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前夫登門
随着最後一茬苗下了地,春忙漸休。
今年雨水豐沛,差不離隔上五六天就有一場雨下來,餘下便是大晴天。莊稼最喜這等天氣,一日比一日長得茁壯,倒也不必人多操心。如此一來,人便閑了下來。
清泉村的人,每到這個時節,便會進城打些短工,或采了早春第一茬的野菜,去鎮子上販賣,掙些銀錢。城裏人大多稀罕這口時鮮,不用小半日就能賣個幹淨。
宋桃兒往年也幹這行當,但自從宋家食肆開張,她便只到鋪子裏幫忙去了。食肆的老客,也大多喜歡這個長相甜美,乖巧伶俐的小姑娘。許多客人,甚而是看着宋桃兒長起來的。
這日清晨,天色微微發白,宋桃兒便先起身到自家地頭轉了一圈,采了些剛露頭的泥胡菜、菊花腦、地膚子。這時節,種下的菜蔬還未長起來,唯有這些天生地養的東西,能給飯桌添些新鮮。
但宋桃兒今日采這些野菜,也并不全為了自家吃食,是想拿到縣裏鋪子中添菜佐味的。
原先,她同父親說起此事,宋大年還疑惑不解,這些玩意兒鄉下遍地都是,城裏人口味刁鑽些,若說買了自家回去做兩頓嘗嘗鮮也罷了,還能上飯鋪子裏花這冤枉錢?
宋桃兒原先也不懂這些,也還是上輩子得來的經驗。
城裏這些有錢人家,魚肉大菜每日是吃膩了的,便總想有些不常見的新鮮吃食換換口味。野菜這東西,沒人種,只能靠着鄉下有人采了進城去賣,但這是沒個準數兒的。再則說來,便是各家能買着,也得看如何烹調。若不然,吃兩口新鮮一頓也就罷了,再不會想它第二頓。上輩子國公府裏有個老媽媽子,倒很會調理這些東西。她無兒無女,家中貧寒,宋桃兒時常接濟她,她便将這一手都教了宋桃兒。那時候,她還想着或許能讓府中衆人高看一眼,有時下廚做了去孝敬,饒是蔣二太太那般尖刻挑剔的人,也能吃的幹幹淨淨。只是野菜這東西,國公府中不常有,這般人家也沒道理派人下鄉去采,沒得失了體面。于是,上至老太太鄭羅氏,下到蔣二太太等人,時常念叨。宋桃兒便明白了,這天下人無論他是個什麽身份,舌頭都是一樣的。
鎮上似宋家食肆這等小飯鋪子,林林總總也有那麽十幾家,現下生意雖還說的過去,但沒自家的特點,總是沒什麽大的起色。
這野菜肴馔,或許能成自家食肆的攬客之方。
人既一腳踏進門來,便不能只吃兩口小菜,總需點些吃食,生意便就做的開了。
宋桃兒摘了滿滿一籃子野菜,便迎着晨光往家走去。
在家用過早食,宋家父子早已打點好車馬行裝,宋桃兒便乘了車,辭別母親嫂子,跟了父兄進城。
這邊婆媳二人站在大門首,望着一行三人沒了蹤影,方才回去。
劉氏嘆了口氣:“我昨兒還跟她爹說,不要叫桃兒在去城裏幫忙了。她這個歲數,就該在家裏好好的繡嫁妝,等着婆家上門相看。這樣動辄出去抛頭露面,真不怕人說閑話!”
Advertisement
楊氏想起那夜宋桃兒跟她說過的話,便勸解道:“娘,您也甭操心啦。我瞧妹子好得很,能幹聰慧,人又漂亮,不愁找不到好人家。再說了,那些人若是為着那些流言蜚語就不敢上門,這樣的人家也不值得妹子嫁過去。”
她只是個鄉下婦人,沒見過多少世面,但她心裏卻能覺察,宋桃兒不是平日裏見慣的那等女子,她有主意,也必是個不平凡的女人。
宋桃兒跟着父兄進了逸陽鎮,到了自家鋪子前。
宋大年父子兩個忙着下了門板,宋桃兒将酒簾子挂出去,便進了廚房。
宋家食肆雇傭着一個小夥計,本是湘南人士,一年多前家鄉遭了洪水,一家子人都卷走了,獨剩下他一個。他逃難進京,靠乞讨為生,宋家父子可憐他,便收了他當夥計。這小夥計感恩戴德,死心塌地為宋家做事。鋪子夜間無人看管,他便睡在鋪中,也順帶照管竈火。
宋家這鍋羊湯,是晝夜不熄火的,每隔一段便下新的羊骨下去,如此熬了許多年,方才有今日這個味道。宋家的面食,全仗着這鍋老湯了。
宋桃兒走進廚房,果然見那小夥計正蹲在竈前吹火。廚房燥熱,雖還是春季,他也只穿着一件短衣褂子,赤着臂膀,火光映照在兩條結實的胳臂上。
那小夥計聽見動靜,站起來回望了一眼,忙招呼:“姐,來了。”
宋桃兒點了點頭,吩咐夥計把火生大,将湯燒滾起來,她自家便去收拾帶來的那些野菜。
煙囪将羊湯的香味兒送到了街巷上,左近食客便知曉宋家食肆是開張了,陸續走來。
宋家賣的羊湯切面、鹵羊頭肉、羊蹄子,食客來此大多也是點這幾樣。
宋大年在鋪中招呼客人,有幾個相熟的老客便笑道:“老哥,你家這羊肉面是越發好吃了。以往只是吃慣了,還不覺啥。上回來你家,你說改了湯頭,我心裏還嘀咕,多少年不改的老味道,瞎折騰個啥?這一口湯下去,嘿,還真就不一樣了!辛辣辣的,開胃的很,下了肚,暖烘烘的。這以前的湯,不怕您着惱,好吃是好吃,就是吃多了犯膩,一碗也就到頂了。上回這湯不一樣,一點兒不會膩舌頭,三五碗也吃的下去。再有那碟子酸蘿蔔,嘿,絕了!感情老哥是從哪兒請了手藝高明的大廚了?”
