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舊事
李懷瑾猜到李元蘊會懷疑他, 也知道對方最懷疑的人不是他。
有些人覺得以李懷瑾如今的身份和過人的天賦,若是選擇待在禦靈宗, 定能得到朔宗老祖的重視, 說不準将來能漸漸取代少宗主李懷豐,成為禦靈宗未來的掌權人。
相反, 現在待在太初門看似風光無限、前途光明,但這一切仰賴韓老祖太多, 一旦他們之間年久而愛衰, 李懷瑾在太初門便顯然不如在李氏掌權的禦靈宗逍遙自在。
甚至還有好事之人在楚昊炎面前說過類似的話作為善意的提醒,但顯然沒有得到楚昊炎和李懷瑾本人的重視。
十年間;李懷瑾與禦靈宗幾乎沒有聯系,論道期間對禦靈宗人也不太熱情, 俨然把原本的同宗同族當成其它尋常宗門無異。
後來他與韓寧在九州衆修士面前正式結為道侶, 大典上選擇了太初門的道袍作為吉服,也表明了李懷瑾做的決定。
這些無論誰來看, 都知道李懷瑾是要留在太初門了。
意願可以騙人, 選擇也可以改變, 李懷瑾所做的一切對于某些人來說都可以是一種障眼法。
對于禦靈宗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朔宗老祖的态度。
若朔宗老祖非常喜愛和看重李懷瑾, 并表現出極力挽留李懷瑾的樣子, 那李元蘊等人便要真正緊張起來了。
然而, 事實上朔宗老祖同樣沒有對李懷瑾表現得特別重視, 他在論道大會期間閉門不出,與其說是不給李懷瑾拜訪請安的機會,不如說是為了緩和彼此要相處的尴尬。
想着不見面, 便用不着相處……這樣的表現可絕對不是朔宗老祖鐘意李懷瑾的意思。
正是因為察覺到這一點,李懷瑾相信對朔宗老祖和宗主之位如此緊張的李元蘊、李元旭兩人,定能察覺其中的區別。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十年間他們李氏兄弟彼此矛盾不斷,卻從沒有主動讓李懷瑾知曉的原因。
連林安戈偶爾給李懷瑾傳音,也不是事無巨細——即便站在他的角度,是希望李懷瑾能夠多關注和幫襯宗門內事務的,但他不會将禦靈宗的秘密全部告訴李懷瑾一個半外人。
這樣一個從各方面遠離禦靈宗的人,別說跟李懷豐的那點過節、摩擦了,就算是跟李元蘊的矛盾,都遠不如李元蘊跟李元旭的矛盾深。
所以要害李懷豐的人裏,李懷瑾的嫌疑反倒是最小的。
如果以這種推斷來看,李元蘊跑來太初門興師問罪,其真實目的便不是針對李懷瑾。
畢竟之前他們在玉溪峰,真正與李懷豐相處一處的人,是禦靈宗自己的人。
李懷瑾與韓寧讨論過,他心裏想着李懷豐的悲劇與自己當年的遭遇是否有相似之處,所以迫切想知道更細節的東西。
但他已經多年不管禦靈宗的事情,別說去禦靈宗找什麽證據,便是多過問幾句,恐怕都會惹來一身腥。
如今李元蘊自投羅網,他們也打算幹脆來個順水推舟,借李元蘊在玉溪查探,詢問事情的發展和隐藏在背後的秘密。
“是找我出手的證據,還是找禦靈宗同行之人害你兒子的證據?”
李懷瑾此言一出,李元蘊果然愣怔了一下,随即便沉默下來,似乎在猶豫要不要承認自己并非要來找李懷瑾暗害同族兄弟的證據。
“你若是想來找我的麻煩,我們豈會這麽容易讓你去玉溪?你實在不願承認,便自己離去吧,不用在這裏自讨沒趣。憑你一人之詞,奈何不了我什麽。”
李懷瑾見狀,繼續用言語挑釁李元蘊,他相信以對方現在的執着,是做不到心平氣和地離開的。
很多修士孑然一身,由于修煉而淡漠愛情、友情,甚至是親情。但子嗣不易的修真者一旦有了後繼之人,大多都是要把子女當做寶的。這一點參看兒控昊炎老祖便可知。
李元蘊有兩個兒子,李懷暄已經被逐出禦靈宗,只要有朔宗老祖在一日的禦靈宗,便不可能允許他回去,除非李元蘊自行離開宗門,否則兩人連父子名分都斷了。
李懷豐的隕落,意味着李元蘊的兩個兒子都“沒”了,李懷瑾光看他現在駭人的樣子,就知道他心底意難平。
如今既然是李元蘊有求于他,而且對方尋找證據的心情十分迫切,李懷瑾便不怕他不答應。
……
李元蘊微微擡頭,看了一眼這個曾經在他眼裏如蝼蟻一般好對付的侄兒,內心一點也不平靜。
不在朔宗老祖面前,李元蘊不用假裝對李懷瑾慈愛,李懷瑾自然也不會再裝作有多尊重這個相處不睦的同族長輩。
對方言語上的挑釁在李元蘊看來,一方面是為了激他,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李懷瑾真實的态度。
他不着急,起碼沒有李元蘊着急。
從剛剛蘇信芳滴水不漏地維護李懷瑾的情況,以及韓老祖一直站在李懷瑾身邊表達的意思來看,李元蘊若是不承認自己到玉溪另有所圖,便進不了他們洞府,更奈何不了李懷瑾。
但如果錯過了玉溪這麽關鍵的地方,那便意味着他的懷豐白死了,而李元蘊這個做父親的,連害他的兇手都找不到。
想到這裏,李元蘊終于開口承認:“你說的沒錯,本座确實是想來看,能不能在此處找到別的證據。”
他心裏有個猜測,在太初門找證據已經找瘋了,但除了揪出幾個違反門規的不肖門人外,根本沒有找到切實的證據證明何人所為。
李懷瑾和韓寧聞言,不動聲色地交換了一下眼神。
随後,等李元蘊明顯有些不安了,李懷瑾才道:“好,同族一場,我讓你去玉溪,不過話說在前面,除了他們當時住過的客院,你哪裏都不能去。”
李元蘊一聽便急:“那麽大點地方,能查到什麽?懷豐都去過哪裏,當然要一一尋找才行!”
