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
周一晚上,我背着書包,在教學樓裏游蕩,每個教室都進去看一眼,希望看到靜姝的身影,後來走到了一個階梯教室門口,裏面學生很多,我就從後門溜了進去。
講臺上有一老師正在上課,晚上通常是選修課,老師光頭圓臉,厚唇大耳,雙目炯炯有神,沉默無言時,頗有威嚴,開口說話時,卻神情溫和,語氣親切。
老師先是拿粉筆在黑板上,刷刷幾下,就畫了一尊佛像,驚呆了在座的同學,喧嘩的教師瞬間安靜下來。
這是一門中國傳統文化課。老師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就是儒、釋、道,三者的結合,這些基本上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吃穿住行,生老病死,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裏。小時候,我們學儒家的經典,孔孟的著作,形成了一個中國人基本的倫理道德規範;等到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建功立業,追名逐利,中國人又開始信佛,求子,求升官發財,保平安,保富貴;等年老了,又開始信道,渴望得道成仙,長命百歲。古往今來,大抵如此。所以南懷瑾先生說:“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心,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我聽得津津有味,也覺得受益匪淺。我是一個工科生,每天在實驗室做實驗,研究各種生物現象,同時也喜歡探索人生的本質。
下課後,學生們簇擁在老師周圍,熱烈地探讨着諸多人生的疑惑,我才發現靜姝也安靜地站在教授的身邊。
我迫不及待也跑過去湊熱鬧,站在靜姝對面,洗耳恭聽,假裝沒看見對方。直到老師走後,我們才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起。
“想不到你也對這課感興趣?”靜姝問道。
“我是受你啓發,來尋找精神存在的意義。”
“怎麽樣?找到了嗎?”
“還沒有,不過這老師講的不錯,确實對傳統文化有了了解。”
“你們工科生就是太理智,太科學,其實人本質的問題,不是科學能說得清的。”
“可是科學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還是不相信迷信的。
“社會物質財富是發展了,但是人的精神財富不一定就比古代強。人類歷史幾千年,但真正大師輩出的年代也不過兩三個時期,卻指引着人類的思想發展。”
“科學是一直在發展,很多未知的事情最終都會解決的。”
“但科學解決不了人精神上的痛苦。”
Advertisement
“科學當然也不是萬能的。”
“所以科學解決不了的,可能就得交給哲學和宗教。”
“宗教會不會迷信的成分又太多,甚至在歷史上還成為了科學發展的阻礙?”
“那還有什麽能疏解人精神的痛苦呢?”
“愛啊,愛難道不是最好的解藥嗎?”我想起自己認識靜姝之後,從前的憂郁突然間就好了,這就是最好的例子啊。
“愛是解藥,也是毒藥,當愛是毒藥的時候,就無藥可救了。”
靜姝的聲音溫婉動聽,面容楚楚動人,思想獨立空靈,我的心似乎完全被她占據了。我像着了魔一樣,每天在校園裏搜尋靜姝的身影,吃飯時,渴望在餐廳看見她,跑步時,渴望在操場見到她,上課時,渴望在教學樓見到她。如果沒有看到她,我會在校園裏找個遍,從教學樓的一層到五層,一個教室不拉的去找,或者到圖書館,從上到下找個遍。
我自己也不知為何會如此地執着,只是心裏想着靜姝,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如果恰巧碰見了,會像中了五百萬一樣欣喜若狂。
一直等到周五下午,我終于在一個自修教師看到了靜姝,她坐在第一排,端坐在座位上,認真地書寫着什麽。我從後門進入,悄悄地坐在了最後一排,然後裝模作樣地看書,其實目光一直停留在靜姝的後背上。靜姝的馬尾辮略微蓬松,她的左手偶而向後抹一下頭發,細長的脖子顯露出來。她的身體時而前傾,時而緊靠椅背,她還會長時間地看着窗外,那裏只有香樟樹的樹枝在輕微地飄搖。她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我的目光。
下午的時光很快就流逝了,眼看着夕陽從教室尾部的窗戶一點點散去,光線已經完全移出教室。教室裏的學生越來越少,直至剩下我和靜姝。我的心情緊張不定,此時不出擊,更待何時。我折了一個紙飛機,裏面寫着:“前排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殊不知,傾城與傾國,肚子也會餓,一起吃飯否?”
紙飛機朝教室前排飛去,搖搖晃晃地撞在黑板上,然後折回,掉在講臺上。
靜姝扭轉頭,微笑着說:“你幹嘛呢?跟個孩子似的。”
我摸摸腦袋,傻傻地不知所措。
靜姝爽快地答應去吃飯,她找不到拒絕我的理由,她也說不出是為什麽。她跟我說,在這個城市,我是她最先認識的人,也是最熟悉的人。她回宿舍換了一件漂亮的外套,修長的雙腿配着黑色的皮鞋,馬尾更為立挺,別了一個蝴蝶狀的發卡。
我呆呆地看着,嘴裏默默地說:“好美。”
兩個人打車到了市裏的牛排店,進門後,徑直選了個靠窗的位置,點了些自助的水果沙拉,黑椒牛排,意大利面和一些小吃。我還是第一次吃西餐,勇敢地拿起刀叉,裝作很熟練的樣子。
牛排的味道還不錯,但是那個意大利面難吃的要死,我覺得根本無法和家鄉的手擀面相提并論。
“學生物是不是很好玩?”靜姝開口問道。
“好玩嗎?你是指哪些方面?”
