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火鍋(六)
京城,宣政殿。
今日的早朝格外的靜谧,前來上朝的大臣都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壓力,端坐在上方的啓元帝面色嚴肅,一言不發,只是靜靜地聽着下面文武百官關于地方雜事的一些奏折,全是一些陳詞濫調。若是以往,啓元帝雖然不會發怒,但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明顯的心不在焉,時不時地往朝堂之外看上一眼。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皇帝在等人,但是卻不知道等的是誰。
“啓禀皇上,戶部農科參事方俊求見!”德全低眉順眼,小心翼翼在啓元帝的耳邊說了一句。
一說完,啓元帝頓時眼前一亮,大聲道,“宣!”
“宣,農科參事方俊觐見!”德全尖聲傳召,目光也随之移到了今日的主角方俊的身上。
衆人身子一凜,心下了然,這就是今天讓啓元帝翹首以盼的主角了。就是不知道,此人的目的如何。農科參事,不過是個小小的五品官員,在宣政殿完全排不上號,就連面見龍顏的機會都沒有,若不是啓元帝看重農事,這方俊可能一輩子都見不上皇帝一面。
不少消息靈敏的,只知道前段時間,啓元帝頻頻召見戶部的人,其中就有這個方俊,但是具體聊了什麽,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因為涉及農業,不少人都沒有将這件事放在心裏,多少是有些輕視的。
然而現在,啓元帝居然在大朝會的時候宣見了方俊,難不成其中真的有他們不知道的大事發生了?
左丞相黃科瓊小心翼翼地瞟了一眼下方的戶部尚書,眼裏詢問之意十分明顯。
戶部尚書額頭冷汗直冒,幾不可察的搖搖頭,露出一個尴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雖然方俊乃是戶部之人,但是此人古板固執,整天醉心農事,基本不參合戶部的事情,向來獨來獨往,戶部尚書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和啓元帝通了氣。
刑部尚書左思佳嘴角劃過一絲冷嘲,目光上瞟,看見了正前方一絲不茍,面無表情的四皇子,随即整理了自己的儀态,也像個木樁子似的站在原地,對于四周各種複雜的眼神,不搭不理。
幾個年輕的皇子還不能隐藏自己的情緒,紛紛好奇地看向走進大殿之中的方俊,眼神探尋。
“微臣叩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方俊俯首大拜,臉上激動欣喜的表情毫不掩飾。
啓元帝見他模樣,就知道那方子定然有用,甚至可能估量還比房子上面記載的更加可觀,于是大手一揮,語氣溫和,“愛卿快快請起。”
“謝聖上。”方俊起身,對着啓元帝恭敬道,“啓禀聖上,微臣幸不辱命,和李侍郎一同研究制糖秘方,發現糖方果然如果安王殿下奏折上所言,甘蔗用于制糖,不僅産量遠遠超過甜菜,并且糖質細膩,清甜可口,遠勝于北方的甜菜糖料。
Advertisement
李侍郎加急傳言,道走訪南方等地,發現甘蔗極易種植,幾乎不用人費心打理,便能生長良好,産出豐富。榨糖之後的甘蔗渣還可喂食牲畜,用做肥料等,一物多用。”
方俊頓了頓,在啓元帝驚喜異常的目光中,激動道,“安王提供的改良糖方,更是言之有物,微臣和其他同僚實驗百次,發現按照安王殿下提供的制糖方法,甜菜和甘蔗都可以提煉出細糖、精糖,并且耗時短,用料少,成本低廉,長此以往,我大熙百姓必然人人口可以吃上白花花的細糖!”
方俊一錘定音,仿佛九霄雷鳴,震得朝堂中人頭暈眼花,渾身震顫。
細糖、精糖……
那是什麽,那可是在座大多數的官員都不能說天天能吃上的好東西啊!那些北羌、匈奴蠻夷之人,每年都要運來數千頭牛羊、駿馬前來交換大熙的絲綢和鹽津、粗糖等物。
現在方俊突然告訴他們,研制出了新的制糖方子,不僅可以讓家家戶戶吃上糖,還是那種白花花、甜滋滋的細糖!不少人都覺得自己仿佛身在夢中,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好好好!”啓元帝撫掌大笑,朗聲道,“愛卿辛苦了,朕重重有賞!”
“謝陛下,為聖上分憂,是微臣的分內之事。微臣私以為,此事最大的功臣還是安王,是他找到了新的制糖方子,微臣只是按照他給的方法驗證了一下真假而已。”方俊老老實實地回答,并沒有一點想要貪功的意思。
啓元帝更加龍心大悅,他就喜歡這樣幹實事不貪功的好屬下!
安王——
這兩個字比前面的制糖方子更加令人目眩,左丞相與右丞相幾乎是心有靈犀的對視一眼,這兩位鬥了大半輩子的老狐貍,瞬間都有一種失算的感覺。
制糖良方居然是安王給的?
