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小瑭寶現在手腳都可靈活了, 再不會發生四個月大時,他一個小肉拳頭捶腦門上,然後往下找嘴巴才能順利吃到手手的情況了。他現在坐着都能掰腳腳吃了,躺着能掰腳腳吃, 就連趴着, 那個胖乎乎的小壯腿也能劈個叉, 将肥嚕嚕的腳趾頭塞嘴裏啃。

大清早, 喬知舒側躺着沉睡, 光潔的額頭上一只胖鼓鼓的小腳丫,小瑭寶一腳踩着爹爹, 一腳抱起來塞嘴裏啃,又是不哭不鬧的一個早晨。

盛堯醒來後坐起身,看兒子啃的歡快的小模樣, 輕輕拿開他的胖腳丫, 不許他蹬自己的小夫郎。

小瑭寶大眼睛彎了彎,放開自己的小胖腿, 攤開雙手‘哼嗯嗯’地要抱抱。

盛堯先在喬知舒腦門上印下一吻,重新标記領地,然後才抱小瑭寶在懷裏, 摸了摸他圓潤的小肚子, 打算讓下人抱他去吃奶。

哪知小瑭寶翹起腳丫往他嘴上喂……

“我不吃,多謝。”盛堯低聲沒好氣地婉拒兒子的邀請。

小瑭寶眯起一雙大眼睛, 笑出兩粒軟軟的小米牙, “哼哼哼……”

小家夥毛發開始生長, 睫毛也長出來了,他一雙眉眼像盛堯,逐漸濃密, 小鼻子一點點還看不出來,小嘴巴像喬知舒,還有一大笑就繃出一個尖的下巴,也像喬知舒一樣漂亮又秀氣。

喬知舒聽到兒子軟嫩嫩的笑聲也跟着醒了,身子一翻,雙臂很自然地摟着盛堯的腰,額頭抵着盛堯的腰側和胖乎乎的瑭寶對視。

小瑭寶還是笑的模樣,小身板靠着父親的大腿,挪了肥腳丫又往喬知舒嘴上放。

“啵。”喬知舒嘟嘴在兒子奶香奶香的腳底板親了一口,他的小寶貝腳底板像饅頭一樣鼓起來,嫩嫩的。

小瑭寶高興了,擡起來往自己嘴裏塞,抱着繼續啃起來了。

“我瑭寶可真好哄,”喬知舒發出舒心的感嘆,他可太會生了,随便一生就是個乖寶。

盛堯很難不贊同,瑭寶性子真像喬知舒,乖的沒邊兒了。

夫夫倆安靜地觀賞兒子啃腳丫,過了一會兒,喬知舒也坐起身來,一邊伸懶腰一邊問:“你今兒出去麽?”

Advertisement

盛堯點頭,“去看看盛喬大院。”

“那我也去,上午去還是下午去?”

伸懶腰的時候,喬知舒雪白的裏衣往上飛,露出一節白皙的腰腹。

“看你。”盛堯伸手往夫郎衣裳裏面鑽,夫夫倆表達愛意就喜歡貼在一起。

初春的早上,僅着裏衣,還不蓋被子,喬知舒身上的熱氣兒已經散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溫涼細膩的皮膚觸感。

喬知舒忍不住彎了嘴角,總覺得兩人好像成親很久很久了一樣,日子是商量着但平淡地過着。他能從盛堯對自己的态度中感受到——他的夫君深深地迷戀着他,一心一意地對他好,顧着整個盛家,顧着他們的孩子,全力為他們打造安穩又平靜的生活。

喬知舒和盛堯也陷入過柴米油鹽的窘迫之中,在孫家的時候,喬知舒依舊保持着能吃苦,不懼付出勞動力的習慣,盛堯不在身邊,喬知舒就養家。現在,南縣那家茶館讓小舅攢了銀子,又在南縣買了茶山,是盛家喬茶號最大的供應商,再加上茶館的盈利,已經是南縣首富了。

二人生活富裕之後,迎來了小瑭寶。小瑭寶還在肚子裏的時候,喬知舒享受着盛堯無微不至的體貼和照顧,有時候喬知舒情緒起伏很大,需要滿足的東西不是用銀子能買到的,盛堯想盡了辦法也要滿足他。

