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盤踞土樓

短暫修整後,加納一郎組織橋本宗仁等人召開了簡單的碰頭會,商議下一步的作戰方案。有人提出放棄此地,繼續向前突進,直搗八路軍總部;但更多的人認為,經過連續的戰鬥,部隊眼下傷亡較大,如果繼續孤軍深入不僅很可能勞而無功,而且會大概率被八路軍集中兵力包圍全殲,況且,現在八路軍部隊說不定很快就會來到這裏,如果讓其重新占領此地,那就沒有了退路。

“此地離八路軍總部不遠,而且山下就是八路軍的一條重要的交通線,我們何不以逸待勞,固守此地,切斷他們的交通線!”加納一郎和橋本宗仁綜合分析感到,眼下最重要的是吸引八路軍主力,并請求外圍部隊調集重兵向此圍聚殲敵。

加納一郎命令日軍迅速清理了屍體,組織日軍抓緊構築各類掩體、戰壕、坑道、交通壕、塹壕、貓耳洞等戰場工事,決心依托這個制高點和土樓子固守此地,切斷八路軍的交通線,以吸引八路軍主力,為正從外圍趕來的日軍大部隊殲滅八路軍主力創造戰機。

“太好了!就這麽辦!本司令官要親自指揮督戰!”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指揮所內,大将司令官杉山元通過電臺接收到加納一郎的作戰方案彙報後,給予了首肯,并命令“加納部隊”固守土樓子地域。剛上任不久的杉山元迫切需要打出一場“漂亮仗”,一方面為被八路軍幹掉的前參謀長岡部直三郎和引咎辭職的前司令官寺內壽一報仇雪恨,一方面證明自己的指揮打仗能力水平很高,以博得日軍高層更多的信任和重視。

占領遭襲被裝廠附近制高點和土樓子的日軍剛剛調整部署完畢,八路軍部隊果然打了過來。原來,八路軍總部得到我被裝廠被奇襲的消息後,當機立斷決心殲滅來犯日軍所部,派出了先頭部隊急速奔襲而來,首先投入戰鬥,其後又籌劃調集主力重兵,接續投入戰鬥。

其時,綿綿的細雨停了,凄凄的夜風住了,天已經蒙蒙亮了,東方的天邊泛出了漸紅漸濃的美麗朝霞,隐藏在朝霞背後的紅日就要噴薄欲出,第一縷曙光照射到了趕赴而來的八路軍官兵身上,大家滿腔熱血,豪氣幹雲,內心激蕩。

采取兩路縱隊方式行進的八路軍行軍隊伍,猶如蜿蜒的兩條長龍,氣勢如虹,騰起一陣陣塵灰,塵灰在曙光的照耀下,宛若仙境中的霧霭。

此前調整部署的時候,加納一郎和橋本宗仁就已商量好分別帶兵據守制高點和附近的土樓子,二者互為依托、互為支點,背靠背對抗突擊而來的八路軍。面對即将抵攏的浩浩蕩蕩的八路軍隊伍,狂妄的加納一郎不僅沒有一絲害怕,反而是喜上眉梢——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吸引八路軍主力,好讓杉山元司令官親自指揮大批日軍部隊與之對決。

“八路軍來了,準備戰鬥!大家做好充分準備沒有?有沒有信心幹掉這幫土八路?”制高點上,只有一只眼睛的加納一郎怒目圓瞪,舉着長長的指揮軍刀作簡短戰鬥動員,向陣地上的日本鬼子們問道。“準備好了!當然有信心!”日本鬼子們齊聲答道:“大日本皇軍必勝!大日本皇軍,必勝!必勝!必勝!”随後,加納一郎惡狠狠地下達命令:“那就放手幹,放手打,放手殺!殺出大日本皇軍的威名,殺出大日本皇軍的霸氣!”

