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只見那面對着這邊的崔瑾珊正紅着臉, 扯着楊越之的袖子不知道說着什麽, 說着還扯了一個含羞帶怯的笑, 別提有多惹人憐愛了!
崔瑾珠沉着臉看着他們, 忍了又忍氣,最終還是沒忍住,走進幾步開口便嘲道:“你們在說什麽呢?這麽高興。也說給我聽聽?”
楊越之聞言立時轉過頭來, 臉上的不悅神色還未完全收回,便看到了崔瑾珠正在不遠處冷冷看着他。
他下意識便用力甩了甩袖子,将崔瑾珊的手甩了開來,而後便快步走了過至她身邊, 斂容解釋道:“珠珠,你先別生氣。她來找我,我便只與她說個清楚。其他什麽都不曾說過。”
崔瑾珠目光灼灼看了他許久,才沉聲說道:“你心裏有數便好, 有些話我也不想說第三遍了。”
說完, 崔瑾珠側頭一看,卻見崔瑾珊躊躇半晌又跟了上來。她冷笑一聲,卻是對身邊的丫鬟道:“映兒,去送三小姐回去。她出來得也夠久了,該回去歇歇了。”
映兒聞言趕緊走到崔瑾珊身前做出請的姿勢, 崔瑾珊卻是愣愣看着崔瑾珠沒有動彈,實在沒想到她會這麽不留情面。這時才聯想起剛剛楊越之的反應, 意識到這段時間被冷落, 很有可能就是崔瑾珠搗的鬼。
她看向楊越之, 口中柔聲哀求道:“世子爺——”
卻見他只低頭看着崔瑾珠,對她的求助置若罔聞。
五小姐崔瑾璧這時卻是扯了扯嘴角,轉頭對她自己的丫鬟道:“念夢,去給映兒幫幫忙,将三姑娘送回我娘那裏。”
見五小姐崔瑾璧将二夫人陳氏搬了出來,因着她們的嘲弄而羞紅了臉的崔瑾珊只能無奈走了。只是她轉身離去前卻是轉頭看了一旁幸災樂禍的崔瑾璧一眼,眼神裏的寒光讓人背後發涼。
處理完這些,崔瑾珠便轉過頭來,卻是看到沈俾文正站在她身後,見她回頭,便又扯了個燦爛笑容朝她一笑。
崔瑾珠下意識回以一笑,卻不曾注意她身後的楊越之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冷冽眼神看着沈俾文,而沈俾文也半步不讓地朝他粲然一笑,眼中卻毫無笑意。
一行人上了竹樓,崔瑾珠發現樓上空間很大,用半透明的紗屏風分割成了許多隔間,她還遇上了邱明姝和文瑛瑛。
與邱明姝打過招呼,崔瑾珠帶着文瑛瑛來到了沈俾文定下的雅間裏,楊越之也厚着臉皮跟了進來。
崔瑾珠并不理他,卻是帶着崔瑾璧與文瑛瑛說話。這小姑娘性子活潑愛鬧,卻是最适合逗崔瑾璧高興的。
Advertisement
崔瑾璧做了許久的心理建設,才讓自己忽視掉楊越之的存在,努力讓自己聽文瑛瑛說的各種京中趣事。
崔瑾珠并不知道,那晚卻是楊越之親手将崔瑾璧從歹人屋子裏帶出來的。他似天神下凡般來到她面前解救了她脫離苦海,卻也見到了她最狼狽不堪的樣子。無論她之前有多愛慕于他,現在都已不敢再遐想。只是她的眼睛和她的心,并不能為她徹底掌控。
她看着楊越之一臉讨好地替崔瑾珠端茶送水遞點心,又與她細細分說各龍舟隊孰優孰劣,見她依舊不對他露出好臉色,還狀似有些落寞地不知道說了什麽,終是讓崔瑾珠帶出了點笑容,卻是又狠狠瞪了他一眼,接着又失笑起來。
于是,看着楊越之随後一臉滿足地蹭在崔瑾珠身邊笑得開心,崔瑾珊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樣就很好,不會有比現在更好的時候了。
當崔瑾珠正趴在圍欄上,與崔瑾璧及文瑛瑛商量着下哪個龍舟隊贏的時候,卻聽到了竹樓下傳來的争執聲。
“你還得意什麽?你們褚家都快倒了!”只聽一個聲音在下面大聲說道。
接着便有另一個粗犷聲音大喝:“你胡說什麽!你再說一句試試看,看我揍不死你!”