小瑭寶出生之後,盛莺也時常說:再沒見過比堯兒還顧家的漢子了。

小瑭寶再乖,也會有不舒服鬧騰的時候。況且小瑭寶還十分粘他倆爹,只要一雙大眼睛睜着,那他倆爹就甭想丢下他,反正啥事都不許幹,都得陪着他。

但是盛堯從不拿茶號事務當借口,将小瑭寶丢給喬知舒或者奶娘這樣的行為,一次都沒發生過。

“想什麽呢?”盛堯将小瑭寶送去外間,讓下人抱去找奶娘,再回屋就見喬知舒抱着被子還在發呆。

喬知舒這才把剛剛心裏對盛堯所有的滿意變成行動,他展開雙臂,“哥哥抱我。”

盛堯這一瞬有些恍惚,感覺回到了十四歲,他第一次帶知舒去孫家,那會兒的小知舒十分黏糊他,就和現在一樣,十一年過去了……

在這世上,只要給喬知舒一個盛堯就行了。

盛堯過去站在床邊,摟住單薄的喬知舒,好丈夫就是要滿足夫郎所有的情緒需要,即使夫郎只是想撒嬌而已。

“粘人精。”

喬知舒開心地将臉埋在盛堯胸口蹭了蹭,然後鑽出腦袋憨憨一笑,“嘿……”

夫夫倆捐的那一百萬兩銀子入了國庫之後,一個月左右,江南就流傳消息稱,朝廷準備剿滅北邊土匪。

兵部從南方調軍,軍隊路途花費,弓箭和槍類作戰兵器都從那一百萬兩銀子裏出。還在重金之下雇了一批熟悉地形的镖手,再加上一些當地無家可歸的民衆踴躍參加,剿滅趁火打劫的土匪行動開始。

只要穩住北邊,內使百姓安居不亂,能有勞動力,田地能有産出,前線士兵就能享受到北邊百姓的糧食供給,一致對外,匈奴就無法攻破北疆。

若不然,北邊一亂,民衆流竄,朝廷從南方調動糧草,根本來不及。備用糧草一空,戰役還沒結束,那就出大事了……

所以,慶隆帝以大局來看,盛喬二位義商的舉動可以說是非常關鍵了。北邊土匪剛冒頭,不需要朝廷花費長時間的籌款就能解決了,普通民衆和前線士兵一致對外,保住北疆只用了半年時間。

威遠大将軍凱旋的好消息傳到江南之時,盛喬大院也正式完工。

大院三面臨街,院牆高有三丈。內裏分四個大院,每個大院分三進小院,除了這些住人的房間,大院裏有休憩納涼的亭、橋、泉,有觀賞的石、林、館。

磚石鋪地,不見黃土,花園繡樓,應有盡有。

搬進來已經是七月中旬,進入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候。

小瑭寶還是太小,對于換一個環境居住表現的十分适應,甚至看着紅牆綠瓦,各個院子堆金立粉的色彩,小家夥晃晃悠悠去扶着凳子站起來,擡起小胖腿,試圖一一逛個遍。

天氣熱了,小瑭寶不喜歡包腳腳了,在屋裏還好,鋪的有盛堯從烏蘭帶回來的地毯,色彩華麗,出了東家院子,哪兒哪兒都燙腳。

喬知舒單手抱着他去水簾亭避暑,身後呼啦啦跟了好幾個下人,又是打蒲扇又是遮陽。

出了抄手游廊,一行人被烈日暴曬,小瑭寶昂起小腦袋,瞪大眼睛看太陽。

喬知舒眯着眼睛可難受了,“看着不難受嗎?瑭寶,不看了。”

小瑭寶眨了眨眼睛不再看,一歲兩個月的寶寶不畏強光,但是聽話。而且他聽到嘩啦啦如雨落的聲音了,小瑭寶興奮地在爹爹懷裏蠕動小身板,“呀呀呀!”

