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後天的一大早,林語背着背包帶着行囊,和十幾人一起坐上了學校的大巴,去貴州和四川支教的同學一起出發去火車站,她放好行囊,坐下後四處看了看,沒發現有認識的人,就把背包放在腿上,看着車窗外的校園景色發呆。等到汽車緩緩開動的時候,她才回過神來,旁邊一片口香糖伸了過來,“要嗎?”一把爽朗的聲音響起。
林語搖了搖頭,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是很喜歡吃甜的東西,謝謝。”
旁邊的一個短發姑娘,小麥色的皮膚,一看就是一個經常運動的女孩,她聳聳肩,收回了那片口香糖,無所謂的說:“好吧。”
“對了,你是去哪個地方?”
“貴州。”
“呀,那咱們是一個隊的。”短發女孩驚喜地說。
“是嗎,那真是榮幸,上次說明會怎麽不見你的?我是第一次去支教,你呢?”林語也覺得很巧,她認人的本領挺強的,記得上次沒見過她。
“哦,那次我記錯時間了,上午記錯成下午,所以沒來。我也是第一次,有不足的地方互相幫忙啊。”
“好。”
“那一言為定。”短發女孩舉起手掌。“give me fine!”
林語看見,忙舉起手掌和她互拍,“啪”的一聲,兩個人相視一笑。
“對了,我叫劉小敏,大四學生物的。”
“林語,師範的,也是大四了。”
這時,車上的話筒響了,“咳咳,喂喂喂,啊,同學們好,我是四川支教的帶隊老師,我姓張,貴州支教的黃老師因為有事,要遲兩天才出發,所以去貴州的同學也不用擔心。”
張老師清了清嗓子,繼續說:“由于黃老師要遲點出發,所以我現在點名,由海濤暫定帶教,因為他有兩次的支教經驗。”
這時,一個皮膚黑黑的板寸頭男生站了起來,聲音宏亮地說:“我叫海濤,請貴州支教的同學多多支持,而且我只代兩天,黃老師回來後就是他負責回了,所以大家請放心。”
Advertisement
直爽幽默的男生通常會帶給大家好感,車廂裏一片笑聲。
張老師拍拍手,繼續說:“好了,待會在火車站的大廳裏集合,看着我的紅色衣服,應該挺顯眼的,不要走散了。”
看着張老師那身紅色的運動服,估計是專門為了顯眼而穿的,松松垮垮的,有點奇怪的感覺,大家又一次大笑起來。
看着大家的氛圍都挺好的,熱情洋溢,林語也對接下來的支教生活充滿了幹勁。
要去到支教的小山村,要先坐火車到貴州的X市,然後再坐大巴到某個小鎮上,再坐面包車翻越一段很長的山路才能進到小山村。
等到第二天傍晚在小山村裏下車的時候,幾個年輕人都疲憊不堪,連續二十幾個小時的路程,沖勁和興奮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腰酸背痛了,這時,一個中年大姐從旁邊的屋子走出來,操着不太标準的普通話熱情地叫道:“歡迎大家,你們是來我們村支教的老師吧,我是這個村的支書,你們叫我馬大姐就好了,這麽遠過來,辛苦了,先進屋喝口水。”
海濤走上前,“不用客氣,我們都還只是學生,不用叫老師,我叫海濤,暫定的帶教,我們的老師要遲兩天才來,大家坐了這麽久的車,都累了,馬大姐,能帶我們去休息的地方歇一下嗎?”
“瞧我,行,跟我來,你們住的地方都安排好了,就在我們村學校裏,大家先去休息,地方簡陋,大家将就一下啊。”馬大姐爽快地帶着海濤往左邊拐進一條小路,終于有地方可以休息了,大家立馬打起僅有的精神,拿起東西就跟着走了。
順着七拐八彎的小路一直走,就上山了,從底下往上看,山并不高,應該只是個山坡,越往上走,漸漸地,一個操場一排平房慢慢地出現了,房子頂上寫着“希望小學”幾個大紅字,還有五星紅旗在迎風飄揚。
馬大姐在操場上站住了,轉過頭笑着說:“這就是我們的希望小學,這一排就是教室,只有六個教室,那邊是廚房還有宿舍。”她指向另一邊,大家這才看到教室的後面也有平房,只不過是小小的一間。
“來,我先帶你們去放東西。”她順着操場邊往小平房走去,大家一邊走,還可以聽到隐隐約約傳來稚嫩的讀書聲。
“學校只有三十幾個孩子,一個校長和一個老師,現在是上課時間,校長也是老師,等會他下課我帶他來找你們,你們就先休息一下,大老遠的跑來,你們也累了吧。”馬大姐一邊走一邊介紹說。
數了數,大概就三間宿舍,推開房門,宿舍都差不多,十幾平米,各放了兩張上下床,兩張桌子,基本上和大學宿舍差不多,只不過更簡陋些,牆壁不是白的,帶着歲月的侵蝕,灰黑灰黑的。
剛好是四個男生四個女生,分配好宿舍,大家就各自回房整理東西。
林語住下鋪,床都已經鋪好了,被子枕頭什麽的雖然不是新的,但洗得很幹淨,也沒有奇怪的味道,看得出,對于她們的住宿條件,學校裏準備得很用心。
同住的另外三個女生,劉小敏在車上時已經認識了,還有兩個,一個叫王钰,一個叫周舟,只有周舟是大三的,別看她只是大三,但已經參加過兩次支教活動了,劉小敏說她身為一個富二代,能有這份心已經很不錯了,更別提能堅持下去了。
林語看着周舟,那是一個戴着眼鏡的漂亮女孩子,但從那雙眼睛裏能看到一絲倔強。
“呀,這裏居然有信號!”王钰看着手機,驚喜地叫了起來。
“有信號也不奇怪,這裏不算偏僻,現在很多農村都有信號了。”周舟還在收拾東西,她頭也不擡地說。
“你去過更偏僻的地方嗎?”劉小敏饒有興趣地問。
“之前去過一個,大山深處,整個村子才十來戶人家,年輕人都出外打工,留在村子裏的也才二十個人左右,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就算是這麽偏的地方,也能搜到信號,只不過弱,時有時無而已。”
“那樣生活是不是很不習慣?”
