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當今太子年歲二十,膝下已有側妃為其誕下的一子,皇後為鞏固太子地位,請聖上為其選正妃辦宴,聖上自是允了。皇後看上的人選有兩個,其中一個是二八年華的丞相嫡女蘇墨凝。

蘇丞相三子一女,個個驚才絕豔,嫡子高中狀元,現任戶部侍郎,聽聞嫡女蘇墨凝比起兄長蘇侍郎,才華不減分毫,只是礙于女子身份不得科舉罷了。蘇墨凝幾首詩詞流出,皆被文人追捧。及笄已過一年的蘇墨凝,求親之人無數,皇後明裏暗裏都使了些手段,将其留了下來。蘇丞相也不忍獨女早嫁,便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左右自家女兒也不愁嫁的。

另一個便是剛及笄的鐘淺芸了。鐘淺芸是鐘将軍的嫡女,鐘将軍戰功赫赫,聲望頗大,膝下五子皆是軍中幹将,鐘淺芸在五個兄長的寵愛下,性子有些驕縱,但武藝不凡,相貌嬌豔,是将軍府上下的掌上明珠。皇後便是等着她及笄,才将太子選妃拖到此時。

蘇家鐘家一文一武,叫人難以取舍,皇後特設此宴,瞧一瞧二女儀容,再叫太子來偷瞧上一眼,不論選誰都是好的。

皇後的如意算盤打得噼裏啪啦,王貴妃哪裏瞧不出來,她又怎會叫皇後得逞,此二女,不論哪個都不能成為太子妃,不然她的皇子登基無望。

宮宴那日,京中衆貴女前後入了宮,蘇墨凝早早便來了,她參加過幾次小姐們的宴會,自己也組過兩次詩會,與幾位小姐算是相熟,便交談起來。皇後躲在後頭瞧着,但見蘇墨凝一襲白衣宛如仙子,溫婉動人,單單是容貌氣質便已勝出其他貴女不少。

皇後喜極她通身的書香氣息,瞧着便有那将來一國之母的氣度,與人往來皆有度,還不等鐘淺芸入宮,她這心裏便已偏了蘇墨凝幾分。

沒多久,鐘淺芸也入宮了,一身紅裙,張揚無比,果然是一朵嬌豔無比的花。她舉止潇灑利索,與別的貴女大為不同,雖見着人都帶着笑,那笑裏卻又帶着幾分驕矜。皇後瞧着,暗道這般性子在太子邊上,雖說難有一國之母的氣度,卻不會藏心思害了太子,是個好拿捏的。

一時之間,她又猶豫起來,便打算叫太子來定奪。

宮宴開始,沒有男子入席,皇後領着幾位公主與貴女們吃喝談笑。此宴雖沒有明說,但大家彼此心知肚明,皆打起精神認真與皇後交談,只鐘淺芸一人認真地吃喝着。

她亦明白此宴目的,她哪裏是想入宮的人,巴不得選不上自己,也不顧着同皇後公主交談,只顧自己喝着美酒,在府裏,娘可不許自己喝這麽多的。也不知是誰牽的頭,大家又開始寫起詩來,鐘淺芸壓根兒沒接宮女呈上的筆紙,只坐在一旁飲着酒賞花。

蘇墨凝一早便注意到了鐘淺芸,為花題詩,她執筆不作停留,在紙上留下為宮中這朵最為嬌豔的“花”寫的詩。那邊賞完花的鐘淺芸也回過頭來,瞧見了氣定神閑的蘇墨凝,也被她氣質所吸引,暗自想着,這姑娘不知是誰家的,若是能娶回去當個嫂嫂,倒是挺好的。

皇後賞過大家的詩作,自是蘇墨凝的遙遙領先,又見鐘淺芸根本沒有提筆,暗覺此女并不如自己想得那般簡單。皇後起身離宴,叫大家自顧玩樂,随後又命人尋來太子,兩人商讨一番,決心盡早定下,以防夜長夢多,便一齊尋了聖上,當着幾位重臣的面,懇請定下太子妃一位。

聖上本也有此打算,見發妻與太子同時請求,明白二人已有人選,自是同意,便道如今宮內便集齊了京中貴女,不如今日便去選一個罷。重臣早知今日宴席是為何,見聖上皇後太子這般提及,也知是要當場定下,也省了回頭猜測,自是贊同,一齊往禦花園去。

衆人來到禦花園,小姐們趕緊下跪行禮,皇後看了一遍,卻找不見蘇墨凝鐘淺芸二人,便開口問邊上的嬷嬷:“蘇家鐘家的小姐呢?”嬷嬷立即去尋,還未回來答話,便見一太監匆忙跑上前:“啓禀聖上,綠意宮裏頭出事了!奴才瞧見有人擡了人進去。”

Advertisement

皇後頓感不妙,聖上卻已帶着太子和重臣往綠意宮去了,尤其是沒見着自家愛女的鐘将軍和蘇丞相,猶為心急。

原是方才皇後離宴不久,鐘淺芸又飲了幾杯酒,頓感有些頭暈,便想着許是醉了,想尋個地方醒醒酒,叫一個宮女帶路,誰知才進屋不久,便進來一男子,二話不說便開始脫起衣裳來,鐘淺芸頓感不妙,尚存幾分清醒,将男子打暈,逃出屋去,正巧碰上了兩人擡着蘇墨凝進了另一個屋。

鐘淺芸心中煩躁,也不顧自身安危,擡腳便跟進了那個屋,幾下解決了屋中之人,卻無力再走,搖搖晃晃地坐在床邊,想歇一會兒。可誰知這藥竟不是一般迷藥,她尚未看清床上之人是誰,但見她也悠悠轉醒,唇邊輕聲婉轉,手上卻開始脫起自己的衣裳來。

鐘淺芸也覺着熱,腦中一片混沌,也擡手解起自己的衣裳來。蘇墨凝脫下衣裳,吹了風,稍稍撿回一絲清醒,但見眼前是個姑娘,也不知是心中松懈,還是藥勁過強,兩人很快便沒了半分清醒。

待衆人趕到時,兩人早已相擁而眠,床帳半垂,衣裳掉了一地。鐘将軍蘇丞相二人哪裏認不出是自家女兒的衣裳,趕緊跪在聖上跟前,也擋住了衆人再前進一步:“此事定有人設計陷害,請聖上為小女做主!”

