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殘局
不僅李元旭沒有想到李懷瑾會以這種方式回到禦靈宗, 李元蘊也沒有想到李懷瑾竟然将魔陣的事情告訴了昊炎老祖。
他原本正在為即将解決李元旭、為長子報仇而感到興奮, 此刻心中也不免生出了一絲不安。
“此事畢竟是禦靈宗內務,怎可将……讓昊炎老祖也牽扯進來?”
一開始選擇将秘密告訴李懷瑾, 也就不得不告訴他的道侶、同為玉溪洞府主人的韓寧, 但這已經是李元蘊的底線。
他千叮咛萬囑咐, 讓李懷瑾堅決不能讓韓老祖将事情說與太初門的大能聽, 就差沒讓對方立個誓了, 就是希望李懷瑾能讓韓寧保守秘密。
李元蘊看得出來李懷瑾對禦靈宗是十分重視的, 心中應當是把這個地方看成自己宗門才是, 不然也不會放下龃龉幫他找證據。
既然如此, 李元蘊覺得不用他多做提醒,李懷瑾也該知道,若是再讓旁的門派知道禦靈宗裏有人用魔修殘卷,那可是天大的事情,一個不好, 甚至可能引得九州道門對禦靈宗群起而攻之。
對保密的事,李懷瑾并沒有立刻表态,但他把精力都放在尋找證據上, 真是做到了掘地三尺, 絕不漏掉一處,讓李元蘊愈發感覺不用擔心。
他們一找到魔陣設在玉溪峰的證據之後, 便馬不停蹄趕回始豐山向李元旭興師問罪。
直到與昊炎老祖老祖在始豐山北面相逢, 李元蘊才知道李懷瑾其實一早就傳音給楚昊炎, 對方得知禦靈宗有人用魔修陣法害人, 才從北境趕來。
等于陣法殘卷這個秘密,不僅被太初門的韓老祖知道了,也被散修盟的昊炎老祖知曉了。
若對方不能守口如瓶,那太初門和散修盟必會以此威脅禦靈宗,影響宗門在九州的地位。
想到這裏,李元蘊不禁埋怨李懷瑾:“你這樣行事,難道不怕毀了我們禦靈宗嗎?”
他們手握證據,料想李元旭寧願被逐出師門、另謀出路,也不敢将自己曾用魔修陣法害人的事情公之于衆。
李元蘊是請李懷瑾來助他除了李元旭這個對手的,卻不是要讓他把整個禦靈宗都給牽連了,當然不希望更多人知道魔修殘卷的存在。
在李元蘊看來,最好的結果便是解決了李元旭之後,李懷瑾和韓寧回玉溪去,他重新執掌禦靈宗大權,等師叔出關之後再慢慢做解釋。
他也不是小氣的人,必定會送上讓李懷瑾滿意的各種奇珍異寶,作為其辛苦一場的報答。
但他不知道的是,李懷瑾來始豐山的目的,與他根本不同。
李懷瑾現在要證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僅靠韓寧在自己身邊還不夠,所以才要千裏迢迢請楚昊炎同來始豐山,用兩位老祖的影響起到更大的威懾作用。
“既是涉及到魔修之物,怎會僅僅是禦靈宗內務?眼下景鴻老祖剛剛突破,朔宗老祖又在閉關,九州之中便是韓老祖和昊炎老祖能夠主持公道了,讓他們知道來龍去脈,這是理所當然。”
他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會不會毀了禦靈宗,但李懷瑾很清楚,自己若是不這麽做,禦靈宗遲早有一天會被毀在這些人手裏。
他寧願長痛不如短痛,讓這一切滅頂之禍扼殺于襁褓之中。
“這……”李元蘊也不能當着昊炎老祖的面說他只是個外人、不該多管閑事:“證據确鑿,不容李元旭反駁,何至于讓韓老祖和昊炎老祖來主持公道。”
李懷瑾知道等自己的真正目的展露出來,對方一定會後悔跑到太初門找他來解決這些問題。
因為他不僅把此事告訴了楚昊炎,還請動了景鴻老祖到玉溪峰來,趁李元蘊去查探李懷豐去過的道場時,将他們發現端倪的地方又查了個遍,只是完全沒有知會李元蘊罷了。
如今太初門抱霞峰主留珍真人、洞真峰主古越仙子和東濂的欽琴真人皆開始閉關,若是景鴻老祖和韓老祖都離了宗門,便只剩下蘇掌門一人。
就算景鴻老祖自己同意過來,李懷瑾也不敢這時候把景鴻老祖帶走,所以就把老父親呼喚來了始豐山。
“李元旭畢竟是元嬰真人,座下弟子衆多,再加上對方還有道侶,若我們貿然碰撞,對方拒不承認,甚至反而倒打一耙,那我們豈不是有口難言?”