“可以經常去戶外啊,和大自然接觸,認識各種植物,動物,想着都好玩。”
“你說的那是《國家地理》。其實學生物也很枯燥,我們主要還是理論和試驗相結合,有大量需要背誦的基礎知識。”
“那至少将來有用的吧,算是專業技能比較強的學科了。像我們學文學的,倒是有些雲裏霧裏,感覺不踏實。你不是也喜歡文學嗎?怎麽沒有學文呢。”
“我也不知道,大家都說男生要學理工科,将來好找工作,就選擇了。”
“那你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嗎?我不信呢?你不像是沒有主見的人呢?”
“上大學以前哪有什麽主見啊,很多事情還不都是按部就班走過來的。每個人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看不到個體的差異。”
“你剛剛這句話就很有主見。”
“有什麽主見啊,我們的應試教育還不是一直都這樣。其實我們這一屆算是最早開始素質教育試點的,我記得高一的時候,我們就和大學一樣,上午是必修課,下午上選修課,當時選修課有音樂,美術,體育,也很好玩的,考試也只考最簡單的知識,大家都能考八九十分。但到了高二,學校就發現這樣子不行,因為最終還是要高考的,這你逃不掉,所以我們又加緊學校,各種題庫,題霸,題王,題海戰術卷土重來。因此,可以說高考制度不改革,素質教育就永遠是一句空話。”
“是的,我們也是這麽過來的,到了高三,每周一考,每天一套題,人都成了做題的機器。”
“是啊,我們那會的休閑時光就是偷偷在校外借一本武俠小說看,一個宿舍輪流看,後來,班主任發現了,就讓我們寫檢查,在班會上念給全班同學,一個同學說武俠也不全是糟粕,其實也有精華,結果被班主任狂罵,檢讨不深刻,必須全面否定。後來,高考結束,我們去班主任家裏做客,發現他書架上居然有金庸全集。”
“我有段時間也喜歡看武俠,武俠的世界太讓人着迷了,每個人都有一個武俠夢。”
“但是男生女生的武俠夢肯定是不一樣的吧?”
“男生是什麽樣的呢?練成絕世武功,懲惡揚善?”
“不全對,男生除了英雄情結,可能還想多找幾個美女相伴,就像大家都羨慕韋小寶,卻又痛惜蕭峰。”
“所以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沖冠一怒為紅顏。”
“那女生又是什麽樣呢?”
“女生啊?我的夢中情人是一個蓋世英雄,總有一天他會踩着七色雲彩來娶我。”靜姝想了一下,微笑着說道。
“所以自古癡情女子薄幸郎啊。”哈哈
我們情不自禁都笑了
接着,我問道:“你喜歡看美國電影嗎?有沒有發現武俠和美國大片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看過一些,都是超級英雄拯救人類嘛?”
“恩,其實都是個人英雄主義。說明在這一點上東西方人的人性是相通的。所以我們喜歡看美國大片,也許有一天老外也喜歡看我們的武俠?”
“中國功夫好像在國外一直很流行?”
“功夫只是一個符號。哈利波特現在這麽火,不光是電影,書賣的也很火,大家見面都在聊《哈利波特》。這就是文化的輸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是是是,我也好喜歡《哈利波特》。你看書了嗎?”
“說來慚愧,我只看了第一部,後面還沒顧上看。”我不禁感到難過,以前高中不讓看閑書時,每天偷着時光看閑書,現在有大把的時間看閑書,卻提不起看書的興致。
“但我相信未來有一天,中國一定也會寫出這種文學作品。”我接着說道。
“你不是也喜歡寫作嗎?要不要試試看?”
“你可太高估我了,我就是一個憤青,說說嘴可以,沒有那個實力,想象力就不行。”
“那你寫什麽類型的呢?”
“我随便寫寫,純屬業餘愛好,如果非要說的話,我可能偏愛現實主義題材的吧。其實,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生物學家。”
“我挺羨慕你的,有明确的理想和業餘愛好。我都不知道将來要做什麽,我都不敢去想象未來?”
“我只是喜歡定一個目标,這樣心裏才踏實,但具體到實際行動中,其實我也不知道每天在做些什麽,也不知道學的這些對未來是否有幫助?”
“有總比沒有強?”
“那你從來就沒有目标嗎?比如你小時候肯定幻想過将來要做什麽的吧?”
