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太子能有今天破釜成舟的逼宮之舉, 可以說他爹和他兄弟功不可沒。但太子能敗得這麽迅速有效率, 榮國府在裏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家發揮出來的殺傷力,是世人無法想像的。

當然,估計太子也沒想到他為什麽會失敗得這麽徹底。

當然, 如果他問出來了,他的那一衆兄弟包括他老爹, 都會告訴他因為...眼瞎~

榮國府的門禁就跟篩子似的,想進就進,想出就出。還有榮國府的下人,自己府中的家生子都夠用了,還非要去外面采買。

而采買就采買吧, 你也應該仔細挑挑人吧。可以說,所有的皇子衆臣只要想在他們府上安插眼線的, 都順順利利的安插進去了。

而且...有些眼線混得還都不錯。

那日下午太子派人來榮國府跟着賈家的一幹男人在前院一番嘀咕後,不等太子的人回東宮複命, 榮國府裏數量龐大的他姓家奴就都行動起來了。

當時榮國府裏是什麽狀态呢?

那就是榮國府裏所有主子當天的晚膳都差了好幾個檔次。

畢竟幹活的人少了。

╮(╯▽╰)╭

君不密則失臣, 臣不密則失身, 幾事不密則害成。太子的悲劇充分的告訴了世人, 啥事都不能再帶着賈家玩了。

因為帶上他們玩,那就是要被他們玩死的節奏。

太子部署的非常周密, 但架不住他識人不清, 最後事敗只能劍一橫極不甘心的抹了脖子。

人死了,當今也有了那麽一眯眯後悔。再加上死了的太子才是好太子這個理論,當今從太子死的那一刻, 滿腦子想的都是太子從小到大讓人驕傲溫馨的事。

考慮到朝.廷的顏面,再加之當今也覺得太子會走上這條絕路,歸根結底都是那些不省心的兒子逼得。

Advertisement

好像跟他沒有關系似的~

(→_→)

于是當今将所有活着的兒子都虐成狗的同時,還追封了太子。

就是那個死了還可以将棺材板讓給私生女的義忠老親王。

之後當今又封太子長子為郡王,賜封地平安州。打發他們全家封地居住去了。

打發了大孫子一家,又喝訓斥了其他的兒子,當今才将那些鼓動太子逼宮的一幹人等都抄家的抄家,滅族的滅族。

就跟當初的張家一樣,都成了這一場博弈的炮灰。

不過他們比張家幸運,至少親眼見證了太子的倒臺。

如果說,有誰家是僥幸逃過一劫的,那就是榮國府了。

賈家雖然是無意給當今提供了這麽重大的消息,但也可以功過相抵一回。再加上當今想到他還有個便宜孫女跟賈家未來的族長定了親事,當今只停頓了一下,便将賈家的事情輕輕放下了。

可憐賈代善竟留下了一群蠢貨。還好是一群蠢貨,留着就留着吧。

......

賈家這邊并不知道當今特意放過他們的,他們還因為太子事敗,忐忑了許多天,就連逃忙的路線都想了好幾條。然後左等右等就是沒等來。于是又全家都在一種低氣壓下過了許久後,這才漸漸的反應過來,他們家可能已經渺小的讓當今忘記了,于是一家人又恢複到了之前醉生夢死的生活态度上。

元姐兒看這一家人這麽作死,頭都大了。

果然,她不應該改變賈家的任何事,賈家這麽能作,不改變都能堅持那麽晚才抄家。要是因為她的蝴蝶翅膀煽提前了,那她可真的就是罪人了。

太子逼宮造反,賈家正在慶幸逃過一劫的時候,司徒砍也在慶幸因為太子的逼宮造反,他老娘那段選男妾的流言倒是壓了下去。

感謝太子吧,要不是他,全天下都得知道他那啥了。

想到這裏,司徒砍還特意讓身邊的侍人去寄養他侄女的秦家送了些金銀和布匹。

司徒砍這些東西送的很及時,太子一倒,太子全家又都去了平安州,秦家這邊還擔心因為養了太子私生女而受到連累,正在想辦法對秦可卿做些人道毀滅的事。

然後司徒砍的東西就送到了,蠢蠢欲動的秦業一下子就不敢有旁的心思了。就連想要毀婚的賈家也都持着觀望的态度。

司徒砍給侄女送東西這事并不隐秘,當今與其他的皇子很快就知道了。當今從來沒有将司徒砍列入皇位繼承人的名單裏。他這樣的舉動,換成了旁人那就是居心不良,沽名釣譽。但司徒砍做來,在當今心裏成了孝悌純良,于是直接對司徒砍大封特賞。

本來吧,一般的皇子都是成親後才會封郡王的,但司徒砍的情況有些特殊,當今也不是沒有聽說過陳妃要給大兒子選幾個讀書人‘做伴’的事,于是心疼兒子的當今直接大筆一揮破例給兒子提了郡王的位份。

之後其他皇子見了,也連忙收拾了東西都給秦可卿送去。可惜那些皇子在當今這裏卻并未留下好念想。

不過不管怎麽說,無心插柳柳成蔭,倒是給了秦可卿一份安逸的童年生活。

太子留給秦可卿的教養嬷嬷以及一些保護和侍候的人到是都收斂了其他心思,再沒想着跑路的舉動,這些人跟着秦可卿嫁到寧國府,也算是太子這個亡父對秦可卿最後的庇佑了。

像是原著中,只有兩個小丫頭在身邊的事情,再不會發生了。

哪怕太子不在了,就沖着這些叔伯送來的金銀等物,秦可卿這裏也能稱起一個皇家女的标配來。

更何況,人家還有一些沒見過的家人在平安州呢,說不定明朝時祖父越過兒子将皇位給了孫子的事又重演了呢。

這些事情,呆在榮國府內宅的元姐兒知道的有限,不過司徒砍封了郡王,每個月給她的封口費卻是多了不少。沖着這些銀票,元姐兒都特希望司徒砍早日成為親王。

就在元姐兒美滋滋的數着銀票的時候,司徒砍每個月都去法源寺的事情還是被人精們知道了。

等知道了司徒砍那雖然隐秘但還還是被人察覺出不對的行程後,衆人便又地毯似的查了那個法源寺所有的香客。然後這一查就将元姐兒的行蹤查了出來。

只是司徒砍那畏女症在前,衆人又覺得他不可能是來見元姐兒的。要知道元姐兒的年紀生生比司徒砍小了六.七歲呢。、

除了最不可能的理由外,難道是司徒砍也想學學太子是如何眼瞎的?