聖上哪裏瞧不出,也氣得不行:“查!給朕徹查!”話音方落,已有人上來将屋裏昏迷之人擡下去了。床上躺着的是兩個姑娘,衆人也不好再往前探看,一齊走出屋外,将門關上,鐘将軍蘇丞相也不敢再耽擱,連忙叫來家中女眷,進屋替自家女兒收拾一番,就帶出宮去,回家歇息。

待二人醒來,早已在自己閨房之中。事情始末也查出了個大概,鐘将軍蘇丞相二人相視無語,均不發一語,各自回府。太子妃一事,暫時也無人敢再提及。聖上對兩位愛卿心懷愧疚,大賞一筆以示撫慰,可兩位大臣均不肯受。聖上無法,只想着日後再想法子補償。

很快,鐘家便傳來蘇墨凝自盡未遂的消息,衆人小心翼翼盯着鐘淺芸,誰料鐘淺芸淡笑一聲:“你們不必如此,我自不會學那蘇小姐,還不曾見幕後之人受懲,我還不忍離世。”

幾日後,那些參與了此事的宮人都得到了嚴懲,均被杖斃,然而再後頭的人物卻是沒有再牽扯出來了,鐘蘇兩家心知肚明,這定是牽扯到後宮之争奪嫡之争,那些人物便關起門用點家法了了,他們也只能吃下這個暗虧了。

很快,蘇墨凝絕食的消息又傳到了鐘府,這已是這段時日蘇墨凝第四次尋死了,上吊、投湖、吞毒,均被救下,如今竟是開始絕食了。鐘家幾人小心翼翼地看着鐘淺芸,見她食欲尚好,吃得不少,暗暗放下心來,旁敲側擊表示自己會替她尋回公道,囑咐她千萬不要想不開。

鐘淺芸原本也沒有這個念頭,如今雖然罪魁禍首沒有得到嚴懲,但幾日下來,她對此事又看淡了幾分,倒是幾次聽聞蘇墨凝尋死之事,竟覺着有些愧疚。若是那日自己打暈那幾人後,提着最後一口氣沖出門去,倒也不會發生後頭的事了。自己心中松懈,以為已然脫困,竟回到床邊,才釀成大錯,亦決心去勸慰那姑娘一番。

夜裏,鐘淺芸尋了一身深色衣裳,也不曾蒙面,往丞相府去。鐘淺芸翻進丞相府院內,倒是不知去哪兒尋蘇墨凝,在屋頂上尋人,瞧見一院子大門緊閉,門外卻守着不少人,小心翼翼注意着院內的動靜。

鐘淺芸心中有了幾分斷定,尋了個無人的角落,從屋頂徑直翻窗跳進屋去。蘇墨凝正坐在桌邊,見人進來,也不大喊,見人走近,才淡然開口:“是你。”

鐘淺芸沒料到她如此反應,調笑着也在一旁坐了下來:“果然是一心尋死之人,賊人進來了,也沒點反應。”

蘇墨凝沒有搭理她說的話,只問道:“你來做什麽?”

鐘淺芸撐着腦袋:“一是勸慰,二是道歉。此次宴會為的什麽你也清楚,不能進宮當太子妃,未免不是好事一件,關在那宮裏有什麽好的,太子又已有一子,你才十六,去了便當娘,有什麽好處,還不如此後再尋一個如意郎君。二來,此事也是我疏忽大意,你若有氣,沖我撒撒氣便是了,自尋短見極不劃算。”

蘇墨凝瞥了她一眼:“我本也不曾想過入宮,你這勸慰實是無用。此事不是你錯,原本你已能逃過一劫,還是我連累了你,若是道歉,該是我向你道歉才是。”

鐘淺芸越發好奇:“既然你不想入宮,也不是那麽不通道理之人,你為何總惦記着尋死?”

蘇墨凝照舊沒有答她的話,只想将人趕出門去:“我倒是佩服鐘姑娘,遭此大劫,竟還有心思來勸慰我。”

鐘淺芸偏裝不知:“原先我也同你一般,不過後頭一想,你長得好看,又頗有才情,我好像也不是很虧,便算了。”

蘇墨凝瞪了她一眼:“為人一世,自當清清白白,豈能如此兒戲?你方才說再尋郎君,心中有愧,如何再如意?”

鐘淺芸總算有些明白,她為的是什麽,是那些文人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口氣,她微微湊上前:“此事不是你錯,你為何要心中有愧?”

蘇墨凝知曉與她說不通,并沒有搭理她,鐘淺芸笑了一下:“你不就是擔心嫁不到好郎君嘛,大不了我娶你,你放心,這事是我做下的,我自是會負責的。我家世與你也算門當戶對,品貌也不錯,想來也能當個如意郎君,你若是嫁給我,自是萬事順你意,再如意不過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