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活着很累

關于陳先生說的——我對“快樂的感知力”強,我會“規避一些生活上的難事”,我有“真心想做的事”,我可以“試着選擇另一種生活”——這些我潛意識裏似乎都清楚,但确實是頭一次有人這麽明确地說出來。

這在中學時代倒不明顯,因為當時大家都躊躇滿志,覺得未來有無限可能,認為自己可以一鳴驚人——在那時我反倒屬于煩惱比較多的那個。

但是從到了大學以後我就一路high了起來。

是的,我的高考完全是失敗的。T大确實也就一般般,大一入學時新生互相聊天,幾乎每個人都說自己是“發揮失常”才來的,甚至一半人信誓旦旦地說他們大二一定要換專業。

但我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就很開心。

因為不是什麽老牌大學,所以教學樓、宿舍都很新,有着幹幹淨淨的上床下桌,獨衛獨浴還有陽臺,食堂飯也不錯。

我漸漸開始知道各種衣服怎麽洗,各個教學樓怎麽走,怎麽在銀行存取款,怎麽看公交站立牌,怎麽一個人坐火車——很多現在想來就和喝水一樣簡單的事情,那時每掌握一樣都讓我有着巨大的成就感。

我沒必要再總是悶在自己房間,想去哪玩就去哪玩,一個人在學校的湖邊坐一下午也不奇怪;我沒必要每買一樣東西都征求媽媽的意見,只要在生活費允許的範圍內,我想買什麽就可以買什麽;而且我也不用天天看着喜歡的人和絕世大美人秀恩愛,雖然始終沒機會投入一段大學戀情,但在小說裏跟着男女主一塊兒談戀愛也是件很開心的事兒。

我的宿舍裏,有家裏開金店的小富婆,有家裏重男輕女的小苦瓜,有熱衷社團活動的現充女孩,也有終日泡在圖書館實驗室的高冷學霸。

我沒有羨慕過誰,也從不覺得幾十塊錢的衣服有什麽不好,畢竟我只想在宿舍碼字,不愛見人——除非有時候對自己過宅的生活狀态感到惶恐,就跟着現充女孩去社團跑腿,或者被高冷學霸拉扯着學習。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我之所以不再像高中時那樣自怨自艾,是因為我接受了現實,完成了真正的成長。

有時想想,初中躊躇滿志的我,經歷了堕落的高中,最終在大學成為了一個庸庸碌碌的人,我甚至覺得這是件超酷的事。

就像銀他媽一樣,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又low又廢的大叔,年少時竟是戰場上叱咤風雲的白夜叉,這樣的反差簡直直戳我爽點。

直到那晚我回到1801,打開電腦準備寫推文時,回想起陳先生對我的評價,才明白這略顯中二的快樂并不是因為我接受了現實。

銀他媽的魅力并不在于從白夜叉變成廢物,而是不論他外表多廢,他的內心始終是那個為美好事物而戰的白夜叉。

我也是。

我會覺得我超酷,不是因為我成了一個庸庸碌碌的人,而是在我庸碌、寒酸、可憐巴巴的外表下,我始終還是初中時那個在本子上寫小說的,躊躇滿志、心懷夢想的小王。

我從來就沒有真正放棄過。

大一時,發揮失常的同學花了一些時間來接受自己是這個大學的人。

大二轉專業失敗後,又有一些同學花了一些時間來接受自己是這個專業的人。

大三一切歸于沉寂,大家心态都放得比較平和,規劃起自己的未來。

大四則是崩潰高發期,包括我也噩夢不斷,因為做實驗太特麽難了,畢業論文太特麽難寫了。

那段時間宿舍流行輪番跟我聊天。

小苦瓜跟我哭訴爸媽非讓她回家鄉去,找對象也必須在家鄉找,否則就當沒這個女兒。

現充女孩也開始迷茫,說覺得自己忙了四年不知道在忙些什麽,突然覺得都沒有意義。

高冷學霸為考研心力交瘁,有時她擔心自己考不上,有時又覺得考上了也沒用。

最讓我難以理解的是小富婆也來跟我倒苦水,我聽完才明白她在準備雅思托福之類的考試,想要出國留學,擔心不能成功。

那确實,還挺煩惱的。

我其實也沒法給出什麽人生建議,我自己也焦頭爛額呢,就只是聽着、附和、遞紙巾。

但我印象很深的是,除了小富婆還對未來充滿憧憬,其他人都說過和陳先生同樣的一句話——

“我覺得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那是一種很深刻的崩塌感。

或許想過要成為一呼百應的職場人,想過要成為年少有為的研究員,想過永遠優雅、帥氣、漂漂亮亮,絕不成為一個狼狽的人。

一定有人是能努力做到的這些的,但是當時在我們那個小小的宿舍裏,這一切只對于小富婆來說還有點可能性。

但明明最初時大家都是滿懷希望的。

可能這就是“杯子碰在一起,全是夢碎的聲音”。

到了找工作、跑校招時,我們對自己的身價有了比較明确的認知。

工資高的工作要學歷、要經驗、要資格證、要科研成果,我跑了兩次招聘會,差不多也知道了自己是什麽水平。

所以像新夢想這種大機構會聯系我,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涵涵問我為什麽期待薪資寫“三千”時,我說的“我覺得自己不值很多錢”,也不單純是為了逗面試官開心。

