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圍魏救趙

塔吉笑眯眯地又看了一遍信, 尋了個盒子好生把信紙放好收起來。

挨罵歸挨罵,被罵幾句他就會停手麽?不會。

他巴不得李長明再寫幾封信過來呢,畢竟李長明寫的這些東西, 是真的很可愛。

守城向來要比攻城容易, 當年塔吉只敢誘敵出城挨個剿滅, 再斷支援, 試圖逐步消耗城內物資和兵力,不敢真的直接攻城。占下城池後, 因為自己人太少了, 面對來支援的黑衣旅全無優勢,才決定不守直接撤退保存實力。

如今塔吉已不像兩年之前那樣勢單力薄缺少物資,沒能拿下烏蘭城便只能撤退,把原本到手的其餘幾城也舍棄掉。現下物資充足, 防禦已連成一線,對方沒法圍, 雙方力量差距不大,要攻城只能硬拿人命堆,誰會那麽傻。

大虞補給不斷,能耗, 塔吉也不虛,那就耗着呗。等過兩三個月到了冬天,這天一變冷,大虞的兵就只能回去。興許都不用等那麽久, 耗太多了,大虞朝臣覺得花那麽大代價救個小國不劃算,皇帝就算還堅持要助始羅拿回這幾個城池,可能也有心無力了。

兩邊就這樣僵着, 塔吉一直在城裏,絕對不出去,對面人要打那就守一守,他現在完全耗得起。

徐世傑軍中,李長明看了一眼近日戰報,簡直想沖去這幾個将領面前搖搖他們腦子,看看是有多少水。

“讓來救援,真就直奔這幾個城去了?”李長明一拍桌案,把徐世傑都吓了一跳,“原來打仗就是靠人拿着刀互相亂砍嗎?”

援救始羅,收複失地,所以來的人就是一味的攻城圍堵。這要是對當年的塔吉還有用,可如今塔吉已經穩坐城中,補給難斷,不怕被圍,他們這種進擊方式,能有多大用處?

兩年前好不容易打開一條路,卻沒能守住,李長明現在看着這局勢,簡直痛心疾首。感覺自己辛苦打拼攢下的家底,全被別人給敗光了。

塔吉打的是始羅,連根草都沒有動大虞的。始羅向大虞求援,幫得了就幫,幫不了也不能怪大虞,看起來大虞實在沒有必要一定要幫着始羅收複失地。

可問題是,大虞從來就沒有将這些地方當成是始羅的。西北各地與始羅這幾城相加,才連成一條完整的防線。只是這些地方如今屬于始羅,大虞沒辦法主動建立防禦,唯有等始羅守不住了自己再出兵相幫,極為被動。

不然李長明當年也不會找到機會就要控制始羅邊境,不顧顏面威逼耍流氓都要把軍隊留在始羅,為的就是控制這條完整防線。

在始羅手裏也就罷了,始羅到底只是小國,大虞還能想法子控制。如果這些城池落入烏環之手,那就是巨大的威脅。

以前這幾城歸屬始羅,不過是讓鄰居幫着看門,雖然不太靠譜,但鄰居好歹還真能出聲提醒提醒。要是這幾城屬于烏環,那就是把自家大門鑰匙交到別人手裏了,而且還是一直對自己虎視眈眈的人。

Advertisement

別人可以不着急,可李長明懂這其中利害之處,他就要比誰都着急。

“據說,始羅見勢不好,已經派使臣去與東烏環相談了。”徐世傑沉聲道,“這次我們沒能打擊到烏環,怕是不好插手他們兩國之間的和談。”

仰人鼻息的小國便是這樣,一會兒要向大虞請求支援,見大虞也幫不上忙,便只能又去找烏環求和。

“和談?談什麽?割地,還是給東西?”李長明冷笑了一下,“塔吉還不一定樂意跟他們談呢。要是這幾座城以後歸了東烏環,我們要想拿回來,可就難了!”

無論如何,不能讓這幾座城池落到烏環人手裏!

可現在這局面,大虞哪裏能把這幾座城池奪回?

李長明沉思片刻,道:“徐将軍,我們既然是駐紮邊境,出征大軍戰事不順,自有責任出兵援助。”

徐世傑點頭道:“是,就現在的情況,我們有什麽動作,也不會有人說我們不是。殿下想怎麽做?”