土樓子內,“刀疤臉”橋本宗仁也對部屬說道:“開工了,開工了,又開工了!大家拉槍擊,推子彈上膛,繼續戰鬥!”他故意把打仗說成是開工,有一點兒調侃的意味在裏面,但更多的是為了緩減日軍的緊張情緒,讓這些日本鬼子更加放松地投入戰鬥。

戰事一觸即發,槍聲再次響起!“噠噠噠、噠噠噠噠噠……”抵近前沿後,八路軍迅速散開隊形,先後占領進攻出發陣地和沖擊出發陣地,毫不猶豫地對固守在制高點和土樓子地域的日軍發起了猛烈進攻。

“給老子狠狠地打,狠狠地打!”在制高點上的加納一郎指揮部屬拼命還擊。他那張牙舞爪的樣子,就像一頭發瘋的怪獸。那些日軍士兵在他的催促下,狠命地向山坡下的八路軍掃射、急射、怒射。

“噠噠噠、啪啪啪、叭叭叭……”橋本宗仁也積極指揮土樓子裏的日軍士兵向發起沖擊的八路軍官兵開槍射擊。

分據于制高點和土樓子的兩部分日軍密切配合,火力相交相織、互纏互繞,幾乎不留空檔,給山腳下沖鋒的八路軍官兵很大壓力。

但八路軍官兵沒有絲毫退縮,以變幻莫測的各種靈活隊形,向着山坡上拼死推進,戰鬥越打越激烈,槍炮聲在山野間此起彼伏。

轉眼之間,紅日已經悄然露出了半個頭來,像往常一樣從東方冉冉升起,陽光照射在昨夜慘烈激戰、現在又陷激戰的這片土地上。這輪紅日出奇的火紅,似乎在隐隐預示着這片土地必将迎來萬丈耀眼的光芒,必将迎來戰勝絕望的希望,必将迎來非常偉大的勝利,必将迎來充滿活力的未來。

Advertisement

紅日當空照,八路軍勇士們腳踏着祖國的大地,手握着炙熱的鋼槍,奮勇沖擊,舍命沖擊!日軍雖然占據地利優勢,但很快便強烈地感受到了八路軍空前強大的沖擊力。

“加納部隊”此番出來原本是準備奇襲八路軍總部的,因而攜帶有充裕的武器彈藥,打起陣地戰來基本沒有彈藥耗盡的擔憂,因而加納一郎一再告訴部屬“只管放開打”“狠狠地打”。這為他們固守陣地提供了先決條件。

在八路軍強大的攻勢面前,加納一郎和橋本宗仁竟然奇跡般地指揮日本鬼子在陣地上站穩了腳跟,準備與當面八路軍死磕到底。

一方強攻,一方固守。八路軍連續發起了好幾次沖擊,始終無法将盤踞的日軍打掉;日軍也針鋒相對地發起過數次反沖擊,亦無法将八路軍擊退。由于雙方都拼死力戰,不倦不怠,瘋狂拼殺,戰鬥很快陷入了誰也沒法戰勝誰的持續膠着狀态,雙方僵持不下。

狂飙從天降,猛士鎮八荒。在陣地的外圍,八路軍調集的重兵一路猛進,直插土樓子地域而來,志在必得,鐵了心要拿下這幫來犯的日本鬼子。

與此同時,大量的日軍部隊在大将司令官杉山元和少将參謀長山下奉文的親自督戰指揮下,從多個方向挺進根據地腹地,目标直指八路軍主力部隊,可謂來勢洶洶。

一時之間,雙方重兵雲集,一場空前的大決戰即将上演。

早些時候,接到八路軍總部向土樓子地域突擊的命令,宋遠航他們所在的第七一八團也急速奔襲增援。第七一八團官兵行動迅速,激情高漲,抵達上級指定的預定地域後,個個摩拳擦掌,無比興奮。

