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宴舅姑 發揮全部廚藝做飯給他吃……

菜上齊,梁彥昭給寧歆歆盛了碗米飯,又給自己打了半碗湯,剛要喝就被寧歆歆攔住,“先吃飯,不要先喝湯。”

用飯先飲湯會覺腸胃舒展,好些人還喜歡湯泡着飯吃,不過那樣吃起來“呼嚕呼嚕”不太雅觀,梁彥昭從未試過,他問:“為何?”

寧歆歆沒法跟他解釋這樣吃會稀釋胃酸,增加胃的負擔,只說:“這樣吃對胃不好。”

歆歆是小神醫,既她說對胃不好,那便當真如此,梁彥昭又重新盛了些米飯。

寧歆歆撕了一根雞腿,剝掉油脂放到梁彥昭碗裏,“這個雞做得不油膩,可以吃一點。”

梁彥昭剛夾了青菜,“劉醫正他們不讓我食葷。”

“太油的是不能吃,但是白斬雞可以吃一點,”寧歆歆又扯了根雞腿自己啃,邊啃邊催眠自己說這是吮指原味雞,“現在我才是你的主治醫師,聽我的。”

主治醫師?這又是歆歆發明的詞彙嗎,倒是十分恰當。

“好,”梁彥昭拿起筷子開始拆雞腿,動作雖文雅,速度卻不慢。

果然,沒有誰可以拒絕大快朵頤。可憐老梁身為一國太子,卻連口肉都吃不上,委實慘了些。

寧歆歆銜着雞腿嘆了口氣,又從肘子上扒拉了幾塊瘦肉給梁彥昭,“今天就吃這些哈,不能多吃。”

說罷自己也嘗了口肘子,可惜了,肘子還是要紅煨才好吃啊。

出了酒樓,寧歆歆暗暗發恨,一定要快點把老梁的身體調養好,把全部的廚藝都發揮出來做飯給他吃。

--------

午睡醒來,寧歆歆頂着個繁複的發型換上工作服準備鑽廚房。

雖然老梁說回門日給公婆做飯不過是個形式,高門小姐會煲個湯都算頂頂賢惠了,大部分還是讓廚娘全程代勞。但是趙嬷嬷說,皇後娘娘自敬茶日就開始期待兒媳的手藝,今日還特意出宮來團聚,萬望太子妃用心烹饪。

是以她午睡前就用小火煨上了母雞湯,配料是麥冬和沙參,算作是給梁彥昭的一道清肺藥膳。

算一算,今天晚上四個人吃飯,按口味可以分成兩撥,那麽就做香菇釀肉、紅燒肉、水煮牛肉和辣子雞丁,再炒兩個小青菜,做個山楂山藥。

今日做席面,清湯寡水說不過去。老天爺保佑,老梁的腸胃千萬要挺住。

聽說她晚上要做好些菜,除了紅蘇、紅露兩個燒火小公主外,廚房裏其他的婆子也都湊過來幫忙。

你擇菜、我打皮,你切肉、我剁餡的,很快就把菜備好了。

寧歆歆幾乎要流下感動的淚水,想當初爹媽讓她獨立完成年夜飯,差不多的菜量她忙活了整整一天。

眼看時間還早,還餘下了好些山楂,寧歆歆便同大家一起洗好山楂又用布巾擦幹。

三碗糖配一碗水,加一勺白醋讓甜味突出,中火起鍋将糖水熬出小氣泡,放山楂進去均勻裹上糖漿,等溫度降下來,雪花山楂球就做好了。

這個年代糖是稀罕物,便是普通的粗紅糖都價格昂貴,遑論是細白糖。

一衆下人看見寧歆歆不要錢一樣撒白糖,心裏都倒吸了口涼氣:果然,主子就是主子,但是,山楂又不是什麽稀罕物,真的配得上這麽多白糖嗎?

寧歆歆試了試溫度,用個小白瓷碟子裝了碟雪花山楂,又把剩下的都盛進個鋪了細布的小竹筐裏,招呼大家:“快來嘗嘗。”

她端着碟子剛要擡步,就看見紅蘇拔腿出了門,好奇問道:“紅蘇你幹嘛去?”

“我去叫硯青也過來嘗嘗。”說話間人已經跑遠了。

“真是女大不中留,”寧歆歆感嘆着,然後端着山楂坐到梁彥昭旁邊,言笑晏晏,“剛做好的小吃,遇明快嘗嘗。”

廚房裏的婆子都是粗人,吃起東西來本就飛快,又加上這雪花山楂球酸甜适口,令人口舌生津,一個接一個壓根停不下來,一筐山楂很快就下了一半。

紅露邊吃便往外看,紅蘇姐姐再不回來都要吃不上了,便着急道:“嬷嬷們,你們慢些吃,仔細噎着。”

“看你這丫頭說的,吃個山楂咋會噎着,倒是你,別讓核卡住嗓子喲。”

日頭向西游走,暮色也在銅壺滴漏的“滴答”聲裏自四方天穹寸寸合攏。

梁彥昭便在日暮下,石凳上讀書,擡眼便是被兩根叉竿撐起的廚房窗屜,可看到寧歆歆忙碌的身影。

飯菜的香味悠悠溢出,屋頂炊煙袅袅邈邈,眼前糖球尚有餘溫,心中是無以複加的安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眼看時間差不多,父皇母後的車架也該從宮裏出發了,梁彥昭合上書,起身行至廚房門前,“歆歆,忙得差不多了嗎?”