李長明望着地圖,朝西方指了幾個地方:“你派一支輕騎兵,速速趕往東烏環西部,這一片沒人攔着,一定要快。然後佯攻幾地,再往西烏環散布大虞繞到後方攻打東烏環的消息。”

徐世傑雙眼一亮:“殿下是想借力打力?”

李長明容色冷峻,面無表情地道:“西烏環看東烏環不順眼很久了,有那麽個機會,我不信他們能坐得住。”

徐世傑派出的這支輕騎兵出發時,始羅的使臣也已到達塔吉所在之處。接待之人與之商談許久,得知其來意,才去通報塔吉。

塔吉正坐在地圖前沉思,負責統領白狼騎的圖鋒進屋道:“始羅派了使臣來。”

塔吉懶懶擡眸:“說了什麽?”

“願以馬三千匹,牛五萬,羊十萬,布八萬匹,銀十萬兩,贖回邊境十一城。”

塔吉微微挑眉,以始羅的實力,給那麽多,是下血本了。

這點東西,對于剛剛統一的東烏環來說,也是足夠讓人心動。塔吉這次東進,攻下十城,花費的并不多。現在停手,還他們十城,帶着始羅承諾給的東西回去,簡直賺大發了。這種買賣,換了別人興許就立馬拿着東西美滋滋回家去。

可塔吉顯然不在意這點東西。

“哦。打下來不都是我的了,我幹嘛跟他換?”塔吉雲淡風輕地道,“問他歸附不歸附,說不我就接着打。”

要麽投降歸附,要麽被打滅國,就那麽簡單的選擇。

兩個選擇,除非始羅求來的大虞能改變局勢,否則他們不管選哪個,這世上都不會再有始羅。塔吉現在只想把始羅吃下去。

圖鋒得令,出去跟那始羅使臣說明。使臣哪裏敢答應,敷衍幾句客套話,便傳信回去給國王。

一來二去,過了六七天都沒把這個問題談好。始羅又來了幾個使臣,不停跟塔吉讨價還價,塔吉就是不肯讓步。

而徐世傑的那一支輕騎兵,急行千裏,已經在按照李長明的指令行事。

太陽剛至中天,艾尼進屋來,都沒跟塔吉行禮,便火急火燎地道:“小汗王,有一支黑衣旅騎兵繞過我們,直取西部了。”

塔吉愣了一愣。

“而後阿史那部也出兵攻打我們西境,來得太快,我們毫無防備,他們已經直逼磐石城。”

東烏環建國之後,仍以烏環自稱。大虞人是旁觀者,看到的是烏環分裂,便用東西烏環來稱呼兩邊。而對于烏環人來說,草原上不能有兩個烏環,塔吉這一邊的人便只稱西烏環為阿史那部,不認其為正統。

西烏環本不在意塔吉帶走的這一小股勢力,如今兩年過去,東烏環已然統一東部,西烏環便坐不住了。一聽有這等機會打東烏環個措手不及,哪裏會放過。

塔吉臉色終于凝重起來。磐石城,那可是他們東烏環建國以後,定的都城!他的小外甥,烏環的可汗,阿史那瑟珠還在那裏!

沒想到自己在前面勢如破竹一路打得始羅毫無還手之力,竟然後院着火。

草原地廣人稀,居民多是逐水草遷居,連城池都沒幾個攔在半道。而且他們說到底只是部落聯合,制度不似中原這般健全。全民皆為戰力,分工不明,各地沒有駐軍,不像中原一般過個路進個城都有人盤查,只要尋個路避開各部族,可不就輕易繞過去了嗎?

黑衣旅在邊境駐守那麽久,難道還不清楚西境各處地勢?可能連路都不用找,直接就跑過去了。

黑衣旅……李長明!如今的黑衣旅被打散分派至各地,各地将領無調令豈會擅自行動!除非是李長明!

還真是小瞧他了……差點忘了,就算李長明已是庶人,也不代表他就徹底對邊軍失去掌控。單憑他的威望,就足夠讓黑衣旅那群人追随。他是李長明就夠了,黑衣旅認的就是他這個人,有沒有兵符,有沒有軍職,這還重要嗎?

只要他敢不守那些破規矩,他照樣能調動黑衣旅。

照他的性子,他肯定敢啊!只要能解邊境之危,他會不敢麽!他會怕這樣做的後果麽?