這是第七一八團整編以來的第一次重大作戰行動,團長許志國、政委劉黃河迫切希望自己率領的這支全新部隊能夠擔當主攻任務,興沖沖地向八路軍總部首長請示:“主攻用我,用我必勝!”其他八路軍部隊也紛紛争相請纓擔負主攻重任。

八路軍首長根據戰場态勢和部隊布局,從全局上綜合分析考慮後,安排許志國、劉黃河率領的第七一八團擔任預備隊——這就意味着他們的隊伍不能“首發”。這讓許志國、劉黃河雖然一度感到失落和郁悶,但也只得堅決服從命令。

二人心裏非常清楚:“不管是主攻隊、助攻隊還是預備隊,都是戰鬥隊、敢死隊,都必須是勝戰隊、建功隊。最重要的是服從大局,和其他友鄰部隊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這樣才能最終戰勝日軍。”

根據上級的同意安排部署,許志國、劉黃河指揮第七一八團進一步分散配置到各個二級預定地域,展開戰鬥隊形,全方位做好戰鬥準備,随時準備接替或者輪換先期投入戰鬥的八路軍友鄰部隊,與固守土樓子地域的日軍直接面對面拼殺。

沒能擔負主攻任務,宋遠航他們無疑對那些擔負主攻任務的部隊官兵戰友羨慕至極,不免稍顯失落,但他們依然鬥志一點兒不減,摩拳擦掌,更加的躍躍欲試。“立不了頭功,也要立大功;打不了頭陣,打壓陣也不錯!哈哈哈……”面對濃厚的戰争陰雲、恐怖的戰争氛圍,大家并沒有板着臉不高興,并沒有感到有什麽畏懼,而是相互開着玩笑,笑聲十分爽朗,笑聲中投射出一種舉重若輕的革命英雄主義情懷,完全不像是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完全不像是即将要投入戰鬥。

為鼓舞八路軍官兵的士氣,白歌所在的八路軍宣傳文藝小分隊也随同部隊行動,一方面見縫插針靈活組織宣傳鼓動,一方面準備像普通八路軍戰士一樣投入戰鬥——宣傳員也是戰鬥員,對于八路軍官兵來說,不論任何崗位,人人都是戰鬥員。

白歌她們的宣傳文藝小分隊采取小群多路的“流動宣傳”方式,不知疲倦地四處為即将參加生死戰鬥的官兵表演宣傳,所到之處,總能很好地調動起八路軍官兵們的豪情壯志。

在一片長滿各種不知名的野花野草的進攻出發陣地上,白歌終于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宋遠航的身影,十分高興。宋遠航看到白歌的宣傳文藝小分隊來了,也非常意外,相當高興。宣傳文藝小分隊進行完簡短的現場鼓動後,白歌抓住難得的時機來到宋遠航身邊,兩人四目相對,含情脈脈。在殘酷而緊張的戰場上,這對情侶似乎在争分奪秒地盡情平常相聚的喜悅與甘甜。這樣的戰火情緣,別樣精彩,令人無比心醉。

宋遠航看到,眼前的白歌雖然穿的是不太顯身材的八路軍軍裝,但依然掩蓋不住那豐滿的胸脯一頂八路軍軍帽戴在盤了起來的長長的秀發上,顯得特別端莊,特別精神;嬌羞的臉蛋,一對水靈水靈的标志性的大眼睛,鬓角的發絲露出來,在微風中柔柔地飄飛……白歌的每一處裝扮以及一颦一動,都讓他怦然心動。宋遠航欣賞她,就像欣賞着一副世界名畫。

白歌想到了自己之前那封寫滿心思的信件,突然嬌嗔地問宋遠航:“遠航哥,我給你的信看了嗎?怎麽也沒給我回信呢?”言語之間,多有責怪之意。

面對心上人的責問,根本沒收到信的宋遠航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反問道:“你的信?什麽信?歌妹兒,我沒有收到過你的信件啊!”

“沒收到?”白歌非常吃驚:“我讓司號員小馬轉交給你呀,難道他沒給你麽?”

