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節

我呀,已經找到他了!過幾天,你就知道了!”她雖然紅着臉,卻說的坦坦蕩蕩,毫不扭捏,紀瑾瑜心中也覺得佩服。

“好!那我就等着看陳姐夫何時來娶姐姐!”

兩個人說說笑笑就走到了右側廳門口,就聽見裏面傳來鎮北侯大奶奶容氏爽朗的笑聲:“諸位都知道,我們容家是書香世家,大哥跟父親一樣出仕。二弟平時就喜歡舞刀弄槍的,只當他愛玩耍罷了。誰成想,這小子竟然考上了武舉,還是個狀元!當初送喜報的人到了家中,我父親只當別人跟他玩笑呢!”

她這樣說着,臉上皆是驕傲的神情。儒學世家,出了個武狀元,本就稀奇!她父親是狀元郎,兄長也是狀元郎,現在弟弟也是狀元郎,而且還是武狀元,這下子文武并濟,是值得驕傲!

紀瑾瑜聽了,卻腳步一頓:容家出了個武狀元,那楊承怎麽豈不是落榜了……紀瑾瑜的心不由地提到嗓子眼,都說刀劍無情,拳頭無眼,他該不會是……

想到這裏,她真想掀開着喜鵲登梅枝的夾棉簾栊,到裏間問個究竟。

不能,不能。紀瑾瑜連忙搖搖頭:他武藝高強,就算沒有高中,也不會出事的!

“瑾瑜妹妹,我想去小解,你去不?”陳媛拉了拉紀瑾瑜的袖子。

紀瑾瑜轉頭對他她說道:“我暫時還不想去,媛姐姐讓這位姐姐帶你去吧!”她指了指旁邊一個穿紅衣服的丫鬟。

待陳媛随那紅衣丫鬟走了,紀瑾瑜再側耳傾聽,不禁大失所望,裏面傳來的皆是道喜道賀的聲音。

過了一會,鎮北侯大奶奶又說道:“榜眼大家都知曉,是慕容家的長子得了去!”

然後就有夫人應和道:“慕容将軍戎馬一生,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武将世家,這個到不稀奇!”

“可不是!”鎮北侯大奶奶賣了個關子:“稀奇的是這探花郎,是個楊姓的小子!”

“哎呀,你這樣說定是有一段故事在裏面了。快別賣關子了!”有一個夫人已經等不及了。

紀瑾瑜與這位夫人一樣,也是着急的想聽。紀瑾瑜隐隐覺得,這楊姓小子,不是別人,定然是楊承。

“諸位應該知道,六年前盛京發了一件轟動一時的案子!當今明德皇帝親弟弟瑞親王十五歲的庶子被人打死了。傷人者不是別人,正是一個楊姓的六品文官家的嫡長子。”

Advertisement

“是啊!這案子我知道!都說這楊姓的小子是無辜的,最後被無罪釋放了!”

鎮北侯大奶奶說道:“可不是,他本來就是無辜的!其實是瑞親王的兒子當街調戲良家婦女,楊姓小子看不過去,上前去理論,瑞親王的兒子喝了酒,又仗着自己是親王的兒子,上去就去撲打,誰知還沒有碰到那個小子,自己反倒倒了下去,下人一模,居然沒有了呼吸。這楊姓家的小子也算他倒黴了,仆人一看小主子沒有呼吸,害怕王爺怪罪,于是就謊稱是楊姓小子把親王庶子打死了。當即把那楊姓小子抓了起來。

那小子的爹,六品文官,聽說這件事,當即宣布将那小子逐出家族,從族譜上除名,從此再不是楊家的人,生死由命。”

立刻有人義憤填膺:“天底下居然有這樣狠心的爹。”

“就是,虎毒還不食子呢!當爹的狠心,當娘的也不管管!”

鎮北侯大奶奶說道:“這楊姓小子,也着實可憐。他母親病故後,他父親也娶了繼室。對這楊姓小子非打即罵,日子過得很是艱難!發生了這件事情,這當爹的怕上面瑞親王怪罪,因此來了個大義滅親,想借此來為自己贏得一個美名!

後來事情大理寺查辦,發現那庶子是酒醉而死,并非被那楊姓小子打死的。

瑞親王妃,是太後親侄女,與瑞親王青梅竹馬,兩人感情一向很好,瑞親王也一直沒有納妾。

卻在喝醉的時候卻被一個丫鬟爬上了床,那丫鬟一直不敢聲張,直到大了肚子才哭着跪到王妃面前。王妃傷心不已,但是也無可奈何,只得讓那丫鬟生下了庶子。瑞親王并不喜歡那個庶子,但是畢竟是皇室血統,總不能流落在外。瑞親王妃雖然不高興,但是還是顧大體的,所以承認了庶子的地位。

瑞親王覺得對王妃很虧欠,又覺得那庶子之母手段下作,況且膝下有三個嫡子,個頂個的優秀。所以并不看重那個庶子,當時聽說被人打死了,是有些氣的。

後來得知是醉酒而死,心中反而有些隐隐松了口氣,并沒有追究那個楊姓的小子。

那楊姓小子當時才十二歲,只身一人怎麽可能會打死帶着仆從,十五歲的親王庶子呢?

