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謝謝太後,及時把一個現……
朝臣們逐漸散去,宮人們在收起殿外長廊上的宮燈。這些精致但脆弱的宮燈是從西越傳來的,美則美矣,卻經不住北齊凜冽的風沙。晚宴一結束,就要趕緊将它們收進庫中,以防損毀。
一盞盞宮燈被宮人摘下,熄滅,長廊上的光也變得暗了下去,帶着半明半昧的模糊。
慕容绮和燕檀并肩站在長廊一側,宮人們不敢貿然上前。因此長廊的一半已經昏暗下去,而他們身處的這一半仍然明亮。
燕檀目光有些空洞地看着長廊外的樹叢,想起方才西越使者驚恐萬分地離去的身影,扯了扯嘴角,想笑卻沒笑出來。
慕容绮凝視着燕檀秀美的側臉,語氣中難得地帶了些笑意:“想說的那句話都說出來了,怎麽看上去還是不高興?”
燕檀沒有接話。
“滅國之仇,殺親之恨,永樂畢生不敢忘矣!”
這句她在心底裏念過千百遍的話,就在方才,空寂的大殿裏,燕檀一字一句地對着西越的使者說了出來。
當她如願以償地看見西越使者臉上浮現出混雜着驚吓和慌張的神色時,燕檀卻發現她心裏沒有任何可以稱之為快意的情緒。
或許是因為,西越使者的慌張和驚吓,不是因為說出這句話的她,而是因為站在燕檀背後,沒有出言制止的慕容绮。
西越使者的驚吓,是因為他意識到燕檀敵意背後有着北齊君主的支持,而不是因為燕檀自己。
只是這些幽微難言的心思,如何能對慕容绮說出來呢?
燕檀沉默了半晌,沒有回答慕容绮的問話,反而露出個勉強的笑意來:“皇上明日還有朝會,應該早點安歇的,我就先告退了。”
慕容绮道:“你不是有話要說嗎?”
燕檀愕然地看向慕容绮,不解其意。
慕容绮平靜回視。
燕檀愣了片刻,突然意識到慕容绮說的不是現在,而是下午。
那時她剛從驿站回來,一路上都想着怎麽和慕容绮開口談使團家眷的問題,只是後來忙着準備晚宴,反而把這件事岔了過去。
燕檀擡起眼睫,看向燈光下慕容绮冰白的面容。
半明半昧的光影下,慕容绮所有細微的表情都被隐沒了。他的長睫低垂下來,蝶翅般微微顫動,秀美不似凡人。
燕檀看不出慕容绮有什麽多餘的表情,但她不知為什麽,總覺得如果她現在開口商議使團家眷的事,慕容绮未必會高興。
燕檀推己及人地想了想,假如她一天到晚忙于政務,晚上還開了一場勾心鬥角的晚宴,忙的連盞茶都沒時間喝。倘若這時候再有人跟她談什麽正事,燕檀覺得自己立刻就要動怒了。
話在唇邊打了個轉,燕檀道:“明日再商議正事,皇上先安歇吧,我就先回朝華宮了。”
慕容绮微微颔首。
不知道為什麽,燕檀覺得在她說出這句話之後,慕容绮的心情像是好了一點。
她禮貌地回以颔首,帶着侍女轉身沿着長廊往外走去。還沒走出兩丈遠,就聽慕容绮在身後道:“今日太後沒能來參加晚宴,是大失顏面的事,明日必然就要來找你麻煩,朕忙于政務,不一定能事事顧及你。”
燕檀停在原地,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慕容绮接着道:“所以明日一早,朕讓敦城把皇後金印送到你宮裏,就當你提前熟悉一下宮務了。”
“多謝皇上!”燕檀幾乎不敢相信慕容绮如此大方,輕易就把北齊皇宮的宮務交給了她。她嘴比腦子快,頃刻間做出了反應,轉身就行禮謝恩。
慕容绮心裏知道,燕檀應得如此之快,八成是怕他反悔,所以他話一出口,燕檀立刻謝恩,就算是把這樁事兩句話敲定了下來。
他也不拆穿,又恢複了溫和的聲線,道:“不必多禮,你回去安歇吧。”
燕檀行了個禮,一陣風似的走了。
她走的太快,論理說也是不敬,然而慕容绮連燕檀的冷言冷語都能坦然以對,哪裏還會在意這麽一個小小的細節。等燕檀走的影子都看不見了,他才對身旁的阿六渾道:“你記得留意些,不必插手,但宮中動向一定要報給我。”
阿六渾愕然道:“皇上不相信永樂公主,為什麽還要提前就把宮務交付到公主手上?”