“說就說!私吞軍饷,通敵叛國,你們褚家遲早要被抄滿門!”第一個聲音不甘示弱地大喊道。
随後便傳來厮打的聲音和旁人勸解聲。沒過多久聲音便弱了下去,估計是被人勸走了。
崔瑾珠聽完便皺起了眉頭,身旁的文瑛瑛見狀,便說道:“褚家确實有大麻煩了!”
“怎麽說?”崔瑾珠轉頭問道。
“年前其實就有傳聞了,今年年初一開印便又吵了開來,陛下已經下令徹查了。”文瑛瑛悄聲說道。
“這次估計沒那麽好糊弄過去了,”一旁的沈俾文也說道,“通敵叛國先不說,私吞軍饷卻已是鐵證如山。那陸将軍不知從哪裏兒弄來的一大堆賬目,直接搬上了金銮殿,連禦史臺都當即傻了眼。”
“私吞軍饷也是大罪了,起碼能撸掉他們褚家一個國公。”文瑛瑛雖說還是少女心性,卻在家中耳濡目染,說出的話也都頭頭是道。
“下一步,便是官職和軍權了。”崔瑾珠嘴角一勾,卻是開口嘲諷地說道。
說到底,能讓皇帝有機會拿回軍權,他又何樂而不為呢?他手中已是大梁大半兵力了,還不知足,也不知道會不會噎死他。
只是這事怎麽會又是陸城起的頭?他沒道理為小皇帝集權做馬前卒啊!
見她皺眉不知在想什麽,楊越之便道:“公侯之家起起落落都是常事,你無需在意。”說着便又扯開話題,說起了下注的事。
這日在外面玩了一天,又是看龍舟又是看賽馬的。楊越之毫無疑問又奪得了賽馬第一。離開前,崔瑾珠從袖中摸出一個荷包遞與他,卻是道:“拿去玩吧!”
楊越之接過捏在手心不舍得放,又鞍前馬後直與沈俾文一起将她們送回了崔府,兩個人才又相看兩相厭地各奔西東離開。
他直到回了府,走入書房坐下,定了定神,才将荷包打開,取出其中的物事。
卻見那是個暖黃色為底的六面紅雞血石小印,打磨得非常光滑,顏色也很透亮。他将小印反過來,卻看到底下竟是刻着“楊小獅子”四個字,不禁一愣,随後便哈哈大笑起來。
也不知珠珠是從哪兒知道的他的小名,竟還刻成了小印送他!真是促狹!
這般想着,他将小印拿在手中把玩了許久,卻又不舍得用。
他看着這上面淺淺四個字,腦中卻是崔瑾珠垂着頭拿着刻刀一筆一畫在上面雕刻的樣子,他心中被絲絲縷縷情意填得滿滿,臉上不禁帶出了柔情笑意來。
他最終還是将小印又細細收起來,将之與以前收集起來的紙條、詩文等放在了一處,只留作以後想念她時把玩。
不過應該也不需太久他便能與她日日相對了,到時有些東西可要好好收起,不能讓她知曉了他的癡迷,否則可要被她笑話了。
這般想着,他臉上的笑容便更加溫柔了幾分。
四月時,杏榜放榜,沈俾文考中了會元,殿試中的文章又入了皇帝的眼,且在陛下面前進退得宜,對題又侃侃而談文采斐然,被皇帝親手點成了狀元,正式成了天子門生。
跨馬游街那日,京中女眷紛紛出行,崔瑾珠也在酒樓上駐足觀望了那少年狀元許久。只是她并未在沈俾文四處張望找尋時露臉,倒是讓他以為她并未來過。
之後沈家家中張燈結彩為他慶賀之時,他的婚事又被提了起來。
因着之前他做下的那樁混事,他爹娘至今也不敢逼得太過。但他爹自從年前回來便沒再出去,只因這些年在外舟車勞頓,落下了病痛,身子大不如前,現只一心關在書房整理這些年寫下的東西。
而他唯二的心願,也不過是能将多年心血整理成冊,再便是能看到孫子出世了。
“俾文啊,娘不是想逼你,可你總歸要成親生子的。你祖父去得早,只得你爹一個兒子,你爹又常年在外,娘也只有你一個。咱們沈家這一脈只有你一個男丁,你要是不成親,沈家三房就要絕嗣了!”沈太太宋氏苦口婆心地勸道。
“我知道崔六小姐是個好姑娘,我也很是喜愛她的人品,可她這樣的身子,如何為你延續血脈?俾文啊,你也要為爹娘和你祖母想想啊,我們都這般年紀了,你總得讓我們見上孫子一眼吧?”
