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宮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求預收!!!有興趣的客官移步專欄點個收藏撒~

文名:夫君十八代(快穿)

文案:雙系統 1V1 HE

男主和女主談個戀愛,系統和系統也談個戀愛!好赤雞啊有木有!

雙系統!前期女主帶系統穿,後期男主帶着系統跟過來,但是女主不知情哈哈哈!

關于系統君:女主的系統叫珠聯,男主的系統叫璧合。

珠聯君:系統界為什麽要讓我和那個什麽璧合組cp

璧合君:這名字一定是個巧合

遂珠聯君和璧合君相看兩相厭

關于正經男女主:

癡情男為了渣女丢了半條命,半死不活地躺在醫院裏。

醫生說他挺好的,沒什麽毛病,就是不想醒。

渣系統珠聯君:只因你們是生生世世都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的緣分,如今他心灰意冷,不願再醒。

渣女摸了摸胸口,糟糕,動心了。

于是渣女回到過去,勢要将這打不到一塊兒的八竿子擰一個死結。

但是為什麽她每到一個世界,渣系統就要消失一段時間?

Advertisement

而且每個世界都只有五個月的期限?

雪上加霜的是,癡情男每一世的皮囊都不同!雖然都頗為俊俏。

渣女仰天長嘯:衆裏尋夫君啊!

咳咳,這個作話有些長

另:本文無防盜,可跳章,祝諸君閱文愉快~

正是三月底,寒意還未退盡,城門官道兩旁的柳樹還未抽出幾根樹丫子,楚國皇城內卻熱鬧的緊。

做官要講究門第,承爵要講究血統,最英雄不論出處的,就是美人。

楚國三年一次的大選,就在三月。

我在臨街的茶樓上挑了個靠窗的雅間,底下的街道上不時走過一串串馬車,有女子姣好的容顏在帷幔後若隐若現。

楚國的制度向來等級分明,秀女也分為官家女和良家子,剛剛走過的,便是底下郡縣并村落裏選出來的良家子。

“瞧見沒有,一個個的可都是花容月貌。”

伴着帶笑的聲音,小厮引着一個帶着帷帽的女子進了廂房。

我在這裏生活了十六年,旁的不說,古人的拿捏作派是學了十成十的,遂輕綴了一口茶,不緊不慢地道,“曼娘,你來遲了。”

曼娘仍舊是笑,是了,她時時刻刻都在笑,真假難辨的笑,欲拒還迎的笑,媚眼如絲地笑。

“剛才走過的那批裏,有個叫聶明雅的,是定國公府養出來送給宋妃固寵的。”曼娘摘下帷帽,一雙桃花眼裏波光流轉,額上一個眉心墜,端的是風情萬種。

我一手撐着下巴,一手敲着桌面,漫不經心地道,“良家子裏,傀儡多的是,容貌更是一個賽一個,這個明雅,有什麽特別的麽?”

“美是極美,卻不及你。”

“哦?”

“她的母親,是淑妃的奶娘,聶氏,前些年,護主而死的那個。”

我看了看旁邊煮沸了的茶,勾出一個輕笑,“如此,極好。”

曼娘一怔後輕輕搖頭,“你這一笑竟連我也失了神。”而後正了神色,難得鄭重道,“後日入宮,一切小心。”

“我答應你的事,我自然會做到,你答應我的,可別忘了。”

“那是自然,只是待你見過了楚帝的傾世容顏,改了主意也未可知。”

我不屑,“一個男人而已,不值當。”

·

我姓薄,單名然字,楚國丞相薄儀是我的父親,是個美男子,我的母親是寧國公府嫡女,真正的大家閨秀,從小教我琴棋書畫,我也小有所成。

母親去世的那年,我十二歲,父親擡了府裏的姨娘謝氏為正妻,她的父兄在前線立了戰功,女兒又入宮承寵,因此也頗有底氣。

謝氏有兩個女兒,薄溫和薄榛,薄溫大我七年,早年入宮為妃,薄榛比我小一歲,她還有個兒子,叫薄沉。

謝氏的書讀的不大夠,氣度卻是在養尊處優中逐漸培養了起來,擡了正妻後,府裏一應事宜,包括姨娘們的值日表都理得很好,對我與薄榛也一般無二,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我的姐姐薄溫,入宮時尚是庶女的身份,這裏嫡庶分明,即使謝氏後來擡了正妻,在我母親的牌位前,依舊是執妾禮,薄榛雖已算嫡女,也沒有我尊貴,就算是她的母親謝氏,我也從不叫她母親。

我的父親卻是個異類,将寵妾滅妻這樣的事沒有做了十足十,也有九成九,剩下的那一成,是對他官位的擔憂。

我的妹妹薄榛,性格溫良,只是沒有遺傳到父親的皮相,沒有我美貌。

淑妃盛寵,宋妃已育有一子,大姐在宮中的日子似乎很不好過,一則小妹雖将年至十六,卻生的不大美貌,溫婉不過卻有些懦弱,二則深宮難測,謝氏也舍不得再送第二個女兒入宮,我這個美貌又沒有親娘護持的嫡出二小姐就顯得尤其熠熠生輝,因此大姐希望我入宮助她固寵。

我不願意,但我沒有選擇,在這個禮教森嚴的地方,我有個言行有度,似乎從未虧待過我的繼母,還有個與繼母伉俪情深的父親,我的外祖寧國公府日益式微,無甚實權。

而我的名字早在一年多以前,在未經我同意的情況下,就報上了選秀的花名冊。

如此,別無選擇。

·

同中國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一樣,當今皇帝的後宮有着一支龐大的粉黛隊伍,當然更加毫無疑問地,這個傳言中帥氣英武的年輕帝王是絕大多數少女心中幻想的歸屬。