他們要是能稍微跟我共情一下,就會感受到我之所以能說出這話,是因為我碰過多少次壁。

大四過得确實很難,但好在一切都過去了。

現在我的室友們過得其實還不錯,當時的那些煩惱,都能在群裏笑着說出來。

小苦瓜确實回家鄉了,在家鄉的公立學校做了化學老師,介紹對象的、提親的踏破門檻,不過她好像暫時沒有瞧上的。

小富婆确實通過了所有考核,現在人在國外,常常在票圈發生活照,永遠都美美的。

現充女孩在一家化工企業工作,因為高挑又漂亮,年會時還負責了節目主持。

高冷學霸考上了研究生,不過她是目前看來比較痛苦的一個,她說考研快樂的只有“考上”和“畢業”的時候。

大家的故事都有了比較美好的結局,但生活仍在繼續。

小學是六年,初中是三年,高中是三年,大學是四年。

工作是四十年。

沒了升學這碼事兒之後,我們好像失去了一個奔向未來的時間節點,對這一大塊兒時間感到無所适從。

這時她們又不約而同地說了一句話——

“我覺得生活就是每一日的不斷重複,和對遙遠假期的無限期盼。”

我跟她們有共鳴,但共鳴的時間剛好反過來——我常常在上假期課時感到生活是每一日的不斷重複。

那是真的死亡循環。

到2019年的暑期課來臨之前,我已經歷過一次暑期課,一次寒假課。

一般人很難有機會體會連講七天課,每天講8到10小時,回家後還要備課的滋味——基本上從第三天開始嗓子就得啞。

所以那場旅游團建的第二天,我是睡過去的。

一方面是前一天夜裏熬夜寫推文了,只睡了兩個小時;另一方面是我明知等回到N市後,第二天就是暑期課開始的時候。

而且那天他山石的行程安排恰好跟我們反過來——他們看上午場的千古情演出,下午開大會,然後還比我們晚一個小時返程。

我那一天都沒見到陳先生,便也沒了強打精神的理由,連校長講話我都打盹,惹得大佬飛專門來關心我是不是工作太忙了。

當時的那種嗜睡就好像潛水之前吸的那口氣兒一樣,第二天我就沉入了□□的講課狀态。

每到這種時候我就想起室友們在群裏說的“生活不過是重複”——那可真是重複——別說要給4-5個班講同樣的東西,就同一個知識點在同一個班也得講上至少三次。

我的學生老說我脾氣好,但其實有時我也很氣,我只是不知道要怎麽跟一群小孩子大吼大叫,就只能不厭其煩地重複講,然後下課之後到走廊大口換氣,恨不能去吸個氧。

這時候就意識到,有些老師罵學生可能不是責怪,不是讨厭,甚至也不是恨鐵不成鋼——純粹是有火不發的話很影響身體健康。

咬着後槽牙上完了七天課——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不!這只是一期課結束了,休息一天之後還有二期課、三期課。

所以我就說,我寒暑假時賺的那一萬塊錢簡直就是拿命換。

這時候最大的期盼就是暑假趕緊過去,我不想講課了。

讓我去十八樓幹活吧,在十八樓好歹能摸魚。

他山石最終沒有選擇驚動勞動局,陳先生與HR進行了多次談判後,在我上二期課時離開了寫字樓,拿到了屬于他的N+1。

他臨走還特意來六樓教學區跟我說了一聲,當時我正忙着準備下節課要講的試卷,心态沒受太大影響。

就是可憐我那些學生,小小年紀就要經受這樣的美顏暴擊。

由于時間恰好能銜接上,他正式轉行成了一家外企電商的新媒體運營,票圈的推文、海報全變成了電商廣告,我看着還挺感慨。

現在我集中精力講課還不覺得有什麽,等再去十八樓坐班時可能會更明确地感到物是人非吧——那個老把我叫到樓梯間教訓、每天要求我和他一起點咖啡的陳先生已經不在了。

我滿心悲戚地在聊天軟件跟他傾訴,他回我說:我是換工作了,不是死了。

我把陳先生愛聽的歌都加進了歌單,常在課間時間聽。

在這種境況下聽那首《活着很累》,越聽越上頭:

“活着很累,囚鳥該向哪兒飛

它飛過了頹牆,又在哪兒墜

活着很累,海浪該向哪兒圍

它圍起了廢船,又在哪兒退”。

我看着作者賬號後臺的那個“申請簽約”鍵,手指懸而不決。

我覺得這歌唱得簡直就是我小王本王。

活着很累,小王該向哪兒走?

她要是走過了那道心牆,會不會在牆的對面粉身碎骨?

“你其實從十幾歲時就很明白自己這輩子想幹什麽,這是你的幸運,其實可以試着把握一下。”陳先生的聲音又在我腦海深處冒出來。

我漸漸明白什麽是表世界——表世界其實就是每一日的不斷重複,是一眼能看到頭的穩妥日子,是媽媽希望我這輩子能過的,那種波瀾不驚、按部就班的人生。

而我的奇葩就奇葩在,我的內心充滿了躁動,我都這個歲數了,只要打開word文檔,我還是會像個中學生一樣,覺得自己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我的大拇指抽筋似的發抖,我感覺我馬上就要點上去了。

恰好聊天軟件叮咚一聲,打斷了我的行動。

點開一看,竟是思思在群裏通知道:下周一下午三點,老地方見。

--------------------

作者有話要說:

①本文中提到的歌都是真實存在的哈,歌詞不是我寫的。

②“銀他媽”是一個動漫人物,形象如文中描述。

③小王的大學一般,所以同校的人大四都壓力比較大的,無關男女。and有遠大夢想當然是好事,很多人可以實現夢想,只不過這文裏都是很普通的人,大多沒有完成少年時的壯志,都過着普通人的生活。

④“簽約”這個事兒會有點偷換概念,在本文裏“簽約成功”就意味着小王能拿稿費,不管賺多賺少,總歸可以靠小說吃飯啦!(現實中根本不能,這就是我對小王八的無限寵愛罷了)

⑤這一章開始進入第七卷 ,也就是最後一個劇本開始前搖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