坐于另一邊的老太太聞言也跟着也嘆了口氣。
沈俾文依舊沉默不語,隐于袖中的手卻緊緊捏着崔瑾珠讓人送來的那枚章。即便不用眼睛看,他現在腦中依舊能十分清晰地浮現那枚章上與他的字跡如出一轍的“望崖愚生”。這般想着,他又不禁嘆了口氣。珠珠大概根本不知道他這個號的由來吧。
宋氏見兒子沒有反應,只能再接再勵道:“俾文,娘還是那句話,你要真喜歡崔姑娘,娘也是會讓你如願的。”
“娘,”沈俾文聞言面色難看,最終卻還是沉聲回道,“我不會讓珠珠做妾的。”
說着,他閉了閉眼,又低聲道:“您要是真想要孫子,我無論如何也會讓您抱上的,我不會讓沈家斷在我這兒的。”說完,袖中的手指已是捏得指尖發白。
宋氏聞言最終還是無奈地嘆了口氣。
沒過多久,京中便傳出皇帝下令徹查褚國公私吞軍饷之事,令他與兩個兒子回京受審。
褚國公大約也沒想到事情能鬧到這地步,他和兩個兒子一回來便被壓入了大牢,之後便三堂會審要給他定罪。
只是後來他兩個女兒前後奔走,又求到了太後跟前。皇帝看似也并不想将褚國公徹底廢掉,便又借坡下驢,将此事擱下了。
朝堂上便又為誰來接替褚國公手下的西寧、廣成兩都司吵開了。
皇帝仍舊意屬陸城,可是以梁首輔為首的內閣卻并不買賬。尤其陸城接連向楊家與褚家下手,現在弄得人心惶惶,連一向看武官不順眼的文官們,看陸城也是更加不順眼,反而同情起褚家來。
原本私吞軍饷這個事情,就是瞞上不瞞下的,每個都司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褚家雖也有,但是他們固守西北,将西戎力拒在關外,絕對是功大于過的。現在為了這個事情把褚家撸了,卻又要換上一個更野心勃勃的陸城。連文官都有些怕了。
只有少數幾個老臣知道,皇帝不是看重陸城,而是看開國将軍們不順眼。這些将軍手底下的兵都是他們自己一個個培養起來的,說是私兵都不為過。拿着皇帝給的軍饷,替他們養私兵,要緊關頭皇帝還不一定能指使得動這些兵卒,你說要來何用?
不如打散了交給幾個年輕将軍帶,總歸還能帶帶熟。而要打散的前提,便是收歸。所以褚家便成了不得不除的絆腳石,包括之前的楊家也是。
而皇帝之所以想要重用陸城,卻是因為他自己并不怎麽帶過兵,手底下人才寥寥。他又不肯輕信他人,畢竟這都是手握重權的位置,弄不好便又成了個心腹大患。只有陸城一個武将,自潛邸起便忠心耿耿跟着他,還有勇有謀有手段,他如何能不看重?
而之前已是讓陸城失了接收遼東、大寧兩都司的機會,這次皇帝意外地堅持起來,兩方便開始僵持不下,此事也便就此擱置了。
轉眼便到了六月,崔瑾珠的及笄禮便要安排起來了。小趙氏早幾個月便開始給崔瑾珠準備起了她十五歲的及笄禮,今日便将東西拿出來與她瞧。因着崔家其他幾個姑娘也并未大辦,她也只能委屈地給她家珠珠辦了個簡單的,只是及笄用的笄、簪、釵冠,她都是盡心挑了最好的。
“娘給你請了個正賓,你絕對想不到她是誰!”小趙氏一臉得意地站在崔瑾珠身邊對她說道。
“難道是大伯母?”崔瑾珠配合着巧笑問道。
小趙氏聞言便笑了,道:“你與我想到一塊兒去了。我原本确實是想請大嫂來給你做正賓的。可是現在卻有個更适合的人選。”
崔瑾珠眨了眨眼,倒是真猜不出來還能有誰了,想了想,她又問道:“是舅母嗎?”
“嗨!我怎麽可能找她!”小趙氏一臉不高興地道,“她這個人你還不知道?巴不得人人過得比她差,我才不想找她來添堵。”
“那我真猜不出來了,娘,您就告訴我吧!”崔瑾珠拉着小趙氏的袖子撒嬌着哄她道。
小趙氏看着女兒嬌嗔的模樣,忽然便有些舍不得,她的珠珠啊,既乖巧又懂事,真是舍不得給人家啊!可是女兒畢竟是要嫁人的,哪兒能一輩子留在身邊呢?
這般想着,她便有些紅了眼圈将女兒摟進了懷裏,過了許久才說道:“是沈家三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