“習慣了就好,反正是參加支教,不是去旅游,出行不方便而已,那就減少出行的次數。”
“出行!這裏可以出去嗎?”王钰驚喜地問。
“應該可以的,我們進來時路雖然不寬,但也是一條路,應該可以借一下村民的順風車去小鎮上買點東西的。”周舟想了想,肯定地說。
有個有經驗的帶着,果然方便很多,起碼不用兩眼一抹黑。
幾個人正熱烈地說着,門被敲了兩下,四個女孩一起擡頭看向門口,門其實沒關,站在門口的海濤被四個女生同時看着,有點不好意思地“呵呵”了兩聲,撓撓頭,“那個,校長來了,大家認識認識吧。”
四個女生相視一眼,都笑了。
學校的校長是一個戴着眼鏡的中年男子,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就像是舊時期的那種下鄉知識份子,他正和一個微胖的中年女人說着話,看見幾個年輕人來了,揚起腼腆的笑容,可能是說話太多,聲音帶着少許沙啞:“你們好,我叫楊樹,是這個學校的校長。”說着,手示意了一下那個中年婦女,“這是陳秀,是這個學校的老師,也是我的愛人。”
長着一副慈眉善目的陳老師卻爽朗地笑了笑:“大家好,我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同時也是廚師,所以不用客氣,有啥想吃的,找我,只要能做的,我都做給你們吃。”
陳老師直爽的話語把大家都逗笑了,相互之間的陌生感也好像被笑聲沖淡了。
楊校長帶着大家參觀學校,交談中,大家了解到,楊校長本身就是這個村的村民,在外讀完書後,毅然回到了家鄉,當起了一名鄉村老師。在他們的那個年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能走出一個大學生,這是一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情啊,可他硬是放棄了城裏優越的工作,回到了這個生他養他的小山村。
而他的愛人陳老師則是跟着他來到這個小山村的,可她看得很開,用她自己的話說,留在城市就一定好嗎?碰上不好的單位,下崗倒閉的,過得可能還不如農村呢,這裏起碼可以自給自足,他們都不是那種宏才大志的人,還是安安份份待在小山村好了。末了,還說了一句:再說,在農村教書的工作,總得有人做啊,不然,可憐的可是孩子們呢,我就是圖老楊的那份善良。說完,那個直爽的女人終于不好意思地笑了。
大家聽完之後,看着學校孩子們好奇地目光,心裏五味雜陳,那些孩子的衣服可能不是很幹淨,有的地方還打着補丁泛着黑,但都規規矩矩地跟在他們周圍,而且每個人臉上都幹幹淨淨地,和電視上看到農村孩子有點不一樣。後來大家才知道,在教室旁邊有一口大缸,裏面的水是讓孩子們洗臉洗手的,楊校長說了,學校是讀書的地方,大家一定要保持幹幹淨淨的,不管你穿得怎樣,進教室前都要把臉和手洗幹淨,清清白白的做人。
“這裏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所以你們中如果有人會做心理輔導就更好了,之前有兩個孩子偷偷離家去找爸爸媽媽,結果在路上遭遇了車禍,還好有驚無險,只是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就回來了,唉,我們又只有兩個人,有的時候,真的是力不從心啊。”一直看着長大的孩子出事,最難過的肯定是楊校長了,他說話的語氣中都帶着慚愧與自責。
周舟看了看其他幾個同學,突然開口說道:“我選修過心理學,雖然學得不怎麽樣,但我可以試一下。”
“真的。”楊校長驚喜地說:“不管怎樣,真是太感謝你了,開導和疏通,有總比沒有的好,我代表這些孩子們謝謝你們了。”說着,就想彎腰鞠躬。
海濤連忙拉住他,“別這樣楊校長,我們也只是略進綿薄之力,能力實在有限。”
陳老師也拉了一把楊校長,“老楊,城裏人可不時興這個,你再這樣,人家就待得不自然了,走,還沒介紹完呢。”
海濤抹了一把不存在的汗,向周舟豎了豎大拇指,然後連忙跟了上去。
被長輩的大禮差點吓住的周舟回過神來,看見劉小敏擠眉弄眼地,“撲哧”地笑了出來,林語也笑了,輕輕地拍了一下周舟,“走吧,不要掉隊喲。”
周舟笑了,小跑着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