“沒有啊!前段時間部隊整編,我很久沒見到過司號員小馬了!小馬可能也挺忙的,沒有機會找到我。”宋遠航揣測說。見白歌臉上有些失落,宋遠航又安慰她說:“歌妹兒,沒關系的,沒關系哈!等方便的時候我再主動去問問司號員小馬,把你寫給我的信取回來!”聽說白歌給自己寫了信,宋遠航心裏充滿了期待,他也希望盡快看看信裏的內容。

聰慧的白歌從宋遠航的臉上看出了他內心的期待,便不再失落,更加嬌嗔地說道:“遠航哥,那你看了要給我回信喲!”

“哈哈,這是必須的啊!”宋遠航一邊笑嘻嘻地說,一邊用雙目盯着白歌,忽閃忽閃的,像是專門對着她放“高壓電”。

白歌感覺他的目光熱辣辣的,頓時感覺有些不好意思,撇着嘴責怪地問道:“幹嘛這麽盯着我?”心裏其實美滋滋的,甜極了。

宋遠航把嘴巴湊到白歌的耳邊悄聲說:“這麽久沒看到歌妹兒了,想死我了,憋死我了,這不,多看看你,解解饞!”那聲音雖小,卻有些壞壞的味道。

又說:“誰讓你長得這麽美、這麽漂亮呢?”

“貧嘴!”白歌更加不好意思了,姣好的兩個臉蛋雙雙羞得通紅通紅的,心裏卻是幸福極了,感覺比掉進了蜜罐裏還受用、還舒坦、還安逸。她很想回應說:“遠航哥,我也非常想你,非常特別十分無比的想你!”但最終沒能說得出口。

“文藝小分隊的姑娘們,走走走,該出發了,咱們到下一個點位去!”兩人正聊着,只聽得一個聲音吆喝着。

時間緊迫,無暇多聊。

“我要走了!遠航哥你一定要保重,要讓自己好好的……”白歌囑咐道。

“放心,我有你送的護腰了嘛!你送的護腰就是我的‘護身符’,會沒事的,會好好的!”宋遠航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的腰間,示意護腰戴在身上的。又說:“歌妹兒,你也一定要保重,我期待着和你的下一次相聚!”

此去一別,又不知什麽時候能見到心上人了,白歌心裏依依不舍,本想抱一抱眼前的宋遠航,可是當着這麽多戰友的面,顯然不太合适,強壓着內心的沖動沒敢抱。

宋遠航也十分不舍地朝她揮了揮手,說道:“歌妹兒,快去吧,她們等着你呢!別耽擱了!”

白歌轉身剛剛才走了幾步,突然又想起了什麽,趕緊停了下來,回過頭來,大聲叮囑宋遠航說道:“遠航哥,如果碰到一個叫錢吉子的錢家溝娃,告訴他,他娘在找他,他娘讓他回錢家溝去!”又補充說道:“錢吉子年齡太小不适合當八路,你有機會也好好勸一勸他,他娘真的特別擔心他!”

宋遠航連連點頭,又朝白歌揮揮手,說道:“錢吉子我認識的,他現在給一營長齊心衛當通信員。放心,我一定把話轉達給他!盡量勸他回到錢大嫂的身邊。”

此前白歌曾答應過錢大嫂,要幫他找小兒子錢吉子,勸錢吉子退伍回去。一段時間以來,她也一直将這事放在心上,可是無奈一直沒有機會見到錢吉子,即便是這次随部隊行動,她有心找也沒能找到錢吉子,因此才請宋遠航幫她轉達錢大嫂的意思。

其實宋遠航也認為錢吉子太小,參加八路軍太危險,況且他的二哥錢二牛還在戰鬥中壯烈犧牲,他的父親錢滿倉和大哥錢大壯也都參加了八路軍,在這種情況下錢吉子參軍确實不太妥當。剛好錢大壯在自己的排裏,宋遠航還一度找過錢大壯,喊他在适當的時候找機會勸退弟弟錢吉子,然而錢大壯說弟弟參加八路的願望很強烈,自己也沒有辦法。