“你放心,潭石當時沒有帶禦靈宗主峰弟子到處走動,李懷豐除了在客院,便多半是來我的主殿了,難道你覺得在昊炎老祖和韓老祖面前,有人能夠出手害他?”
潭石和李元旭聯手對付現任宗主,自然對李懷豐這個少宗主也不假辭色。論道大會時,潭石偶爾還會與熟悉的修士往來,卻絕不會帶着李懷豐同往。
後來李元旭來太初門,代了潭石的位置,便由他帶領禦靈宗弟子,對李懷豐也甚是冷淡。
照理說,李懷豐作為少宗主,過去常常與師叔李元旭外出,認識甚至熟悉的道門修士其實不在少數。
可惜那時候許多門派被安排在諸峰客院,除非有峰主或者太初門人相陪,彼此委實不好走動,唯一的交集便是在道場中相會,再談想談之話。
因着李寶璋和李懷暄的事,明眼人都知道李懷瑾不喜李懷豐。
若這是淩霄門的論道大會,或者是禦靈宗的論道大會,旁人還未必有多般顧忌。
偏偏這次是在太初門的地盤舉辦論道大會,但凡想與太初門交好的道門修士便不願主動交好李懷豐,免得惹太初門不快,甚至有些李懷豐的舊時相識也想辦法躲了去,不與他碰面。
李懷豐那麽心高氣傲的一個人,察覺到這種情況,自然受不得這等委屈,他索性就留在玉溪洞府的客院裏,學朔宗老祖一般,哪裏都不去了。
當初禦靈宗人住在自家洞府住着,李懷瑾擔心李懷豐沒事找事,所以表面上對他們冷淡的同時,實則派人暗中盯着那裏,以防不時之需。
李懷豐的行蹤,李懷瑾還是非常清楚的,也沒有必要在這一點上欺騙李元蘊什麽。
李懷瑾想,若李懷豐真是被人所害,能夠讓李元蘊這般謹慎地尋找證據,最有可能的兇手名字已經呼之欲出了。
——是誰一直在與李元蘊争奪宗主之位,是誰比較忌憚李懷豐這個金丹後期的少宗主,又是誰能夠在這麽多人待在一屋的情況下還出手害人……這難道還不夠明顯嗎?
所以李懷瑾也懷疑,李元蘊要找的證據,恐怕已經被這位有心人銷毀。如今他們只能看看還能不能尋些蛛絲馬跡,或者逼李元蘊說出更多內情。
李元蘊與他們妥協後,終于在韓寧和李懷瑾的帶領下來到了禦靈宗所住的客院。
可惜,如李懷瑾想的一樣,客院一派平靜,他們沒有找到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李懷豐是被誰所害。
李懷瑾看李元蘊面若死灰的模樣,問道:“他已經是金丹後期的修士,突破結嬰雖然有些突然,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畢竟當時有那麽多大能設下道場,許久修士當下便要入定,你是如何判斷李懷豐是被人所害?”
他見李元蘊不跟自己說話,又道:“若真是同族所為,便是除族的大罪,你若有什麽想法,來玉溪到底想找什麽,可以說出來,也許我們能找到別的線索。”
過了許久,就在李懷瑾以為李元蘊不願透露的時候,對方終于開了口。
“你知吾門的商虛秘境,曾有弟子在裏面找到一張陣法的殘卷,上面……上面記錄的陣法,實則可能與魔修有關。”
李懷瑾作為禦靈宗的前宗主,自然是知道這件事的,因為那殘卷上有某個真魔的印記,他連看都沒看便找佛修幫忙銷毀了。
“那陣法,實則是一種可以快速提升修為的陣法,恐怕比尋常的聚靈陣厲害百倍、千倍,”李元蘊似是咬着牙說出的這個秘密:“李元旭知道這陣法,也知道欲将突破之人若是用此陣,會提前達到突破之境。”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小可愛yu的地雷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