眼前是一個五角水簾亭,亭子只有頂沒有牆,亭外一道雨簾,用水将夏日的熱浪給沖刷掉,所以亭內十分涼爽。

連盛莺也扶着奶奶到水簾亭避暑來了,老太太看見曾孫子,高興地眯着眼。

“奶奶,今日胃口可還行嗎?”喬知舒見了盛老太太,連忙關心地問,前兩天熱的老太太沒胃口吃飯,一家人都挺操心。

盛莺笑着說:“好,明兒你別又睡懶覺,一起過早你就知道奶奶的胃口好了。”

喬知舒進水簾亭坐下,将小瑭寶放地上扶着,“還不都是這小子,越大越不好帶了,夜半不睡覺,鬧騰人。”

盛莺見小外甥白白胖胖的腳丫什麽都沒穿,連忙揮了揮團扇指揮下人,“還不快給小少爺套襪衣。”

“他不愛穿,算了。我和哥哥在龍井村的時候也光着腳呢,那時候院子裏不是黃土就是泥。”喬知舒解釋。

老太太喜歡聊龍井村,“那是你倆小時候,現下不了,昌兒也給鋪了磚石了。”

盛昌小時候還跟喬知舒抓過野雞呢,去年也來盛家喬了,在登州跟着王宿出海。龍井村盛家自盛堯大婚,三房露了貪念被盛莺收拾了一頓之後,俱都安分了,現在除了三房家的孩子不受重用,盛堯對一幹堂弟堂妹都多有照拂。

畢竟生意越做越大,同族人知根知底更讓人放心。

“是嗎?”喬知舒挺懷念小時候住的院子,“等涼快了,我跟哥哥帶瑭寶回去看看。”

“哇!”小瑭寶聽到爹爹叫自己的名字,小手扒着亭椅回頭。

小家夥扶着東西已經能站的很穩當了,就是走還晃悠,兩條小胖腿還不能平衡行走,不知道是不是腳底板胖鼓鼓的原因,重心也不穩。

他越大越漂亮,白白胖胖的,整體還是像喬知舒多一些,是以他越大,盛堯越寵兒子。

幾人看着小瑭寶扶着圍亭椅蹒跚兩步,就一個屁股蹲兒坐地上,然後豎起小眉毛,小肥爪爪繼續扒着圍亭椅站起來走,小小一團走的搖搖晃晃,可愛極了。

盛莺看着小外甥突然想起餘蘭,和喬知舒閑聊道:“你餘姐姐也懷上了,前兒萬老太太跟我打聽卧龍禪寺,要親自去上香,一求母子平安,二求萬嘉榮下個月秋闱高中。”

又到了秀才們秋闱的一年,回想喬知舒和盛堯的命運轉折點,也是這個月份。

“萬二哥娶了嬌妻收了心,府城都傳遍了,我想他一定能高中。”至于餘姐姐,有萬家高門大戶保護着,一定會母子平安的,喬知舒心想。

姐弟兩人說說笑笑,聊城中有希望高中的秀才,盛老太太一臉慈愛地看着曾孫子,一雙耳朵聽兩個小輩聊天,對自己的晚年生活十分滿意。

正說着話,從門房來了個小厮過來通報:“二爺,知府大人帶着聖旨來了,管家已讓人去尋老爺了。”

“聖旨?”盛莺驚呼。

喬知舒眨眼功夫就想明白了,“我去看看,應當是義捐的嘉獎下來了。”

“欸,喬兒你快去,瑭寶我看着呢。”

……

等盛堯策馬歸來,喬知舒和知府大人正在上房品茶言歡。

“江州出了你二位,我這知府臉上也有光,你二位放心,在江州,斷不會再有吳家堡那樣的事情發生。”

盛堯邁步進屋,“那就多謝大人照拂了。”

“客氣了。”知府喜笑顏開,“恭喜盛東家!戶部尚書将您二位義捐百萬的事兒禀報聖上,今兒是您二位封官授爵的日子,聖旨在這兒。”

盛喬大院門庭處烏泱泱跪了百餘人,盛堯和喬知舒并肩跪在最前面,後面是盛老太太、盛莺、盛崗等等主人家,在後面就是盛家小輩和仆人了。

知府大人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江州盛堯,行商有義,于朝廷內憂外患之時,供軍資,捐義款,敕封為一品榮祿大夫。江州喬知舒,貴而能儉,敕封為二品诰命夫郎。盛喬召之入籍內務府,禦封為皇商,欽此。”

皇商之職可世襲,受皇室委任,可經營朝廷壟斷下的重要産業。從此,茶葉與鄰國之間的貿易,全部由盛喬經營。

作者有話要說:  番外就是富貴人家養崽子,不喜慎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