不少人心中嘀咕,幾乎是從記憶的角落中才才找到了對于安王的印象。
安王離京太早,二十年的光景,足以讓京城的顯貴們忘記這位皇子。朝中的大臣基本上每三年就會有一次大的變動,不少人都是後來慢慢提拔上來的年輕臣子,對于安王的印象幾乎沒有。
左丞相心裏暗想:想必滿朝的文武百官,将近一半的人都已經忘記,啓元帝還有一位分封在外的六皇子吧!
天啓十三年的那一場動亂,不僅洗牌整個朝堂的局勢,就連那些皇子們,又有幾個人逃脫了君王的怒火?
大皇子圈禁,二皇子自殺,三皇子貶為庶民,四皇子前往相國寺禮佛,直到五年前才被啓元帝召回。
京城風平浪靜十多年,所有人都覺得啓元帝已經對年長的皇子們失去信心,将目光停留在了小皇子們的身上,卻沒有想到,現在不僅僅是四皇子重新得到了啓元帝的看重,就連遠在千裏之外的六皇子,也開始出現在衆人的眼前。
而且,一出場,就是這樣一份大禮!
那些還未經歷過殘酷争鬥的年輕皇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從兩位皇兄的交鋒中強大起來。
“老六有大功,自然要賞!”啓元帝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吩咐道,“德全,宣旨。”
福全微微躬身,上前打開事先已經準備好的冊封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茲朕之第六子暄,醇謹夙稱,恪勤益懋……授以冊寶,封為安親王,永襲勿替.
農科參事方俊、戶部侍郎李勝實驗糖方有功,官升一級,賞白銀萬輛,黃金千兩……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方俊連忙跪下謝恩。
早朝完畢,不少人退出大殿後,紛紛恭賀已經官升一級的方俊,企圖從他嘴裏打聽出一點有關于安親王的消息。
“恭喜方大人,賀喜方大人!”
“沒想到方大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此事之後,必能名垂青史,福澤後人啊!”
“沒想到老方你才是隐藏最深的那個人啊,這糖方真的是安親王找到的嗎?”兵部侍郎話一出,不少人都呼吸一滞,仿佛看傻子一樣的看着他。
這糖方無論是不是安親王找到的,發明的,只要是安親王進獻上來的,那安親王的功勞就無法磨滅。而且看今天聖上的意思,顯然對安親王将糖方進獻上來的舉動十分滿意,不然也不會直接賞了一個親王的頭銜給他了。
要知道,他上面的兩個哥哥,都還是個光頭皇子呢!
不少大臣想到這裏,心裏都酸啾啾的,忍不住覺得,當初安親王頂撞聖上離京,該不會是故意的吧?不然你瞧,争了這麽多年,天啓帝還是沒有一絲半點想要立太子的意思。而四皇子和五皇子年齡比安親王大,幹的活比安親王多,還經常被那位叫進宮內挨罵,就這樣,還只是一個光溜溜的皇子,每月領着那麽一點微薄的俸祿,眼看着連一家老小都要養不起了!
而安親王呢?
已經是三珠親王了不說,遠在千裏之外的封地,皇帝老子管不到,下面的小官把他當祖宗,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羅綢緞,西南六郡三成稅收入他口袋,簡直過得就是神仙日子!
這樣一對比,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還留在京城裏的皇子好慘!
左丞相最後一個從大殿出來,一擡頭就看見正在等他的四皇子,心裏幽幽嘆了一口氣。今日安親王屬實給他上了一堂課啊!當年京城局勢不好,所有人都覺得六皇子此時觸怒聖上,必然逃不了被厭棄的命運。
果不其然,六皇子被封為安王,直接分封出京。大熙朝從來沒有一個藩王繼承皇位,幾乎是所有人都默認六皇子被剔除奪嫡的行列。但是今天看來,從來沒有并不意味着會一直沒有啊……
六皇子當日離京,在今日看來才是上上之選,進可攻退可守,無論最後京城局勢如何,他都不會吃虧!
試想,若是這二十年來,有皇子在奪嫡之中勝出,無論那人是他的皇兄還是皇弟,總之都是手足兄弟,作為一個早就被先皇分封在外的藩王,新上任的皇帝只能安撫不說,若是運氣差一點,身邊無人可用,說不定還能成為新皇的左膀右臂!
更甚者,就如同今日一般,二十年了,聖上老當益壯,奪嫡之戰還沒落下帷幕,遠在封地的安王羽翼已豐,一出手,就是一副王炸!他那些還沒有經過歷練的皇弟們,哪裏會是安親王的對手?
就連和他年歲相當的那幾位皇子,想必現在心裏也不好受吧?要知道,西南之地多異族,安王手裏可還是有兵權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