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開張 ·

令于鶴立和梁蘇沒有想到的是, 眼下的深圳一窮二白,除了市中心很小的一塊區域外,到處在挖地, 沒有一點城市的模樣。就連梁蘇入職的國資律師事務所也在一棟極其破舊的老式辦公樓裏,據說很多年前是個中學, 80年代恢複律師制度的時候學校正好遷走, 改造了一下就撥給新建的法律顧問處使用, 這也是國資律師事務所的前身。

當杜遙主任對這個他一手建立起的國資律所侃侃而談的時候,梁蘇望着斑駁的牆壁和四周角落裏零星的蜘蛛網,內心本能性的湧起兩個字:快逃!

但理智又告訴她, 這塊土地将在二十年後飛速崛起,高樓摩天,霓虹徹夜,寸土寸金,就連腳下這塊其貌不揚的土地也即将漲到尋常人終其一生也很難望其項背的天文數字。

杜遙把梁蘇領到角落裏一間獨立的小辦公室裏。目前她屬于國律所的專職執業律師,和國企員工類似的興致。做所裏分配的案件,然後每月領取固定薪酬和适當獎金。

“你平時都辦些什麽案子?”杜遙看梁蘇一直不說話,心道是不是單位太小留不住人,卻也對梁蘇昔日的經歷好奇起來。

“公司合同類居多。”梁蘇如實作答, 腦袋裏卻在想待會該怎樣把這間看起來已經荒廢許久的辦公室打掃幹淨,才能勉強待的下去, 還能招待下登門的委托人。

“那正好。”杜遙勉強笑道,“所裏這個月來了一批合同類的糾紛,下午我讓人拿給你,先看看有沒有思路。”

梁蘇點點頭, 這時候杜遙正好煙瘾也犯了,便顧自去了走廊上抽煙。梁蘇先打了些水擦了下辦公桌, 覺得實在搞不幹淨,尋思着等下到哪裏才能找個手腳麻利的大娘來收拾下衛生,至于錢倒是好談。眼下國內最便宜的就是人工,這也是附近港資工廠能夠一年回本兩年盈利的一大秘訣。

對了,既然辦公環境不太滿意,為什麽不去找個條件好點的地方挂職呢。梁蘇尋思着待會可以聯系胡潇問問當地有沒有挂職的地方,如果能提供辦公場地,把律所身份由專職轉變為兼職就再好不過。

這時候,一個膀大腰圓的年輕小夥子抱着個水盆走了進來,肩膀上還搭着一大塊兒毛巾,對站在窗戶前望灰興嘆的梁蘇笑道,“梁律師,我來幫你打掃辦公室吧。”一口東北腔聽起來十分爽脆。

“啊,這不用太好吧,我自己來就行。”盡管十分需要,可梁蘇還是不太好意思給陌生人添麻煩。沒想到小夥子笑了一下,搓了把抹布就開始擦櫃子。

這下子梁蘇倒對來人起了興趣:“你也是國資所的?”

“我是附近鵬程大學法學院大一學生,過來實習的。”小夥子用手背抹了把汗,“說是實習,就是做個免費的勤雜工,以後有什麽跑腿打雜的事都可以叫我。”

梁蘇點點頭,“年輕人像你這樣手腳勤快的十分難得。聽口音是東北的,怎麽想着跑這兒來上學?”

“我叫高飛,是遼寧人,高考的時候就想報廣東的院校,聽說天氣暖和,冬天不用買棉襖,還有機會寒暑假進廠打工,可以省許多錢。”小夥子笑容中有幾分苦澀,“爸媽都下崗了,家裏還有個弟弟,我不能不替他們多想想。”

梁蘇對眼前的小男孩有些心疼,她雖然穿越了三十年,可除了享受不到過去先進科技帶來的便利之外,生活上卻也沒吃什麽苦頭。大學時候跟着路教授做助理搞研究,後來又和失散許久的家人相認,搖身一變成了梁氏集團的繼承人之一。

雖然沒興趣參與權力争奪,翹着腳吃香喝辣還是綽綽有餘。

“哦。那你在所裏多久了,主要跟什麽類型的案件呢?”梁蘇和藹的問高飛,“得先告訴我你的專業興趣,我才能考慮給什麽樣的案子你跟。”

高飛不好意思的舔了舔嘴唇,“杜主任只讓我做些打字之類的雜活兒,還有所裏的衛生。其實我也沒想好要做什麽,本來報志願填的是中山大學外語系,結果差了兩分,就掉檔到這兒來了。”

梁蘇點點頭,看着小夥子乖乖的擦好了桌椅和書櫃退了出去,又抱着掃帚拖把等進來。她慢慢思考着該怎樣安排高飛手裏的工作,這麽一個手腳麻利的大好青年,只是留在在所裏掃地打雜,估計幾年下來啥都學不會還對行業失去好感。聽說高校現在也不包分配了,以後就業全都得靠自己。