在察覺自己被跟蹤後,司徒砍雖然在那個月的初一還是擡腳去了法源寺,但鬼使神差的讓他并沒有去他與元姐兒見面的那個梅林。

他只圍着法源寺中院的一口口井轉了一圈,之後打了一壺井水去了他早前定下的禪房煮了壺茶,喝完就走了。

全程做下來,仿佛他來這裏就是為了喝口井水煮出來的茶似的,看得人一陣迷茫。

然而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的司徒砍去不知道,那口井,是專門給求子的婦人或是求子夫婦飲用的......

于是關于司徒砍的那些流言又一次傳得沸沸揚揚。

每個月跑到寺廟裏去喝求子井水,這得多着急,才能幹出這種喪心病狂的事呀。

反正司徒砍的這個舉動,整個皇室都驚住了。尤其是司徒砍的親娘陳妃當天聽到這個則流言的時候就病了。

我的兒呀,你咋就這麽苦命呀~

當今也是心疼這個兒子的。

好好的兒子,怎麽從小就這麽坎坷,難道真是名字沒起好?

當今在考慮要不要放棄面子,給兒子改個名字的時候,其他皇子仍然在不留餘力的幫司徒砍賣命宣傳着。

等到這條流言順利傳到榮國府的時候,賈母看一眼元姐兒,長嘆了一口氣。

還是太少了。

若是她孫女成打,她也不用那麽煩惱了。

于是聽完留言後,賈家這邊仍是聽過且過,繼續過着他們奢侈的暴發戶生活,而外面的世界卻是快被當今的幾個兒子折騰得天都要捅出窟窿來了。

太子自刎多時,當今還沒立下新的太子。就是吸取了太子之事的教訓。

一個人再優秀,也架不住一群狼圍着他攻擊呀。

現在他也不立太子了,也省得立起來一個就倒下去一個。哪個兒子冒頭了,他就幫着其他兒子打壓下去。哪個兒子處于劣勢了,他就給點鼓勵,給點重任,讓幾個兒子的實力都是那種勢均力敵。

于是就在這種氛圍下好多養了閨女的人家,現在都呈觀望态度,雙眼緊緊的盯着,看看那只潛龍股到底是哪一支,然後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好幾年。

“老太太,五王爺府上的側妃生下了五王爺的長子,您看這個禮單...”

王夫人的話,讓賈母從沉思中回神,看一眼王夫人,接過王夫人遞過來的禮單,賈母将幾樣藥材減去,又加了兩樣金器擺件這才重新交給王夫人,讓她回頭重新拟了來。

想到之前與甄貴妃的約定,賈母沉思了一下,便對下首的邢夫人吩咐了一句,“我這些日子乏得很,滿月的時候,我便不去了。老大家的,你便帶着賀禮走一遭吧。”

邢夫人坐在一旁,沒想到這種出門見客的機會會輪到她,一時間有些怔愣。幸好回神快,連忙就應了下來。

賈母見此,又将視線轉到一旁,不願再多看一眼邢夫人。

王夫人到是多看了邢夫人一眼,垂下眼眸不知道在想什麽。

“五王爺大婚也有幾年了,到沒想到竟是側妃先誕下了長子。”收回心神,王夫人一邊将禮單收起來,一邊感慨了一句。

只是她不知道這句話太有針線性了。

元姐兒坐在賈母身邊打絡子,聽到這話時,強忍着擡頭看賈母的沖動,放下手中的絡子和線,接過抱琴手中的茶杯。

就着茶杯看着裏面倒映着的賈母的那張臉,吓得小心肝撲通,撲通的。

哎呦我的親娘呀,您老這不是指着和尚罵賊禿嗎?

五王妃為啥沒有生育,還不是當初讓你婆婆給下了藥嘛。

這一場搏弈裏,五王妃當真是可憐死了。

招誰惹誰了,就因為有人想要給她男人送妾,所以就提前好多年先對她下毒,讓她絕育?

這事要是傳了出去,就五王妃的娘家爹就夠賈家喝一壺的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老太太送她做妾的事沒傳出去,怎麽太子派人行動的事就傳得滿府皆知了呢?

是因為賈母這裏比較謹慎,還是太子找的人都是賈家經過質量認證的棒槌?

搖搖頭,元姐兒真心想不明白。

來這裏的時間長了,元姐兒的心态也漸漸的放平了。願意咋地咋地吧,她只要堅守自己那點不值什麽錢的小原則就得了。

真給人做妾,就是天皇老子,也照捅不誤。

“老大家的,綠柳的身子怎麽樣了?二丫頭在你房裏養着可還乖巧?”半晌,賈母似是沒有聽到王夫人的感慨,又将視線看向邢夫人。

仿佛剛剛王夫人的那句感慨沒有聽到一般。從五王爺家的庶長子問到了自己兒子的庶女。

人老成精,一派自然。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有時間跨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