那楊姓小子被釋放之後并沒有回家,而是去了外祖家。他父親被人罵的連門也不敢出。

可憐了那個楊姓小子,雖然有外家照拂,到底還是變成了無家之人了。

這個探花就是那楊姓小子,名叫楊承!

想想,大晉國文武并濟,他才小小年紀就當上了探花郎,若是朝中有人打點,前途不可限量啊!只可惜,朝中無人,又是無家之人,只能做做小官了!”

果然是他!呼,紀瑾瑜只覺得松了一口氣!聽完鎮北侯大奶奶說完這些話,紀瑾瑜這才明白,為何他眼中藏着陰霾,為何他說到家人無比的晦澀。

“這楊姓小子也算苦盡甘來,聽說被敦親王看重,要将自己的庶出的女兒嫁給他呢!”

“有了得力的岳家,這小子以後也能平步青雲了!”

簾栊外面,紀瑾瑜只覺得心中一頓,剛剛聽到消息的喜悅到了此刻變成了酸澀。雖然知道他并不是攀附富貴之人,但是王爺抛來的橄榄枝想來讓人很難拒絕。

廳堂的簾子掀開,一陣冷氣撲面,紀瑾瑜腦子一陣清醒:這是晉朝,不是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沒有家族庇佑,被父親從族譜上除名,就算中了武舉,在紀洪與顧氏眼中,這樣的人,不算良配。這十年的養育之恩還沒報答呢,楊承,到底是有緣無份了!

這樣也好,她苦笑地搖搖頭,陳媛卻帶着一身冷氣走了進來。

“媛姐姐,你回來了!”她迎上去,卻覺得腳底一陣酸麻,好似萬只螞蟻咬噬着她的雙腳,只疼的她一個趔趄險些摔倒。

原來是聽得太入神,站的太久,腳不知不覺都麻了。

20、媒人

袅袅挪挪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盛京的适齡的少女之中,如今多了一位紀家的小姐。

“紀家有女,名曰瑾瑜,清閑貞靜,進退有禮;儀容不俗,才明絕異;工巧過人,蘭心慧質。是宜室宜家的宗婦理想人選,我今代舅家前來求娶令愛。願合兩姓之好,結秦晉之盟!”

正院上房西側廳,鎮北侯家的大奶奶容氏這一番話說的很是文雅。

容氏母親姓窦,窦家,是清流世家,也是書香門第,祖上出過一位宰相。與紀家,倒也算是門當戶對!這婚事也還算匹配。

事關女兒的終身幸福,還是要問清楚為好。

顧氏放下手中青花瓷的茶盞,柔聲問道:“不知大奶奶口中所提之人是窦家哪個哥兒?”

鎮北侯大奶奶容氏一聽,愣了愣:“瞧我,話沒有說明白,并非我娘家舅氏。而是我夫家大舅武寧候家的長子龔伯南。”

龔家、慕容家、薛家、餘家、還有已經沒落的趙家皆是開國元勳。其中薛家被封為西平侯,餘家被封為鎮北侯,龔家被封為武寧候,可以世襲三代,當屬各中楚翹。

容氏推心置腹般地說道:“您是知道的,龔家子嗣稀少,一連三代皆是單傳。到了我這表哥龔伯南這一輩,除了龔伯南,總算出了個庶出的表弟,卻是個病秧子,不大頂用。這整個侯府就指望着表哥這一點血脈。”

龔伯南是武寧候的嫡長子,武寧候家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以後龔家的家業遲早要落到龔伯南身上。紀瑾瑜若是嫁過去,就是武寧候家的大奶奶,以後就是武寧候夫人,貴不可言。雖說嫁女嫁高,娶婦娶低,這一門親事,認真說起來,紀家依舊是高攀了。

顧氏畢竟不是小門小戶的內宅婦人,她出身京城名門世家顧氏一族。雖說不是嫡系,只是遠支,但是她依然有着不俗的見識。

齊大非偶這個道理顧氏還是曉得的,說到底,顧氏與紀洪都沒有将女兒當作攀附權貴的紐帶,只希望女兒找個好人家過安生舒心的日子罷了。

顧氏拿出慣有的外交辭令:“您親自來一趟,按說我應該給個準信,只是瑜兒的婚事,我還要同她父親商量商量,一時半會還不能定下來!”

不一下子拒絕對方,免得對方難堪,留一絲餘地,以

同類推薦