慕容绮淡淡道:“她手上沒有皇後金印,又管不了宮務,就算再強勢,也要在太後手下吃虧的,步六孤氏做過幾十年皇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想給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後找麻煩,法子多的是。”
他頓了頓,又輕聲嘆了口氣:“何況什麽都沒有,她也不安心吧。”
阿六渾自然聽得出這個‘她’指的是永樂公主,一邊驚嘆慕容绮對永樂公主的上心程度,一邊又替慕容绮委屈:“可是皇上,您管完朝政還要在宮務上費心,要是永樂公主在宮務上鬧出……犯了什麽錯,又是給您找麻煩。”
慕容绮眼也不擡,道:“不會的。”
阿六渾只當皇上在随口敷衍,嘟囔道:“不會的話您叫我私下裏盯着宮務做什麽。”
慕容绮蹙眉看他一眼:“你話怎麽這麽多!”
阿六渾:“……”
話痨阿六渾終于閉嘴了。
慕容绮難得有耐心,或許也是因為阿六渾自幼跟從他的原因,雖然讓阿六渾閉嘴,還是解釋道:“慕容绮自然是信任永樂公主的,但是北齊君主不能,朕在意她,所以将宮務交給她,對她百依百順;但後宮前朝密不可分,如果因此牽連無辜,那朕難辭其咎,所以作為北齊的皇帝,朕又必須要做些準備。”
阿六渾總結:“所以皇上您就是又信任永樂公主,又防着永樂公主呗!聽着就累!”
慕容绮蹙眉,終于忍不了這個話痨的手下了:“說夠了嗎?”
阿六渾看了一眼慕容绮風雨欲來的臉,立刻識相地道:“奴才這就閉嘴!”
次日燕檀剛起身,就聽見朝華宮外的宮人進來通報,說敦城已經帶着皇後金印到了朝華宮門前。
燕檀立刻命春華将敦城請進側殿去,匆匆梳妝,然後趕去側殿見敦城。
敦城不是一個人來的,他手裏捧着金印,後面跟了浩浩蕩蕩一大群宮人。見燕檀進來,笑吟吟起身道:“殿下來了,奴才把這金印交到殿下手上,就可以回去複命了。”
燕檀目光四下逡巡了一圈,沒發現有哪位宮人手裏捧了聖旨,又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她接過敦城遞過來的金印,道:“有勞了。”
敦城跟在慕容绮身邊十餘年,察言觀色的本領可謂爐火純青,當即笑道:“皇上昨晚發了話,奴才今日就送了過來,雖然沒有聖旨,但皇上口谕也是一樣的。”
燕檀沒料到慕容绮身邊的一個宮人都如此敏銳,心頭一驚,嘴上卻道:“侍長坐下喝杯茶。”說着轉頭對雲蘅道:“上茶了嗎?”
雲蘅還沒說話,敦城就搶着道:“奴才這就要回去複命,殿下不必費心。”
他頓了頓,又補了一句:“皇上的意思殿下想必也知道,太後娘娘這些日子心浮氣躁,連帶着皇上在朝會上心情也不好,但太後娘娘畢竟是長輩,還要請殿下多多擔待。”
燕檀訝異地挑起了眉。
她發現自己從前對北齊真的有很多誤解,譬如她從前認為北齊的人不過是一群沒有頭腦的莽夫——而今看來,北齊人的心眼多着呢!
就好比敦城說的那段話。
太後心浮氣躁,連帶着皇上在朝會上心情不好——這是慕容绮要借太後來發作步六孤氏了;太後是長輩,要燕檀多多擔待——這分明是告訴燕檀,太後占着名分上的優勢,要想徹底扳倒太後,還需要讓她犯下更大的錯。
整段話就一個意思:快去給太後羅織罪名,好給慕容绮在前朝發作步六孤氏的機會。
燕檀心情複雜地道:“本宮知道了——春華,送一送侍長。”
春華應了聲是,從袖子裏摸出雲蘅塞給她的打賞荷包,一路跟着敦城出去了。
燕檀把手裏的皇後金印塞給雲蘅:“去找個錦匣裝起來。”這北齊真不講究,皇後金印連個匣子都沒有。
雲蘅應了聲是,又問道:“公主,要傳膳嗎?”
燕檀打起精神,覺得要給太後找麻煩還是吃飽了比較有精力,道:“傳。”
雲蘅:“奴婢立刻就去。”
雲蘅找了個匣子把金印珍而重之地裝起來放好,然後跑出去準備親自去傳膳。燕檀看她很有精神,自己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一手托腮假寐,思考該從哪裏對太後下手。
燕檀剛閉上眼,雲蘅急急忙忙又跑了回來:“公主,太後宮裏來人了!”
燕檀:“……太後宮裏來人了?”
雲蘅焦急點頭:“是啊公主,已經到宮門口了!”
“太好了!”燕檀站起身來,眼底跳躍着欣喜的光,仿佛十分期待被人打上門來似的。
謝謝太後,及時把一個現成的把柄遞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