靜姝沉默了,她的情緒總是會從開心很快地切換到悲傷,就好像她的開心是刻意僞裝的。但是,即使刻意的僞裝,也是她在努力地和內心的魔鬼争鬥。在過去的記憶裏,那樣的時光是極少的。
她想了一會,說道:“我記得小時候想和媽媽一樣當老師,站在講臺上教書育人。後來,初中時候,我目睹了一名學生在課堂上拿刀把老師砍倒在血泊中,就對老師這個職業感到了恐懼,并慶幸媽媽只是小學老師。我也對文學産生過興趣,從初中開始就不間斷地寫日記,但現在我開始懼怕寫日記,每寫一次都好像是對自己心靈的折磨。所以,我已經很長時間都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麽了,但如果真要說愛好,我現在就喜歡發呆,整日整夜的發呆,從白天到黑夜,從日落到日出,放空自我,就是我最大的愛好。
“發呆?”
“恩,一個人發呆。”
我想起列車上初遇靜姝時的情景,想起靜姝在教室裏的情景,似乎明白了靜姝說的狀态,但又很難理解這個狀态可以成為一種愛好,從靜姝發呆的眼神中,我充滿了疑問。
我不禁陷入沉思中,因為我一直天真地以為,人的愛好都是音樂啊,電影啊,籃球啊。我高中有一個同學的愛好是掙錢,在那個大家只知道讀書的年紀,聽到這個答案,我都驚奇半天。我同學說他不理解為什麽會有窮人,即使去街邊擦皮鞋,也能一天掙個一百塊,開個蛋糕店,都能開小汽車,在上世紀末也很厲害了。後來,他就退學了,最近聽說在市裏開了家飯店。
而現在,我又聽到了新的答案:發呆。最讓我震驚的是,我發現在過去的時光裏,自己也是如此地愛發呆。
人發呆的時候是什麽樣呢?無非就是一個人的狀态。上大學以後,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這種發呆的狀态,人作為一個個體的獨立于人群之外的狀态。這種狀态就是孤獨。
人生來孤獨,但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又忘記了孤獨,在父母,老師,同學的陪伴下健康快樂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因為一件事情,開始感受到孤獨,之後是無盡的孤獨。
“我懂。”我說道。
我們看着對方,兩個發呆的靈魂,就這樣對在了一起。
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永遠是鏡子裏的自己,那個藏在身體裏的自己,是一個變幻莫測的怪物,有時如上帝一樣慈悲,有時如魔鬼一樣猙獰。
我整個晚上都在緊張中度過,每次和靜姝在一起,我都感覺被靜姝的氣場給帶走了。即便靜姝不說話,只是看着我,我都感覺自己像個透明人,會被她一眼看穿。我想表現出成熟的男人模樣,在靜姝面前卻都顯得笨拙,想展現的積極向上的一面,又往往被靜姝的悲觀黑洞給帶走。更可怕的是,對面的靜姝實在是太美了,再配上紅色的沙發,橘黃色的光,整個情景顯得溫暖、暧昧,我在這種氛圍中,更為迷失了。
從牛排店出來,我們要到馬路對面打車,小城的街道很窄,忽然一輛電動車快速地開過來,我來不及思考,就把靜姝拉到了自己身邊,車剛好擦着我們的身體過去,司機停下來,罵了兩句鳥語,又一溜煙跑了。
我們都沒有言語,更沒有回罵,我們彼此四目相對,就都明白對方的意思,因為共同的愛與寬容。
路邊,霓虹閃爍,城市的燈火疏解了夜色的寂寞,良辰美景陪佳人,多麽美好的夜晚,我想着,轉頭看看身邊的靜姝,那條鼻梁上的滑雪道比正面看時,更為陡峭,這一躍下去肯定到不了嘴裏,卻要飛出去更遠了,看來還是不要做滑雪選手的好。我想起生物課上學過的吸盤魚,如果吸附在這張美麗的面孔上,那是絕對不會脫離宿主的吧。
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何會深深地迷戀。
就在等紅綠燈的那三十秒的時間裏,我又一次确認了對靜姝的愛。紅燈閃爍,我的心也跟着通通直跳,信號燈變黃,綠燈亮起,我不知從哪裏找到的勇氣,抓住靜姝的手,就往對面走。我堅定地握着靜姝的手,直到攔上了一輛出租車。
一路上,我們都沒有說話,盡管握着的雙手已經分開,但我分明能感受到比剛才握手時還有的緊張感。出租車狹小的空間裏,空氣凝固了,我們都在憋着呼吸,靜靜地聆聽對方的心跳。
我的胳膊擡起來搭在後座上,此時此刻,多麽想抱住靜姝,抱得緊緊地。我的手指在後座上不停地敲打着,和我的心跳同一個節奏。我很想控制住自己緊張的情緒,但我熾熱的眼神,顫抖的身體,根本欺騙不了我的內心。我側身看着自己剛剛幻想像吸盤魚一樣貼着的面孔,才發現靜靜地看着,其實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