中午杜主任請所裏的全體人員去附近館子吃了一頓,也算對梁蘇的到來有所表示。席間梁蘇聊起高飛的事,那孩子羞澀着不肯來聚餐,依舊是在律所樓下簡易食堂裏吃盒飯。

“他啊,開始跟所裏說好的每天管三頓飯,就在食堂吃,順便幹點雜活兒,字都不太會打的孩子,能讓他做些什麽?不搗亂就不錯了。”杜主任不以為然的說。

梁蘇用餘光掃了眼在坐的諸位律師,大家表情各異,卻無一例外的無動于衷。這個所裏不過十幾位律師,其中好幾個都是司法局淘下來的老弱病殘,做點簡單的離婚、財産案混混日子而已。

既然這樣,梁蘇生了恻隐之心,決定找機會嘗試着帶一帶高飛,看看他究竟是不是做律師的料子。如果是的話好好栽培,不負年輕人的前途順便也給自己找個幫手;實在爛泥扶不上牆的話就看看他适合做什麽,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孩子一無權勢,二無關系,還落得個畢業即失業的悲慘下場。

下午梁蘇去杜主任那兒領了幾個貨款糾紛的案件,粗略掃了一眼,距離開庭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就讓高飛嘗試着做個證據目錄來看看。她覺得有些疲乏,便出門打了輛出租車來到于鶴立辦公的地方,看看他又在鼓搗些什麽。

“哎,你怎麽來了。”于鶴立看着梁蘇腳下半高的坡跟鞋,有些心疼的扶着她在沙發上坐下,“待會給你看看我們分公司的資料,已經聯系了北京的幾個商店,估計下個月就有第一筆入賬。”

梁蘇松弛地伸了個懶腰,“這些先放一放,我問你,上次看中的房子你談下來了嗎?”

“談了,談了,首期款昨天就已經打過去,等着下周過戶呢。”于鶴立體貼的揉着梁蘇的肩膀,“話說租金挺便宜的,住酒店也不貴,為什麽這麽急吼吼的買房?”

梁蘇轉轉眼珠,“因為我是財神下凡啊。你看我幾年前在上海浦東弄到的那個院子附近已經改造成工業區,馬路也修了,估計很快就會有開發商進來。到時候估計可以狠狠賺上一筆。”

于鶴立玩笑道,“那如果有一天,咱們有很多很多錢,你會做什麽?”

“黃金,門面,住房,如果不限購的話。”梁蘇不假思索道,“其餘的需要根據市場來定,謹慎為上。”

“你是怕咱們有一天窮得揭不開鍋嗎。”于鶴立愁眉苦臉的說,“我今天還想着等有了錢,要帶你周游世界呢,咱們吃美食,看美景,把世界上所有舒坦的事都享受一遍。”

“這麽貪圖享受,那你應該多去去東莞。”梁蘇毫不猶豫的擡了一杠,卻發現于鶴立不明就裏的抓着頭發,眼睛裏一片茫然,“為什麽要去東莞?聽公司的文員說那裏都是工廠,破破爛爛的,連路都被香港司機的超載卡車壓得不成樣子。”

算了,梁蘇決定不再就此問題深究下去。現在東莞還沒發展起來,再說于鶴立的興趣也不在尋花問柳上,不然她早就逃之夭夭了。畢竟很多疾病都是傳染的,梁蘇可不想染一身讓人浮想聯翩的惡疾回重慶。

于鶴立起身從桌上拿過一本畫冊,裏面都是一些花花綠綠的外國商品。“我發現香港的稅比較低,特別是對于英聯邦的産品。如果能把西方好的東西進口過來,賣到北京和上海大的商店,确定可以大賺一筆。”

“銷路找好了嗎?”梁蘇随手翻了幾頁,“有些商品在大陸可是需要特別的經營許可,這點必須小心行事。尤其是香煙一類,這幾年管控的非常嚴,你可別往槍口上撞。”

“知道,知道。”于鶴立雞啄米似的點着頭,“我想先從文具和家電入手,家電是因為比較熟,畢竟在重慶也做了這麽多年生意。至于文具的話,我北京那個朋友早就成立了公司,可以提供給政府部門。這樣就可以保障銷量。”

梁蘇點點頭,“我目前案子不是很多,賬目和報稅上還能幫着搭把手。到時候這些事情交給我,你們可以輕松許多。”

“還可以省些成本。”于鶴立笑嘻嘻的說。

“瞧你這賬算的。”梁蘇佯裝惱怒的白了他一眼,“有點商業頭腦好不好,財務人員的工資是可以從公司利潤中扣除抵稅的。你雖然現在做了資本家,可不許随意剝削勞動人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