但,不是我的。

楚國地處南方,北有燕國,東臨大梁,西接大魏,且物産豐饒,富庶異常。

三年前,燕國聯合大魏攻打楚國,将軍元臨兵行險着,一舉退敵,楚皇親封鎮國大将軍,賜世襲侯爵,官至二品,其妹元采破格入宮,封妃位,賜號淑,也是如今阖宮裏唯一有封號的嫔妃,代掌後宮,一時間盛寵無雙。

元氏一族,自此極盛。

再說這燕國和魏國戰敗後,相繼派人前來和談,一個帶了皇帝的妹妹,一個帶了皇帝的女兒,楚皇随意收進了後宮,封號給的更是随意,一個封了燕嫔,一個封了魏嫔。

因着那一場戰事,三年前的選秀并未進行。

如今後宮中嫔位以上的,還有兩人,一個是宋妃,是定國公府正經地嫡出小姐,育有皇長子,與淑妃一般協理六宮;一個是薄妃,正是我的姐姐薄溫。

·

第二日便會有太監過來宣旨了,随後便要随宮車入宮,我于當夜去書房拜見父親。

初春的夜晚帶着特有的清涼,而月色甚好。

我輕輕地扣門,“爹爹。”

“進來。”

“女兒見過爹爹。”我俯身跪下,這是最基本的禮節。

“然兒,後宮前朝牽一發而動全身,你們姐妹二人在宮中,自要相互扶持。”

這個我喚作爹爹的男人,年近五十卻依舊不顯老态,他似乎也沒有多餘的話與我說。

“女兒定會萬事小心,爹爹放心。”

我笑意盈盈卻不達眼底,楚國丞相,十六年前,出于交易,取寧國公府嫡女為妻。

·

官家女可憑品級帶一至兩名貼身侍女,我封的是婕妤,按理而言,以我父親的官位,我弄個昭儀當當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我那姐姐薄妃向聖上進言,大意是小妹頑劣,自幼嬌寵,當不起太高的封號,我料想那楚皇也根本不知道誰是誰,自然随口就應了。

婕妤本是只能帶一個侍女入宮,但是我那好姐姐大約是覺得姿态尚未做足,又接着求了恩典,說小妹雖當不起太高的封號,卻唯恐宮人照顧不周,還是希望能帶兩個侍女入宮,楚皇又允了。

曼娘聽聞此事只是嗤笑一聲,道,“你那姐姐的腦子一貫如此,大約是得了她那親娘的真傳,除了這些小伎倆便整不出其它,若不是後宮需要制衡,淑妃和宋妃都沒把她當回事,她早就活不到現在了。”

我深以為然,我那姐姐,的确從小就蠢,她非要降我一個位份的原因我也知道,大約是她當初入宮時封的便是婕妤,她不想我高過她而已。

我并不在意位份,只是确實需要帶兩個侍女,一個是錦屏,自幼随我一起長大,最是信得過,一個是墨離,她是曼娘一年前贈與我的,精通藥理,也是信得過的。

我尚未見過楚皇,官家女殿選那天,他并未親臨,全權交給了三妃,簡而言之,就是讓小老婆去選小老婆,至于良家子,她們并無殿選,入宮便一律封為采女。

秀女入宮,一律居南苑,承寵後便會另分宮室。

采女,才人,美人都是兩人一間,婕妤及以上者,便可有單獨的房間。

·

我是正午時分入宮的,有一個嬷嬷并一個小太監引了我到南苑,秀女們的住所在南苑的西側,幾株柳樹後便是一個小花園,裏頭的小石桌旁坐着一個鵝黃色宮裝的女子,柳葉眉鵝蛋臉,見了我很是親切地站起來,“薄姐姐可算來了,叫我好等。”

帝師的孫女,韓昭儀,韓棠,年十六,比我小了幾個月,從前宴會上倒也見過幾次。

我站定,微微一笑後欠身行禮,“見過韓昭儀。”

她一臉驚惶地後退了一步,“姐姐這是做什麽,你我自幼相識,怎的這般生分,不過是個位份罷了,姐姐晉升可是遲早的事。”

我感受了一下四周投過來的或疑惑,或羨慕,更多的是嫉妒的目光,仍是笑的得體,“尊卑有序,日後,該是托姐姐的福了。”

“你們就不要客氣來客氣去了,難不成進了宮咱們就要生分了不成。”

這聲音我也識得,太尉之女陳昭儀,陳悅,年十七,在美人堆裏長得并不出衆,卻勝在清雅。

我仍舊是笑着欠身行禮,“那便聽姐姐的。”

韓棠仍是親近又活潑的樣子,“我剛剛可認識了一個妙人。”說罷回頭拉出了一個女子,“這是聶采女,姐姐們見見。”

聶明雅,我不得不說這個名字取得極好,她的确美的大氣,美的雅致,美的明媚,讓人看了就忍不住嘴角上揚。

膚若凝脂青蔥玉手,養的還頗為精細,定國公府,真是費心了。

聶明雅鄭重地行了一個禮卻不卑不亢,“明雅見過陳昭儀,見過韓昭儀,見過薄婕妤。”

我略略晃神的瞬間,韓棠已是走了過來,嬌俏的笑聲裏滿是藏也藏不住的活潑,“如何,姐姐們,我可沒有說錯吧。”

陳悅伸手扶起聶明雅,“聶采女,請起。”

我看着一屋子穿紅戴綠忙着見禮的女人們,腦海裏響起曼娘的話。

楚皇宋祁,喜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