寧歆歆看了看竈上,如今只剩個水煮牛肉還沒撒料、潑油,其他都完成得差不多,她轉身夾了塊山藥走過去,“啊,張嘴。”

紅蘇、紅露見此場面都別過了腦袋,幾個婆子也捂嘴偷笑,硯青直勾勾看着,豔羨之情溢于言表。

寧歆歆雖然母胎單身,但是性子活潑,基友一大群,喝多了興起時還會跟鐵子勾肩搭背、唱着《男兒當自強》壓馬路,喂口吃的對她而言實在不算什麽。

梁彥昭卻有些遲疑,避人喂他吃食他自是求之不得,但眼下周遭衆人的反應卻讓他不太自在,他暗暗往後退了一步,“歆歆,我自己來吧。”

“也行。”寧歆歆倒沒有這麽多百轉千回的小心思,就索性拿個小碟裝着遞給他,見他吃完才道,“我這裏都已經收拾妥當,現在可以去梳妝。”

走在路上,梁彥昭才道,“歆歆做的山藥好吃。”

“看你那樣,我還以為不合你胃口。”寧歆歆道。

不好吃是不可能的,她的山楂山藥擺完盤還剩下了不少,大家吃了都誇好吃,有個姓周的嬷嬷還說要回去做給小孫子吃呢。

“沒有,歆歆做的飯食都好吃。”

臉上活似打了霜,嘴上卻像是抹了蜜,還挺帶感的是怎麽回事?

——

寧歆歆前去內室更衣,梁彥昭非常守禮地留在了外室。

紅蘇取了桂花油篦着頭發,寧歆歆手支下颚神思翩翩:好像就這麽相處,也還不錯?

本來還說等他好全乎了就和離,奔赴自由戀愛的天地,但現在看來,再找一個不一定有梁彥昭條件好不說,還得從頭适應脾氣性格,有點麻煩。

而且,她來自異世,跟這時代頗多地方格格不入,旁人對她的包容度未必有老梁這麽高。

只是,他們倆如今是個什麽關系呢?飯搭子、舍友、好友,又或者是異性兄妹?

好像都沾了一點邊,又好像都不完全是。

“太子妃,頭梳好了,起身更衣吧。”

紅蘇開口打斷了她的思緒,她聞言起身,心想算了,想不明白幹脆別想,管它什麽關系,總歸是種讓人很舒服的關系,這就夠了。

“遇明,我換好衣服啦!”

話剛落下,梁彥昭便進了內室,擡眼看見寧歆歆當下裝扮,眼前一亮。

與先前的一身火紅不同,她如今換了件玉色描金繡藤蘿花的長襖,放量頗大,更顯亭亭,下着一條鵝黃色妝花山河馬面裙,發間幾柄木蘭花岫玉簪和珍珠步搖,端的是素淨清雅。

卿本姝色無雙,自是淡妝濃抹總相宜。

他上前,贊道:“歆歆這般穿着好看。”

若仔細觀察梁彥昭對寧歆歆的評價,會發現開頭都是“歆歆”,定語全帶個“好”字——總之就是個誇。

情場浪子若這般言語,少不得要被批油膩,偏梁彥昭是個未沾情愛的,字字肺腑、情真意切,回回都讓寧歆歆受用非常、心花怒放。

尤其她之前狐朋狗友一堆,個個牙尖嘴利,且以毒舌互怼為終身愛好,回回都要争個面紅耳赤。

這樣一比,梁彥昭就更招人稀罕。

——

皇上和皇後相攜而至,酉時正開宴。

侍女呈上了五菜一湯,紅蘇行在最後,手中漆案上是一個裝了滾油的雙耳陶罐。

寧歆歆取下陶蓋,用兩塊方巾墊着拿起陶罐,将熱油一股腦澆在水煮牛肉之上。

早就撒在表面的麻椒粒、辣椒面、蔥姜蒜末被熱油的高溫瞬時激發出一股濃烈辛辣的香味。

衆人都盯着滋滋作響的一盆紅湯,詫異非常。

寧歆歆有些慶幸,南潞人大多經商,耕牛自也沒有多高地位,雖難買些,卻不至于食之違法,要不然還吃不上這菜。

趙嬷嬷站到皇後身旁準備布菜,梁彥昭揮了揮手示意她退下歇息。

嬷嬷曾得母後口谕教導太子妃禮儀,若被她看見歆歆的豪放吃相,少不得又要嚴加管教。

歆歆未必吃得了這般苦。

“父皇母後請用膳,”見趙嬷嬷退下,梁彥昭開始招呼父母,“今日膳食均由歆歆一人掌勺。”

一席飯菜賣相極佳,建平帝贊許道:“太子妃是個能幹的。”

“太子妃好手藝,我昭兒有福氣,”皇後雖心有芥蒂,面子功夫卻不含糊。

剛剛那個油潑菜看着頗新奇,滿盆的紅油瞧着也喜人,皇後将牙箸探向了水煮牛肉。

入口第一感覺是燙,滾油、熱湯都附在肉上,燙得舌頭都想跳起來,細品便覺肉質滑嫩非常,不老不柴、嚼着并不費力,剛潑了油卻絲毫不膩,只有麻辣鮮香的滋味于口中百轉千回,“這是雞肉嗎?”

寧歆歆道:“回母後,這是牛肉。”

“牛肉還能做得這般嫩,”皇後又夾了一筷子,嘗出确實不是雞肉,便招呼皇上,“陛下也試試。”

寧歆歆掰了塊花卷遞給梁彥昭,看着皇後說道:“這菜名為水煮牛肉,牛肉先漿了後用辣湯燙熟,就會更嫩些。”

見父母都贊不絕口,梁彥昭也持箸準備嘗嘗,卻不料寧歆歆手更快,攔住他筷子說道:“那個太辣了,你不能吃。”

說罷又夾了一筷子香菇釀肉在他碗裏,“嘗嘗這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