那魔陣畢竟是設在玉溪洞府,正如李元蘊一開始來時也懷疑過李懷瑾一樣,李懷瑾有這樣的顧慮,李元蘊也不能說其多疑。
他只能道:“你有些顧慮,本座不便多說什麽,只不過這裏是禦靈宗,不是太初門,你若有什麽想法一定跟本座先說,免得耽誤事。”
見他有了證據态度立刻強硬起來,李懷瑾已經見怪不怪了。
反正自己手上的證據,可不止針對李元旭的,所以李懷瑾并沒有将話說滿。
——他現在還需要李元蘊和李元旭一齊出現在自己面前……才好一起發難。
……
李元蘊在擔心越來越多人知曉這件事的同時,李元旭也在震驚事情的發生。
他已猜到李元蘊會不擇手段地将陣法之事告訴李懷瑾,卻沒有想到李懷瑾竟然會不計前嫌地幫李元蘊這個有仇之人。
望着一臉得意之相的李元蘊和看似面無表情、卻連昊炎老祖也帶來撐腰的李懷瑾,李元旭不禁冷笑:“懷瑾不愧是韓老祖的道侶,面對有殺母之仇的人也能等閑視之……”
他原以為李懷瑾做了人上人,至少能有些骨氣,沒想到還是被利益打動,與李元蘊狼狽為奸。
李元蘊一聽他提及李寶璋的事,便知是在挑撥,他生怕這些引得李懷瑾不喜而功虧一篑,連忙打斷:“你莫要再顧左右而言他了,吾兒懷豐,是不是被你所害?”
他想要先聲奪人,坐實李元旭的罪行,所以也不再給對方機會離間,開門見山道。
李元旭故作鎮定地搖了搖頭:“掌門無德,非但不能維護自己的族人,反而誣陷同門,與外人一起跑到宗門撒野,成何體統。”
“你還想狡辯?我們已經掌握了有人在吾兒身邊設置陣法。”
“既然是在玉溪發現的動靜,又何故跑回始豐山來?”
李懷瑾早料到李元旭可能這樣說,立刻回答:“我從未去過客院,這有禦靈宗弟子可以佐證,能在客院裏布下如此精妙險境的,除了本身便是陣修外,恐怕就是身邊人乃陣修的兩位吧。”
李元蘊見他又把自己算進去了,心中不悅,猛然看到李懷瑾嚴肅的表情,突然有種怪異的感覺,發現事情不是這麽簡單。
只見李懷瑾看向他們兩個:一字一頓地道:“更何況,一百多年前扶風真人隕落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呢,難道也如二位一般有罪?”
李懷瑾的話語剛落,李元蘊和李元旭的臉色就立刻變了。
李元蘊這才慢慢意識到,也許身邊這個自己想利用一下的人,是在利用着他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你在說什麽?”李元旭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但聽到李扶風的名字還是顫了一顫。
“再說多少遍皆是一樣,你們一個偷偷設陣,一個視而不見,用魔修陣法累得扶風真人提前突破而隕落,如今李元旭又故技重施,讓李懷豐死于非命,罪上加罪。”
李元蘊怎麽也沒有想到,李懷瑾竟然知道當年的事情。
若他知曉,就絕對不會把魔修陣法的事情告訴這小子!
只可惜事與願違,李懷瑾看着來勢洶洶,如果他借題發揮,将他們的行為歸根于修煉魔道,那他們必定會受天下人唾棄和追捕。
這時候李元蘊和李元旭倒是立刻轉變了态度,變得團結了起來,堅決否認了剛剛的問題:“你若居心不良,趁早死了這份心。”
這件事都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別說李元蘊和李元旭了,就是他們身邊曾經的侍者也都不記得了當年的事情,所謂的證據也早就不複存在。
然而說話間,李懷瑾就又舉了好幾個只有李扶風可能得到的情報,并大有把它們當作自己舅舅遺志來實施的意思。
為了讓自己的話更有說服力,李懷瑾說得事情更加确定起來:“舅舅生前确實經歷了此等不公平的事情,我若不是聽他留有所言,又怎麽會連細節也能一一說出來。”
其實李扶風當初渡劫,為避免影響朔宗老祖閉關而離開宗門,後為了保護望天犼和白狼他們,做了一定的安排,卻唯獨沒有留下讓昭華為他尋找真相、報仇的只言片語,直到在渡劫中被襲擊才确信自己提前突破、恐被人所害。
李懷瑾故意這麽說,是讓他們以為李扶風渡劫前便察覺到自己是被人所害,所以想辦法留下了傳音,又通過昭華傳給了李懷瑾。
如今,李懷瑾身後有了韓老祖和昊炎老祖兩座靠山,李元蘊還上趕着把當年真相告訴了他,他自然是要為舅舅報仇、也為自己和生母報仇的!
事實擺在眼前,李元蘊和李元旭根本無力證明自己無過錯,陣法的存在,李懷豐的死,還有扶風真人的留音,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此等事實,瞞着宗門上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遲早是要對朔宗老祖有個交代,所以兩位就不用再遮掩了。”
李元蘊和李元旭不願讓更多人知道這裏面的彎彎道道,卻不想李懷瑾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保密,他就是要衆人皆知,讓李元蘊和李元旭誰都逃不掉。
當初他勸李元蘊讓林安戈和門內的金丹修士都參與進來、好叫李元旭的罪行公之于衆,實則是要在衆人面前揭穿兩人面目。
“潭石真人何在?”當着林安戈等人的面,李懷瑾沒有理會李元蘊和李元旭鐵青面色,而是謹記自己的另一個猜測還沒證實,所以問道:“今日潭石真人可有過來?”
衆人中聰明些的,便隐隐明白了李懷瑾的意思,不少人一時間都沉默了下來,連李元蘊和李元旭都有些不敢相信李懷瑾竟是敢在禦靈宗的地盤,要對三位元嬰發難。
潭石當面确實與李扶風不對付,如今又與李元旭聯手,但如果憑此就要問他的罪,那李懷瑾也太無法無天了,真以為有韓老祖和昊炎老祖撐腰,就可以将禦靈宗上下控制起來不成?
李懷瑾沒有管他們如何作想,而是将一卷陣圖拿出來,随後便将自己來始豐山真實的目的,公之于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