還要到學生宿舍去收拾衛生,也好給日後的學業做個好開端。

好在加拿大的學校宿舍設備齊全,比起昔日梁蘇在北京住的和平飯店絲毫不差,幾乎是拎包入住的水準。酒店式公寓的配置還多了一個廚房,帶冰箱和微波爐,可以在裏面烹煮些簡單的飯菜。

“這條件看的我都想重回學生生活。”于鶴立專心致志的幫梁蘇鋪床疊被,眼神中的透露着羨慕嫉妒的味道。

“好啊,歡迎和我做校友,不,你只能申請明年入學,還是做我的小師弟吧。”梁蘇盤腿坐在椅子上,袖手旁觀的打趣道。

“算了,家裏總得要個人操心柴米,不然哪有錢買電話作為感恩節禮物。”于鶴立鋪好床,甩掉鞋子四仰八叉的躺在柔軟的席夢思上。

“也是,你既然鐵了心要做外貿,确實還有很多要操心的地方,象牙塔不适合你。”梁蘇笑容恬淡如山澗清泉,看得于鶴立心神蕩漾,“如果需要會計和法律上的技術支持,我很樂意效勞于老板。”

聽到“于老板”三個字,于鶴立渾身像有使不完的力氣,一個鯉魚打挺翻身坐起來,“有你這句話我就有了努力的動力,等你畢業了想回國就回國,不想回國的話咱們就在這邊定居,我保證你吃香喝辣衣食無憂。”

梁蘇堅定的搖了搖頭,“我從出來就想着能順利處理好這邊的一切,好盡快回國重操舊業。法律這個行當需要不斷地學習,尤其是國內正處在經濟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階段。如果真的繼承財産需要定居加拿大,我寧可放棄這邊擁有的一切。”

于鶴立知道梁蘇從來是個說一不二的個性,好在博士學位順利畢業至少還要三四年,還遠不到定居的時候。而且現在他大哥家咿呀學語的孩子也即将上幼兒園,如果這時候帶着梁蘇貿然回北京,會被夏琪琪終日拎着耳朵催婚催生。

“那你在學校要好好和教授相處,還有其他同學。”于鶴立想起之前大哥道聽途說聊起國外寬進嚴出的學校,導師對于學生畢業有着極大的權限,很多作業也必須跟其他同學一塊兒完成,有些擔心梁蘇會不适應沒有中國人的環境。

梁蘇嘆了口氣,走到窗邊,看着校園裏三五成群魚貫說笑的本科生,年輕的面龐讓她有些嫉妒。“沒有中國人又如何,我好好跟着教授走就行,不信會故意給我低分。何況本來會計學的課程很多跟數字相關,無論怎麽樣還是相信自己有天分的強。何況,我還打算借用導師的關系網想方設法聯系下北美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總部,尤其是年底将為梁氏集團進行審計工作的那一家。”

于鶴立一下子呆住了,“你不是最不喜歡,不喜歡找關系辦事的嗎?怎麽這次倒主動起來,還想找導師的路子?”

“我實在沒有辦法。”梁蘇轉過身,虛浮的笑容裏包含着決絕和憂愁,“這次要離開梁氏半年,我總覺得Kitty和二舅不會善罷甘休,如果能借會計師事務所的手把陳年爛賬翻個底朝天,所有人都将無話可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