這次聽白歌這麽一說,原本準備放棄勸退錢吉子的宋遠航,又決定找機會親自和錢吉子好好談一談,争取将他勸回去。這是對錢大嫂負責,是對錢家負責,是對死去的錢二牛負責,更是對錢吉子本人負責,他有責任有義務這麽做!一句話,錢吉子不能再有任何閃失。

白歌的背影漸行漸遠,宋遠航遠遠望着她的背影一直在默默揮手,直到那背影完全消失……

過了一陣,作為預備隊的第七一八團終于接到戰鬥命令:“首先投入一個營的兵力,從土樓子地域的東北方向阻擊馳援而來一部日軍,确保友鄰騰出手來繼續打擊土樓子地域的日軍。”團長許志國、政委劉黃河一營營長齊心衛和所屬官兵,投入戰鬥。在戰前的整編中,該營成了全團的精銳,齊心衛也被調整到了這個營擔任營長。

齊心衛帶着一營很快投入了激烈的阻擊戰鬥。而宋遠航他們在上級的指揮下,又轉移到了另一片沖擊出發陣地,配合大部隊對土樓子地域的日軍實施圍攻。

這片沖擊出發陣地是一片亂石崗,那些石頭一律是巨大堅硬的花崗岩,渾圓沉穩,高大挺拔,無不迸放着野性。大約億萬年前,這裏是一片海底,所以石的分布無一定規則,或獨立威坐,或雙門對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喚,各具其态。外形也或如獅、虎、鷹、犬,各得其妙。好像是在有生物世界之前,上天先用石頭在這裏試做了一個草圖。

有一處石景,宋遠航管它叫“雙劍問天”。這是兩片薄如一紙,卻有一樓之高的巨石,像一副剛出鞘的雙劍,不知從何年何月起被棄置于此。兩片石頭立于紅松白桦之間,劍頭向天,直指蒼穹。最奇的是這兩把平行的大劍,中間只有一拳之隔,其間藍天一線,白雲飛渡,不能不嘆天工之妙。

“就是要用剛出鞘的雙劍,将日本鬼子徹底殺退!”埋伏在陣地上的宋遠航和戰友們紛紛說道。

陣地上,還有一棵與石共生的大樹,宋遠航管它叫“一木穿石”:一棵活着的樹,硬是生插在一塊整石之上,像一顆剛射入石中的炮彈,光光溜溜的還沒有爆炸;又像一枚仰面向天正待發射的火箭,膀粗腰圓,霸氣十足。

這是一棵紅松,當初也許是一粒種子,落在石板上,靠着山野間的濕氣慢慢地發芽,但它命運不濟,一出生就躺在這個光溜溜的石床上。它的須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點點沙塵,然後蟄伏在石面的稍凹之處,聚積水分,醞釀能量。松樹有這個本事,它的根能分泌一種酸液,一點一點地潤濕和軟化石塊。成語“相濡以沫”是說兩條魚,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續。而這棵紅松種子卻是以它生命的汁液,去濡潤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終于感動了頑石,讓出了一個小小的空間。它趕緊紮下了一條須根,然後繼續濡石、挖洞、找縫,周而複始,終于在頑石上樹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這棵紅松的胸徑有四十厘米,一個小臉盆那麽大,不算很粗,但已經有九十年以上的樹齡。

“再苦再難,我們都要像這紅松一樣穩穩紮根,永遠屹立與不敗之地!”宋遠航的話,引起了戰友們的共鳴:“對!紅松能在磐石上生根,中國人民更能艱難困苦上生根。這艱難困苦就是民族成長的養料……”

宋遠航他們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就等着一聲號響,發起沖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