宋大年摸了摸下巴,莞爾道:“我這小鋪子,廟小哪裏請得起大佛,這是我家小閨女自己琢磨出來的。”
一衆食客登時睜大了眼睛,問道:“當真?”
宋大年答道:“自然是當真,我沒事幹了,哄你們幹啥?”
正說閑話,宋桃兒端了飯菜上來,送到各桌上去。除卻各人自點的吃食,額外又配送了一小碟子涼拌小菜。
一人便大呼小叫起來:“哎,小姑娘,我可沒點這小菜!”
宋桃兒抿唇一笑:“這是我家新上的小菜,給各位嘗嘗新鮮。若好,往後就請各位多賞光了。”
衆人聽了這話,放下了心,各自吃将起來。
這道小菜便是宋桃兒一早采摘的野菜做的,熱水焯了,剁成碎丁,灑上蒜蓉,再配上鹽、白糖、醋一道拌也就成了。上一世在國公府裏,吃這道菜還要放香油和一種名為海腸粉的作料提鮮。但宋桃兒配這道小菜,本意就是給人去膩的,自然也不必再放什麽香油海腸粉了。
野菜有苦味兒,即便焯了水,也依然不能去個幹淨,然而這味菜搭配厚重的羊肉羊湯,卻是相得益彰。
果不其然,衆食客搭着這小菜,原本裹住舌頭的油膩,吃得一口小菜,便盡數涮了去,仿佛又能吃許多,不知不覺,都比往常多吃了些。還有些食客,意猶未盡,又問店鋪切上八兩一斤的羊肉,搭配着小菜,拎回家去。
有那懂門道的客人看出端倪,遂私下向宋大年玩笑:“老哥,你當真是養了好女兒,這般聰慧能幹,又這般水靈,她婆家可是祖宗積了大德了。”
宋大年微微一笑,說:“您錯誇她了,我家閨女啊,還不曾許配人家。”
堂上用飯的諸多客人,聞聽此言,不覺各自動了心思。
家中有未婚配男子的,心裏自然活絡起來。
那些未婚配的青年郎君,更是心中一熱。他們盯着宋桃兒可有時日了,只是一向聽說她有個相好,且就要成婚,所以不敢造次。
即便之前王大海與羅雙雙那醜事在逸陽鎮鬧的人盡皆知,王宋兩家的親事也未必就黃了。
如今聽宋大年親口說出,衆人不禁摩拳擦掌,心裏皆盤算着回去就請媒人去宋家提親。
當下,衆人看着在鋪中忙碌的宋桃兒那袅娜身姿,不由眼熱不已。
宋桃兒也聽見了父親的言語,她面上微熱,故作不知。
她心中清楚父親為何要當衆說出來,無非還是想要多多的人家上門提親,替她選個好夫家。
只是她現下,實在沒這個心思。
日頭漸漸高升,已至晌午時分,鎮上分外熱鬧起來,來鋪中吃飯的客人亦紛至沓來,亂如開水鍋。
正當這忙碌之際,宋桃兒忽聽外頭街上一陣急促馬蹄聲響,又是一陣嚷亂,仿佛許多攤子一起打翻的響動,其中夾雜着婦人孩子的驚叫聲。
她不由眉宇微皺,暗道:什麽人這等無禮,鬧事之上竟然縱馬疾馳,絲毫不管旁人死活的。
想着,那馬蹄聲越發近了,竟在自家鋪子前停了下來。
坐在門首的客人只見一俊美青年騎着一匹青骢駿馬直至門前,他翻身下馬,大步邁進門檻,揚聲便道:“桃兒!”
衆人皆目瞪口呆,但看這青年頭束金帶,身穿錦袍,面紅純白,一雙眼睛宛如桃花含水,風流至極,活脫脫就是潘安在世。
他踏進門來,就如一道光華,照的一室人自慚形穢。
宋桃兒眼見此人,不見面色煞白,竟後退了一步,将唇緊抿,一字不發。
這青年一眼望見了她,一步步走上前去,莞爾道:“桃兒,我回來了,你可歡喜?”
話音溫潤,甚是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