“調西邊四城的兵力回守磐石城。”塔吉咬緊牙根,“還有,派人過去跟中原人好好談談……”

他停了一下,心中已有謀劃,忽地嘴角浮起笑意:“我要跟他們的魏王李焘談。”

又是你,你還真是我的克星。

要是始羅拿不下,那回頭攻下阿史那部也是好的……既然我們不适合做對手,那就還是做朋友,送你個禮物吧。

李長明一個圍魏救趙,一個借刀殺人,逼得塔吉不得不撤下部分兵力回防。原本防線終于出現漏洞,塔吉立馬趕在大虞軍隊要發起攻勢之前,趁始羅還沒反應過來,簽了條約。始羅那些白銀布匹牲畜還沒到之前,他還不會完全撤兵。

不過,大虞投進去不少人力物力,幫着始羅打烏環,結果還沒打完,他們兩國倒是達成一致了。白費力氣什麽都沒撈到,誰樂意啊。

黑衣旅繞道突襲東烏環後方之事傳到玉京時,朝臣只是驚訝了一下黑衣旅竟然無調擅動,而後這點驚訝便被此舉挑起東西烏環戰火之事給蓋住。顯然東烏環要救後方,就不可能再把始羅城池守得固若金湯,這是個扳回一城的大好機會。

沒人想讓這事就那麽了解,主戰之聲在太極殿響得極為洪亮。

太後一黨也極力主張繼續打,收回始羅失地——畢竟東烏環定要撤兵,現在這情況,就算往主帥馬背上拴條狗都能把這幾座城池收回來了。能把自己這一派的武将送上去領個軍功,誰不樂意呢。

結果李煦冷笑着就把自己此前欽點的将帥全都降了職,攻打那麽久一點用都沒有,還是黑衣旅自己跑過去突襲才改變局勢,功在哪兒了?本來就是要放你們過去犯錯的,還能現在讓你們摘桃子?做夢!

王昌彜持笏上前:“此戰黑衣旅大功,這西北形勢,又是黑衣旅最為熟悉。臣以為,若是要戰,不如就讓黑衣旅趁勝追擊,挫一挫烏環人銳氣。”

群臣紛紛附和,有人提出異議,便被罵得狗血淋頭。

此前便是讓別的将領去的,這仗打得漂亮嗎?沒有!再說黑衣旅乃是李焘留下的,不可用,那還能用誰去!

争論完能不能派黑衣旅,蔡尚書又面有愁色,道:“可是如今黑衣旅已被打散重編,要選出一個領軍之人不易。根本無人适合派出啊……能迅速整頓黑衣旅之人,怕是只有……”

朝臣一時無聲。

用黑衣旅可以,可是李長明,畢竟是被廢黜之人。

但黑衣旅的将領,這兩年被有意打壓,品階不夠,與黑衣旅其餘各營也無往來,要統率全軍實屬困難。短時間內,上哪兒去找一個能把散成沙的黑衣旅重新聚合之人?

“陛下!當年之事,本就無鐵證,最後也是輕罰,臣以為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不當再揪着李焘過去之錯不放。”

“臣懇請陛下,令李焘領兵!”

“能統領黑衣旅之人,唯有李焘,他此時尚在甘州,也能省去許多時日,兵貴神速啊陛下!”

既已有人開口,心中有此意又不敢說的朝臣亦是紛紛表态。

李煦面露為難之色,看朝臣求了許久,才道:“既然如此,那便依諸卿所言,令李焘掌黑衣旅兵符,前往始羅。”

聖旨快馬送到西北,李長明在營中接旨時,不禁鼻子一酸。

跟着送到的還有他從前所穿的戰甲。他立即重新披甲,下令各地黑衣旅軍士集結,領着徐世傑部的黑衣旅大軍出發。

幾日後,玉京皇宮中,李煦又收到弟弟送來的書信。

李煦攤開信紙,李長明這封信裏,前面寫了此行對戰對和的想法,讓他放心,自己已有把握。而後又說了些瑣事,跟哥哥發發牢騷撒撒嬌。最後一句,令李煦輕輕一笑。

皇兄,來年玉京雪消,我與春風同歸。

作者有話要說:  焘:皇兄,來年玉京雪消,我與春風同歸!

靖平武侯:停停停!呸呸呸!我勸你不要亂立flag!!!

焘:那沒事,我有傑克蘇光環。

靖平武侯:?

焘:不像你。

靖平武侯(撸袖子):????熊孩子長大了心野了是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