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上元節

陳進從來沒有想過要自己開家店,他活到将近三十歲,唯二的想法就是吃好喝好,以及攢錢退休後回家種地,這兩個念頭一直一直萦繞在他的腦海裏,以至于宅了,當然,在他們刊裏,各種的“宅”人都有,而且名號均不相同,例如宅人宅貓宅狗宅草宅花,這是程度比較輕的,其他還有宅聖、宅仙、宅神、宅主、宅皇等已經修成正果的,除此以外,還有諸如宅苗宅木宅童等有發展空間,總之各種“宅”人齊聚一堂,有宅的就有不宅的,喜愛外出旅游的人,就被宅男宅女們稱為驢某。

這其中陳進是個特例,他被人稱為“二郎神”,意思是說他有兩點異于常人,郎=long,第一就是宅,他的宅有特色,別人就是愛在家裏上個網玩個游戲,或者過過二人世界什麽的,他只喜歡在家裏做飯,還是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吃。曾有小姑娘不顧他的臉色硬賴到他家吃了一頓晚餐,驚為天人,說他做的飯菜有特別的味道,不是精雕細琢端出去招待客人的,而是食不厭精自己享受,味道十足十,她給人描述陳進做的鲫魚湯,“濃白的湯,喝一口,簡直要把自己的舌頭吞掉,鮮吶!”還閉上眼睛舔舔上唇,仿佛還沾着湯汁一樣。頓時衆狼眼冒綠光,可惜各種請求都被他用層出不窮的理由打回,還是堅持一個人獨來獨往,所以他的第二long,就是食。因此,陳進也被稱為獨食神,起這個外號的人說這并不是沒吃到好菜的怨念,獨是獨來獨往的獨,結果衆人一邊鄙視那人,一邊把這個稱號叫得風生水起,無人不知。

作為“二郎神”,陳進興起開店的念頭只是一時興起,作為他來說,當然更願意在家裏研究研究該怎麽做出粉皮粉條來,或者是想想佛跳牆有什麽原料,當然也可以回憶回憶八寶鴨的做法,可就是不包括在外面跟人交流論價錢。

可是自己也得賺錢,不賺錢哪來的原料做菜?不賺錢,要怎麽養自家老爹?還有阿華他們,自己要是突然撂挑子不幹,大概晚上出門會被蒙麻袋。

陳進愁到了正月十五花燈節,因為交通不便,所以劉村的花燈節都是自娛自樂,各家巧手制了各種花燈,拿蠟燭點了,挑到場院裏,被大家評論一番,還即興演唱幾段地方戲什麽的,或者有老人給在座的各位小年輕小兒童講講老話,不失為一場文化的傳承。

做花燈陳進一點都不在行,劉爹做了個“五谷豐”燈,上好的竹紙,蒙在六棱燈身上,用稀薄的顏料畫上各種糧食,都是沉甸甸豐收的樣子,很喜人,也中規中矩。

吃過晚飯,天色完全暗下來後,也沒有誰組織,各家都打開院門,挑着燈籠,後面跟着一家人,向場院裏走,也有特地給小孩子做了一盞小花燈的,挑得矮矮的晃悠着向前走,要不是人聲嚷嚷,陳進還真要豎起寒毛來。

陳進也跟在劉爹後面走,周大夫倒是回自己的臨時家去了,這種場合不适合一起出現。陳進趁機看別人家的燈,花燈節嘛,就得觀燈,各家基本上也都是吉祥燈,只是用的紙沒有劉爹的紙好,燈光昏暗一些,陳進覺得有點無聊,可又不能說回去,這可是村裏的一項重要活動,劉爹早就事先囑咐好了的。

很快遇見的人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大,終于到了場院,大概是因為過節,看起來有專人打掃過,完全沒有一冬沒人用過的樣子,挺平整幹淨,各家都在場院邊上找了棵樹,挂上自家的燈籠,也沒人去看——看來看去看了多少年都沒怎麽變過樣子,年紀相當的人湊堆去了,老人們一堆,不外是談談未來幾年的年景,壯年們堆成堆聊聊什麽時候下種,今年雨水如何,青年們則聊的多了,女人們也大抵如此,只是聊的話題不太一樣,更多的是家長裏短。

整個場院很快就亮起了一圈燈,映着天上明晃晃的大月亮,把場院照得跟白天差不多了,至少陳進能把每個人的臉都看得一清二楚。劉爹被村裏的長輩叫去了,身為裏正,這也是應酬的場合,而且劉爹也曾經對陳進提起過,錢已經湊的差不多,大概是要商量修路的事情了,所以陳進晃悠着亂走,被阿華拽到了談話圈子裏。陳進瞄了一眼,基本上都認識,知道每個人的小名,大名倒是一個不知,連阿華祥子他們的都不知道,陳進有點慚愧,果然是太宅了。

阿華他們也沒在聊什麽,就是随便亂說幾句,一開始陳進還擔心阿華這個缺心眼的會說出要一起做事的話,結果他說說笑笑,竟然一句都沒有提,看來,沒有人是真缺的。

又有人把祥子拽進人群,他的婚事一直都是焦點,所以成親的沒成親的都跟他起哄,只阿華在一邊随着說了兩句就退在了一邊,一點都不像平時話多的樣子,陳進也趁着月光看了看,可能是月亮的問題?陳進覺得祥子好像跟平時不太一樣了,以前就是小青年,雖然一直都是同齡人裏的領頭人物,可是總體來說還是個毛毛躁躁的毛頭小子,現在看來卻是猛然變了另一種氣質,更加沉穩,更加穩重,仿佛一夕之間成長起來,已經成為一家之主了。

陳進看着不遠處圍着祥子的人堆,又看了看站在自己一邊的阿華,笑道:“你怎麽不起哄,還真不像是你平時的樣子。”

阿華垂頭喪氣地說道:“我跟祥子一直玩得很好,對他這親事,我實在是說不出恭喜的話。”

想到了阿華的心結,陳進點點頭,阿華心裏也很糾結吧。

阿華繼續說道:“再說,秀秀都已經在他家住下了,這親事沒得跑,還起什麽哄。”

Advertisement

陳進大吃一驚,這,這也太意識超前了吧,居然未婚同居,這,這要在族律嚴厲的地方可是要浸豬籠噠,可能陳進五官已經擰到一起,阿華詫異地說道:“你居然一直都不知道?”

陳進也驚,“我應該知道?”

“村裏都知道,這事兒鬧得挺大的,據說還驚動了老族長,不過因為已經送過日子,兩家也都同意親事,這事就這麽過去了,就當作是提前成親,盡快補個儀式別最後成了醜事就成。”

陳進搖頭,真的一直沒有聽說過。

阿華扭着陳進的臉說道:“你該不會其實是個姑娘吧,整天在家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簡直就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就算你不出門,沒聽說過,這件事裏長也知道,還替他們在老族長面前求情,你竟然都不知道?”

陳進汗,前幾天确實劉爹頻繁地去幾個長輩家,可是他以為那是正常的訪友,大過節的,走完了親戚就應該找找朋友了,所以從來沒問過,竟然錯過了這麽大的新聞,枉為媒體人啊,陳進有點羞愧的低頭。

看陳進認錯态度不錯,阿華沒有繼續驚訝,小聲說道:“這事兒,蹊跷,你想,年前還聽說是兩家可能悔婚,都有人看見秀秀哥哥給她找面子去了,結果年後就住到一起,還鬧到全村都知道,哼,誰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